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到依靠创新驱动的重要时期,科研院所改制这样一个话题又被赋予新的内涵,结合当前对科研院所和协会商会等同类组织的一些近距离观察,对改制的基本路径和关键举措谈些认识,主要包含疏解存量、创新增量和升级使命三个方面,也可以做为把改制工作推向实质和深入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疏解存量。经费划拨的财务属性以及全民所有制的组织属性决定了工作的重点是疏解各类人和资产。资产通过正常的评估程序,相对比较容易处理,人的问题最难缠,也是问题滋生最多、最费时费力却最不讨好的地方。主要的操作经验是“人随资产走”,分流安置,“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等。同时也主要依赖上级单位的改制政策,强调稳定,存在一定的拖沓和反复。接下来,组织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实现企业化运作,面上的工作则基本完成。 第二,创新增量。改制只完成形式上的任务是不够的,还有更实质性的任务要做,比如市场化的收入实现问题,新的利润增长点问题等。至少需要五个方面的关键举措做保障:一组建集团公司,定位公司方向;二设立创新产业投资基金,寻找和扶持新兴业务快速发展;三培育上市主体,尽可能多的把优质资产证券化,四梳理业务领域,构建商业生态;五组建创新研究院,聚集产业专家智库资源和创新人才。科研院所中隐藏着大量的创新动力和资源,只要机制到位和适当挖掘引导,科技创新的动能和活力定会超出想象。 第三,升级使命。一个轮廓分明的现代科研产业集团公司形成后,必须厘清体制温床之后到底是什么才能支撑组织的永续发展,实际是组织的格局放大问题,也就是战略上称之为使命愿景价值观的东西,很多科研院所完成改制后感觉“换汤不换药”,组织惰性依然,说到底是这个根本问题没有想明白或是有意无意的回避。关键举措是要从国家战略高度重新定义这个公司。一方面国家战略需要国字号的公司来落地实施,可以获得更多支持,另一方面带给员工新的希望和憧憬,根本上增强事业心和工作动力。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是非常考验人的智慧和创造性的,是对国势洞察和思想之美的最好诠释! ——和君业务合伙人 李冠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