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秋之旅漫笔 | (26)喷泉王国夏宫

 huxh1101 2016-04-11
喷泉王国夏宫



圣彼得堡既然有冬宫,也应该有夏宫。当年彼得大帝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老人家在芬兰湾南部千顷森林处,画了一个圈,从此诞生了一座沙皇离宫。画圈的政治背景是,俄罗斯的北方战争取得胜利,使得彼得大帝野心得到极大满足,为了彰显其大国强国地位,需要建造一座与之相适应的宫殿。

据说彼得大帝特长是木匠,励精图治军国大事之余,干木匠活也是全神贯注,手艺精湛。这爱好与中国明朝的明熹宗皇帝如出一辙。明熹宗对木匠活有着浓厚兴趣,整天乐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甚至自己动手盖个小宫殿。这位年轻皇帝在位7年,外有金兵侵扰,内有农民起义,面对内忧外患,毫无主见,一任魏忠贤专权,23岁病逝,被列入昏君之列。彼得大帝与明熹宗不可同日而语,业余爱好完全不影响他成就霸业,而且这爱好还成了他留与后世文化遗产之一。他直接参与了夏宫规划设计和具体建造。宫殿里至今还保存着他亲笔绘制的草图10多幅。夏宫始建于1710年,历时10多年,所幸的是竣工于1723年,即彼得大帝驾崩前两年,大概上帝也让他死而无憾。

我想彼得大帝一生的理想是,走向海洋,成就一番俄罗斯海上霸业。他在18世纪初新造一座滨海京都,并发动一场北方战争,无不是为理想而奋斗。凯旋之际,建造一座小小的离宫,不过是怡情遣怀的木匠活爱好罢了。但既是如此,也必须确定一个有意思的主题,于是,深沉、博大、灵动、多变的水就成了夏宫的灵魂。彼得大帝从小就崇拜西欧文明,尤其欣赏法国凡尔赛宫的喷泉文化,他要求设计师以凡尔赛宫为蓝图,但规模必须更加恢宏,用料必须更上档次,质量必须更为考究。

 于是夏宫获得“喷泉王国”之美称,它有150座喷泉,2000多个喷柱及2座梯形瀑布,并有200多座大小金色塑像和潜浮雕。喷泉千姿百态,飞花溅玉,有人物、有动物,豪气爱好婉约,生动可爱,唯妙唯肖,引人遐想。


夏宫分上花园和下花园,大宫殿居中。大宫殿前的大瀑布喷泉群,由上至下分多级台阶,而后一条笔直的运河,直通波罗的海。喷泉群的中央,矗立着高达3米的大力士参孙和狮子相搏的镀金雕像。参孙孔武有力的双臂撑开狮子的上下颚,一柱喷泉从狮子口中冲天而出,高达22米。这一塑像象征着俄罗斯战胜瑞典,因为狮子是瑞典的崇拜物。


 伫立大宫殿前,可以俯瞰下花园。那天阳光灿烂,远处是浩瀚大海;连接海边的是参天大树,红叶浪漫;近前是宽阔草坪,绿草茵茵,各等喷泉,五彩缤纷,冲向蓝天,围绕着中心正是“掰开狮子口的的参孙”。导游小刘告诉我们,下花园地势低上花园18米,因此所有喷泉没有使用任何水泵之类动力,而是巧妙利用地势落差,产生自然水压。这在300年前是个科学的实践。

满园红叶似彩霞,彩霞掩映着奇思妙想巧夺天工的喷泉,如梦如幻。上下花园交接处的大斜坡中心位置,两列镀金雕像如仪杖队,每座雕像旁的喷泉如直指云天的仪杖,在音乐声中接受检阅。


“金字塔喷泉”,那白色的水柱呈圆椎形喷涌而上,就如古埃及金字塔造型;有的喷泉像一棵树,用粗与细的水柱将树冠树枝显现;有的造型如一把撑开的大伞,你可等伞檐瀑雨停歇时一跃进入伞中央,让瀑雨如注围绕着你欢唱。“恶作剧喷泉”是少年儿童的最爱,一块块石头下暗藏玄机,嘻戏的孩子们在石头上欢快跳跃,不知何时触动了某个机关,霎时间音乐突起,水注乱舞,快乐的惊叫声响彻云霄。

前些年,我在媒体上看到评选出的世界十大喷泉榜单,中国的西安大雁塔音乐喷泉榜上有名,但圣彼得堡夏宫喷泉落选。细细考量十大喷泉,原来均是单体的,以高、以奇为标准。像夏宫这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喷泉文化景象,竟然无人推荐,慧眼识珠。郁闷啊,阳春白雪。


花园的边缘是芬兰海湾,所有的泉水都流向大海。海湾边有一幢“彼得屋”,是彼得大帝亲自设计与建造的,据说他很喜欢临窗眺海。一位身高2.10米的巨人,眼睛死盯着波罗的海,掷地有声地告白:“我们未来几十年都会需要欧洲,然后我们就可以转过身去,拿屁股对着它了!”


 海边有一座二战纪念碑,简朴凝重,面朝大海,它身后如火的霜叶是祭奠的花圈。碑文记载:1941年10月4日至5日,获得过红旗勋章的波罗的海舰队曾在此与纳粹德军进行过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大部将士为国殉难。趾高气扬的希特勒打算在夏宫举行新年胜利庆祝会,此举激怒了斯大林,这位性格可媲美彼得大帝的大元帅,下令炸毁夏宫宫殿。“宁可玉碎,不可瓦全”。

如今,炮火硝烟早已散去,芬兰湾波澜不惊,宁静如画。唯有川流入海之前的水,在这里诠释着美丽而生动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