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计划--90后】----李亚凯书法作品网络展-8

 老樟xy67896789 2016-04-11

雷岚晴印.JPG

 

李亚凯印2.JPG

 

梁.JPG

刘彦军印.JPG

 

勤能补拙.JPG 

卫国之玺.JPG 

杨帆之印.JPG 

仰古堂.JPG 

尧山李亚凯珍藏图书.JPG 

永兴.JPG
 
城郊牧笛声
一直觉得河北美院的书法学院是个神奇的地方,一块打造中国书协会员的圣地,90后的网展也看了有好几个了,河北美院出来的占的比重不少,不过这哥们的腕到目前为止算最大的了,有书坛大腕的关照,还看到书坛精英的题贺作品,陈院长更是题写了展标,看来是个力捧的新人。也难怪,这小子会的还真多,愿你越走越远,不辜负这些老师们的期望。不过我还想替其他美院的同学抱不平,陈院长这算偏心眼吗?就单单给这家伙题展标。

-------------------------------------------------------------
让墨香弥漫——给李亚凯
啄木林

 

书香、墨香对于一个爱好的人也许是命中注定的,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心不甘愿地舍弃书法,在文学这条布满荆棘的小路上艰难前行,之于书法也只能留存在梦里,以致成为伴随工作生活的爱好。

 

在如此几十口人的家族里,几代人都是农民,如今,种田、打工者有之,上班、做生意者有之,唯从事艺术者实在了了,艺术不能当饭吃,艺术不如卖茶叶蛋,艺术是疯子的事业,艺术甚至无法追随经济社会的主流,种种原因总是让艺术边缘化,让追逐艺术梦的人止步。而艺术终归是一项事业,总得有人去做,书法艺术便是其中之一。

 

李亚凯,90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平顶山尧山书院书法培训中心主任。走出校门短短几年间竟收获颇丰,这是多少人追逐了数十年的梦想!

 

我不知道有多少90后走进国家级书法殿堂,但我知道他是我们这个大家族中目前年纪最小,在书法艺术之路上走得最远的人。他克服了上辈人的保守意识,以澎湃的才智开拓人生,以飞扬的激情弄潮时代,以大开大合的墨香弥漫四野。“尧山书院”是起步之作,获奖入会是追梦之作,现实与梦想的放飞,才华绽放与艺术契合,这,只有锲而不舍的人才能获得。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书概》中有“写字者,写志也”。“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是通过作品与人的对话,交流,才生出“见智”、“见性”,乃至“出法”、“意境”,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精神、胸襟和修养。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人的精神,人的气质的一种抽象体现与表露,即所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放豪之外”。

 

书艺通灵,字显性情。书法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皆属人的艺术创造,作为传统文化之精髓,书法和人血脉相通,显示着内在的精神流淌。但愿亚凯能够耐得寂寞,远离喧嚣,多一些自由和纯粹,用汗水和心血浇筑尧山书院,打造文化品牌,书法之路越走越宽广,因为有墨香氤氲,前面才有无限的风光。(潘运明 写)

 

(潘运明 河南宝丰人  中国“蹚将刀客身影系列” 著名作家  代表作《蹚将》  2014年,潘运明书中所写作的15个人物故事和歌谣被平顶山市文广新局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潘运明成为平顶山市唯一一名市级蹚将故事歌谣非遗传承人,同时“白朗的故事”、“樊钟秀的故事”申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蹚将文化”列入到县文化志书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