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γ-丁内酯性质与用途

 神医图书馆318 2016-04-10

γ-丁内酯性质与用途 

γ-丁内酯 
一性质与用途 
名 称 γ-丁内酯
GBLγ-Butyroladone.BLO.  
         化学名:α-羟基-β,β-二甲基-γ-丁内酯 
又名4-羟基丁酸内酯,简称γBL 或GBL 
  分子式 C4H6O2 碳6氢10氧3 
  性 状 γ-丁内酯是无毒透明的油状液体。和水完全可以
互溶可溶于乙醇、乙醚、 苯和丙酮能溶解许多有机和无机化
合物。是一种沸点高、溶解性强、电性能及稳定性好的溶剂。使
用安全、环保简便。  
  γ-BL是典型的质子型溶剂酸碱值约 4.5可用于封闭式
干电池锂电池中作为电解液。  
  参考规格  
  工业级 试剂级  
  含量wt% ≥98.0 ≥99.0  
水份wt% ≤0.5 ≤0.3  
分子量86.09熔点42 ℃沸点204 ℃ 
  密度(g/ml) 1.124-1.135 1.124-1.135  
  折光率nD20 1.435-1.438 1.435-1.438  
  7、包 装 200kg/桶  
  CAS No. 96-48-0  
  毒性及防护  

 沸点高无蒸气危险不刺激皮肤。有麻醉作用不能口服。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  
  包装及贮运  
贮存于普通钢罐及槽车中不锈钢和镍制容器尤为适宜。不
适宜橡胶、酚醛和环氧树脂作贮装材料。贮运中不得用加热容 器
更应防潮、防晒按一般化学品规定贮运。远离火种、热 源于
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防止损漏 。 
 
γ丁内酯又名4-羟基丁酸内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
化学中间体,是无色液体有淡淡的香味沸点约204 ℃有较高的
溶解能力能与水混溶同时能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和苯。
由于γ丁内酯分子结构的特点其反应性能好液体的电导率高
稳定性好运输和加工利用安全。γ丁内酯能够溶解许多有机和无
机化合物经常作有机溶剂、萃取剂和吸收剂。尤其是γ丁内酯的
溶解性和电解性在锂电池和电器的电解液方面作为高电导率的特
殊溶剂使用。 
γ丁内酯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以制备许多种精细化学品如脑
复康、环丙沙星、维生素K4、干扰素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也能用来制
取琥珀酸等重要的医药原料还能用来生产乙酰基丁内酯、环丙胺、
蛋氨酸和硫代二丁酸酯等精细化工产品。 
γ丁内酯与甲胺生成N甲基吡咯烷酮NMP。NMP 是一种优良的
溶剂可以选择性分离芳烃它的萃取选择性好无腐蚀、化学稳定

性和热稳定性好对芳烃溶解能力大广泛用于石油化学工业抽提
乙炔、丁二烯、芳烃、天然气脱硫、高级润滑油等。N甲基吡咯烷
酮也用作树脂聚合及PVC 回收溶剂聚酰胺、聚酸亚胺清漆等的溶剂
及萃取溶剂。它还是良好的工业清洗剂多用于精密机械和光学仪器
的超声波洗净。 
γ丁内酯能与氨及乙炔生成N乙烯基吡咯烷酮是医药工业、化
妆品摩丝定型剂、黏合剂的重要原料。N乙烯基吡咯烷酮在催
化剂的作用下聚合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VP 可用于医药方面
如碘酒及一些药物复合剂也可用于文化用品方面如固体胶还可
用于化妆品如头发整理剂、香剂、护肤剂、浴剂、洁齿剂在织物
和染料方面可用作黏合剂用于饮料澄清剂可以改进酒类、醋、茶、
水果汁的澄清度可稳定色泽、改进香味等。 
γ丁内酯与氨反应生成γ丁内酰胺水解得到N氨基丁酸用
于治疗高血压及脑出血等症。γ丁内酯能溶解环氧树脂、聚丙烯腈、
PVC 及其共聚物、纤维素高聚物可作为特殊溶剂用于锂电池、电
容器的电解液和农药中间体等。 
总之γ丁内酯是附加值较高的一种精细化工中间体产品可以用
在制取α-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γ-羟基丁酸钠、环丙
胺、乙酰基γ-丁内脂作农业化学品及聚合物的溶剂以及染料和
印染用溶剂运用于润滑油精制、乙炔提纯、丁二烯和芳烃井抽
提、工业清洗剂、医药合成等领域还应用于染料、颜料中间体、
偶合剂电池和电容器电解液、硅酸钠水溶液的凝胶化控制剂及去

漆药水等行业GB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和优良溶剂。还可
用于石油方面的萃取剂。以γ-丁内脂为原料还可生 产香料、
医药中间体、除锈剂等其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的改进会带来较好的
经济效益。 
二生产方式 
γ-丁内酯生产方法主要有14-丁二醇胶氢法和顺酐加氢法两种。1
4-二丁醇脱氢法由德国巴斯夫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开发成功美国和
西欧各国均采用此法生产顺酐加氢法最早由杜邦公司提出但由于
其反应压力过高催化剂用量大杜邦公司没有工业化。60年代初期
日本三菱油化公司从日本国情出发改进了顺酐加氢制γ-丁内酯的
方法1970年日本北海道有机公司建成了3000t/a液相加氢法生产γ
丁内酯的工业装置同时联产四氢呋喃1500t/a、14-丁二醇
2000t/a,1971年日本四氢呋喃公司建成5000t/a顺酐加氢生产γ-丁
内酯装置目前日本各γ-丁内酯生产公司均采用此法进行生产。 
 
三国内生产及市场 
  我国γ-丁内酯开发工作起步较晚东北制药总厂是我国最早生产
γ-丁内酯的厂家该厂采用Reppe法首次建成了500t/a的14-丁二
醇生产装置进行了γ-丁内酯的生产。80年代末我国γ-丁内酯的
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原化工部西南化工研究院开发了14-丁二醇
气相法脱氢制取γ-丁内酯工艺。该工艺采用Cu-Cr-Mn系催化剂工
艺路线先进合理生产运行稳定可靠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

平并在东北制药厂、四川维尼轮厂和上海吴淞 化工建成百吨级生
产装置。上海复旦大学采用高效的XYF-5型加氢催化剂开发了顺酐
常压气相加氢合成γ-丁内酯工艺该工艺顺酐单程转化率高产品
选择性好操作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已在四川崇州市有机化工厂、
江苏南通市化工二厂、江苏南通市化工二厂、山东新泰化工总厂和安
徽合肥江淮化肥厂建成工业化生产装置。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和
华东理工大学开发了顺酐酯化加氢生产工艺在江苏常州树脂厂建成
了500t/aγ-丁内酯工艺生产装置。 2005年国内γ-丁内酯生产厂家
已有20余家总年产能力约为5万吨总产量达3万吨左右其中1,4-
丁二醇法生产能力占总生产能力的70%以上。。其中南京金陵石化公
司金龙化工厂采用14-丁二醇脱氢工艺参照国外先进技术研制
了新型催化剂并改进了部分工艺设备在年产500tγ-丁内酯装置
的基础上扩建到年产4000t产品纯度大于99.5%山西三维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与2004年建成国内最大的1.5万吨γ-丁
内酯生产装置成为国内目前最大的γ-丁内酯生产厂家产品不仅
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瑞士、意大利、德国、美国、日本等国。 
国外γ丁内酯主要用作溶剂及生产吡咯烷酮系列产品。美国γ丁
内酯消耗量的约56用于生产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约40用于生产N
甲基吡咯烷酮约4用作溶剂。西欧γ丁内酯的约45用于生
产N甲基吡咯烷酮约20用于生产其他吡咯烷酮约23用于生
产除草剂约12用于制药、胶黏剂等其他领域。日本的γ丁内酯
主要用作电解质溶液其消耗量约占总消费量的4550约38

用于生产N甲基吡咯烷酮、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其他主要用作溶剂
等。在我国γ丁内酯主要用于生产γ吡咯烷酮、甲基吡咯烷酮、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小部分用于生产农药、医药中间体、电解质溶液
和溶剂。国内γ丁内酯2003 年表观量为2.08 万t、消费总量约为
2.37 万t 
其消费构成见表1 
表1 我国γ丁内酯消费构成情况 
消费领域
 
所占比例
/
 
环丙胺
 
36.7
 
N
-
甲基吡咯烷酮
 
25.3
 
α
-
乙酰基
-
γ
-
丁内酯
 
16.5
 
N
-
乙烯基吡咯烷酮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11.8
 
2
-
吡咯烷酮
 
5.5
 
其他
 
4.2
 
 
目前国内年需求量约为4 万t。N甲基吡咯烷酮是γ丁内酯的消
费大户随着石化、电子行业不断发展其消费量将不断增加。2003 
年国内N甲基吡咯烷酮生产共消费γ丁内酯约0.6 万t。2005—
2008 年国内N甲基吡咯烷酮领域对γ丁内酯的需求年均增长率
为7。预测2011 年国内γ-丁内酯需求量将达到5.83 万吨
2006-2011 年年均需求增长率为7.2%。预计2011-2016 年年均需求增
长率为6.5%到2016 年国内γ-丁内酯需求量将达到8 万吨。 

统计表明我国2005年γ-丁内酯产能已达5.0万t/a产量约3.3万t。
但近年来一些公司的扩能改造已使产能大幅度增长而且扩能改造
是与下游N-甲基吡咯烷酮等产品关联在一起的。有关广丁内酯的建设
信息汇总如下浙江台州联盛化工拟从1.2万比扩至2.4万t并拟在
新疆再建2.4万t/a装置山西三维化工拥有产能3.5万t/a其产量已
从2005年的6000t上升到2007年的9718t并拟随扩能的2.5万t/al4
丁二醇基础上再次扩能安徽海丰精细化工正实施产能从6000t/a到
2.5万t/a的改造并用1.5万t/a的丁内酯来生产吡咯烷酮南京金龙
化工厂产能已从2005年的5000t/a扩至1.2万t/a下游N-甲基吡咯烷
酮达8000t/a胜利油田东胜星润化工公司的产能已从4000万t/a上升
至1.0万t/a同时还拥有6000万t/a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在内的烷酮
装置。其它规模较大的广丁内酯及下游装置还有河南濮阳市光明化
工公司的1.2万t/aγ-丁内酯装置及下游8000t/aN-甲基吡咯烷酮装
置安徽淮南市超强化工公司8000t/aγ-丁内酯装置及下游
6000t/aN-甲基吡咯烷酮装置  山东佳泰石化公司的5000t/aγ-丁
内酯装置泰兴延龄精细化工的5000t/aγ-丁内酯装置  内蒙古乌
审旗新型化工公司的5000t/aγ-丁内酯装置等。仅以上述统计估计
目前我国γ-丁内酯的产能已达12.0万t/a以上。但大多数γ-丁内酯
的生产装置是与下游N-甲基吡咯烷酮等联成一体。 % ^7 {! p( j  Y% 
q- u据业内人士统计表明2005年我国γ-丁内酯的需求量为4.7万t
2005年-2006年均需求增长率为9.7%即到2010年达7.5万t。但目前
γ-丁内酯产量已远远超过7.5万t。专家指出用于合成医药、农药、

颜料以及清洗剂等的N-甲基吡咯烷酮需求日益增长而且今后随着石
化和电子行业的发展消费量还将继续增长国内用量将达8万t/a
年需求增长率达13%所以推动国内γ-丁内酯产能的迅速增长也是正
常的。但是国内生产技术水平和规模尚待提高新建γ-丁内酯装
置也应谨慎为好。 
四、国外生产及市场  
2005年世界上γ-丁内酯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达到30万t/a总产
量约为25万t/a年均增长率约为5%其中德国巴斯夫公司和美国
GAF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分别为4万t/a和
3万t/a。 
20062011 年世界γ-丁内酯需求将以5.5%的速度增长到2011 年
世界γ-丁内酯需求量将达到30 万吨左右按2011-2016 年间3%的增
长率预计2016 年世界γ-丁内酯需求量约35 万吨。 
五生产工艺 
γ-丁内酯的合成方法很多其中以顺酐加氢法及1,4-丁二醇脱氢
法为主其中1,4-丁二醇脱氢生产γ-丁内酯已有五十多年历史仍
是目前生产γ-丁内酯的主要方法该法历史悠久技术成熟。至2003
年止1,4-丁二醇法生产能力占总生产能力的70%以上。1,4-丁二醇脱
氢法属于传统的生产方法而顺酐加氢制法则是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
的新兴合成路线该新技术比传统过程降低原料单耗约600kg。2004
年7月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首套万吨级γ-丁内酯装置已
顺利投入运行。山西煤化所拥有“顺酐低压加氢生产γ-丁内酯”

技术 
1.1 用14丁二醇催化脱氢制γ丁内酯 
14丁二醇气相催化脱氢法是将汽化的1,4丁二醇与氢气一起进
入固定床反应器在铜或者贵金属体系的催化剂上、约200 ℃、低
压≤0.2 MPa的条件下脱氢环化生成γ丁内酯和少量的副产
物丁醇、四氢呋喃等气态混合物经冷却后得到粗品然后蒸馏得到
γ丁内酯产品。目前国内外企业生产1,4丁二醇主要有两种技术
路线以乙炔、甲醛为原料的Reppe 法和顺丁烯二酸酐即顺酐
为原料的酯化加氢法。Reppe 法又称炔醛法是一个气—液—固三相
反应体系是生产14丁二醇BDO、GBL 和四氢呋喃THF
的最经典方法从其生产技术路线发展过程分析可以分为经典Reppe 
法和改良Reppe 法。炔醛技术路线是以乙炔和甲醛为原料在铜催
化剂作用下以乙炔和甲醛合成14丁炔二醇然后将14丁炔
二醇加氢生成BDO再经脱水或脱氢反应分别得到THF 和GBL。Reppe 
法由德国Farben 公司的W.Reppe 等在1930 年开发成功。20 世纪
40 年代由巴斯夫公司BASF首先实现工业化生产。该技术过程最
初采用高压法滴流床氧化铜负载氧化硅为催化剂同时加入少量氧
化铋助剂该催化剂与粗品无需分离生产费用较低其缺点是反应
过程中的乙炔分压高达0.5 MPa。由于乙炔的易爆炸特性其分压较
高会引起安全隐患结果造成主要设备如反应器等设计安全系数明
显提高整个投资费用较高。该技术过程中乙炔的加压不高滴流床
工艺未获得理想的时空收率另外乙炔容易聚合使得催化剂失活

很快特殊情况时堵塞反应器的管道整个反应系统难以长期运行。 
改良Reppe 法采用浆态床低压工艺加入以硅酸镁为载体的乙炔铜
催化剂同时加入助剂铋结果提高了反应活性抑制了乙炔聚合反
应使催化剂寿命明显延长。另外反应系统中乙炔分压降低小于
乙炔解离压力使得主要反应设备加工成本降低系统安全性提高
反应生产操作周期延长。BASF 和Dupont公司的浆态床以及ISP原
GAF公司的淤浆法是改良Reppe 法的主要应用者。利用14丁二
醇脱氢环化生产γ丁内酯技术在1946 年被BASF 公司进行了工业
化应用。另外美国GAF 公司也于1955 年开发成功14丁二醇
直接脱氢工艺过程。总之该技术路线技术成熟产品酸度低、质量
高反应系统可以直接采用碳钢材料特别是该技术过程不需要氢气
不受氢气源的限制γ丁内酯的生产规模可大可小。目前欧洲和
美国普遍采用此法生产规模有几万吨级。该技术路线在工业上采用
固定床低压反应器以铜基催化剂为活性组分添加Zn、Cr、Al、
Mn 和贵金属等助剂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产物的选择性。 
1.2 用顺酐催化加氢制备γ丁内酯 
该法以顺酐及其衍生物为原料通过催化剂和反应工艺参数的调变
达到生产不同的加氢目的产物如γ丁内酯、四氢呋喃和1 4
丁二醇等重要的化合物。近年来随着苯和正丁烷催化氧化制顺丁烯
二酸酐技术的发展以及大型氧化固定床和移动氧化技术的采用使
得顺酐的生产成本明显降低顺酐低压催化加氢法合成γ丁内酯具
有明显的价格优势。顺酐催化加氢可以在不同的反应状态下进行从

催化剂角度区分有均相和多相反应体系其中多相催化反应体系又可
分为液相、气相和超临界相反应。 
1.2.1 顺酐液相催化加氢 
顺酐及其衍生物可以使用多相催化剂在气相和液相条件下进行催化
反应。对该催化反应过程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很
少主要是以发明专利方式公开。该技术过程主要包括催化加氢和粗
品精制分离两个部分。原料顺酐、氢气和作为溶剂的γ丁内酯经
过含有Ni 及其他加氢金属催化剂的反应系统在200 ℃、6 MPa
10 MPa 条件下进行。另外该法的缺点主要是反应的压力高催化
剂再生困难液体顺酐等有机酸对系统设备腐蚀严重。 
1.2.2 顺酐气相催化加氢 
顺酐气相加氢技术路线是将气化的顺酐和氢气混合物在铜基催化剂
的作用下加氢生产γ丁内酯。美国ISP 公司、标准石油公司及日
本三菱化成公司以及国内的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等对该过程做
了大量的工作开发了一系列催化剂。该技术路线具有转化率高、系
统压力低、产物与催化剂易于分离的优点但也存在反应目的产物选
择性差的缺点。同时由于顺酐加氢反应过程中发生了呋喃环的破
裂和脱碳副产C1 气体化合物使得系统中的杂质气体逐步累积
必须通过排空才能维持系统的氢气含量和分压结果使氢气的单耗显
著增加。 
1.2.3 顺酐酯化催化加氢 
顺酐酯化催化加氢是由英国Davy Mckee 公司开发的即顺酐与过量

的乙醇在适当的温度下快速反应首先生成顺丁烯单酯然后用酸性
离子交换树脂或硫酸做催化剂催化酯化生成顺丁烯二酸二乙酯。酯
化产品进行蒸馏除去水和乙醇乙醇经过精馏后循环使用。顺丁烯二
酸二乙酯经过汽化后与氢气一起进入加氢反应器这样可以在温和的
反应条件下加氢。该部分的加氢是整个工艺的关键步骤采用经过活
化处理的亚铬酸铜作为催化剂并加入Ba 或Mn 等助剂反应原料
逐步转化为γ丁内酯、14丁二醇和四氢呋喃。该工艺路线长、
设备多、投资大、控制困难。国内应用该法生产γ丁内酯厂家甚少
主要用于生产14丁二醇产品。 
1.2.4 顺酐均相催化加氢 
顺酐均相催化加氢反应实际生产应用较少其原因可能是使用价格
较高的溶剂和均相络合物催化剂。另外该工艺还有溶剂与粉状催化
剂分离比较困难等缺点。均相催化加氢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产物
选择性高。但是均相催化加氢与多相催化加氢技术路线相比γ丁
内酯的选择性较高从催化剂技术角度分析存在催化剂比活性较低
及较多的Ru 络合物催化剂以及含有腐蚀反应设备的卤素原子等缺
点。 
1.2.5 顺酐在超临界CO2流体中加氢 
针对顺酐液相加氢使用贵重溶剂以及溶剂和产品的分离困难等问
题在2002 年Pillar 等首次研究了超临界CO2 流体介质中进行
顺酐催化加氢的技术路线认为传统的顺酐气相和液相催化加氢技术
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如气相催化加氢反应在低的负荷下顺酐转化率

很高但生成的副产物如丁醇、丙醇和丁酸等较多难于获得高
的γ丁内酯选择性同时由于催化加氢反应的强放热特性易使得
反应温度失控。液相反应技术路线多采用均相催化剂或是微球形多相
催化剂加入到溶有顺酐的溶剂中但该反应类型多采用昂贵的溶剂
如聚乙二醇和乙二醇二甲醚等。使用超临界CO2 流体作为反应介质
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传热困难。在Pt/Al2O3 催化剂上比较详细地
考察了反应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和溶剂等对顺酐催化加氢反应的
影响并与传统的顺酐液相催化加氢过程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说明
传统的液相加氢顺酐主要选择性地生成丁二酸酐加入超临界CO2 
12 MPa后γ丁内酯的选择性略有增加主要产物是丁二酸酐 
另外反应温度和压力对目的产物的选择性影响明显。在200 ℃、 
12 MPa CO2 及2.1 MPa H2无溶剂条件下顺酐转化率约为100
γ丁内酯选择性≥80。 
3 各种工艺路线的比较 
Reppe 法是目前国内采用较多的工艺路线该方法的生产成本主要取
决于原料乙炔的来源其工艺简单、技术成熟、原料易得。缺点是高
压下的乙炔气易燃易爆催化剂效率低设备投资费用较高。与传统
的Reppe 法相比顺酐酯化加氢法Davy 工艺的生产成本低且
该工艺还可以联产BDO、GBL 和THF根据市场需求可以灵活调节三
者之间的比例。此外从原料来源和技术经济性各方面来看Davy 工
艺也是目前生产BDO、GBL 和THF 的最具竞争力的工艺。以可再生资
源为初始原料的糠醛法和琥珀酸法由于生产成本的原因目前还不
很高但生成的副产物如丁醇、丙醇和丁酸等较多难于获得高
的γ丁内酯选择性同时由于催化加氢反应的强放热特性易使得
反应温度失控。液相反应技术路线多采用均相催化剂或是微球形多相
催化剂加入到溶有顺酐的溶剂中但该反应类型多采用昂贵的溶剂
如聚乙二醇和乙二醇二甲醚等。使用超临界CO2 流体作为反应介质
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传热困难。在Pt/Al2O3 催化剂上比较详细地
考察了反应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和溶剂等对顺酐催化加氢反应的
影响并与传统的顺酐液相催化加氢过程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说明
传统的液相加氢顺酐主要选择性地生成丁二酸酐加入超临界CO2 
12 MPa后γ丁内酯的选择性略有增加主要产物是丁二酸酐 
另外反应温度和压力对目的产物的选择性影响明显。在200 ℃、 
12 MPa CO2 及2.1 MPa H2无溶剂条件下顺酐转化率约为100
γ丁内酯选择性≥80。 
3 各种工艺路线的比较 
Reppe 法是目前国内采用较多的工艺路线该方法的生产成本主要取
决于原料乙炔的来源其工艺简单、技术成熟、原料易得。缺点是高
压下的乙炔气易燃易爆催化剂效率低设备投资费用较高。与传统
的Reppe 法相比顺酐酯化加氢法Davy 工艺的生产成本低且
该工艺还可以联产BDO、GBL 和THF根据市场需求可以灵活调节三
者之间的比例。此外从原料来源和技术经济性各方面来看Davy 工
艺也是目前生产BDO、GBL 和THF 的最具竞争力的工艺。以可再生资
源为初始原料的糠醛法和琥珀酸法由于生产成本的原因目前还不

资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年产2万吨γ-丁内酯装置投资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0540
 
 
 
2
 
建设投资
 
万元
 
7500
 
 
 
3
 
年总销售收入
 
万元
 
42000
 
GBL
价
21500
/
 
4
 
年均总成本
 
万元
 
39480
 
BDO
价
15000
/
 
5
 
年均利税总额
 
万元
 
3520
 
 
 
6
 
年均总利润
 
万元
 
2276
 
 
 
7
 
项目投资利税率
 
%
 
33.3
 
 
 
8
 
项目投资利润率
 
%
 
21.6
 
 
 
9
 
投资回收期税前
 
 
投资回收期税后
 
 
6.34
 
7.67
 
含建设期
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