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涨知识】细说青花的 | 种类与如何辨识(下)

 梦回滦河图书馆 2016-04-11

       上期我们一起认识了和田玉中青花的几个种类,今天我们来看看如何分辨各种青花玉,几个青花玉的对比。


卢伟 和田青花籽料作品《览山观景》

一、籽料与山料辨别方法

        一看皮色,二看质地(籽料的油性好,聚墨和雾墨,山料则显得水透一些,散墨和点墨)。

示例一

      和田青花籽料平安扣与皮山青花山料平安扣的墨色特点:籽料的黑白分明,山料的则泛灰,像芝麻点。



示例二

大家再通过各种料子的手镯成品对比图,注意看墨色部分存在的显著差异:


和田青花籽料手镯


叶城青花山料手镯


       大家仔细对比会发现,和田籽料手镯(图8)和于田山料手镯(图9)以“聚墨”“雾墨”为主,而皮山、叶城青花山料手镯(图10)则是以“点墨”“散墨”为主。这样要分清一件作品到底是籽料还是山料就不是一件难事了,不论它毛孔伪装的多么逼真,都是一目了然。

  

徐凯 和田青花籽料作品《荷塘月色》


徐凯 和田青花籽料作品《一念之间》


       顺便介绍一下人工打磨“青花籽料”的制作方法是:将山料先经过人工切割修型,大概为卵形状后,放入特制的球磨机滚筒中,再加入硬度较高的沙石籽、玛瑙、金刚砂等,开动球磨机,使之相互碰撞摩擦,将棱角磨光,形状更加圆润,基本上达到水冲籽料的卵状效果,就算完成,但还是难掩毛孔分布不均,玉质粗糙,“金沙”显现等问题。


师江涛 和田青花籽料作品《禅悟》


       所以,山料和籽料的辨识,还是要从皮色和玉质入手,其实只要玉质好,工艺自己喜欢,皮色只是讨价还价的手段。

二、青海青花与和田籽料、山料的区别

★ 青海烟青料:

      墨色色调主要以“淡青灰色”和“灰紫色”为主,其质地水头足,透明度高,观之轻飘,油润度差,一般都带水线;


青海烟青料原石


青海烟青料成品图

★ 和田青花籽料和于田青花山料:

      墨色色调则是以“灰色和黑灰色”为主,其质地细腻温润、沉稳、油性极佳。


上面三张为和田青花籽料


上图为青海烟青料仿籽


       和田青花籽料与青海烟青料仿籽料的对比图,从对比图可以看出二者的墨色色调存在区别:和田青花籽料是以灰色和黑灰色调为主,而青海烟青料仿籽的色调则是淡青灰色和灰紫色为主,且形状不自然。

       两者的区别对与刚刚接触和田玉的玉友来说可能难以把握,但不管什么料,最怕的就是对比,只要一对比就能清楚的分辨了,所以还是要“多看少买”,多上手对比,积累实战经验。



尚海飞 和田青花籽料作品


       现在把三者放在一起对比下,效果就比较明显了,总结一下就是:和田籽料(图16)是“黑白”分明;青海料(图17)以及墨玉县的青花籽料(图18)是“灰白”分明。


再通过雕件对比一下:


图一:胡正刚和田青花籽料作品

图二:青海烟青料青花雕件


       从图片上明显可以看出:青海料(图二)的墨色部分相比和田青花籽料(图一)的墨色部分来说呈现淡淡的紫色,显得相对通透很多;而白色的呈现也不一样,和田籽是油脂白,青海料是闪灰、闪紫的玻璃光泽白色;青海烟青料雕件明显水质感过强,玉质感觉显得有点飘;而青花籽料的玉质感觉就显得稳重很多,质感更强。

三、打灯透光效果分辨法

       通过三张透光图的对比,不管墨色所占的比例大小,墨色色调的浓重程度的高低,我们可以不难看出:



 第一个图:和田青花籽料的透光图均以透白光为主;

★ 第二个图:青海烟青料透光呈现出淡淡的紫色,这是青海烟青料透光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 第三个图:皮山青花山料、墨玉县青花籽料透光均呈淡淡的“黄色”或者“黄白相间”,而且皮山青花山料、墨玉县青花籽料中特有的金沙,在透光下显现出细小的颗粒状,这种金沙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阳光的照射之下可以不同程度的反射阳光。

四、总结

1、和田青花籽料和于田山料:墨色可有少量点状,其绝大部分墨色伴随有团状、雾状、片状和丝状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其黑白色块透光后均呈现为白色;

2、皮山、墨玉县青花料:无论籽料还是山料其绝大部分的墨色均呈点墨,透光颜色偏黄白,质地含“金沙”,另部分于田山料也含有“金沙”;

3、青海烟青料:其墨色分布状况类型多样,纹理上与和田青花籽料看着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整体感官上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其墨色多飘,黑色看着有种水透的“薄”,最主要的特点是,颜色闪灰、闪紫,透光后这一特性更为明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