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玉读文]竹镌诗,蕉作字,浅读芭蕉的寓意

 书法初步 2016-04-11

芭蕉又名甘蕉,叶片翠碧似绢,舒展飘逸,是绝佳的园林植物。唐代诗人戴叔伦有诗云:“归来挂衲高林下,自剪芭蕉写佛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所藏南宋“陆信忠”款的一套《十六罗汉图》中,一幅作品也描绘了“蕉叶写经”的情景。可见在古代,芭蕉还曾用于书写佛经。


《十六罗汉图》之一  --  陆信忠·南宋

(罗汉屈膝坐于榻上,手边放一片蕉叶,童子呈上笔墨供他书写)

 

佛教源于古印度,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早期由贝叶写就的佛经可长久保存,为何又在不耐久藏的芭蕉叶上抄经?这要先从芭蕉在佛教中的意义说起。


芭蕉是一种佛教色彩浓厚的植物,其茎干是叶柄重叠而成,层层剥落并无实心,因此佛经中常以芭蕉的“空心”形容尘世的空幻。


和田玉籽《芭蕉禅语》 余勇作品

“僧人於芭蕉上写经”这一颇有仪式感的行为正是体现了佛教的思悟:写有经文的蕉叶会逐渐碎裂,正如尘世的无常,佛家劝诫信众放下对俗世沉浮的执着,用现世苦修,换永生极乐。

 

古有“芭蕉孕凉南国风”之说,《三辅黄图》记载,汉武帝打下南越古国后,所得的奇草异木即有芭蕉,芭蕉自此成为皇家园林观赏植物。而后由于佛教在中土的兴盛和其本身的美观与容易栽植,芭蕉也在民间流行起来。


 芭蕉自古为文人喜爱,正是因这翠色喜人、平阔如纸的蕉叶,晴时可看墙边碧叶,雨时可听蕉窗夜雨。晴日下,蕉荫也是文人或独坐、或雅集的清幽所在。明末清初文学家、美学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竹可镌诗,蕉可作字,皆文士近身之简牍”。

 

画家也常以芭蕉入画,明代沈周在其画作《蕉石图》上题云:“绿暗山窗片雨余,芳心逐一向人舒。老夫病齿搘颐坐,错认寻诗叶上书。”“叶上书”即在蕉叶上题诗。


蕉叶题诗是古代文人墨客争相仿效的雅事:和风丽日之时,数位诗友移案蕉荫,吟诗作赋,并题诗文于蕉叶上,且“不烦自洗,雨师代拭”。沈周非常喜欢题蕉叶,李渔也有《芭蕉》诗:“独喜芭蕉容我俭,自舒晴叶待题诗。”在蕉叶上挥毫泼墨,任其被雨洗去,正表达了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和田玉籽《芭蕉禅语》 余勇作品


作品由和田籽玉雕就,玉质油润,雕工精熟。皮色巧雕蕉叶舒展,蕉荫下弥勒手持念珠,笑容可掬,淡雅皮色从蕉叶延伸到弥勒的袍袖,如同袍袖被蕉叶映成碧色。 


高处伏一鸣蝉,蝉又名知了,知为智慧,了为觉悟,与启悟禅门的芭蕉合于一处,更显禅意。整体圆润饱满,把玩佩戴皆宜。

 

芭蕉写经、题诗已成过往,而浸润过墨香的芭蕉仍在亭台廊榭处、粉墙漏窗边,任人闲庭信步,相看留连。



余勇简介:



余勇,中国青年玉石雕刻艺术家,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1992年进入玉器行业,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骏、海派玉雕大师颜桂明的悉心指点下,他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作品在扬州及全国性的玉雕评比中屡获佳绩。其玉雕作品融各家之长,玉雕作品富有中国画意境,“工艺以阳刻浮雕为主,人、物、情、景”均细腻生动,作品线条简洁,具有淡雅细腻的神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