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斩断上帝之鞭的残阳

 昵称31747617 2016-04-11

基督诞生451年夏天,6月20日,这是如今的城市——香槟沙隆旁的高卢卡塔隆平原一个本应平常的日子——拜上帝庇佑,以罗马之名统领这片领土的守护者,罗马的奥古斯都和凯撒,元老院的执政官,东部帝国的共治者和西部帝国的英白多拉和最高祭司——瓦伦丁尼安三世(Flavius Placidus Valentinianus)在位26年。

然而就是在属于这位伟大帝国统治者治下的不起眼的空地,在这一天将永远被记载于史册——在平原的南方,埃提乌斯和狄奥多里克国王率领的罗马帝国和西哥特的军队正在赶来,而他们的目标则是阻止那个将众多北方游牧部落驱逐至此,将帝国边陲的城市变为燃烧废墟的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匈人大军,此刻这些仿佛欧洲民族眼中的地狱恶魔一般的军队已经在如今沙隆城外不远处的高地安营扎寨,他们的下一部目标将是继续南进,直到将铁蹄遍布帝国地中海的心脏乃至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

正如每个人疑惑的那样,为何曾经被誉为古典世界超级大国的罗马帝国会任由蛮族进入到高卢的腹地?甚至需要同样是异国的哥特人的协助?

让我们暂时把时间倒退,来看一看帝国究竟发生了什么。

AD395年,被后世誉为狄奥多西大帝的英白多拉(Imperator,拉丁语中最高统帅的意思,即后来英语语境中的Emperor皇帝一词的由来)——弗拉维乌斯·狄奥多西·奥古斯都逝世,作为三世纪危机之后最后一位统一罗马的中兴之主,他留下了广袤的帝国,但是在这之后,他的遗诏却多少令人出乎意料——尽管在此之前他就根据戴克里先的共治制度将次子霍诺留乌斯封为帝国的共治者,但是当遗诏宣布将罗马分为东西两部分(笔者注:即现代语境中的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交由自己的两个儿子:之前提到的次子霍诺留乌斯和长子阿卡狄乌斯管理时,多少还是令当时的人有所疑虑。

尽管共治已经是罗马帝国自克服三世纪危机以来的一个重要管理方式,将帝国的权利划分给最多四人,东西两部分各有一个正帝和副帝,但是让这两个16岁的青年来掌管帝国的两个部分无疑是一场冒险,更不用说在看似恢复和平与力量的帝国内外,早已经是危机四伏——狄奥多西时代内战结束不到一年,但阵痛依然没有散去,收效甚微的改革尽管勉强维持了帝国从2世纪以来的固有疆域,却没能保持罗马能够拥有当时哪怕半数的军事力量,而腐败和从未决断的政治斗争更是让帝国心有余而力不足。

正如所谓的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帝国的东方,作为近百年对手的波斯人正蠢蠢欲动,统治他们的早已不是2世纪被罗马军团攻破并劫掠泰西封和苏萨的帕提亚帝国,而是不断袭扰帝国边境甚至大打出手的萨珊王朝,尽管在尤里安兵临泰西封之后萨珊帝国与罗马签订了象征性的互不侵犯条约,狄奥多西也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引起两国矛盾的亚美尼亚问题,但帝国自然不得不利用东部几乎全部的力量来防御可能发生的进攻乃至战争。

不过尽管如此,波斯人依然是可以预料和抵御的敌人,东部帝国依然有足够的军力和作为后方的叙利亚和埃及,更有着仍然可观的军队——他们构筑的防线很好的保证了帝国东部的安全,却也令帝国的重点防御几乎全部集中到了东方,因为这意味着色雷斯地区除了那些城市里的卫戎军团不会有更多的野战军团了。

然而真正糟糕的确是帝国的北部防线——从高卢至多瑙河,这里在帝国强盛时期曾有着甚至可以进军至更北方的野战军团和驻守于堡垒和城市之中的卫戎军团,然而自三世纪来的内战不但消耗了帝国的兵员,更消耗了帝国的国库,使得大量的军团几乎无法维系,而卡尔卡拉(罗马帝国元首Caracalla AD 198–217在位)将公民权赋予帝国境内全部自由人的做法更使得原本依靠非公民作为征兵来源的辅助军团也陷入无兵可用的境地,比起相对充裕且还能带来大量赋税和财富来维系职业军人的帝国东部,帝国西部只能依靠雇佣军和非帝国统治的异国同盟来维系北方的防线。

不过这样的做法虽然无法保证西帝国能够拥有可靠而忠诚的边防军,却起码能够在必要时起到牵制的作用——甚至那些因为渐渐严寒的气候而进入帝国境内的蛮族也依靠内战的战功成功地成为帝国的公民,比如我们接下来要说到的斯提利科(Flavius Stilicho AD359-408)这位在霍诺留乌斯成年前统治西部帝国的将领便是一位出身自蛮族的罗马将军,在他的威信和手段之下,哥特人企图进入罗马帝国疆域的行动几乎全部化为泡影,当他接受自己曾经的领袖狄奥多西之委托辅佐霍诺留乌斯时,这位蛮族出身的罗马人自然也在为帝国鞠躬尽瘁。

或许直到这时,两位年轻皇帝接手的罗马帝国依然能够维系自己千年来的荣耀(从约BC800罗马建城----AD395罗马正式分治约1195年),然而随着这两位在担忧和阴谋之中成长的皇帝成年,一切都改变了。

AD406年12月31日,因为对抗哥特人而缺乏兵力的莱茵河防线最终被突破,这使得斯提利科受到了威信上的第一次挫伤,但随后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不列颠尼亚将军克劳狄乌斯自立为君士坦丁三世,带领高卢和不列颠的军队叛乱,这令原本就兵力匮乏的西部帝国更加雪上加霜,为了应对这突发局面,斯提利科被迫求助于元老院,结果等待他的不但不是允诺的资金援助(他试图将这笔资金交给哥特人之王亚拉里克来暂时防止他袭扰东部帝国),而是污蔑他谋杀东部帝国禁卫军团长鲁非努斯的罪名,和以此为借口发起新一轮叛乱的帕维亚叛军,以这些为借口宣布他不作为的元老院和他辅佐的霍诺留乌斯罢免了他的职位,并且将他囚禁在拉文纳,这位忠诚的将军在随后的两年因担心帝国会因此陷入进一步纷争而选择不为自己申辩,直到AD408年的8月,他被自己一直效忠的帝国元首处以死刑,他的儿子被人谋杀,其定居于意大利的族人,甚至仅仅只是拥有其族人血脉的罗马公民也遭到了血腥的屠杀。

无论这些捏造的罪名是霍诺留本人还是他听信谗言,至少这位年轻的皇帝没有让那些担心他的人失望——这一自毁长城的做法终于推动了西部帝国走向毁灭的齿轮,尽管他于AD409年正式登基使得高卢叛军失去了法理支持,但哥特人和被帝国屠杀驱逐的复仇者们组成的军队依然渡过了莱茵河,在AD408年包围了罗马,而在拉文纳的霍诺留乌斯则只能期待所谓的援军,可惜失去了斯提利科的西部帝国,却在两年中不断地上演千年来的政治斗争和军事纷争,最终在这位奥古斯都和意大利军团的面前,哥特人的复仇大军攻破了永恒之城罗马,尽管这里早已不是帝国的首都,但对于西部帝国依然是有力的一击,因为这无异于告诉所有人——罗马帝国的西部已经不堪一击。

而看到这一点的,除了日耳曼部落们之外,还有同为兄弟的东部帝国,以及曾经在北方击败了哥特人和汪达尔人的匈人部落,也就是本文的另一位主角。

自然现在,我们的上帝之鞭还没出场,匈人——Huns这个民族也不过刚刚大量出现在罗马人和其他欧洲民族的面前,这个民族的汉语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匈奴,当然实际上他们和匈奴除了都是草原游牧民族之外没有任何相似点,这些长相类似现代中亚人和北欧人混血,而且喜欢把脑袋绑地非常畸形的马上民族正因为小冰河期带来的寒冷不断南下,自然地,他们与看似强大的罗马帝国不可避免地交手,在395年,他们第一次袭扰了色雷斯地区,而在随后的AD400年到AD431年之间,他们的袭扰最终使得将主要力量集结在东部与萨珊帝国进行战争的东部帝国每年缴纳钱财(尽管实际上这对于东帝国来说并不是什么高昂的成本)并且允许他们在帝国境内进行贸易。

当然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萨珊帝国与罗马之间打得热火朝天,缺乏防御的巴尔干地区自然对于匈人来说是无人之境,而对于拥有君士坦丁城墙就能高枕无忧地住在的新罗马(NOVA ROMA 即君士坦丁堡)的元老和官僚以及奥古斯都本人来说,色雷斯也不过是一片不好防守甚至必要时可以抛弃的地区,以至于AD435年,当匈人以东帝国撕毁协议再次宣战时,除去阿斯帕尔将军的军队之外,匈人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当443年他们袭击君士坦丁堡之际更是让疏于防范的罗马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然而就像新罗马城里高枕无忧的那些统治者想的那样,匈人面对高耸的君士坦丁城墙束手无策,但他们也不愿意让匈人一直围着自己的首都,更无法快速地从东部调走三年前还在对付波斯人的军力,于是他们又一次选择了简单而且对他们来说成本更低廉的方案:给钱。

得到了资金的匈人自然也将之视为两全其美的协议离开了,就在他们回去之后,部落就发生了一场决斗——两位出色领导者的对决,最后的结果是其中之一的布莱达死去,而成为匈人部落最高领袖的自然就是后世称之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了。

尽管在之后,阿提拉对东罗马帝国的军事行动没有取得太大进展——那面古代世界坚不可摧的城墙令他望而却步,而东帝国在色雷斯重新部署的军力也令他明白东罗马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对他们的袭扰和掠夺容忍,为了避免与帝国正面交锋,他选择了继续与东帝国保持和约,而同样的,东帝国也无数次暗示他们还有另一个值得他去看看的兄弟——西罗马帝国。

但是上帝之鞭的故事自然不会止步于此,当西罗马帝国衰落的信号传出之际,阿提拉自然也不会干坐着,不过他也明白,对于东帝国的袭扰已经让罗马人对他产生了戒备,尽管西帝国已经危机四伏,但是就在欧洲的力量来看,承认了西哥特王国和汪达尔王国地位的西罗马已经收缩了防线,甚至也成功与日耳曼蛮族议和,自然与全力和曾经阻挡了自己的波斯人(在AD434-439年,他曾经对萨珊帝国发起进攻)对峙的东帝国截然相反,所以要直接挥师西进,就算杀敌一千也要自损八百,就算匈人帝国拥有广袤的地区,作为游牧部落的自己即使面对苟延残喘的西帝国也不得不多加小心,即便自己真的能够击败罗马,也难防止自己麾下的东哥特人和勃艮第人背叛,更不说那些在帝国境内定居的日耳曼诸国早已经成为了罗马的蛮盟,如果自己贸然宣战那么后果不言而喻了。

因此他做了一个令西帝国求之不得的决定——结盟。

而这个决定也让自己的一位旧友,罗马将军埃提乌斯(Flavius Aetius,AD396年-454年)觉得合理,更令我们亲爱的“一代明君”霍诺留乌斯的后继者瓦伦提安三世感到欣慰,作为诚意,阿提拉早已打击了东哥特人和巴斯克人使其臣服,似乎这场两全其美的和约就要达成了。

但可惜,历史永远都是伴随着无数巧合和可能性的,就在这种时候瓦伦提安三世的姐姐霍诺利亚为了逃避与一名官员的婚姻,居然向阿提拉提出了婚约(甚至有记载说她直接向阿提拉寄了一枚戒指),作为回应,将之当作自己未婚妻的阿提拉自然应允,但是他的条件却狮子大开口了起来:要求罗马帝国西部一半的地区作为嫁妆——这样的提议瓦伦提安三世自然不可能答应,以求婚不合法的理由回绝,而这次事件也令阿提拉第一次说出了进攻帝国西部的威胁,不过真正让西帝国遭遇匈人铁蹄入侵的契机,还是发生在随后的事情。

就在这一年,萨利昂法兰克国王墨洛维逝世(笔者注:此处缺乏足够详实的记载),陷入王位纷争的法兰克人同时向阿提拉和西罗马帝国求援,而内外交困的西罗马自然没时间处理他国的问题,于是这便成为了阿提拉的军队挥师进入高卢的最好理由,更令他觉得此为天赐良机的是——东罗马奥古斯都狄奥多西二世在骑马时摔死,新的继任者马尔西安(Flavius Marcianus Augustus AD450-457)

而此时,高卢地区名义上却仍然是罗马帝国的领地,这样的行动意味着什么,作为阿提拉多年好友的埃提乌斯自然非常明白,AD451年4月7日,阿提拉麾下由匈人,东哥特人,勃艮第人,阿兰人,萨克森人组成的近10万人(现代估计实际约5万-8万)的大军攻陷了梅斯,并且开始南下,埃提乌斯也开始受命集结罗马和蛮盟们能够征调的所有部队,但眼下的西帝国远不如自己的东部兄弟那么阔绰,更不说比起东部除了色雷斯和与萨珊交锋的埃德萨地区外几乎没有损失,自己实际上控制的区域只剩下半个高卢和意大利半岛,想要征调真正能与阿提拉匹敌的军队,短时间内是肯定无法完成的任务。

不过就像上帝庇佑着早已破落不堪的帝国一般,这一次罗马人不但获得了蛮盟们的援助,更得到了一位意料之外的盟友——西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一世,这位与埃提乌斯作对了几乎一生的哥特人将领亲自率军加入了罗马的联军,让西罗马联军终于能够在数量上与阿提拉的联军叫板了,而正在袭扰奥尔良的阿提拉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北撤,在沙隆地区集结了所有能够集结的联军兵力,而罗马联军自然不会放任他集中力量,埃提乌斯断然选择带兵北上与自己的老朋友针锋相对,于是就出现了本文一开始的场面——这场古典时代西欧地区最后的大规模战争(如果不算罗马帝国6世纪对西部的再征服)就此拉开了帷幕!

正如任何一场战争一样,双方自然会在开战之前完成阵型的布置和安排,匈人士兵固然骁勇善战,然而罗马军队虽早已不现曾经的辉煌,却依然为适应新的战争做出了应有的变革——雇佣兵和其蛮盟军队虽然不如曾经职业化的辅助军团配合罗马军团那样高效而强势,可依旧是不可小视的力量,更不提作为右翼的哥特军队——不但士气高昂而且在与罗马的战争中也得到了十足的历练,甚至是阿提拉军队引以为豪的匈人骑兵们,也不一定能够保证消灭那些哥特骑士们,毕竟能够带着数万夹杂着难民的叛军击败当时还相对具有一定力量的西罗马军团,让自己的老友甚至头疼到现在,已经说明这些哥特士兵的战斗素质和狄奥多里克这位曾经的罗马蛮盟将军——如今的西哥特国王的指挥水平了,埃提乌斯将自己和哥特人的军队布置在左右两侧,把蛮盟的阿兰骑兵布置在中央,其意味自然不必多言。

但是匈人王也有自己的一番考虑,无论是进攻哥特人还是罗马人都有可能遭到相当程度的打击,但他对自己的战士们信心十足,将自己带领的匈人骑兵布置在中央,而东哥特人则负责对付自己曾经的兄弟——西哥特人,至于罗马人则交给日耳曼人来对付。

因此布置在中间的阿兰军队,便注定将成为匈人联军的首要打击目标,他对士兵们如此说道:在那个点上寻求迅速的胜利。(以下内容较为小说化,仅供参考)

随着进攻开始,匈人对联军的中央的右翼率先发起了冲锋,埃提乌斯如此布阵来面对匈人并非没有考虑,罗马军队能够坚持对抗匈人,尽管中间的阿兰军队相对可能较为弱势,但是只要哥特人能够及时回援,那么就不会令罗马联军组成的左翼陷入被包围的境地,自然阿提拉的打击方式显然符合了他对此的判断,然而令他略为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匈人居然选择在切入中央之的阿兰后,转而包围西哥特军。

尽管后期的西罗马军队不乏异族骑兵,但要与匈人对抗显然从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堪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并非单单是装备上的差距,作为雇佣军的蛮族骑兵和征召的骑兵们在匈人高昂的士气和丰富的作战经验面前使得他们身上的相对光鲜的甲胄不过是华丽的装饰,而罗马引以为傲的重步兵与标枪及辅助骑兵的战术组合早已不复存在,如今的帝国军队早已今非昔比,这支杂牌军能够有三分之一的士兵拥有那时的纪律性就已经不错了,被随后赶来的匈人步兵纠缠而陷入了混战之中的罗马军队根本来不及回援哥特人,这场战斗似乎已经注定了结局——失去哥特盟友的罗马联军根本无法独自对抗匈人,而布置在中央的蛮盟军队从一开始就几乎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战局之下,匈人击溃哥特人后将轻松地冲击罗马军队的后翼使其溃散!对于自己这位老朋友,埃提乌斯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他手下的军队和阿提拉相比实在是略显疲软,西罗马累积至今的各种弊病在这支“杂牌军”身上几乎一瞬间就暴露了出来,而在意大利继续以“维持稳定”之名保护帝国的军团却还因为帝国凑不齐军费而保持着“待命”,这场战斗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胜算。

然而令他和阿提拉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哥特人以骑兵为先锋,在国王的带领下倾力反击,将侧翼包围他们的匈人硬生生地赶了回去,尽管在过程中国王狄奥多里克中箭落马身亡,哥特军队虽然陷入了短暂的混乱,却马上在王子托里斯蒙德的带领下恢复秩序,将匈人和其联军压了回去,失去阵脚的匈人军队在慌乱中向左撤退,正好遭到了罗马军队的迎头痛击,而原本进攻哥特人的蛮族也在这攻击之下率先退出了战场,之前纠缠着罗马军队的匈人及陷入中央包围的残兵就没那么幸运了——几乎大部分都成为了哥特人战马和罗马人投标下的冤魂。

这样近乎戏剧性的转折令阿提拉别无选择,随着自己盟友的溃散,他不得不率军撤退,但是战斗还没有结束,回到驻扎的营寨,他立刻下令就地防守,此时他依然拥有一定的力量,不过面对仍然保持着巨大实力的联军,他显然只能依靠弓箭手和剩余的步兵来组成防线防止在撤退时被追击了。

而追随而至由托里斯蒙得带领的哥特骑兵却在追击中与大部队脱节误入阵地,一番血战差点让这位王子见了自己的父王,好在自己的随从拼死相救才让他成功回到了军中。

同样前来追击的埃利乌斯和他的卫队也与罗马军队失散,于是他只能在西哥特人的军营里过夜,至少天亮之时,罗马军队才知道——他们居然真的击败了阿提拉,这位被誉为“最后的罗马人”之一的将领和他的联军成功地击败了上帝之鞭!

这下轮到罗马联军来商议如何彻底干掉阿提拉了,有人主张强攻,也有人主张围困,至少在座的的几乎每个人都打算依靠这个机会,将阿提拉彻底置于死地,永远根除这个让罗马帝国难堪,更把日耳曼部落赶出自己原本家园的民族。

但是也有人不是这么想的。

就在众人为此争论不休时,埃提乌斯突然提醒这场战斗最大的功臣托里斯蒙德——如果自己不赶紧回去坐稳王位,西哥特王国会发生什么不必多言。

经过这样一点醒,托里斯蒙德立即带领西哥特军队向本土撤退。

失去了哥特盟友,联军立马失去了巨大的优势,数日之后,这支联军就撤回了南部,除去本身就效忠罗马的部队,其他军队全部解散回到了自己的领地。

埃提乌斯为何要放阿提拉一马?作为一名精明的政客他自然明白未来成为帝国最大敌人的不会是如今在这一击之后日薄西山的匈人,而是这些拉丁化的日耳曼人,他们已经在帝国旧有的领地扎根,学习了帝国的文化甚至帝国强大时期传承的战术和科技,他们才是帝国真的麻烦,而作为曾经的好友,他自然也不希望置阿提拉于死地,而是希望他吸取教训不再进攻帝国。

可惜,这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

后续

显然,他的朋友没那么热爱和平,在沙隆之战后不到一年,他就带领部队绕过高卢进入阿尔卑斯山企图直取意大利,而这一次埃提乌斯鞭长莫及,瓦伦提安三世也闻风从拉文纳逃往罗马,而那些没拿到工资的职业军人们,除了保护奥古斯都的赫拉克勒斯军团和朱庇特军团外几乎没有任何人愿意履行职责,不过在埃提乌斯火速赶回之前,利奥教皇竟然亲自出马说动了阿提拉让他还师北去。

至此,匈人的威胁才真正地从帝国的领土上结束,因为两年之后,阿提拉死在了自己的婚礼上,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上帝之鞭以一个符合蛮族领袖的方式死去,多少也令人唏嘘和庆幸。

而他的匈人部落在他死后则发生了分裂,最终他的儿子在进攻东罗马帝国的过程中被击败,东帝国及其蛮盟的军队追杀至多瑙河,将试图在达西亚定居的匈人部落全数摧毁,而他儿子的首级则被斩下送往君士坦丁堡——被那些曾经屈服于他父亲的敌人们当作战利品挂在了新罗马的城墙上,而剩余的匈人则渐渐融入了罗马军队,成为了军团的成员。(一说被送往竞技场当作踢球的道具)

他的死更是让西哥特王国和罗马帝国同时收获了名声,曾经击败过上帝之鞭的两个国家都证明了自己的胜利,这样的威名对于出于危机之中的西罗马帝国自然不必多言,至少现在没有人敢于打包票说自己能够击败那个战胜了上帝之鞭的埃提乌斯所效忠的西罗马帝国了。

然而随着瓦伦提安三世在三年后以谋反的罪名杀害了击败上帝之鞭的英雄埃提乌斯,这位奥古斯都再一次把帝国带入了更加危险的境地,内战再次爆发,随后的数十年里西罗马奥古斯都之位几度易手,最终事实证明这位自毁长城的元首也成功地推动了帝国灭亡的多米诺骨牌,AD480年随着最后一位合法元首尼波斯死去,在内乱和日耳曼民族控制之下的西罗马帝国彻底灭亡,西部帝国的一切统治权被交还给了远在新罗马的东部,这个曾经控制着半个地中海世界的帝国没有毁于异族入侵,也没有毁在上帝之鞭手上,恰恰是深陷政治斗争和腐败权力的奥古斯都和那些所谓忠诚的官僚们一次次推倒了帝国的长城,让帝国从此消失。

随后,东哥特人,法兰克人,西哥特王国和汪达尔王国瓜分了西部的领地,尽管他们建立了独立的政权,但依然名义上效忠着东帝国,令人讽刺的是这些瓜分了西部帝国的蛮族反而建立了相对和平的秩序,这是曾经的西帝国所无法做到的事情,而曾经的帝国公民们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至少现在看来取代风雨飘摇的帝国的蛮族们,成为了合格的秩序维护者。

可这场和平注定不会持续太久,AD533年,曾经抛弃了西部帝国和公民的罗马帝国军团再一次出现在了曾经属于西帝国的非洲领地上——这些武装到牙齿乃至战马的东帝国复仇大军将用骑枪和铁蹄夺回帝国的在西部的权力,而这场再征服带来的毁灭,也将彻底把西欧推向中世纪的黑暗……

斩断上帝之鞭的残阳--沙隆战役

本人是一名金融分析师,爱好研究军事战争。做投资,如果你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你现在的状况,那么需要一位军师助你操控大局,一次选择,就是一次转折!一次尝试,就是一次机会!如果有在现货投资上面不太如意的朋友可以加我V信:szjk05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