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同商品交换一样(赤裸裸的现实!)

 昵称866 2016-04-11

每天都有精彩等着


菜市场门口一年四季都有两家卖水果的,水果都装在卡车车厢里,水果品种基本一致,春秋冬季卖红富士苹果,夏季卖水蜜桃。然而,靠马路里边的一家生意总是很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不是质量问题。两家卖的苹果,都是上等红富士,又大又红;卖的水蜜桃,也都是鲜嫩诱人;也不是价格问题。两家一样价格;更不是态度问题。两家卖主都是夫妻两人同上阵,相当亲切,遇到零头,他们都会慷慨地抹掉。

 

我天天路过那里,买水果时两边都会买,也没发现原因。直到最近水蜜桃上市,我发现了区别。

 

路里边的一家,车厢里虽然也装满水蜜桃,但多半都装在纸箱里,露天摆出来的不多,个个桃尖粉红,鲜嫩诱人。路外边的那家,车厢的水蜜桃也鲜嫩诱人,却圆滚滚地挤在一起。

 

东西大同小异,是买者的心理在作怪。路里边的一家,摆出来的少,给人感觉质优,所以卖得快。而且由于摆出来的少,几乎个个都是上等水果,买者挑选余地小,摸到哪个就买哪个。

 

而路外边那家,摆得满满一车厢,买者以为那水果卖不出去,对质量有所顾虑。确实有买的,但挑选余地很大,捏来捏去,被捏过很多次的水果就变软了,卖相差,口感也差了。

 

水果买卖,如同人际交往。有人对待朋友,恨不得把自己全部扒拉开,以示真诚。有的人却张弛有度,与人相处该示人的示人,没必要示人的绝对不示人。

 

心理学家霍曼斯曾经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如同商品交换一样,都希望得到的不少于付出的。但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让人们心理失衡。一方面因担心无法回报对方而产生愧疚感;另一方面,会疑问,对方是否有特殊目的,也就有了挑三拣四的心理。对方需要了解什么,你就展现什么,对方就不会因你的“过度投资”,而产生压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