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2年度小人物回访之叶富华:将TED引向中国的人_赢未来

 仓汉码头 2016-04-11
2012年度小人物回访之叶富华:将TED引向中国的人

  2012-12-19 15:16阅读:

  


  X

  近年来,一场18分钟的演讲风靡全球。演讲简名为“TED”,由科技、娱乐和设计等领域的杰出人才演讲。自1984年在美国创立后,迄今全球已有超过五千万人现场观看过演讲,而TED旗下的TEDx——一项让人分享TED经历的城市活动,目前也在全球举办了超过三千场。作为第一个将TED引入中国的人,从2009年开始,叶富华先后创立了TEDtochina.com,组织了多场草根、精英的演讲,并使TEDx走向上海、广州、厦门、重庆等十几个城市,让听众在“想象力和乐观主义者的聚会中”得到新的灵感。

  文/谢静怡

  作为TEDtoChina.com网站的创始人,叶富华是第一个通过内容策展将TED引入中国的人。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到坚定的公益从业者,他有怎样的经历?为何坚持推广TED?对话叶富华,了解一个公益项目背后的人文观念。

  发现TED

  如果不是2006年无意中发现podcast(编者注:podcast又名播客,是一种数字广播技术,用户可以通过iPod、MP3播放器等将视频、音频节目下载随身收看收听,此处特指美国苹果公司iTunes服务中的podcast内容),叶富华或许不会这么顺利地接触到TED,也就不会有看完之后的“感觉甚为震撼”。

  这个让叶富华“ 震撼” 的TED视频是“一百美元电脑”计划。演讲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Negroponte)有一个伟大计划,他打算设计一款只卖100美元的电脑,让塞内加尔、柬埔寨等国家的学生都能用得起。在视频中他展示了自己的设计作品,诸多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其中包括“当孩子们打开笔记本电脑时,教室里的电脑会自动连成一个网络,只需要一到两台连接到外网的机器即可上网。”这种设计对于网络还不完善的乡村来讲显得很实用。此外,为了解决户外显示屏偏暗的问题,他们还设计了供室内室外使用的双显示器。最重要的是这款电脑真的只需138美元,而且一个名字叫Quanta的电脑公司同意生产这批产品。事实上地球上有三分之一的电脑都是由这家公司生产的。

  笔记本、互联网往往与高科技、价格昂贵等联系在一起,但“一百美元电脑”计划让叶富华发现原来我们的思维是如此的狭窄。事实上,从物理、生物、人文、地理、历史、时尚、设计、娱乐到技术,像有“一百美元电脑”计划这样疯狂想法的人在TED里面数不胜数。他说,“那一年我在TED视频中学到的东西,比在课堂上学到的还多。”

    在接触TED之前,叶富华对大学教育早已充满意见,他说“在大学难以学到真正影响你并且改变你的东西”。大学的教育是“提款机式的教育”,不管教授的东西对你是否有价值,先一并塞给你,等什么时候社会需要用,再从你身上提取出来。这个社会最缺乏的就是平等教育理念,而TED为他打开了“更宽阔,更多维的看世界的方法和方式”,他发现“这个东西太好了”。

  叶富华在中山大学读的是英语专业,心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为何不将这些视频翻译成中文,分享给国内观众呢?后来他在网上认识了另一名狂热TED粉丝丁健,2008年底他们开始着手建立TEDtoChina.com中文网站,把TED分享给更多人。


  草根智慧绝非次等

  创办初期,网站的访问量并不高。为了节省成本,叶富华将翻译视频托管在TED.com服务器,成了网站“某种程度上不拿薪水的全职管理者。”

  后来,随着网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到TED演讲视频的翻译当中。此时叶富华开始把发展的方向转向内容推介,介绍更多与中国本土结合更紧密的TED视频。

  2009年11月,作为TED的组织者,叶富华去印度参加了TEDIndia大会,那一次的印度之旅,更加坚定了他关于平等对话的教育理念。

  “印度并非像多数中国人想象那样贫穷落后,他们有很多方面值得中国学习。比如他们的草根创新。”他说到了印度才发现,那里普通民众的创造各种各样。“例如做义肢,在美国可能要花1000美元,而在印度10美元就能做到”。在印度,草根的、最底层民众的创造受到鼓励。而这种鼓励,显然造福了更多的平民百姓。

  在叶富华看过的TED视频中,就有一个关于印度的草根创新。这个视频展示了来自草根的创造,有人发明了简易的咖啡机,有人发明了更廉价、安全、节能的平底锅……主讲者AnilGupta教授把普通民众的创造称为“发明的隐藏的温床”。

  前往印度大会之前,叶富华已经从中山大学毕业。他除了继续TEDtoChina.com网站的管理外,还向TED总部申请了TEDxGuangzhou的举办权,通过举办线下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TED,分享TED经历。印度之旅让他发现草根智慧的宝贵,他想通过邀请推广TED,启发每个个体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因为在他看来,“草根的智慧绝非次等的智慧”。

  自己去命名这个世界

  两年多来,TEDx线下活动先后走过上海、广州、南京、重庆、厦门等国内十几个城市和地区,先后邀请到的演讲嘉宾不下百人,其中既包括凯文·凯利、劳伦斯·莱西格的等著名学者,也包括安猪、朱健刚、雷闯等实践行动派公益人士。

  然而,推广TED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首先是经费问题,在给项目拉赞助的时候,赞助商们不理解什么是TED,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因为大部分的公司看到的东西还是很直接的,就是这东西能不能给我带来更多的收入”。面对这种情况时,叶富华往往会寻找物质赞助和场地赞助,这比资金支持更加容易获得。

  此外,还有来自家人的不理解。TEDtoChina.com是公益性质的机构,叶富华是“没有薪水的全职管理者”。TEDxGuangzhou活动同样是公益性的,“活动本身不产生收入”。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讲,许多父母都希望看到名校毕业生子女给家庭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最直接的就是拥有一份体面而薪水又高的工作。但这些叶富华都没有。谈到家人时,他神情无奈、略显愧疚,只说他们“不懂嘛”,就没有下文。

  如今TEDtoChina.com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网站,上升至Alexa中文网站排名26505位、官方微博拥有近十万粉丝的知名组织。而今年,叶富华也举办了超过20场的TEDx活动,平均每个月就有一两场。付出有了回报。尤其是谈到TED对人们的影响时,他显得神采奕奕,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

  叶富华的一个朋友原本在中山大学的二级学院教书,两年前接触TED之后就被TED吸引。在课堂上他将TED视频分享给学生,周末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并且一起讨论。他还鼓励学生在学校举办TEDx活动,把TED中新颖的思想带给更多人。

  其中有些学生接触了TED之后,看到现有教育体系外不一样的可能性,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选择。有一个决定到澳洲从大一开始重新读过大学,有一个决定去间隔年,还有一个参与到别人的创业项目当中。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用行动为自己的人生命名。

  后来,叶富华的朋友也辞去了教师的工作,因为学校给他带来太多的“束缚”。比如说“他在课堂上讲一些他更加认可的价值或理念的时候,学校会给他施加压力。”辞去工作后他的朋友花了一年时间去间隔,目前加入了一个社会创新的创业团队,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

  2011年底,叶富华辞去了TEDtoChina.com的管理职务,但并不意味着他从此离开TED。事实上他还在继续策展TEDx活动,并且“会一直看着这个项目”。

  目前,他着手推进另一项公益项目——“公民科学探索”。“科学家们呆在实验室里做科学,普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这个项目想要“让普通人能够培养一种科学探索的精神,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批判性思考。”

  他还是坚持自己认可的价值。他像在用行动证明教育家弗雷勒的一句名言——“说自己的话,自己去命名这个世界。”


  对话叶富华:启发有好奇心的人

  赢未来 TED的其中一个理念是传播有价值的思想,你对于有价值的概念如何定义?

  叶富华比方说你在大学很难学得到批判性思考这样的东西。甚至从本质上来讲大学是想压抑这样的东西的。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非常需要这样的东西。我们把这样的东西定义为有价值。

  赢未来 一个事实是大学生都在忙着考公务员,对你定义的有价值的东西并不在乎?

  叶富华如你所说,大学的教育是教人怎样找一份好的工作。大家只看到ABCD,没有看到E,或者FGH。虽然事实上在中国是有些人看到了EFGH等等,只是他们的声音(被埋没了),他们太边缘了,大多数人还没看得到。

  赢未来 遇到过策展时不被理解的情况吗?

  叶富华你可以自己去找那些能理解你的人吧。何必因为某些人不理解而不高兴呢?假如对方想的东西和你想的东西相差太远,那我也不抱太大的希望他能在短期之内和我想到一起。反而我会想他为什么会有现在这个想法,这个想法是怎么产生的。那他是否会因为这些想法而做出某些行为等。

  赢未来TED是一个创新的、敢为的、有挑战性的项目。但实际上,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大家都还是循规蹈矩的。你会不会觉得,你要改变的这个世界,像一堵墙一样堵在你的面前?

  叶富华我并不要改变每一个人啊。我也不希望改变每一个人。我只是希望找到更多有好奇心的人,或者是能通过一些契机让那些好奇心被埋没的人重新找到他们的好奇心。比方说假如你真的对某个东西很好奇,其实你不需要别人指导,你自己都会去找到答案。

  赢未来 如何让更多的人发现自己的好奇心,你会希望加强宣传的力度吗?

  叶富华 我们更希望他们是自发的,就是自然发展出来的。我们不会太刻意去做这个事情。

  赢未来 我们的读者也是一群寻求自身发展的年轻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叶富华当然是推荐看TED演讲啦。并且如果觉得好的话,推荐给你的朋友。并且假如你的学校有TEDx活动的话,你去参加。假如还没有而你希望有的话,那么就在学校办TEDx活动啦。

  【编辑手记】

  初次见面的时候没有认出他来。他很瘦,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显得斯文而又有些拘谨。刚扯开话题,他的意见常常与我们相反。他不轻易认同。当时觉得有些尴尬,但现在回想,这大概是他“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已经融入到生活当中。

  2009年他的博客名字叫“无根之根”,当我问他这其中的含义时,他笑着说“这是个很‘禅’的东西。”言下之意是,你领悟到了就有,没有领悟到是无法说明的。我试着理解:“一个人应该在过程中留下有意义的事,不去追问结果。”他听得极认真,我听到他最后的一声“嗯”。

  当我问他,你是否觉得自己要改变的世界有时候像一堵墙一样挡在你的面前,他倒淡然,“我并不是要改变所有人啊”。我不理解,追问“既然有更理想的东西,难道不想更多人接受吗?”他答得干脆,“我不知道我做的事是否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但就是它对我而言,是我更乐意接受的。”

  站在我旁边的他,背着一个布包,衣衫简朴。一双旧球鞋穿在脚上,随时能赶往下一站的样子。采访结束,他马不停蹄赶赴朋友的活动。下一站,又开始了。

  (此文章版权为《赢未来》及其作者共同所有,不得用作其他商业用途。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