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依据美国科学家研究结果 推测黄帝应是人类的祖先

 青莲花星 2016-04-10

西方学者对人类起源研究方法往往采用较为单一的方式,虽然是片面的,但其采用证据及部分结论也可佐证人类起源地及人类文明产生地在黄河地区.特别是对人类祖先认定更有参考价值.参考他们的论证,结合一些他们未掌握的中华历史知识,可以得出全人类祖先是黄帝之结论.

首先,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遗传学家斯班瑟.威尔斯认为;显微镜下的DNA线索,将把地球上的所有人联系到一个人身上,他是我们共同的祖先。这位祖先的DNA、存在于今天地球上每个人的身上。几十亿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祖先.有可能是成吉思汗.

理由是,成吉思汗的帝国西起哈萨克斯坦,东至朝鲜,他建立的王朝延续了很多代。他的儿孙拥有传播他的Y染色体的权力和地位。他的军队曾横扫中亚,所向无敌,据说还经常掳掠那里的妇女。由此导致的后果,便是有了更多携带成吉思汗Y染色体的后代,其他男子的血统被彻底破坏。

威尔斯希望找到三个地区人类的交叉、融合点。究古代贸易路线,他发现了一个可能的地点,这就是位于肯尼亚沿海的帕泰岛。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奇特的遗址似乎与非洲格格不入。遗址可能是伊斯兰教的,坟墓和中国的样式非常相似。

这里人的面孔看起来也各不相同。有些人肤色较浅,像欧洲人,有些像阿拉伯人,还有些人的眼睛像亚洲人。很多个世纪以来,这里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欧洲、中东,甚至中国。

威尔斯采集了25个当地人的样本。DNA分析表明,帕泰岛上的人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的祖先分别来自非洲、欧洲、阿拉伯、印度,以及富饶的中东。小小的帕泰岛上基因变化的丰富程度,甚至超过了很多国家。这些样本还说明了一个关键的情况,他们全都指向一个新的超级祖先.

这是人类起源于东非的基因推证主要依据.

其次,近来美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称,现在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65亿人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生活在几千年前,确切地说是生活在几千年前的东亚一带,甚至是中国.

美国科学家奥尔森从1999年开始,就同一些科学家用数学方法研究人类祖先的问题。与奥尔森一起研究的两名科学家,一名是美国耶鲁大学的统计学博士约翰·陈,另一位是英国剑桥大学在美国的马萨诸塞科技学院的大脑认知科学系的道格拉斯·路德博士。陈用图表的方法计算出的结果和路德用电脑计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在离我们不远的2千年到5 千年前,有一位祖先曾出现在现在每个人的家谱中,就是说现在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后代。

由于中国发现的俄公亡岭蓝田人遗址、西侯度遗址以及泥河湾的古人类遗址以及其他很多古人类遗址,加上他们的研究,奥尔森认为,这里的人类繁衍非常繁盛。因此,离现在人类最近的人们共同的祖先就很有可能是在亚洲,甚至是中国。

奥尔森的研究要超出DNA研究的范围,DNA只是检测男性单传的Y染色体,而不包括女性分支。其研究是从家族树上来说,包括了父系和母系中所有的人。通过基因检测,得到的是那些拥有成吉思汗的Y染色体的后裔,在亚洲有很多。全世界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他的后裔.

从这两篇论证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推证中,都不能摆脱黄种人在一万年来在地球上的重要影响,特别是东非地区在史前文明中黄色人种的文明印记.

东非地区人类基因种类多,变化多,反证了那是各色人种集汇区.集汇区不等于源地,这是一般常识.人类应当有一群先祖,至于现人类基因与那一位更接近,也应当有一个人,至于是谁,有待进一步推证.

全人类在血缘上彼此有远有近,但婚姻所产生亲属关系,使各色人种关系密切.全人类在几千年有一个共同祖先是可能的.这个祖先不一定是所有人的直糸(父系)先祖.仅是婚姻产生的家族树根意义上的祖先.

从理论上讲,所有黄色人种的先祖可能是一对黄人夫妻.黑,白,棕色人种亦同此理.那么,这四对夫妻可能是同辈人,也可能有一对辈分较大,但不能说某一对是其他三对的直系先祖.

这四对男女及子孙在婚姻关系发展中,所生育的子女多少不一,但生育多的其基因在人类中相对多,他或她就可能被视为四色人种后代的先祖.

现西方学者用基因己证明某一个黄种人基因遗传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本来黄种人的数量就多,而与黄人有关的地区,人种在几千年前占优势.现用西方单纯的方法论证,这一先祖也当然是黄种人.

之所以将成吉思汗列为先祖,还是他们对黄色文明,中华历史了解较少.成吉思汗当年在欧洲白人区风卷残云般的战争,给白人印象太深,故误为成吉思汗为黄人代表,但成吉思汗比起秦始皇就是小辈了,我们还有大祖宗---黄帝,无论从辈份上,还是从在时间上说,黄帝应是全人类的先祖.

当然,还有更古的先祖,如盘古,女娲,炎帝,蚩尤,等等.但综合考虑,黄帝是当之无愧的最大先祖.黄陵的柏林,城墙,香火.举世无双.且成吉思汗也是炎黄子孙,现结合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学习美国人的探索精神,视黄帝为人类老祖宗,应无异议吧.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7 12:29:07编辑过][/color][/alig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