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能否在太空生娃?中国迈开星际旅行第一步!

 ymmike 2016-04-10




其实,实践十号卫星的科学目标说穿了就一句话:解答人类能否在太空生孩子的问题!

太空是重力几乎为零的环境,人类是否能像在地球一样在太空里繁衍后代,只有通过实验来验证:人类这样的哺乳动物胚胎,在失重环境下能否正常进行细胞分裂。如果胚胎在失重环境下不能进行细胞分裂,胚胎就无法完成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过程,自然就无法发育成完整的生命个体。所以实践十号上携带了小鼠的胚胎,科学家希望通过卫星飞行十五天的时间,来看看小鼠胚胎能否进行细胞分裂,来解答哺乳动物能否在太空中生育繁衍的问题。当然小鼠只是个试验品,最终的指向当然是人。



此外,实践十号上搭载的其他实验项目,比如研究太空中骨钙的吸收、宇宙射线对细胞的影响,也是为了解决人类进行长期太空飞行的健康保障问题。

那么,中国科学家为什么要研究人类能否在太空生孩子?这是因为人类在这个宇宙中要实现永续发展,就必须走出地球,到茫茫宇宙中寻找新的家园。要么是移居其他类地行星(即使有也在N个光年以外),要么是居住在巨大的太空城里,成为游荡在宇宙间的星舰文明。即便是找到一颗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向它进行大迁徙,其过程本身也极其漫长,迁徙的人类需要在星舰上繁衍生息许多代,才能到达目的地。你说研究人类在太空生孩子重要不重要?

可以说,带着这些科学目标飞上太空的实践十号卫星,是中国人迈向星际旅行的第一步。当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乘坐星际飞船遨游宇宙或在地外行星上定居,这其中必然包含有实践十号的功劳。



怎么?觉得这个解释听起来很科幻、很遥远、很不靠谱?但事实上,这就是研制实践十号的那些中国科学家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也许你要说,这些科学家的大脑怎么和我们这些普通人不在一个频道上?在国内还有那么多贫困人口需要帮扶的情况下,花那么多钱打个卫星上去,就为了研究能不能在太空生孩子?是不是应该首先考虑一下解决好地球上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责问,必须要及时进行澄清与解释。中国航天事业自发端到现在经过了几十年,曾受制于冷战中超级大国的讹诈、西方国家技术封锁、改革开放初期为国民经济让路等种种条件,一直以来走的是一条“重工程应用、轻科学探索”的道路。

其实,航天事业在人民生活当中发挥的作用,远远比人们想象的大得多。像中国发射上天的卫星、飞船,绝大多数都是用来解决地球上的问题的,而且是直接满足现实需求。无论是导航通信、遥感观测还是气象预报,中国人分分钟都在享受航天事业所带来的种种福利,只是大家多数时间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而已。



对于上马一个航天工程,大家习惯于首先想到它对国防安全是否有用,或者能否转化成经济效益。我们的报道,也习惯于大谈特谈航天工程给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最耳熟能详的例子莫过于“美国阿波罗工程发明了婴儿纸尿裤”等等诸如此类的花絮。仿佛只有搜肠刮肚地找出这样或那样将航天技术应用于百姓生活的实例,才足以说明航天是“有用”的。而对于航天事业的终极目的,则往往是一笔带过、轻描淡写。

航天事业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回报慢的事业。更有甚者,价值几十亿美元的航天器很可能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焊点的脱落,顷刻间就化作一团火球,什么都剩不下。在当下这个大家都活得很着急、急于兑现的时代,中国航天科学家一直以来都在小心翼翼地回避这个话题,哪里还好意思奢谈自己内心深深埋藏着的拯救人类的宏大梦想。

在这种现实主义的思想主导之下,中国所发航天器与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甚至印度的相比,真正用于进行纯科学研究的,比例最低。要知道,航天的终极目的,是探寻宇宙的奥秘,为人类在宇宙中永续发展生息繁衍寻找出路。航天要解决的是关系人类未来命运的重大问题。



说到这儿,仍有人质问:对于在茫茫宇宙中为人类未来寻找出路这么一个重大科学甚至是哲学问题,是否轮得到我们中国这样一个还有7000万人没有摆脱贫困的发展中大国来操心呢?对此,印度人早已给出了答案。

印度于2013年11月发射了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该探测器于2014年9月成功进入火星轨道,从而使印度领先日本和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欧盟后第四个成功将探测器送入火星轨道的国家(和组织)。当曼加里安号升空的时候,印度国内的一些人提出质疑:在很多人没有实现温饱的情况下发火星探测器是否有必要?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对此回应道:如果我们不去探索火星,不去获取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印度人就注定只配给人家做挑水工人。

欢迎发表评论,期待您的真知灼见!


小贴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