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败俱伤(给孩子讲成语)

 汉青的马甲 2016-04-10



  【释义】


  败:失败;俱:全。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有得到好处。 

  【典故】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聪明、讲话幽默的人,名叫淳于,他知道齐宣王正准备去攻打魏国,便去晋见齐晋王。

  他对齐宣王说道:“大王,您知道韩子卢和东郭逡的故事吗?韩子卢是天底下最棒的猎犬,东郭逡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狡兔。有一天,韩子卢在追赶东郭逡,一只在前面拼命地逃,一只在后面拼命地追,结果呢?”

  “它们两个都跑得精疲力尽,动弹不得,全倒在山脚下死了。这个时候,正好有个农夫经过,便毫不费力地把它们两个一起带回家煮了吃掉了。”

  齐宣王一听:“这跟我要去攻打魏国有什么关系呀?” 



  淳于又说道:“大王,现在齐国发兵去攻打魏国,一定不是能在短期内就可以打赢的。到头来,双方都弄成民穷财尽,两败俱伤,不但老百姓吃苦,国家的兵力也会大受损伤, 万一秦国和楚国趁机来攻打我们,那不会平白送给他们机会一并齐国和魏国吗?”

  齐宣王听了淳于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停止了攻打魏国的计划。

  后来,大家在形容两个能力差不多的人互相争斗,不但谁也没赢还彼此都受了伤,就说是“两败俱伤”。

  【出处】

  宋·汪应辰《文定集·答梁子铺》:“东汉之君子必欲与小人为敌,终于两败俱伤,而国随以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