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未都的读书秘诀:聊聊读书有什么用

 铁兵88 2016-04-10

文字来源:Kindle伴侣开始都嘟,第一件事要做什么呢?要把这个东西往里挪,因为有网友说你在这讲的时候我们听得都不安心,老怕你把这个东西碰下来,那么为了使你们安心我就再往里挪一点(挪动旁边的瓷茶杯),让你们彻底安心,我保证不碰它。你们要好好听我说。我在中央台做了一台节目,叫《开讲啦》。播出以后反馈强烈,那个反映强烈超乎我的预想,因为我觉得今天的人未必喜欢听这种大道理。那我去《开讲啦》的时候是临时改变了这个讲演的题目,题目我当时改成了《读书有什么用》。读书有什么用,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我们读书最大的用处就是从书中汲取营养。我们活在这个社会上,你的幸福感跟你读书的多少是成正比的。那有人说那不一定,我就不怎么读书,我依然幸福。那我可以告诉你,你那个幸福是浅层次的幸福,满足也是浅层次的满足。如果你想得到深层次的满足和幸福,那你就必须读书。那问题是我们怎么养成这个读书的习惯。

西方人认为,读书的习惯比内容重要,所以你看西方人很多人愿意读书。我们今天在公共空间,比如我在高铁上,有一次我看到高铁上有一张报纸,这个报纸告诉我们,说中国人在高铁上、飞机上都不读书,都看 iPad。我还真就没注意过这个事。就是说在地铁里也都是这个情况,都是拿着手机或者 iPad 看,那时候还兴用 iPad 看。然后我就在高铁刻意地走了好几个车厢去看,果不其然,没看见一个人看书,只有一个人看一份杂志,剩下的都是在那看 iPad 切西瓜。

那么为什么我们没养成这种读书的习惯呢,那可能跟家长有直接关系。如果你今天不喜欢读书,那可能跟你的家长当年对你的要求,或者说对你的这种读书兴趣的培养可能做的不够。我们是这样,我们今天到新华书店、卖书的地儿去看看,你会看到有家长领着幼童去买书,家长都要替幼童去挑书,他不许他自己挑。我经常看到那个孩子,五六岁、七八岁,跑到那自个抱了一堆的书,这个家长拿过来审查一遍。这个不行,这个太浅了,扔一边儿而去;这个不行,这个知识对你没有用,给扔一边儿去了;这个也不成,这个你都读过了你怎么又买,就把它删去了。然后家长替他挑一部分书。这是个很坏的习惯。

西方人认为习惯的形成,比你当时读到的内容要重要得多。那孩子怎么形成习惯呢,就是他喜欢读书,他怎么喜欢呢,他挑的他一定喜欢,你给他挑的就未必他喜欢。所以家长在希望孩子养成读书习惯的同时,实际上是在扼杀它这种习惯的形成。你到国外的书店去看,你就会看到如果有家长领着孩子,那孩子挑什么书,家长就说可以,付钱,回家,慢慢看。这样的话他就养成了一种读书的习惯。人一生中最难改的就是习惯。我到现在,就到现在,我尽管已经有大量的时间在看 iPad,但是很多东西我还是愿意看纸上的,不愿意看屏幕上的,这就是习惯的养成。所以当一个人的读书习惯养成了以后,你就不用管他了,那时候的内容取舍都是由他自己去决定,我们做家长的不应该替他去决定。那么这一段是我在演讲中没有的,我不用去讲一定要养成这个读书习惯对你有多么多么重要,你怎么养成这个习惯。听我演讲的都是大学生,大学生的读书的习惯,养成了就养成了,养不成很难再养成了。

那么我们今天的问题是这样,就是我们的孩子都是假成熟,大人都是不成熟,这事儿很怪。我们很小的孩子经常说大人话。我看到一回采访,那个记者采访一个小学生,小学生说了一套很程式化的大人话来回答这个记者。那个记者就急了一头汗,就问孩子,就说你呀,孩子你在家也这么说话吗?还启发他。那孩子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我在家也这么说话。就是他完全做成一种假成熟的样子,非常的可怕!而我们大人呢?我们说大人,按照我们今天法定的标准,你超过十八岁就是大人了,你只要能上大学,基本上都是大人了。我这次在《开讲啦》的现场,有那大学生的问题,第一个问题给删了,你们在电视上,在 CCTV 上是看不到的,给删掉了。第一个大学生问我,第一个问题就把我问蒙了,这个大学生问我什么呢?他说马老师您在家买豆豆吗?我说什么叫买豆豆啊?不明白,我就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后来我才明白好像是网上的一个什么游戏,这个游戏玩的时候,可能需要买个什么豆。你想想一个大学生,在那样一个庄重的场合,在一个演讲之后提的第一个问题,居然是一个幼儿的问题,可见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有多么不成熟。

我那天讲了很多,其中讲的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读书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不是我定下来的,是古人定下来的,古人这三个阶段定的比较严苛,为什么呢,他认为一个阶段至少要有十年。十年读书,是一个很苦的事,尤其是古人读书更苦。他认为人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五岁到十五岁。古人读书比我们早,我们现在小学生是六岁就上学了,有的晚一点的快七岁了才上学。古人认为小时候五岁就可以开始读书了,五岁到十五岁这十年是读书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你强于成人的最大的优势就是你的记忆力,所以这个阶段叫诵读。你背诵它,我不要求你懂,古人要求幼童读书跟我们今天要求幼童读书的标准不一样。我们今天的标准,老让你弄明白它是什么意思,比如小学生写作文,第一个事儿就是中心思想,第二个事儿就是段落大意,然后要求你什么什么都弄明白。古人是不可以的,古人认为四书五经这些先贤的著作都是高山仰止,怎么可能让一个几岁的孩子就弄懂他呢?不需要懂,你就把它背下来,背下来就过关了。

我今天有时候想,我能够张嘴就说的事都是早年背的,后来我也背过一些东西,记不住。偶尔,当时我记得是能够还算比较顺畅的能背诵下来,但是隔个几年以后,你再一张嘴基本上就全忘光了。所以你仔细想你自己,你能够背诵的东西都是你在十五岁以前的记忆。所以古人要求第一个阶段,是诵读。你只要把它读下来。古人为什么把读书的第一个阶段定位诵读呢,就是你不可以全面的理解这些先贤的著作,不要说孩子,我们大人今天要去重读古文的时候,就是读这些先贤文章的时候,一年一个想法。我记得我在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到六十岁,每十年去看同样一本著作的时候感受都不一样。都不要说看一本著作了,就看一首诗词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古人就不要求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把古文弄明白,弄明白、弄不明白都没关系,只要你能把他背诵下来,对你终生是有好处的。这是读书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叫学贯。学贯我们很容易理解,学会贯通。古人这个时间定为十五到二十五,相当于我们什么呢,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高中到大学毕业。第一个阶段五岁到十五岁,就是我们今天的九年义务教育,第二个阶段相当于我们的高中、大学,包括大学以后比如硕士什么的,差不多就这个时间。这个时间你的读书一定要学会贯通,如果你没有贯通的能力,你学一科是一科,你说我学的数学就是数学,物理就是物理,化学就是化学,文学就是文学,这些科目你都不能贯通,那你学了就不能应用。

第三个阶段,按照我们今天来说,应该是你走向工作岗位了,就是你的二十五到三五。一般情况下,我们二十五岁就是你读硕士也基本上毕业了,除非个别的读博士,再读博士后,可能你会涉及到三十岁,一般人到二十五岁就走向社会。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十年,我们一般的就是二十五到三十五,这个时候你学习会更加多,为什么?你学校学下来的那个知识,你到单位往往都用不上。尤其在我们今天,我们知识更替的速度非常的快。有的大学生学……比如我学电脑编程,大一学的很多技术到大四的时候都作废了,所以你就要不停地学习,你在学校学的更多的是什么呢?是方法。方法论很重要,当你学会了一个事物的方法,比学习这个事物的知识要重要。我们简单的比喻就是说,我教你一个字不重要,我教你怎么查字典是最重要的,只要你学会了查字典,那任何中国字你都会认得。

那么诵读、学贯、涉猎这三个阶段,构成了你一生的读书。如果你说我到三十五岁,我这个涉猎也过来了,我怎么还是糊里吧涂的?那你这辈子就这么糊里吧涂的活着,也没什么关系,如果你想在这个社会上活明白,那你就必须学以致用。

我们今天看到有很多人,知识学的不应该算少。我觉得今天任何一个大学毕业生毕业以后,包括你天天在网上泡着,你学到的知识都会很多。关键的问题是你没能应用,你不能应用就不能获得应用给你带来的好处。我们今天社会上的凡是能够成功的人士,大部分都是应用比人家做得好,并不一定是学习比人家做得好。我们想想学校中很多学习的尖子,未必走向社会以后成为社会的尖子,它跟这个社会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们原来老以为你在学校学习好,比如说小学、中学、大学我都是学霸,但你真的走向工作岗位了,你是不是能够在你的工作岗位依然去拔这个尖就很难说。

那我们有的人就会问,读书有没有方法?读书当然有方法了。我们简单地说就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叫精读,就是你的专业或者你喜欢的领域,你必须认真的去读这本书。认真读的最好方法就是做笔记。有一句话叫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意思。只要你拿笔写过的东西,你往往印象深刻。如果你想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精读这一关你肯定是逃不过去的。另外就是粗读,粗读如果分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粗读就是涉猎式的,这本书我翻一遍很快的读完了,我大概知道是什么了就可以了。还有一种就是我在限定时间临时抱佛脚,能不能读呢?也能读,我就干过这事儿。过去领导交代一个事,说明天要跟哪个作家去谈,那我没看过他的著作怎么办呢?头天晚上拿过来,明儿要谈什么大概知道,把他那个东西读一遍,读完了以后,跟他谈哪一段你都知道。

那有人就很新鲜,说你那么短的时间怎么把这个书读完的。我告诉你一个快读阅读法,很简单,这个是一个工作性的读书,你要记住这个没有乐趣的,是一种工作性的读书。你读这本书,每个自然段读到第一个句号,无论你多么想看也不看了,就要看第二个自然段,加快阅读速度。每一个自然段你读到第一个句号的时候,这一个自然段大致的表述你应该是清楚的,不会钻到里头去,尤其过去要用快速阅读法去读小说很痛苦,为什么?看得正有意思不让看了往下看,那不行,那你就必须要强迫自己,读到第一个句号的时候就立刻读第二个自然段,用这样的读法加快阅读速度。

一本这么厚的书,大概一晚上肯定读完了。读完了因为年轻,记忆力好,第二天跟这个作者见面,说我读了您的书了,我真读了,确实读了,但是我没跟他说我是用快速阅读法读的。然后跟他探讨他书中的什么什么事儿,都能说的头头是道,以至他认为你确实读了他的书。那今天你可能也有应用,就是比如你在工作中,什么明天要做个什么事,说这有一本参考书,赶紧读读吧,你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你就照着我这个方法,绝对是有效的。我们今天读书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少,而且不要说别人,我觉得我自己都是这个状况,就是很难耐下性子去读书了。我就仗着我以前读书读得多一些,所以今天有时候掏出点儿东西还够用,如果我早年没读很多的书,我估计我今天很快就掏穷了。我们看到这样一个读书统计,这是什么呢,是世界上读书最多的国家是谁呢?是什么样的人读书多呢?以色列人,每年大概读六十本书。六十本书,那我们算一算一个月就要读五本书,平均大概一个星期就读一本书。日本人是四十本,日本人四十本也很多,但日本人我觉得他读的书可能很多是漫画,我在日本新干线上看到日本人翻的书都是那个漫画书,日本人特别喜欢看漫画。法国人读二十本,韩国人读十一本。我们自己读几本呢?我们自个读四本书,这四本书里我估计还得有点儿算命的什么之类的书。中国人读书的质量是非常低的。连我自己都是这样的,我过去出门不可能行李里没有书,我今天出门行李里真没书了,就是随便哪儿抽出一本杂志撩两眼,实在不行手机上搜点儿新闻看看,也就把这个时间耗过去了。不像过去那么珍惜时间。今天我真的是不要求年轻人去读纸质书,因为我认为不管你读什么介质的书,你都是一个习惯。古人读竹简的时候,今天你让我们读竹简,先不说别的,自个的胳膊就没这个力量。那么年轻人现在喜欢读电子书,我看到有一种叫电子书,跟个小 iPad 似的,里头能储存很多书,想读哪个读哪个,那可以。我看着多少有点儿别扭,但是我看别人看的挺舒适的,也可以。而且带一本电子书,可能有几十本乃至几百本,甚至上千本书都储存在里头,那读起来也比较方便。读起来方便归方便,但是方便中也肯定暗藏杀机。比如说我今天出差有三天,我带一本纸质书,可能三天之内把这本纸质书就读完了,但我带了一本电子书,电子书中间有一千本书,这一千本书我就不停得在里头选择,这个读两页没意思,算了,换下一本看看,又算了……可能我这三天下来什么书都没读好。所以各有利弊,自个去掌握。那我们言归正传,我们要说读书的目的,叫学以致用。这个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学以致用,读书肯定不是读给老师、读给校长的,不是,要读给自己,那读来以后就要怎么去应用?我们举例,我不举例你肯定说,那我怎么去应用呢?拿我的专业说,我很喜欢陶瓷,我在《百家讲坛》光陶瓷就讲了二十四课,我出过很多关于陶瓷的书,比如《瓷之色》、《瓷之纹》,就是瓷器为什么有这个颜色,瓷器为什么有这个纹饰,这些都是比较专业的书。那么我们就想,我读各种书对陶瓷有什么影响呢?我们开始举例说明。比如我们读科学的书,它对陶瓷有什么影响呢?我告诉你,陶瓷的各种颜色,不管你看到红的绿的蓝的黄的,什么颜色它都是金属呈色,都是金属在高温下呈现的颜色。比如红色、绿色这两个颜色,我们说的是高温红和高温绿,这两个颜色都是铜在高温下呈现的颜色,那什么情况下呈现红色的呢?在还原气氛中,所谓还原气氛就是氧气不足的这种气氛。那么什么时候呈现绿色呢?在氧化气氛中,就是当窑温里呈现比较充足的氧气的时候,它就会呈现绿色。所以我们就有一个花瓶很神奇的下红上绿,这是什么时候的呢?大约是在康熙雍正时期。

那么你读文学,你说文学对陶瓷有什么好处呢?我告诉你,它可以对陶瓷的理解加深一个程度。比如我们陶瓷中有很多名词是带有极强的文学色彩的。科学上这叫白釉,但我们文学上叫什么呢?叫甜白,甜是一个文学的描写。黄釉,科学上是黄釉,但是文学上叫娇黄,娇是娇气的娇,很娇嫩的黄釉。这都是文学描写,这个文学的描写你说我有时候感受不出来。比如我在写书的时候我就写,同样是白釉,康熙前三朝的是白釉,有不同的之处:康熙的白釉硬,雍正的白釉腻,乾隆的白釉薄。这种都是一种感受,一种文学的感受。你说让我感受,没有文学感受的人感受这个瓷器的硬和薄,他很难感受出来,这个瓷器看着不都是硬的嘛,我怎么能感受出来其它的那种感觉呢?找不到这种感觉。如果你的文学修养如果高深的话,你对这些东西感受就比较清晰。那么永乐的甜白,我们都知道甜白是永乐的名品,它跟康熙的白瓷比较起来呢,我当时的描写我记得是,不硬而酥;跟雍正的白瓷比较起来,那它是不腻而甜;跟乾隆的白瓷比较起来呢,它是不薄而醇。这些描述全部都是文学的描述,这种文学的描述,必须你要有文学的修养,你才能体会。

那我们站在美学的角度上,说我读美学书跟这个事儿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比如青花粉彩。清花是个外来的,是当年波斯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我写过《元青花玄机》,就是波斯文化、蒙古文化和汉文化的一个结晶,呈现了青花。青花一出现,七百年来呈现霸主地位,从元以后没有任何瓷器的品种能跟它抗衡,只是到了清代中叶以后,粉彩渐渐的兴起,到了清晚期,粉彩才开始能跟它抗衡。而恰恰这个粉彩也是外来的,是欧洲的这种彩色的珐琅彩对我们的影响,最初粉彩进入中国的时候叫洋彩。那么好,青花粉彩都是呈现其他国度的美学的一支对我们的一个影响。再有就是我们的青釉。你注意看,瓷器中所有的颜色,都是客观的颜色。什么叫客观的颜色呢?就是你在客观世界中可以找到这个颜色。红有红色,黄有黄色,蓝有蓝色,绿有绿色。但唯独这个青釉,什么是青釉,这就是青釉(指指旁边的瓷茶杯),看到这个青釉了吗,这在我们自然界中没有这个颜色,这是一种主观颜色,这种颜色是中国人创造的,中国人具备中国人的美学,在中国美学的框架中创造出这么一种主观的颜色。古人就说自古陶重青品,所以我们的青瓷在陶瓷中是最大的一支。那我们再从哲学的角度去想它,说这个哲学跟瓷器有关系吗?听着是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它就恰恰有关系。比如有一种瓷器酱釉,颜色不那么好看,后来赋予一个漂亮的文学名称,文人赋予它一个漂亮的文学名称叫紫金釉,紫禁城,紫金釉。它的颜色并不漂亮,它永远是瓷器的配角。从宋代开始就有,宋代就开始流行,但它永远不站在主角的地位上。它采取一种收敛的颜色。这种颜色你算算吧,它既没有青瓷那么悦目,也没有黑瓷白瓷那么强烈。它站在这个状态上,就是你进它退,只要你其它的品种一丰富,它就在一个犄角旮旯待着。它有近乎无,你要不仔细想,你都不知道有这么一种釉色存在。可我告诉你,这有一个很新鲜的事儿,紫金釉从清朝开始算,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十朝全部都是官釉,而很多很多瓷器的品种只是这几朝有那几朝没,唯独这个瓷器从头到尾都有官釉。你想想这是一个哲学概念问题。我老说最强烈的表达的很多品种,风靡一时未必能熬到结束,我们的紫金釉仅有几个品种熬到了宣统一朝。宣统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古代社会到那一天拉上了大幕,官窑瓷器就剩下了微乎其微的几个品种,这时候依然有紫金釉。我有时候开玩笑就说葛优就有点像紫金釉,葛优在男星里,年轻的时候呈一副老相,人长得跟今天的审美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演的都是小角色,但是人家最终熬成了中国男一号,中国的影帝。这就是一种生存哲学。我说了一圈,说的有点儿跑,为什么说的有点儿跑呢?是因为一说到自己的专业就比较高兴就跑了,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听进去。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其实我也说不太清楚,但是有一点我会告诉你们,不管你是读你的专业书,还是读一些闲杂书,只要你书读得多,对你生活的品质是有所提高的。一个读书多的人,生活一定是快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