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米华为怎么办?谷歌将逐步收紧安卓主导权

 江海报览 2016-04-10

我们知道起初谷歌为了推广自家的系统,采用开放政策,即厂商可以免费试用安卓源代码进行智能机生产销售,确实这直接导致安卓市场份额得到质的飞跃。然而与苹果IOS相比较,安卓手机份额已经占据了智能手机市场的85%,但利润却不如苹果iOS。这主要是越来越多的安卓设备不受Google控制,这部分设备无法给Google带来利润。甚至每当安卓系统发布,普及率少的可怜。

多样化设备,让谷歌系统更新无法落实。此前谷歌也公布了他们的系统更新率,目前占比最高的是还是Android 4.4,达到了36.1%,而Android 5.0和Android 5.1则分别占据了16.9%和15.7%,合并占比为32.6%,可以排在第二位,至于Android 6.0设备的份额只有个位数。主要因为安卓厂商们要往系统中加入自家的APP或是深度定制,导致安卓碎片化太严重,系统升级也是举步维艰。不能让安卓硬件获得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谷歌自然也就无法发布新的软件和服务升级。

安卓要带给Google利润,主要是得益于厂商使用Google的安卓服务。然而一些厂商阉割谷歌服务,这让Google对安卓的掌控力度不断下降。众所周知,厂商帮助安卓迅速占领市场,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Google现在正慢慢失去对安卓的控制,安卓难以带给Google足够的利润。

收紧安卓权限,这对于谷歌来说肯定是好事,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强化公司的营利能力,但是对于那些长期以来一直处境不佳的手持设备公司而言,这却可能是致命一击。谷歌已经显示出了一些收紧安卓缰绳的迹象。本月早些时候,他们展开了一场针对root手机的打击行动,发布了只能在未解锁手机上使用的Google Pay。

收紧权限第一步,得到芯片控制权。Google为了获得更多的芯片设计控制权而正在努力与各芯片厂商谈判。很显然,Google正在努力修补支离破碎的Android生态系统。Google似乎效仿苹果,如果Google真的成功说服了芯片生产商,开始按照Google所制定的标准来制造Android设备的芯片的话,Android智能手机的趋同化就将从外观进一步扩大到了硬件领域。

中国智能手机Android市场中,有近2/3的Android手机均被部分厂商予以不同程度的定制,且根据自身的需要预装不同的应用或者有自己的第三方应用商店。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越来越去谷歌化(谷歌应用)。如此下去,谷歌难免有为别人做嫁衣之势。谷歌现在必须要出手干预,即从其所言的下一个新的10亿用户开始,收回Android的控制权,至少要让厂商们采用自己的应用。谷歌最终将会彻底控制安卓,将整个操作系统整合到他们的服务层。结果就是, 谷歌的设备最终也会像iOS或者Windows 10产品那 样,制造厂商显然不会再有任何改动的权力。

抛开利润不说,还有一点谷歌很头疼,那就是开放安卓权限后,各种第三方Android版本泛滥,这带来了一定的恶性循环,比如四分五裂的系统平台, 会造成应用开发成本的上升以及用户体验的下降,这也是Android在和iOS相比时,最为人诟病的地方,而且这也已经威胁到了Android本身的声 誉,绝不仅仅是厂商自己的事情了。

同时对开发者来说也是一种解脱,若能完全掌握安卓系统的控制权,对开发者而言也是一个大大的减负,软件和硬件层面的标准化可以让他们不用再为开发的应用程序兼容标准不一的设备发愁,要知道,目前全球的安卓设备超过20000种,要让应用程序在这么多种设备上平稳运行是一件十分令人头疼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谷歌收紧安卓权限后,国内厂商怎么办?众所周知手机行业竞争白热化,很多厂商现在已经转向软件和服务赚钱,如果谷歌彻底收回对安卓的控制权,恢复谷歌的服务和软件对这些厂商无异于晴天霹雳。厂商的独立性和特色,都将可能因此不再。那么那些指望依靠集成自家的服务来盈利的手机厂商的明天,可能会很不太好过。

第一手科技爆料,关注微信公众号:techwindow,精彩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