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园于1991年10月15日建成开放,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土著,直到上个星期,我才偶然从日本人那里得知重庆竟然还有这么正的一个日式庭园。 1986年10月,重庆与广岛结为友好城市以后,两地经济文化关系迅速升温。1990年,双方约定,彼此在对方城市建造一座代表各自地域特色的园林,作为两地友谊之见证。 也就是说,除了在重庆的广岛园之外,在遥远的日本广岛,也存在着一个重庆风格的山水园林,突然好期待去看看呀! 走进鹅岭公园大门,一直沿着右手边的一条坡道向上走,大约五分钟就能走到,远远就能看到一棵正在盛放的晚樱。 有门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流的作用,人不是很多,有拍婚纱照的,也有拍Cosplay的,但仍然可以安静地欣赏园林。 这座庭院由广岛市都市整备局设计,重庆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施工,选址在重庆鹅岭公园内,位于鹅岭山南朝阳的地方,占地2000多平方米,园内高低落差达7米。 入园往右走,会看到梯级、日本五针松、石灯笼和庭园石。 沿梯级而下,回头看时,会发现他的梯级是采用原木横竖加固,内里填土夯实而成,和我在熊野古道见到的筑路方式一致。 这种堡坎的建筑方式也是日式的石垣修筑方式,和中国通常采用的比较整齐均匀的条石堆叠不同,这种被称为“落し積み”的修筑方式在日本战国时代的军事城砦中颇为常见。 竹林深处的柴扉、休憩所和茶室。 石灯笼和石蹲踞都是日式庭院的标配,就在茶室门前。 广岛园的遣水、置石、建筑、植被颇为讲究,设计者对中国传统的阳宅风水之术很是精通,“四神相应”照顾得很好——背靠玄武山、面向朱雀池、左有青龙水、右有白虎道——背山、面池、东水、西注。 水形万象,小小一个庭院既有源泉,又有立瀑,还有溪水与池岛,思虑不可谓不深入。 传统日式庭院的置石大概分为五种:大海式、大河式、山河式、沼池式、苇手式。 这方面我不太懂,我只看出两种——中轴线上池塘的峻峭石岸当是大海式,而池塘一隅放置在菖蒲田中的石头当是沼池式。 绿油油的菖蒲长势喜人。 孔子曰:“礼失而求诸于野”,小巧精致的广岛园更多地体现出不同于明清园林的魏晋唐宋早期园林之风。 有朋友看到我发在朋友圈里的照片说:“刚刚建好的时候很牛逼的”,也有朋友说:“小时候经常去,觉得进去了就到了日本了”。 徜徉在广岛园里,我一直莫名地感觉到一种萧瑟和苍凉。 今日的它,悄无声息地隐身于闹市之中,深藏昨日的功与名,一如过去这三十年的中日关系——经历了三十年前的蜜月与恩爱,又经历了最近十年来的间歇性折腾与撕逼,正在经历着一种因米老丈人强势插入而导致的不冷不热不咸不淡不明不白的奇怪关系…… (本期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