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谐音的对联
(一) 坐破寒砧,从此渐入佳境; 某生员被罚荷枷示众,作此联自嘲。“佳境”谐“枷颈” (二) 指挥绕纸灰,纸灰飞上指挥头; 贾岛是唐代诗人;刘伶是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喜好饮酒。“指挥”、“修撰”都是职务,前者为武职,后者为文职。 (三) 蜘蛛结网转运丝,来往巡檐; 于谦对某翰林。“转运丝”谐“转运司”,“巡檐”谐“巡盐”,皆官名 (四) 赭山湾上浪高低,橹班橹速; “橹班、橹速、帆快、帆迟”谐“鲁班、鲁肃、樊哙、樊迟” (五) 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传为秦观、苏小妹洞房对句。“不雨”谐“不语”,“成霜”谐“成双” (六) 雨打儒冠,好似盛油木杓; 尤秀才对雷和尚。“油”谐“尤”,“擂”谐“雷” (七) 永夜无聊,同向西窗剪蜡; 嘲瘌痢头联。“蜡”谐“瘌”,“藜”谐“痢” (八) 叶落枝枯,看光棍如何结果; 光棍对知县。“督”谐“蔸” (九) 筵上枇杷,本是无声之乐: “枇杷”谐“琵琶”;“蚱蜢”谐“舴艋” (十) 道童锅里煎茶,不知罐煮; 陈道复对唐寅。“罐煮”谐“观主”;“私沽”谐“师姑” (十一) 灯笼笼灯,纸壳原来只防风; 药名巧对。“纸”谐“枳”;“下”谐“夏” (十二) 东不管,西不管,酒管; 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管”谐“馆”,“罢”谐“吧” (十三)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一说陆容、陈震互对,一说解缙、李调元互嘲。“锯、题”谐“句、题” (十四) 风落鹊巢,二三子连窠及地; 此联传为明徐阶应试时对宗师。“连窠及地”谐“连科及第”,“诸侯”谐“诸猴” (十五) 风坠雀巢,二三子连窠及地; 明年富对塾师。“连窠及地”谐“连科及第”,“金膀啼鸣”谐“金榜题名” (十六) 风坠鹊巢,二三子连柯及地; 此为上联的又一面目,惟以“诸猴”谐“诸侯”与上联反 (十七) 伏羲抖乱神农草,伯夷叔齐; 刘珏。“叔齐”谐“束齐” (十八) 和尚上楼,楼高梯短,何上,何上; 和尚、尼姑戏对。“何上”谐“和尚”,“宜沽”谐“尼姑” (十九) 鸡卵与鸭卵同窠,鸡卵先生、鸭卵先生; 学官对提举。“蹄举”谐“提举” (二十) 脚穿芒鞋迎宾,足下无履; 明梁国公对铁冠道人张景华戏对。“无履”谐“无礼”,“不钟”谐“不盅” (二十一) 解衣脱冕而行,舍人给事; 赵九龄对张焘。“给事”谐“急事”,“尚书”谐“常输” (二十二) 市肆屠沽,大畜挂,小畜挂; 明杨基、徐贲市景即对。“挂”谐“卦”,“汉输”谐“汉书” (二十三) 史笔流芳,虽无成功终可法; (说明未史可法与洪承畴,何苦加注)“成仇”谐“承畴”,讽洪承畴 (二十四)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内江三元塔楹联。“江围”谐“姜维”;“旅步”谐“吕布”;“槽巢”谐“曹操” (二十五) 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 明上海知县郑洛书、华亭知县聂豹戏对。“落书”谐“洛书”,“孽报”谐“聂豹” (二十六) 三天不吃饭,胸中无点屎; 刘宁对周济。“点屎”谐“典史”;“汗淋”谐“翰林” (二十七) 乞丐分符,教化大行于郡邑; 清松陵有富人生性鄙吝,以叫化得名,康熙年间援例加纳为县令,同时有某人以善歌而得选某省教职,乃有是联。“教化”谐“叫化” (二十八) 劈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红门”谐“黉门”,“大仁”谐“大人” (二十九) 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 兵部尚书夏元吉、给事中周大有戏对。“急事”谐“给事”,“常输”谐“尚书” (三十) 弄子弄狮,一副假头皮,难充真兽; 新娘戏对生员。“猿”谐“员” (三十一) 木屐为鞋,足下果然无履; 明胡唯庸、袁柳庄戏对。“无履”谐“无礼”,“不钟”谐“不忠” (三十二) 闵子牵白牛,过王子店; 某学童集孔门弟子戏对。“闵子牵”谐“闵子骞”,“白牛”谐“[冉]伯牛”,“白公骑”谐“百公琦”,“公冶场”谐“公冶长” (三十三) 密云无雨,通州水不通舟; “通州”、“即墨”都是地名。这类对联,一看就明白;只听,则往往不知所云。 (三十四) 闷拔红炉,尽是长叹短叹; 陶振对杨性。“叹”谐“炭”,“思”谐“丝” (三十五) 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 “暑”谐“鼠”,“风”谐“蜂” (三十六) 两舟竞渡[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陈洽父子巧对。“橹速、帆快、笛清、箫和”分别谐“鲁肃、樊哙、狄青、萧何” (三十七) 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敢对锯; 此联为戏谑之作,上联为一人所出,“对锯”与“对句”谐音;下联是另一人反唇相戏,“出蹄”与“出题”谐音。 (三十八)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上联“橹速”与“鲁隶”、“帆快”与“樊哙”谐音,含文臣不如武将之意;下联为另一人所对,“笛清”与“狄青”、“箫和”与“箫何”谐音,含武将不及文臣之意。 (三十九) 莲子心中苦; 对联字面上的意思是明显的,而作者金圣叹用“莲”与“怜”、“梨”与“离”的谐音关系,含蓄地表达与儿子隔离的凄苦、酸楚之情。 (四十) 莲败荷残,落叶归根成老媪; 方言。“老媪”谐“老藕”,“新娘”谐“新粮” (四十一) 立湖石于江心,岂非假岛; 文征明对徐祯卿。“假岛”谐“贾岛”,“斑彪”谐“班彪” (四十二) 礼部重开天榜,状元榜眼探花,有些惶恐; 明温体仁为乌程籍归安人,王应熊为巴县人,广有恶行,吴宗逵秉二人意旨为恶,时人视为“篾片”。适逢礼部堂官黄士俊、孔贞运、陈子壮为三鼎甲,有人乃题上联。“惶”谐“黄”,指黄士俊;“恐”谐“孔”,指孔贞运;“乌归”乃“乌程归安”之省,谐“乌龟”,指温体仁;“王巴”谐“王八”,指王应熊为巴县人;“瘟”谐“温”,亦指温体仁 。 (四十三) 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 “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 (四十四) 屋北鹿独宿; 单显式。与对联中某些字谐音的字并不出现,借助谐音关系表达双关意义。 (四十五) 先生知其几乎,何为又入职方也; 职方陈式斋戏对太史李西涯。 “几”谐“[织]机”,“职方”谐“织坊”,“太史”谐“太湿”,“翰林”谐“汗淋” (四十六) 打铁锤鸣,红火焰中三尺雪; 明代一考官想除一考生之名,出上联试之,考生应以下联,功名得留。“打铁锤鸣”谐“打叠除名”,“弹棉弓响”谐“但愿公想”,即从国家社稷出发 (四十七) 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末; 解缙对某友。“舟”谐“周”,“霍光”谐“火光” (四十八) 陈教授数茎头发,无髻可施; 陈震对陆容。“髻”谐“计”,“鬚”谐“须” (四十九) 播谷禽鸣,催起农夫忙播谷; 前一“播谷”谐“布谷”,“提壶”谐“鹈鹕”,皆鸟名 (五十) 宝塔七八层,中容大鹤; 罗万藻对知府。“中容大鹤”谐“《中庸》、《大学》”;“里记春秋”谐“《礼记》、《春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