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个人微信号:18703681717,注明来源,即可加入景区老板群、旅行社群和旅游职业经理人群内。和旅游专家,业内大咖一起畅聊旅游界! 关于景区托管类问题咨询可在微信公众平台留言,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回复您! 1、强化意识,整体联动 为了切实有效地完成景区5A创建工作,严格对照国家旅游局调整后的5A标准及创建申报程序,认真研究,逐项落实,制定了《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乐山大佛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工作方案》,成立了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的创建工作指挥部。下设宣传暨服务设施完善组、基础(游览)设施建设组、旅游安全组、环境面貌组、教育培训组、督查组6个工作组,将创建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做到责任明确,重点突出,全面推进。同时,多次开会,强化创5A意识,要求景区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冷静分析创建工作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实现整体联动。 2、清晰完整地掌握标准 创建5A能否一举成功,关键在于要清楚标准,坚持按标准做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管理,全面推进景区旅游六要素的精品化、个性化、人性化建设。乐山大佛在创5A动员大会上要求,在创建过程中必须认真坚持标准,对照标准,在抓实、抓细、抓紧上下功夫。抓实,就是要严格对照标准,凡是标准有规定的,都要逐条逐项落实,真正做到不缺项、无漏项,不断加强查漏补缺工作,避免因缺项、漏项而扣分。抓细,就是要始终坚持以对游客的人文关怀为着眼点,从旅游环节和管理服务过程的细处着手,强化过程控制,提高日常管理服务质量标准的同时,努力做好创建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对照标准力求满分,严格按照“软件不扣分,硬伤少扣分,特色寻加分”的总体要求搞好创建。抓紧就是严格按照时间表保质保量完成创建工作。 3、寻求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 乐山大佛在创5A初期阶段,多次邀请省旅游局领导和专家对景区进行检查评定,专家组在查阅创建资料、现场检查、听取汇报后,对乐山大佛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为后期创5A验收成功打下了基础。乐山大佛创建组通过与检查组、专家组的深入沟通获得了省旅游局领导的大力支持。 另一方面,乐山大佛景区创5A也得到了灾后旅游恢复重建的政策支持。“5.12”汶川地震之后,四川旅游遭受了重创,而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因远离震中,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基本未受损伤,灾后旅游人次恢复性增长居全省第一,并在很大程度上担当起全省旅游恢复重建的重任。同时,国家旅游局、四川省政府也先后出台了促进旅游业恢复振兴的重大计划和决策部署,在这种形势下,乐山大佛景创5A景区工作得到了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 4、借鉴峨眉山的创5A经验 峨眉山景区2005年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被评定为首批国家级5A旅游景区,为乐山大佛创建工作提供了难得的经验和榜样,这种优势在景区实施整合之后,在品牌效应、管理模式、创建理念、工作制度及迎检准备等方面表现更加突出和明显,为此次创建开辟了捷径。 5、旅游景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2005年乐山大佛景区启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不断完善景区的各项旅游服务功能和硬件基础配套设施,累计投资7亿元,新建了大佛博物馆、大佛剧院、游客中心、司导人员休息室、生态停车场等,完成了核心景区整治、景区内岷江东岸景观改造等重点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景区生态环境保护。 乐山大佛基础建设图 6、深入挖掘旅游景区文化内涵 为了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品质,景区管理者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凸显文化特点,将“东方佛都”的主题文化融入景区项目建设、景区标识系统和导览解说系统。 7、加强员工培训 在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优化景区软环境方面,管理者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非常注重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景区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为游客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5A级景区的评定标准与4A级旅游景区相比,更加注重人性化和细节化,更能反映出游客对旅游景区的心理需求,突出以游客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这一点对于宗教文化类景区尤为重要。宗教文化类景区是以宗教建筑为载体而营造的景观环境,是社会群体信仰的精神象征,因此游客更加注重心理感受,这就要求这一类景区在提升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人的需求。 1、与成熟同质旅游景区联合提升资源价值 资源价值是创5A的基础条件,因此提升景区的资源价值是实现创5A的关键突破口。宗教文化类景区在全国范围内比较多,存在多、乱、杂的现象,因此,对于想创A,尤其是创5A的景区来说,首先要在资源价值上实现突破。实现资源价值突破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与成熟同质景区联合提升。如乐山大佛通过把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打造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四川第一的最佳旅游目的地,将乐山大佛与峨眉山进行捆绑,进一步提升景区管理服务水平和环境质量,提高景区旅游资源要素价值和市场价值。二是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内涵,主打宗教渊源文化,获得心理认同,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如武当山深入挖掘道教文化,通过印象武当、文化武当、武术武当获得社会认同,树立品牌形象。 2、主题定位明确 宗教文化是这一类景区的文化核心和主题,但如何做好文化却是景区最难完成的内容之一。对于准5A级景区来说,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明确主题定位。如乐山大佛主打弥勒佛,挖掘建造神佛的传说和传奇故事,如建造佛像时的大佛传说,使乐山大佛成为百姓心中正义、刚直、保平安、祈福的象征。同时挖掘佛像的艺术价值——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这都为乐山大佛创5A奠定了文化基础。这说明宗教文化类景区在创5A的过程中更需要深度挖掘,提炼主题,明确定位。 3、营造整体和谐统一的宗教文化氛围 旅游景区市政工程和服务配套设施规划属于基础设施工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市政工程包括供水、排水、能源、交通、邮政电信、防灾六大专项,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防洪、环保、环卫等工程规划。便捷的基础设施是景区创5A检查的重点,所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所有准5A级景的一个共同点,但宗教文化景区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将基础设施巧妙地与建筑、景观相结合,如乐山大佛的排水系统,不仅不会让游客觉得生硬,更是一门艺术; b.景区公路改造、游步道、游客接待中心等建设构造要求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如采用宗教文化建筑形式或宗教文化标识体系,达到景区的整体协调性; c.增设宗教文化内涵主题景观,作为参拜、观赏、休憩、游览平台,但同时必须注意保护景区主题文化的统一性,切忌高、大、空、杂; d.主题文化造型景观化,在材质、造型、色彩、外观等方面与环境协调,与周边景观相互衬托。 4、加强人文关怀 宗教文化主要是为了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给游客以心理暗示和心理慰藉,所以细节管理更加重要。如乐山大佛在创5A过程中就特别注重细节管理,加强人为关怀,实行人性化、个性化和超值化服务。 5、将宗教文化融入旅游景区标识系统 标识系统是创5A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49分,因此在创5A建设中,应尤其重视标识系统建设。标识系统如何融入文化一直是困扰众多景区的难题之一,但宗教文化景区在这一方面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自身鲜明的文化特点在图案、外形、材质等方面设计独特的标志牌、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景物介绍牌等,并根据主入口,主干道、次干道、道路交叉口、介绍景物的不同特色等进行变化。除此之外,在标识系统语言中通常是中英文对照,同时景区可以根据主要客源市场不同增添符合目标客源市场习惯的语言类别。 6、防止过度商业化 宗教文化景区是让游客精神、心理得到慰藉的地方,因此,在商业布局设置上要考虑游客的心理需求,对商业活动进行合理布局控制,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禁止拉客、黑客现象发生,规范商业活动。 7、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很多宗教文化类景区都是处于生态环境较好的原始开发状态,因此应该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大自然的赏赐,切忌为了基础建设、景观建造而人为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会让评审专家自然融入到景区,在保障生态环境部分不失分的同时,增加景区印象分。 另外,生态环境保护还包括加强生态和仿生态游步道,特色游步道的建设,将文化与自然相融合。 8、争取旅游局及宗教界领导的大力支持 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是每个创5A景区都应该做到的,但宗教文化景区在获得省市、国家旅游局支持的同时,还可以争取国家宗教局、宗教协会等机构的支持,这些都可能成为景区创5A的借势力量。 来源:大地风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