分享

长眠水下昂车关----长治古关隘之八

 未懂书馆 2016-04-09

武乡还有一处关隘,即昂车关,建关年代比南关还要早,置于唐代。《山西志辑要》记载:昂车关,县西北三里,《唐志》有昂车关,其故址在漳川乡下关村,漳水经此。

下关村离武乡县城不远,西北三里比较准确,就在高速出口处。距离很近,我们也就顺便去走访。近几年,武乡除了开放八路军纪念馆外,大型实景演出《太行山》也做得有声有色。这个演出场地就在下关村。

下关村曾因关河水库的修建,三易其址。我们在现在的下关村中简单地用过午饭,又毫不客气地拉着郝雪廷这个免费向导,就向下关村原址奔去。在一条乡间小路上沿着关河水库七拐八绕,在离太行山实景演出场地不远的地方,我们下了车。

之所以下车,是因为前面已无路。而此处正好是下关村的原址。目极处,一丛荒草、一条路、一垄田埂、一汪湖,心旷神怡。

长眠水下昂车关----长治古关隘之八长眠水下昂车关----长治古关隘之八
        昂车关关址                                      下关村原村址

原来就听同事和朋友们说起过,关河水库是极好的垂钓去处。很早就有游玩的心思了,只因机缘不够,一直没有成行。世间事一直是这样的,朝朝暮暮寻觅的与我们常常失之交臂,存在梦里的也许会在不经意间来到身边。

在地图上找关河水库的时候,一片浅蓝色的水域就象一条龙横卧在浊漳河北源的流域上,龙角龙爪龙鳞栩栩如生,也不枉武乡人把它叫做龙湖。我们所站的位置正好在第二个拱起的龙背上。远处的山点点柳翠绿、片片桃花红,随着龙的起伏姿势,山也在起伏,深深地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也清理一下被城市的雾霾侵染的肺部。有一丝风吹来,从北向南捋着我呼吸的节奏。我知道,这也是浊漳河的节奏。浊漳北源发源于榆社柳树沟,从龙湖的北面入武乡境,又秀秀气气地向襄垣流去,赶着去和西源、南源汇合,一起向海河奔流。有那么一瞬间,万物归于宁静,旷达的世界里没有了声音,没有吵杂,没有算计,没有抛弃,没有柴米油盐,也没有琴棋书画,没有心跳声,没有飞鸟的鸣叫,没有花开的声音,也没有海浪的声音。这渺远的境界,修行几世才可以寻得?

忽然,从水下传来了一声呜咽。这是谁的叹息?

那一声呜咽就在耳边,带着金戈铁马,带着长长的尾音,是来自于昂车关吗?是来自于上关村,还是下关村呢?

《清一统志》记载:县(武乡)西关外有下关村,小漳河所经,相近又有上关村,即古昂车关故址。从我们站立的地方,往东北大概几十米,河水拐了个小弯,在凹下去的龙身处,就是上关村。今已不复存在,当然也和修建关河水库有关系了。郝雪廷说,关河水库没有修建之前,这里的河道狭窄弯曲,如同乡间小径,如果我们今天能看得到,自然就能理解,那样处于两山之间逼仄的地形就是设立关隘的所在,只是现在的水位比过去高出了20 -30,河道升高加宽,已经看不出当初的模样了。

这座昂车关,和盛世大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山西志辑要》成书于清朝,言明《唐志》有昂车关,这个关至少就建于唐代。至于唐代什么年间,没有找到记载。昂车关又名芒车关、仰车关,在历史上曾因避唐文宗李昂讳,改为芒车关、昴车关,后又改回来,那么昂车关至少在唐文宗(809-840年)之前已经存世。也有说法是建于唐初,我认为也是有道理的,这要从这条古道说起,从长治市起,经潞城店上、襄垣王桥、王村,到武乡,往北到榆社、太谷,再到太原的这条古道,《长治市交通志》中记载唐初便有,相当于现在的102省道。李渊起兵于太原,从而建立了唐王朝,以太原为中心东征西讨,自然需要有沟通东西南北的要道,后来太原成为北都,唐玄宗别驾于潞州,也要从长治往返于太原或者西安,武则天迁都洛阳以后,从洛阳到太原或者西安,都要有交通线的,除了路过南关的那条潞安晋阳道,开发新的道路在情理之中。唐初就有这条古道,在道上设关隘也在意料之中,一来镇守潞州,二来可作长安或洛阳的军事屏障。

可是当我知道,在关河水库东边的山脉背后,就是后赵皇帝石勒出生的地方时,我又有了其他想法,当时,石勒建立了一个大武乡(武乡郡)的概念,他也曾逐鹿中原,统一了北方,这里是他出生的故乡,也许是他开发了这条顺着浊漳河的古道也未可知。后赵王朝在唐朝之前,也就是说唐建立时,已经有了这条古道。不过,这只是我的猜测,没有文字来佐证。

还是从唐朝说起吧。昂车关,在有唐一朝,是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这里隐藏着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即“唐平泽潞之乱”。

泽潞之乱发生于唐会昌三年。会昌是唐武宗的年号。唐武宗对历史的重大贡献就是灭佛运动,他迷恋仙丹,指望延年益寿,却在年纪轻轻的33岁就死去了,在他短短的一生以及做皇帝的6年里,仿佛他只做了一件事,因为历史也就只记下了一件事,就是平泽潞之乱。

唐到武宗时,已临近尾声,好像一出戏剧就要谢幕了。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现象特别严重,各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已经威胁到了帝王的存在,节度使的权力使许多人铤而走险,安禄山就是一个例子。武宗朝的昭义(即泽潞沁)节度使刘稹也是这样一个人。昭义节度使本来是刘从谏的位置,刘稹只是他的侄儿。会昌三年四月,刘从谏病死,刘稹秘不发丧,自领军务,想割据一方。其时,唐刚与回纥交战,朝臣对泽潞之乱的处理办法,或战或和意见不一。武宗的重臣李德裕认为昭义邻近京师,地处国家中心位置,焉能让节度使割据,那将会再次上演安史之乱。于是五月武宗下诏,令王元逵为泽潞北面招讨使,何弘敬为南面招讨使,与河中节度使陈夷行、河东节度使刘沔、河阳节度使王茂元合力攻讨刘稹。其余几路招讨我们不提,我们要说的是这个河东节度使刘沔。当时的河东节度使是为防御突厥而设立的,统辖相当于现在的太原及太原以北地区。刘沔是第51任节度使,河东节度使从712年到刘沔接任的843年,百年间更换了五十多任,可见此位置的重要性(臭名昭著的安禄山也是河东节度使)。这一次刘沔的任务就是协同平刘稹,他带兵就曾驻在昂车关。当时的官军和叛军象拉锯似的,一会儿官军有人反叛,一会儿叛军又有人投降,整个一个乱纷纷闹哄哄。刘沔一直据守在昂车关和昂车关以北榆社的石会关,这是南下讨刘稹的必经之路,也是潞州北上的必经之路,这之间,昂车关和石会关在刘沔和刘稹之间也是几易其手。这场叛乱最后以刘稹的部将归降而告终。会昌四年,泽潞之乱平。

泽潞之乱的后期,忽然就不见了刘沔的身影,他哪去了呢?刘沔是唐朝的著名将领,骁勇善战,尤善骑射,在西北边境上屡建奇功,泽潞之乱中调任郑滑节度使,估计也和昂车关曾入刘稹手有关,会昌五年,李德裕镇潞州,刘沔授太子太保衔,会昌六年,刘沔死。

刘沔的任期只有一年,他一年的任期,唐武宗朝发生的唯一事件,就都巧合在昂车关了,历史之河那么长,历史的偶然铸成必然,一线一点也足以永恒,这个历史的结点以昂车关的存在,鲜活在历史长河中。

之后,后梁皇帝朱温也曾降潞州,过此关,进攻晋阳。

这些事件顺便解决了一个问题。曾有说法,武乡的昂车关有上关和下关之说,上关村和下关村便是见证。现在我们能明白,昂车关就是一个关,并没有上下之说,若有,便指的是榆社的石会关,石会关在榆社西南角,离昂车关并不远,就在这条古道上,且同建于唐,发生在昂车关的事情,石会关都在经历,老话说的好,一条线的蚂蚱----谁也跑不了。

关于昂车关的位置,历史记载不一。《山西志辑要》说在下关村,《清一统志》说在上关村北十二里的关壑口,到了现在的《武乡县志》就成了两个关口,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旧址呢?我比较倾向于《清一统志》的说法,即在上关村。一来是《清一统志》是官方修订政府派大儒统修,采用的资料自然是相对严谨的;二来我认为关壑口只是一个地形上的一个口,《武乡县志》关于关壑口的记载是:两山环束,俯临漳水,迤逦逼仄,仅容一径,到此豁然一开,界连榆社,豁然一开便是设关的所在了。

长眠水下昂车关----长治古关隘之八长眠水下昂车关----长治古关隘之八
           下关村二次迁址(实景演出地)          对面的关园村

那么来自于水下的呜咽该是来自于上关村了。这呜咽仿佛在说,这一座建于唐朝的关隘,也许就将这样长眠于地下了。

上关村再往北,龙湖的龙嘴上座落着关园则村,在我们站立的地方,可以远远看到村庄的颜色,白色的象火柴盒大小的房子座北朝南对着我们,不知道这关园则村和昂车关有什么样的关系,也是屯兵之处吗?

昂车关置于唐,又废于何时呢?最起码在抗日战争中,日军对晋东南地区实行九路围攻时,日军的第117联队曾经几次过此关,在榆社和武乡之间往返,那个时候已经没有关的踪迹。再早会在什么时候,我想了许久,认为是在唐末宋初就已经废置,宋朝开始,就在通过南关的古道上设立驿站了,经商的、传递关文的、进京赶考的,都走那条道,所以金粘罕才通过那条道攻宋,这条道就不是主干线了,明清时对此道有过修复,也只是武乡和榆社之间的往来要道,建国后修建了102省道,作为长治交通网的干线。现在新修的太长高速通过此处,说明此地在地理位置上还是有着它的优越性的。

再来说水库的修建。关河水库修于1958年,1960年建成,成为武乡一景,现在的关河水库治理得不错,碧波万顷,很干净,不象漳泽水库,臭鱼烂虾经常漂浮。同在漳河流域上游的还有云竹、漳泽、虒亭等97座水库,漳河上游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达到了81.4%水库的修建有多种功能,防洪、发电、养殖、灌溉等都是惠民工程,但是,对于下游来说,也许不是好事情,上游蓄水严重,导致下游河水断流,因为缺水问题,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争端不断,不得已,只好在1992年专门成立了漳河上游管理局来协调水矛盾。至于水库的修建对于漳河流域生态来讲利多少弊又多少,我就不知道了。当然这都是题外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