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毛茛介绍 它是非常受欢迎的欧洲花卉。无论在贵族的晚宴,还是在淑女的床边妆台都会看见她的身影。花型大,丝缎般的花瓣重重叠叠,颜色有的清新甜美,有的雍容华贵,堪比牡丹。
又称芹菜花、波斯毛茛,昆明地区俗称“洋牡丹”,是毛茛科花毛茛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
喜凉爽及半阴环境,忌炎热,适宜的生长温度白天20℃左右,夜间7~10℃,既怕湿又怕旱,宜种植于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中性或偏碱性土壤。 它喜换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湿润、生长环境疏荫,不耐严寒冷冻,更怕酷暑烈日。夏季进入休眠状态,盆栽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能强的沙质培养土。
三、盆栽养护注意 盆栽时,如喷矮状素可促使植株矮化,一般喷二次,刚开始吐叶时和花蕾有豆粒大小时进行。 采用秋季播种,翌年春天能开花,第一年的实生苗,花瓣少,花径小,观赏价值较低。 一般都选用一年生实生苗球根种植。
花开时,再进行花朵间或植株间的人工辅助授粉。在雄蕊花粉散开时,用毛笔蘸花粉向其他花朵的雌蕊柱头上涂抹,当授粉花花瓣脱落,结成由种子紧密排列而成的青色聚合果时,摘去其余花朵和花蕾,使营养集中供应种子生长发育。
花毛茛正常播种期为秋季,宜在温度降到20℃以下的10月播种。但不同年份温度相差较大,发芽时间长短不一。如能控制种子发芽适温在10℃至15℃,约20天发芽。 育苗 选择通风透光、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忌在积涝粘土栽种。 苗床施腐熟有机肥、多菌灵,以防病虫为害,用细眼喷壶浇一遍透水,待畦面明水渗完,将萌动的花毛茛种子均匀撒播,覆盖一层约0.5厘米厚的过筛细土,再盖双层遮阳网降温保湿。 移栽定植 当幼苗长出4至5片真叶时,即可分苗移栽上盆或定植,栽植用土同播种用土。 苗、花期养护 1.苗期管理苗期如光照过强,温度高,可搭遮阳网降温。 为防止幼苗徒长,以白天温度低于15℃,夜间温度为5℃至8℃,温差小于10℃时生长最好。温度长期持续在20℃以上时,会使叶片黄化。 冬季气温降至5℃时,应采取防寒措施,加盖塑料薄膜保温。
2.花前管理从幼苗长出约10片基生叶至植株抽生直立茎,形成花蕾前为花前管理,即营养生长期。为保证植株的营养生长,土壤不能缺水。 及时摘除黄叶和病残叶,防止植株密度过大,造成徒长和通风不良。 3.花期管理植株从花蕾形成、发育至开花这一段时间为花期。在花蕾形成和发育过程中,需肥量大,应每隔7至10天施稀薄饼肥液。 花期浇水要适量均衡,保持土壤湿润,缺水将影响开花,致使花期短、色彩不艳,叶片黄化。开花时遮阴,通风降温,防止叶片变黄。如温度保持在15℃~18℃,及时剪掉开败的残花。 入夏养护 入夏后温度升高,要停止施肥和浇水,当枝叶完全枯黄时,选择连续2至3天晴天采收块根,为避免损伤,要小心细致逐个挖取。块根采后经冲洗、杀菌消毒、晾干后,再贮藏至秋季栽种。
待苗长出3片~4片叶子时,再移栽于口径16厘米的花盆中,盆土可用腐叶土40%、菜园土30%、粗砂25%、草木灰5%配制而成。 栽后浇透水置于半荫的环境下正常管理。“霜降”以后,天气渐冷,在北方应把它移入低温温室中(或室内阳台上),温度保持在10~20℃,最高不超过30℃,若温度过高,叶片变黄,块根容易腐烂。 花毛茛是喜肥,应勤追肥,一周追一次肥,有机肥与无机肥交替,一次用稀薄鸡猪粪,二次追肥则用磷酸二氢钾溶液。 若过早地现蕾,应将花盆移到低温处控制。为使花朵增大,提高观赏效果,在现蕾初期,每株只保留3个~5个健壮的花蕾,其余可以摘去。开花以后,也应及时把残花剪掉,以利集中养分多开花。
花毛茛也可播种繁殖,但变异性较大。 花后修剪 去残花,再施1次至2次液顺其自然生长态势,每3个至4个小块根一组,同时注意必须上端带一部分根颈掰开,3月间即可开花。 肥养根,适当控水使其安全进入夏眠。
1 种子采收 为采集优质种子,要选好留种母株,并加强肥水管理。当其第一朵花花瓣脱落,结成由瘦果紧密排列而成的青色聚合果时,摘去其余花朵和花蕾,使营养集中,长出充实饱满的种子。5至6月,花毛茛地上部分枝叶枯黄,聚合果由青变黄,种子已发育成熟,即可采下带果梗的聚合果,晒干后装入纸袋,置于干燥通风处贮藏到秋季播种。 2 块根采收 采前管理花毛茛块根在花芽分化前后已成雏形,但生长增大在开花后。此时如不留花种,应剪掉残花摘去花蕾。
3 块根贮藏 采后经处理晾干水分的块根,要及时贮藏。如随便堆放,不加任何保护措施,处于休眠状态的块根易遭受病虫侵害或高温高湿等不利条件的伤害而发霉腐烂变质,盆栽可将块根保留在原盆土壤中越夏,剪去地上部枯死的茎叶,淋浇一遍高锰酸钾水后,不再浇水与施肥,让盆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花盆放在通风阴凉避雨处,直至秋季磕出块根,重新栽植。 1、通风干藏法:块根装入容器中,垫上防水纸或衬垫物,放在通风干燥阴凉避雨处贮藏。 2、沙藏法:室内通风干燥处,消毒的干细沙先铺10厘米,上铺一层块根,再铺5厘米厚的沙。反复堆积3~5层,堆成锥体状,均匀埋在细沙中贮藏。
1 播种育苗 花毛茛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是10℃至15℃,正常播种期为10月。但为了延长其生长期,可提前到9月上、中旬播种。将腐叶土、壤土、河沙各1份,经混匀、过筛、高温消毒后备用(种子要低温2度左右冷藏再播种)。为便于管理,常用播种箱播种。 方法:先用碎瓦片盖好花盆排水孔,再垫1~2厘米厚的粗沙,然后填加配制好的播种土,压实。种子撒播,用细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好。 注意:浇水不要冲散种子。 用薄膜或报纸盖好,放通风、阴凉、遮雨处,保持土壤湿润,温度在10℃~15℃条件下,种子两周即可发芽。 10月份花苗出齐后,将播种箱移到阳光下,天气转凉时去掉遮阳网,覆盖塑料薄膜进行防寒保护。 2 幼苗管理 出苗后喷洒多菌灵,可防止猝倒病的发生。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当长出2至3片真叶时,即可进行移栽。 移苗后及时浇定根水,并加盖遮阳网,以后每隔15天,结合浇水用尿素、磷酸二氢钾等肥料浇灌。 冬季移入室内,温度保持在10℃~20℃。翌春,随着气温升高,要加盖遮阳网,并加强肥水管理,大约3月即可现蕾。 3 播种繁殖,变异性较大 秋季播种,翌年5月开花。可选定健壮母株单独培养,仅留第一朵花结实。种子纯正饱满,采收后阴干贮藏。秋后气温降至1 0℃左右时盆播或地播,约20天可萌芽出苗,如果播种时气温偏高,反而长时间不能萌芽。 播种苗于入冬前应分栽上小盆入低温室继续养护,翌春3月下旬出室地栽或换大盆定植,入夏前即可开花。 从播种~翌年夏季休眠,即完成其生长阶段,以后即行分根繁殖。花毛茛的块根较小而质弱,夏季休眠最好原盆放低温凉爽通风的环境保存,保持盆土潮润,偏干易萎缩,过湿易腐烂。
花毛茛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和冷凉的气候,但温度不能低于10℃,也不要高于25℃。花毛茛喜肥,生长期注意追肥,开始时10天施一次淡肥,以后随着花苗生长,可逐渐增加用量和浓度,整个施肥过程可通过灌溉进行。 4 通风和施肥 花毛茛忌强光直射。盆栽应放疏荫清爽环境,防避干旱和水涝及烟尘污染,经常保持盆土及周围环境湿润。如盆土有机质含量高,仅在现蕾前后追施1次至2次以磷钾肥为主的稀薄液肥。 花后随时剪去残花,再施1次至2次液肥养根,适当控水使其安全进入夏眠。 5 越冬养护 温暖地区可在室外越冬,但寒冷地带需在室内越冬。盆土要求保持半干状态,防止球茎腐烂。春季生长旺盛期,应经常保持湿润,但花期土壤应稍干燥,并施l~2次液肥,夏季进入休眠期,球根采收后应充分晾干置于通风干燥处,否则极易腐烂。 6 块根处理 种前用温水先浸泡块根2~3小时,选择阳光充足、通风好的环境,生长期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忌积水,否则易导致黄叶; 花前应薄肥勤施,花后再施肥1次。夏季高温季节,植株进入休眠,可将块根挖起,与沙混合后,放通风干燥处保持稍干贮藏,至秋季栽培。 六、病虫防护 生长期如果高温高湿,容易引起植株徒长、黄叶和茎基病腐。主要虫害有根蛆、潜叶蝇,用氧化乐果喷杀;根腐病用苯来特浇灌。 1 灰霉病 灰霉病叶片的叶缘变暗褐色水渍状病斑,呈软腐状坏死,严重时植株枯萎死亡。做好土壤和块根消毒,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大,减少氮肥,增施磷、钾肥,及时摘除有病枝叶、带病花蕾和清除残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菌源,减少病菌扩散。 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代森锌,向病部和土壤表面喷洒,每隔10天一次,连喷2~3次进行防治。 2 白绢病 在茎部产生水渍状淡褐色病斑,产生白色菌丝绕成菜籽状。 注意通风透光,适当控制浇水,避免土壤过湿,土壤应消毒。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挖除病株周围的土壤,在四周撒五氯硝基苯或用多菌灵浇灌根际土壤,以控制病情发展。用百菌清、井冈霉素浇灌植株的茎基部及周围土壤。 3 病毒病 叶片皱缩不平,呈现花叶、褪绿斑状或叶片萎缩变小、变厚。 及时拔除病毒株,集中烧毁,减少传播。 合理施肥浇水,注意通风透光,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 喷洒吡虫啉或氧化乐果,杀灭蚜虫、潜叶蝇、斑潜蝇等传毒昆虫。 4 根腐病 贮藏时剔除带病块根后,再放入高锰酸钾中浸泡15分钟~30分钟后捞出,待块根晾干后贮藏,并注意贮藏场所的通风降湿。 培养土和块根要彻底消毒,适当浅栽。注意排水,增加光照,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 发病初用甲基托布津、苯莱特灌根,也可立即换盆,更换基质,控制病害扩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