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你不知道去哪儿,不如先选择与谁同行

 鹭岛棍客 2016-04-10


不论是学习、工作、生活甚至婚姻,我们要习惯人生的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当你不知道去向哪里,当你不知道想要怎样的生活时,你能够做出的最好选择就是:选择与谁同行。


     ■


去年的今天,我正处于一个非常糟糕的状态。没想到,经过一年,日子却变得更有盼头。所有的改变,其实都源于一次观念的转变。


彼时,我刚收到研究生笔试通过的通知,却在是否参加面试上犹豫不决。


这种想法理所当然受到闺蜜团的一致反对,强烈谴责我临阵脱逃和不思进取的行为。


“可是,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读这个学历啊!比起盲目地重回校园,想清楚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不是更重要吗?”


“当你不知道去向哪里,不如先选择与谁同行。”这是我第二次听w说这句话(没错,还是那个w)。


1


大学时,我跟w同系不同专业,因在一个社团而熟知。


w算是“墙内扎根墙外香”的类型。她在班内口碑一般,甚至有不少“高傲”“看不起人”“不合群”这样的负面评价。她很少参加班级活动,跟班里人打交道也非常少,我怀疑直到毕业她都没有记住所有同学的名字。


但是,在班外人眼里,她一直都表现得聪明、负责又得体。


当大部分人跟我一样,还陷在初入大学,迷茫不知出路时,我看着w加入了院里最牛的两个社团,我看着她主动找师兄师姐一起组队参加全国大赛,我看着她跟着老师做项目跑企业,我看着她果断申请创业学院的课程……


“我真羡慕你。像我这种对未来毫无头绪的人,可怎么活?”


“我也不知道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啊。”w看着我一脸惊奇不相信的样子,补充道,“可是,哪怕我不知道去向哪里,我也不会停在原地。我的做事原则很简单:选择与谁同行。”


那是我第一次听w说这句话,当时却没有太大的体会。


“其实,我们班里的传言多半是真的。我的确不怎么出现。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选择跟优秀,甚至比我强的人在一起。虽然我也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但是我不想跟其他人一样,将时间花费在只能消耗我的人和事上。”


  •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暂时没有方向,而陷入某种迷思:既然我也不知道想过怎样的生活,那么我就跟其他人一样吧。


  • 一旦我们选择同那些懒惰、放纵、得过且过的人为伍,自己也极大可能成为这样的人。至少我懂得w为什么跟整天上网打游戏的室友不合群,而更喜欢同我们在一起。


果然,w之后一路走来,一直按照“同行人”决定自己的选择。毕业后,她放弃了广州一家知名外企,转而到北京一家汇聚业内牛人的新兴企业;之后,她又放弃了美国一所高校的企业奖学金,转而跳槽到一家顶尖的创新工厂;再之后,就是她作为联合创始人,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现在我懂了:每个人在市场上都有一个定价。这个价格(价值)除了同自身的能力有关,还跟你所处的市场以及组成这个市场的人有关。




比如同一份工作,省会城市的工资水平会比三四线城市更高,北上广深又会比一般省会城市更高,国际发达城市可能又比北上广深高;再比如,同样的条件,在不同的平台和圈子,结交的朋友、结婚的爱人、合作的伙伴……在层次和格局上可能也有巨大的差异。


所以,让自己尽可能暴露在更高的平台、更大的城市,和更发达的国家,融入更优秀的人和更具想象力的世界。


就像w说的,“我也许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但是并不妨碍我选择自己的朋友是谁。”


2


去年今日,是w第二次跟我说“当你不知道去向哪里,不如先选择与谁同行”。


仅仅是一年的时间,生活就像由死水突然活过来一样,拥有了更多的趣味。


我突然明白,很多时候,我们怕不合群,安于现状,不是我们懒,也不是我们真的没有激情和努力的欲望,而是我们找不到行动的理由。如果我们能把“选择与谁同行”作为迷茫时的决策动机,往往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01 打破局限,扩大格局


如果把我们当下的境况比作一个圆圈,当我们选择与其他优秀的人同行时,就相当于在现有的圈子打开一个缺口,与新的圆圈建立联系。想想这时会发生什么吧?


你的生活圈子会变大,你会接收到新的输入和碰撞,这个过程会产生很多机会、合作和跨界融合。而且,你的圈子边界会变大,意味着你会有更大的见识,更开阔的思维格局。


  • 李嘉诚的第二个女秘书在离职时,身价千万以上,她这样告诉李嘉诚:“我跟着您参加会议,您在后面打电话的时候说买哪个地方的地皮,或者哪支股票时,我也会去买一点,到现在资产过千万!”很多时候,你不会是因为你压根不知道有这个东西,而你和谁在一起,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


02 居安思危,发挥主观能动性


当圆圈扩大,还有一个影响就是,我们不知道的也会变多,从而居安思危,产生进步的动力,让自己变的更好,更加积极,并且敢于行动。


  • 很多人的生活是一个闭合的圈子。但就像乔布斯说的,“你所谓的生活,是由那些根本不如你聪明的人构建起来的。”当我们找不到方向,如果一味放任自己原地踏步,将是非常受限的人生。我们会以为生活就是这样,每天上上班做些没有挑战性的工作,结婚生几个孩子,每个月跟固定的朋友逛两次街。我们会以为生活就这么大,产生“日子将一直安稳下去、自己过的还不错”的错觉。


可是,当我们能够与更优秀的人同行,就会发现生活的可能性原来还有这么多,自己的才能才发掘了不足一二,未来的挑战还要求更充分的准备,自己应该做的事还有这么多。


最重要是,当我同这帮优秀的人在一起时,我能够摆脱 “生活就在那儿,我只是生活其中” 的错误观念,转而去拥抱它,改变它,提升它,我会想要去改变生活并让它更好,因为我知道它糟糕的样子。


03 你的生活会变得简单


在二十多岁时,我常感迷茫、挫折,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卡住了。其实,我们之所以充满焦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生活缺少衡量的尺度,即我们不知道做一个决定时应该以什么为标准,我们面对一个结果时应该依什么去判断。


当我们不知道去向哪里,不论是学习、工作、生活甚至婚姻,选择与谁同行都会让决策变得简单,而且容易。更重要的是,这是避免自我消耗最便捷的方法了。


04 你会有一个更具激励性的环境


任何一个阶段,不论是上学,还是工作,都有两种人围在身边:你的助力,或者你的阻力。


  • 看过一个例子,“在同一些邻里谈话时,听不到知识,说的都是八卦,谁家生孩子了谁家又打架了。人们习惯攀比,既是朋友又是敌人。你过的好别人嫉妒,你过的不好别人耻笑,认识的人很难转化成合作的人。甚至,当你谋求更大的发展时,他们不仅不是你的导师,反而会成为你成长的阻力”。


  • 就像网上说的,“我说要辞职去创业,父母可能会先和我打一架,然后我妈哭着说养我不容易,邻居也过来说你看你怎么这么不孝,搞得好像一出话剧。除了离开这个环境,几乎别无他法。”


相反,开始mba的学习后,虽然只有半学期,我能感受到每个人身上强烈的生命力,和对”优秀“甚至”卓越“本身的认同,这会给人带来巨大的能量。所以,寻求更优质的人同行、进入更高层次的平台没有任何错,毕竟我们不能放任自己在平庸的状态下研磨、消耗,了了一生。因为你还年轻,并且聪明。


05 影响你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同样地,当我与这么多在不同领域展现才华的人相处时,我自己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提升和改变。


试想,你跟一个充满负能量的人,哪怕饭菜不好都要抱怨一个小时的人在一起,结果只有两个:你受不了,远离她;你受得了,被同化。


  • 科学家研究认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发挥超常水平,催人奋进,不断自我更新和成长。


所以,你去哪儿有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亲爱的,看看你所在的环境,需要改变吗?


3


现在,我把这句话也送给你。


当我们不知道去哪儿,没有目标时,选择时只用看一个标准:你将和谁同行。


那么,该怎么选?


你的偏好、情感因素不重要,对方的年龄,背景,亲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谁”的格局,能力,影响力和品行魅力。一定要远离负能量、刻薄、只能消耗你的人和平台。最好,对方至少在某一方面比你厉害一点。


  • 同更优秀的人同行,你也会变得更优秀!

  • 同更有德行的人同行,你也会变得更包容!

  • 同更有智慧的人同行,你也会更容易成功!

  • 同更懂生活的人同行,你的生活质量也会提高!


我要说的是,心之所向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很多人,像我一样,或许终其一生也找不到热爱的东西,不知道想过怎样的生活,那么什么都不做吗?安于现状吗?


不论是学习、工作、生活甚至婚姻,我们要习惯人生的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当你不知道去向哪里,当你不知道想要怎样的生活时,你能够做出的最好选择就是:选择与谁同行。


因为,与优秀的人同行,至少生命不会在无聊空虚中消磨浪费,还能建立立足的资本和选择权。


哪怕最后不是你想走的路,至少你不会走上错误的路,而且往往还可以回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