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鸠山奇人「有故事的人」

 汉青的马甲 2016-04-11

>>>> 人人都有故事,这是[有故事的人]发表的第137个故事



图文无关


民国年间,鸠山三位奇人相继离世,鸠山父老如今说起三人个个惋惜:这仨人就是生在现在这太平盛世,赵光晋不跟易中天一样上《百家讲坛》,也得跟莫言一样得个诺贝尔文学奖……


鸠山奇人

作者:李俊涛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禹州鸠山出了三个奇人,一文两武,皆天赋异禀,诸多传奇行迹至今还让鸠山父老引以为傲,口口相传。


文人叫赵光晋,赵沟村人,生于同治8年(1870年)。鸠山赵氏家谱说他“少年聪慧,饱读经书,以优秀学业取得开封府优廪生员”。民国版禹州志记载他是光绪34年(1908年)的贡生。清代考中贡生是十分荣耀之事,家谱中说他“名誉七州八县”。考中贡生之后,以赵光晋之才本可求取更大功名,可惜生不逢时,赶上了清朝没落,1909年宣统登基,3年之后清朝覆灭,科举制度也随之不存在了。经历如此巨变,赵光晋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沉沦,或许他原本就把功名看得不是很重,他往来于禹州、汝州、郏县泼墨授学,桃李众多,德高望重。乡邻婚事之时,常来借清代官府授给他“肃静、回避”执事牌,以壮门庭,他都慨然借出,所以目不识丁的百姓也很尊敬他。中国封建社会所谓“乡贤”,应该就是赵光晋这种风范。


两个武士,一位是飞毛腿,一位是大力士。飞毛腿叫汪青龙,槐楝树沟人。汪青龙是什么时候成了飞毛腿,村里人也不知道。春天的一个午后,村里一群人在村中的一棵大树下闲聊,汪青龙走了过来,对众人说:听说嵩山中岳庙有戏,咱去看戏吧。众人笑了起来,一位老者说:这个孩子说话咋跟做梦一样,中岳庙离咱这儿百十里,那是说去就去的事儿!汪青龙说:那有啥,一会就走到了,恁不去,我去了呀!众人笑了起来:那你去呗!汪青龙转身就走,走的是挺快,但要说不耽误到中岳庙看下午的戏,无疑于痴人说梦。看着他拐过一个山角消失,众人戏谑着说:日头落的时候在这儿等着他,问问他看的啥戏!


黄昏时,惦记着看汪青龙笑话的村民又围拢到大树下,众人刚站定,汪青龙还真从之前消失的那个山角大摇大摆走了过来,手里还拎着一兜东西。走到跟着,汪青龙把手里的那兜东西在树下的一方小石桌上摊开,对大家说:这是在中岳庙买的水煎包,还热着哩,赶紧吃吧!众人捏着包子往嘴里送,确实还热着呢。一位老者说:青龙,这喷个大话不容易呀,你这是跑哪个山旮旯里藏了半晌,又跑到唐庄(当时乡公所所在地,有集市)买了一兜包子!看哩啥戏呀?唱的好着哩吧!哈哈哈……汪青龙面不改色:恁还不信,我看戏时遇见唐庄的财主谁谁谁了,俺俩还说了几句话。戏是好,洛阳的大戏班唱的《对花枪》,有个小妮,多说十一二岁,演姜桂枝,唱哩恁不知道多美!众人大笑:中,中,中,今黑你还去,别忘了买包子呀!汪青龙有些恼,说:去是肯定去,恁不相信我,我给恁买个……见众人中有长辈,他把后边的字吞了下去。


过了几天,村里有人到唐庄赶集,碰见了财主谁谁谁,当笑话跟他说了汪青龙说自己到中岳庙看戏,然后碰见了他的事。财主惊得嘴张到下巴几乎要掉了,好不容易合上嘴说:我是碰见他了,俺俩是说几句话,那天是看的是《对花枪》。我还问他散了戏住哪儿,他说他回去,我心里想着走哩快,他也得走到天明。他一会儿可拐回去啦!村中这人回村去说,村里人这才相信。后来有人在汪青龙单独出行时悄悄跟着他,发现他百步之后,人就飞了起来。更有人在汪青龙于河边洗脚时看了他的脚,发现他双足脚心都有一颗大黑痣,痣上长着一撮毛,更坐实了他就是一个飞毛腿。


大力士真名已无人知晓,众人只知道他姓王,外号叫老鸹窝,王村人。叫老鸹窝,是形容他饭量大。乡间有个谜语,树上一个碗,三天三夜雨下不满,谜底就是老鸹窝,意思是多少饭到了老鸹窝肚里,都如水入竹篮——瞬间了无踪影。老鸹窝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从小饭量就大,整天跟母亲说多做点饭,不管做多少,从来没剩下过。


有一次家里请了七八个人在田里垒石堰,中午时分他回家掂饭。垒堰的人等了一会儿,一个人说:这娘俩不容易,咱别吃他家的饭了,走吧。老鸹窝掂饭回来,见众人走了,就把八个人的饭全吃了。回家与母亲说,母亲放声大哭:我可怜的儿呀,娘今天才知道你从小到大都没吃饱过。


吃得多,力气就大,少年时的老鸹窝就能双手掐住一个石磙,如同捧着一个花盆一样放到墙头上。及到成年,长得身形粗壮,尤其脚大,鞋里能装下半斗麦粒。有一年过年之前,他到官山挑了一次煤,大力士的称号从此名噪四方。那已经到了年二十八,母亲对他说:后天就要过年了,家里的年煤还没准备哩,你去官山挑些煤吧。老鸹窝于是挑了两个直径至少五尺的巨大的壳篓上了官山。到了矿上,发现煤窑已经准备歇业了,煤场里也没多少煤了。他对窑上的人说:开啥煤窑哩,没煤恁还干个啥哩!窑上掌柜一听来了气:就那一点煤底子,你要是能装完,不要钱。老鸹窝一听,扭头装煤去了。


过了一阵子,窑上的人过去看,发现他把煤底子收拾了个净光,两个壳篓装得跟小山似的,一个至少五百斤。掌柜冷笑着说:装完了是吧,要是挑不走,可是不算事!老鸹窝淡然一笑:这你放心,到家之前,我要是换一回肩,就算我输。说完挑起壳篓,轻松起身,踏步而走。掌柜吓了一跳,但还不肯认输,大声叫喊:去个人跟着他,看他换不换肩!窑上的一个伙计就跟上了老鸹窝。从官山下到唐庄,大约有三里地,老鸹窝大步流星,一路不换肩,空手的伙计一路小跑,跑得气喘吁吁。到了唐庄街上,街上正在唱过年大戏,老鸹窝肩上挑着煤,站在戏场后面看起了戏。急于交差的伙计有些惊恐地问他:你弄啥哩,你咋站这儿啦!老鸹窝扫了伙计一眼说:慌啥哩,这么好的戏,看完呗!伙计惊得魂魄出窍,知道遇上了奇人,连滚带爬回去交差去了。


有一年发山洪,老鸹窝下到涌泉河里捞冲下来的山木,在水中游动的时候,岸上的人突然发现水里游的是一只大水牛。众人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个主儿神力,原来是水牛转世呀。民国年间,鸠山三位奇人相继离世,鸠山父老如今说起三人个个惋惜:这仨人就是生在现在这太平盛世,赵光晋不跟易中天一样上《百家讲坛》,也得跟莫言一样得个诺贝尔文学奖;老鸹窝和汪青龙去参加奥运会,老鸹窝肯定是举重冠军,记录外国人一千年也打不破,汪青龙去赛跑,刘翔跑的快,也最多得个第二名。


投稿时间:2016年04月6日  (星期三)

作品版权归属作者,

作品版权归属作者,转载请注明来源:有故事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