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源怎么变现?看看这家刚获千万美元A轮融资企业的新模式

 长沙7喜 2016-04-10

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天使看人,A轮看产品,B轮看数据,C轮看收入,上市看利润。这是投资者的黄金定律,但对于创业者却是个伪命题,或者说其实是因果倒置了。

如果你没有战略思考怎么可能成为天使看上的人?如果你没有创新的产品又怎么会获得A轮融资?如果你没有一套商业变现的前瞻思维,有的只是战术上的烧钱之举,财务数据又怎么会出彩?

投资者中还有一条黄金定律,叫“C轮死”。换句话说,超过90%的初创企业在C轮融资之前就已经在市场中消失了。可以说,从产品到市场,从创新到落地,如何变现创业企业的一道槛儿。尤其目前开源技术非常活跃,大批创业企业的创新产品都是基于免费的开源技术之上,如何变现更成为他们面前的一道生死之门。

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开源怎么赚钱,免费的技术怎么收费?要怎么讲故事、布战略、打市场呢?上周一家基于Docker开源技术的企业DaoCloud获得了千万美元A轮融资,领投方风和投资创始人也是技术界响当当的人物——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前CTO吴炯。

这家目前只有几十个人的初创企业是否真的在各个方面都符合投资黄金定律呢,其实,他们先期的产品就已经为之后的变现思路买下了伏笔。笔者这里来简要分析一下,期望也能帮助你的企业破解变现难题……


1
人:核心

先来说说人。

这家企业有“四大金刚”,是分别从EMCVMware、微软等外企离职的陈齐彦、喻勇、郭峰和颜开。他们中既有曾经的外企中国区总架构师、也有开源技术的布道者,但他们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企业级出身,深知企业痛点。

技术出身的吴炯在技术型创新企业的投资中比一般VC企业有着更敏锐的“嗅觉”。“最有价值的就是这个创始团队。”他表示:“DaoCloud不仅是一家容器技术企业,从本质上看更是在帮助企业提升效率。”



这句话貌似波澜不惊,其实却蕴含了技术出身的投资人两个深层次的观点。

第一,开源技术层出不穷,几年一波大浪,谁也不能保证Docker容器技术在之后的三年仍旧处于风口浪尖。但这样具备企业级经验和技术实力的团队,却能及时把握技术方向,以不变应万变。

第二,在新的Docker容器1.1版本中虽然加入了网络、存储的功能,外露平台野心。但开源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只基于Docker赌注未免过大恐。因此DaoCloud未来的商业模式是帮助企业提升效率的企业,换句话说在技术上要跟随Docker容器战略,在商业定位上也会更广一些,也会更加充满想象空间。


2
路线:创新

任何初创企业都必须有自己的产品路线图,即产品的创新定位。

这在投资界就对应着另一个名词叫“赛道”。赛道对了才有想象空间,否则企业级市场是巨头的天下,没有点革命性的突破哪个VC会冒险投资。赛道错了或者偏了,则意味着初创企业的未来距离对的方向越来越远,企业用户也不会为非主流的技术买单。



DaoDloud的定位瞄上了刚刚诞生三年的主流容器技术Docker,这是一个具备弹性的部署特色,应用可移植性的技术,并已经成为公认的容器标准。尽管此项技术并不完备,但它目前在全球广泛受到推崇,已经成为创新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


3
产品:占坑、运维与平台

刚才已经谈到,Docker容器技术在最新的1.1版本之前应用范围还不够宽,多用于开发测试与应用一体化环境,DaoCloud公司在成立的一年中上线的也是公有云版本面向2D(开发者)为主的商业模式。开头已经表述,2D商业前景不明,那么为何还会受到投资界的青睐呢?

因为按照创新经济学的观点,新的主导技术的颠覆力度并非取决于技术的性能,而是取决于技术的扩散范围和扩散速度。虽然公有云版本的率先推出对于DaoCloud来说并不能在业绩上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通过公有云的方式很快积攒了“5万用户”(个人开发者)的人气。是的,对于开源技术,占坑尤为重要。

那么2D之后该怎么变现,这恐怕也是DaoCloud为何能吸引下一轮融资的原因。在几天前的A轮融资发布会上已经有了答案——DaoVioce运营平台正式发布。



如果说天使轮时期的DaoCloud公有云版本的产品更多地围绕2D,打通的是开发测试环境;那么获得A轮融资后的新产品DaoVioce则是不折不扣的2B产品,围绕的是运维和运营,这意味着它可以变现了。

但是,这两种产品还是工具的意味浓重了些,变现故事要想有空间就必须进一步扩展。那么,拿到A轮融资之后还要怎么变现?

今年2月,Docker 1.1版本正式发布。据DaoCloud联合创始人兼CEO陈齐彦透露,这个版本有了对网络和存储的功能支持,也彰显了这项开源技术未来争霸云平台市场的野心。自然,DaoCloud的下一代产品就是根据这样的路线从工具进一步发展为平台,这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才有足够的变现想象空间。

陈齐彦甚至已经在采访中,对笔者暗指Docker对目前流行的云平台开源框架OpenStack在未来可能会形成全面冲击:“在需要大规模并发的弹性计算环境,我们已经发现有三家企业弃用OpenStack而选用Docker技术。”


4
身份:中立

其实还有不少观点可以谈,但篇幅所限,笔者这里只想再提一点:中立,这个身份对于初创企业很重要。

看看“中国最大的IDC”世纪互联是怎么在美国上市的?虽然电信运营商在中国IDC市场占有绝对份额,但仅仅“中立”二字,就让世纪互联当年顺利上市美国。当然它去年已经启动了私有化进程,回国上市日期指日可待。



对于IT初创企业,如果一开始就有IT巨头企业的资金加入,或多或少都会让业界猜测这种站队之后引起的市场细分问题,甚至会被认为可能成为IT巨头在全新领域的潜在收购者。

对于这一战略前瞻,DaoCloud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喻勇对自身的发展路径很清晰,他就告诉笔者,公司的未来是要做中立的、以容器技术为基础的创新企业。换句话说,中立让变现的故事空间更宽广了。

可以说在笔者接触过的众多初创企业当中,自主专利技术有之,开源技术也为数众多,而DaoCloud的前瞻性把握算是比较突出的。都说企业C轮融资时的故事才算定性,笔者认为DaoCloud在几天前的A轮融资时,它的故事就有一定的变现空间维度了。

因此,笔者拿到这里分享。本周已经连续精选了三家初创企业,分别来自大数据、企业移动和云。那么,读者你有什么看法?




翔snowman    原创出品

公众号转载需注明来源

科技茱比莉

有视角的科技观察  有态度的科技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