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心两意:父母的修炼

 真如书屋如如 2016-04-11
2016-04-09 智善美教育


尽管现在的父母大都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但仍有很多摆脱不了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从亲子早教的需求上来说,父母陪伴孩子成长,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必须具备“三心两意”——耐心、细心、用心、在意和创意这五种能力。

1 耐心

耐心是作为父母的必备条件。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孕育长达10个月,就是要让父母在这漫长的10个月里明白两个道理:第一,小宝宝的发育成长不能速成,必须循序渐进,慢慢生长,所以必须耐心等待;第二,等待不是空等,要有所作为,一面保持稳定的心境,提供小宝宝发育成长的必需条件,一面学习育儿知识,为迎接小宝宝的出生做准备。

能够领会孕育期重要意义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后都应该具备“牵着蜗牛散步”的能耐。然而由于受个人的心理素质、情绪管理能力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父母都无法保持平和的心态,总是非常急躁。

急躁带来的一个严重问题是:越来越急功近利,对教育孩子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迫使孩子失去了早期的种种体验学习的机会,而这将导致孩子将来会面对学习障碍的难题。

那么父母如何保持“耐心”呢?

(1)放慢生活节奏,说话轻柔、缓慢,面对孩子不如我意的行为,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想到“孩子就是这样”;

(2)注重生活管理,不管多忙,让家里井井有条,生活有规律;

(3)了解并接受自己、家人、孩子和家庭的特点。接受,才能顺势而为,才能创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建立温馨和快乐的亲子关系。


2  细心

细心的基础在于对孩子成长特点的了解,例如:

小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应该提供怎样的成长环境?如何抚育才有利于宝宝的发育成长?

在学会说话之前,小宝宝通过哭声及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怎样从这种表达方式中判断他的需求?

小宝宝会爬行后,什么都想动一动,怎么去满足他的好奇心?

怎样给小宝宝购买适合的玩具?不同的成长阶段该提供哪样的玩具?

宝宝为什么会发脾气?

心浮气躁的父母在面对这类问题时,即使知道个大概,在行动上却粗心大意,结果往往是不断地制造问题,然后再见招拆招地解决问题。

亲子教育要求父母从根源上做好三件事:

(1)要依据孩子的特质因材施教,所以,了解并尊重孩子的特点是必须的;

(2)以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回应孩子的需求,细心观察、准确判断宝宝的情绪十分重要;

(3)让孩子有路可走,引导宝宝去做对的事、可做的事,而不是抓着孩子的错误来教训。

3  用心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良好有效的正向互动是唯一的指导原则,这就要求父母做到以下五点:

(1)良好的示范:润物无声是不教而教的最高境界,作为父母,言行都必须考虑到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2)同理心:同理心是成长教育的基础,家长要能够感受孩子的心理需求,并引导孩子在言行上随时了解并接受他人的感受。这是亲子教育的核心价值

(3)慎思明辨:建立认识、了解、接受、关怀与爱护五步走的思维模式,这是顺势引导孩子成长的必备条件。

(4)接受孩子的学习特点:认知能力的发展需要时间和空间,绝不能把自己的要求直接灌输给孩子,要给孩子创造体验的机会。小宝宝的学习是在体验中激发动脑、积累经验,而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5)双向互动,接纳对方的感受:能彼此接受对方的感受,才能发展亲子情感,有感受、有回馈的情感,才能体现爱的真谛。


4  在意

在意孩子行为和心理上的需要,但必须以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养手段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不要越俎代庖,总是做孩子的“代表”,也不要一味地关注孩子的表现。

那么,该如何做呢?

(1)针对孩子的需求,让他“有路可走”:不采取断然拒绝的做法,而是引导孩子做多项选择;

(2)随时注意孩子的情绪,给予适当疏导:不要用挫折教育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

(3)倾听孩子: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感受,表达你在意他的想法做法,打开亲子交流的通道;

(4)适当放手:关心孩子不等于事事包办,适当放手,让孩子有机会发展自身的能力;

(5)支持孩子的自主要求: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是发展内在力量的唯一途径;

(6)重视和孩子的约定或承诺:即使不能兑现,也要及时和孩子沟通,取得他的谅解。

做到以上几点,孩子才能获得正常成长的机会,在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上日日精进。

5  创意

创意,就是能用脑筋、肯动脑筋,尽可能的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从事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

很多家长向我抱怨下面问题:

●孩子看到新玩具就要买,可是买了只玩一会儿,就不喜欢了。

●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玩游戏没有耐心,学习时缺乏注意力。

●给孩子买了很多绘本,他只是翻一下就丢在一旁。

●孩子总是要我讲故事,我还没讲完,他就跑到一旁玩玩具去了。

●和孩子一同做手工,他总是要我做,自己不动手。

很显然,孩子玩不下去,做什么都没热情,不专注,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家长的引导无方,缺乏创意。

玩玩具、做游戏、涂鸦画画、阅读绘本,如果只是让孩子像完成任务那样,不能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自主投入,就不能点燃他的激情,不能全情投入。相反,若父母有点创意,能够引导孩子在参与中享受乐趣,体验成就感,他就会有兴趣尝试各种活动,进而享受其中的乐趣。兴趣来自参与,专注力来自成就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都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提升。由此可见,家长的创造能力,是亲子教育成功的关键。

著名幼儿教育学家玛丽亚·蒙台梭利说:“一个正常的孩子,是拥有世界的孩子,是找到自己的孩子。”如何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在自我完善中塑造自己的人格,是亲子教育中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三心两意”正是父母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不可或缺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