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丨我在汉听大会当裁判(三)

 janefashion 2016-04-10

2016年第四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巡回赛选手选拔已经陆续在各地开展,无论是选手还是观众,大家都对汉听的裁判工作充满好奇。让我们一起听三届汉听裁判张伯江老师给大家讲讲“汉听裁判”那些事儿。

揭秘丨我在汉听大会当裁判(三)

六、语出何典

字词的难度是相对的,大众熟悉的固然算是容易的,多数人不熟的未必个别人不熟。考“穹庐”一词的时候,演播室女主播不断地说:这个不应该不会呀,不应该不会呀,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我知道她的意思:这个是中学语文必背的课文,每一个中学生都知道的。问题是:这是个理由么?“穹庐”的确是古书里常用的一个词,但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场合会用到了,于是,它的语域色彩就更突出了:只属于那一首诗,那首中学课文里的诗。意外的是,这位选手竟没有写对这个从主播到我们裁判每一个人都认为必会的词。

每一个轮次,每一位选手,遇到什么题,总的来说是按着从易到难的题库排序随机抽取的。穹庐排的很靠前,大概是命题方基于自己的感觉,相信中学生无人不会。可是这种感觉有时也会反过来捉弄出题方。比如有一回遇到了“隳突”,出题方看来,这词,这字,实在难的可以,谁料选手高高兴兴轻松写就。盖因这是柳宗元《捕蛇者说》里的“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也是中学生必背的。如果不熟悉这些古文在中小学课本里的分布状况,会对眼前的景况感到摸不着头脑。

像隳突这样的词,不是说没有推广的价值,它毕竟也是古书中比较常用的一个有表现力的词,但是作为考题,对背过课文的中学生来说,对比于社会人群,其难易程度是天壤之别,也难怪成人几乎没人写得上来而选手无人不会了。这是赛会不可避免的尴尬,折射的也是中学教育的一种尴尬:为什么学完了就还给老师了呢?

考到“主一无适”时,嘉宾说,这词出自程颐、朱熹,说放到二百年前,这么大的小孩儿一定知道,因为上学就读经,读四书五经就都会遇到并且熟知这个词。赛场上令人遗憾的场景却出现在了这个词上,选手不会。这个例子跟上边隳突例子结合起来看,得出的结论就是:哪个时代基础教育里有的词,哪个时代的孩子就会,否则不会。不过,仔细品味起来,是学会隳突的意义大呢,还是学会主一无适的意义大?前者无非是个生动形式的动词,应用场合有限;后者却是一种行为,一种礼义性质的行为,传达的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教化之义,不仅是学狭义的表达法,更主要是陶冶心灵。看来,现在的孩子会写隳突会写分爨会写穹庐却不会主一无适,多少是教育的一种悲哀。

其实,这种悲哀的集中反映,还是在成人书写上。像“折戟沉沙”,虽多数人是中学时学自杜牧的《赤壁怀古》,但社会生活中应用还是很普遍的,成人书写正确率却只有14%;汗牛充栋更是个常用成语,成人书写正确率是20%;时乖运蹇也是常用词,成人书写正确率低至4%;遑论用的很广吧,基本不涉及特殊典故,成人也低至4%。

用典是文人的传统,其实,不光文人,百姓也爱用,只要是自己熟知同时相信听者也熟知的词儿都可以抄起来就当典故用。这里头的关键是“共知”。当共知超出少数熟人范围,成为大众共知,也就是“泛语域(pan-register)”的时候,它就是共同语中的一个普通词了。所以,典故终究不是一件好事,越是人们感觉典出不明,越说明这个词有着跨语域的价值。考到“潋滟”的时候,不管选手还是普通观众,会的都马上说出这是出自苏轼诗句,太容易,不会的就是一头雾水。这样的词,出典依赖性这么强,论起来还是个死词。

汉听大会既然有普及词语的使命,就应该都选泛语域的词考,即便是要唤醒沉睡的旧词,最好也是在历史上有通用价值现代仍有通用价值的。不然,赛场上热热闹闹,选手们征服一个个难词引来一片惊叹,赛会过后乃至选手们长大以后,该唤醒的词还是沉睡依旧,那不就没意思了么?

揭秘丨我在汉听大会当裁判(三)

七、释义与推断

遇上不熟悉甚至没听到过的词,怎么办?只有靠主考官提供的释义去推断。不过,释义终究只是一个提示,不是能保证完全推断的。赛前,我们把题库大致过了一遍,对那些提示作用过于显豁的释义,大多做了处理。比如“荷枪实弹”的释义是“扛着枪,子弹上膛。指军队、警察等处于戒备状态。”这也是现代词典通行的释义套路,就是尽量解释出每个单字的意思,再说整体意义。我们对这类释义做了统一处理,就是删去前半部分,只保留“指军队、警察等处于戒备状态”,这就避免了明示“枪”“弹”的机会。尤其是一些很生的词,如“米珠薪桂”,如果原原本本释出“米和柴的价格像珍珠和桂木一样”,这题就毫无难度可言了,即便是完全没听说过此词的,也很容易正确写出来;而我们只保留“形容物价贵得出奇”,那么你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再比如“啐啄同时”,释义“小鸡破壳时,母鸡小鸡从里外同时碎壳。比喻机缘相投或两相吻合。”我们也得把前半删去。

“以丰补歉”,释义是“把年成好的时候的余粮储备起来,留待灾年时使用”。其实听到这个释义,前三个字就准确无误地能推出来了。问题在“歉”字,释义没有直接把“歉收”说出来,而是说的“灾年”。这“灾年”与“歉收”之间细究起来是个因果关系,在农民眼里则是一回事。初中生阅历有限,想不到歉收跟灾年之间的关系也不足为奇。遇到“夙兴夜寐”的选手看来没听说过这个词,根据词义“早起晚睡,形容勤劳”猜到了“夜寐”,可是“夙兴”却是靠猜而猜不出来的。又如遇到“攻讦”一词,释义是“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释义已经足够详细,选手也很容易地写出了“攻”,第二个字却凭猜测写的是“诘”,也许是根据词义“揭发、攻击”而联想到了“诘难”吧?

可见,释义所能提供的信息终究有限,很多时候还真不能怪人家小孩子推断不出。有个小选手遇到“蜷曲”一词,释义是“弯曲,多用于人或动物的肢体”。有位嘉宾念叨:如果她没意识到是虫子的蜷曲就坏了。那孩子还真没往虫子那儿想,写成了“踡曲”,大家一片叹息中,却看见我们三人同时亮了灯,认可这个字形。因为我们查过,踡是蜷的异体。这件事,怪不得孩子,实在是我们的释义存在问题:人或动物的肢体弯曲,“肢体”虽说也有全身的意思,但优势理解是四肢,再加上“人或动物”这个说法里又把“人”放在优势地位,别人看到这个释义可不首先会想到人的手足?典型的“蜷曲”其实是爬虫类动物的样子,“人或动物的肢体弯曲”这个释义并不首先把人引向原型解读,这就难怪选手想到了足字旁的“踡”了。

“雅驯”一词释义是“形容文辞典雅”,照这个释义去猜的话,第一反应必定是“训”,因为是文辞嘛。果然,选手写的是“雅训”。第二现场主持人问嘉宾:为什么是这个马字旁的驯呢?嘉宾解释说:从驯顺的意思,引申为顺畅。但问题是:释义里哪有“顺畅”的意思?

“扬风乍毛”一词的释义是“指耀武扬威”,选手一开始错把“风”写成了“锋”,这显然是释义中“耀武”导向了兵器的理解。当选手得到“乍”是“张开”之意时,一下子明白了,不仅正确地写出了“乍”,也顺势推导出了是“风”不是“锋”。

“津梁”一词,词典释义是:“渡口和桥梁,比喻用作引导的事物或过渡的方法、手段。”我们依常例删去了“渡口和桥梁”,只剩下“比喻用作引导的事物或过渡的方法、手段”,这就有点难为孩子了。于是,当选手问“津”的时候,我就特意给她强调了一下“过渡”的本义,又加上了“跨越水流”这么个更显豁的解释。

上边这几个是现场释义有明显缺失的例子。但即便是释义足够周全,选手在现场也难免会捕捉不全所有的准确信息,这其中,从视觉语言转换为听觉语言,对理解来说,还是有些信号折损的。这一点,我是从选手在“昆季”读出来后那一脸疑惑中感觉到的,他追问词义,考官说“指兄弟”,我当即意识到他没明白xionɡdi是什么,连忙补上一句“兄弟姐妹的兄弟”。像这种读音给选手造成的困惑,考官未必能意识得到。再如“煤矸石”,释义是“在成煤过程中与煤伴生的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含碳量较低,不易燃烧”,旁人看来“煤”再明白不过,可是现场的选手却很可能因为从全句意识到是个化学过程而直接想到了“霉”,造成了个看似不可思议的错误。

揭秘丨我在汉听大会当裁判(三)

结语

听写大会连续办了几年,效果是越来越好,其中值得总结的地方很多,包括命题方、组织方和参与方。我们做裁判的,在临场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做出正确的评判以外,还有许多我们感受到的问题,没有现场做出调整和解释的机会,这是身份带来的无奈。以上所写,只是结合若干实例讨论几个问题,已经可以看出,其中既涉及命题的合理性,也涉及选手的理解能力,更涉及社会公众对语言文字知识的思考和认识。考官、选手和裁判在第一现场只能按竞赛规则来履行各自的程序,但是在第二现场,点评嘉宾和专家们,如果能够更多地担负起传播有益的语言文字知识的职责,就更好了。

作者:张伯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本文刊于《汉字文化》2016年第1期)

揭秘丨我在汉听大会当裁判(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