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户与有钱人的不同
古人云:大富由贵,小富由俭。 套用现代的话就是“积小胜为大胜”。国内至全世界却有不少的暴发户的做法正好相反,“暴起暴落”偏多,但是否值得效仿呢?
爆发户的事业观是“大赌大嬴”,其理财观念也是如此,因此经历不少暴起暴落。其中少数人虽能保持战果,但常经惊涛骇浪,极其艰辛。而不幸者,可能会失去健康或面临牢狱之灾等。回头看看,难免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叹。许多暴发户早年贫困,故而扭转人生的动力超乎常人,也因而有着异乎常人的执着,不足为怪!所以大家也不必轻信媒体上对一些所谓“传奇企业家故事”的报导去效仿。不过,这也无意贬低这些成功故事与人物。 一般人要成为有钱人其实不必那么辛苦,毕竟目标是在45岁达到财务自由,并不是大富大贵,能在保证生活品质的同时,过得平衡而健康就好。但这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十个人之中能达到此目标的,大致也不过二,三人。总的来说,要在45岁以前达到财务自由,可从三方面并行:赚钱、存钱、投资。但需要配合适当的方法与态度,并且每天严格执行。 赚钱 45岁前达到财务自由 存钱 投资 1赚钱 专注、市场、人脉 首先讲赚钱,中篇已经谈到“有钱人创造机会与态度”。对一般有钱人而言,最有长期报酬率的赚钱方法,就是“专注”于自己的专长与感兴趣的事情或事业上。能达到重复做简单的事而乐在其中时,可能就是开始赚钱的契机了。进一步仍需要更多的探索。 专注只是第一步,而创新的态度与能力是创造赚钱机会的第二步。只要够专注,不随意地转换跑道,他(她)最终会发现创新之道。这个创新之道不一定是技术或产品方面的,更多是来自于“市场”与“人脉”。 “有钱人创造机会”,会赚钱的人,多半擅长经营市场与人脉。市场是跑出来的,而人脉是耕耘出来的。通常擅长经营市场与人脉者,除了有着“正向”的人生态度,更重要的是,有着强大的“意志力”,希望人生有活力并视挫折为精神的锻炼。
2 存钱 对大部分年龄稍长的中国人而言,存钱不是大问题。倒是年轻一辈,比较需要纪律与方法。大多会赚钱的人也比较会花钱,因为他(她)觉得钱花了未来还会赚到。或是,赚钱的过程很辛苦所以透过花钱来排解压力。所以许多人钱来得快,去得也快,艺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现代年轻人较会花钱,这与时代和环境等因素有关,可以理解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存钱最重要的概念是“强迫储蓄”,其次就是少用信用卡消费的概念。后者是养成现金(支付卡)消费习惯。至于前者,有关强迫储蓄的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买一份年缴十年或二十年的终身险。到了四十五岁时,就可以靠着保单累积的红利领现支付部份生活费用。如果终身险的身故受益人填写的是子女的话,也可不必太担心子女未来的经济问题了。
3 投资 如果强迫储蓄后还有余钱,可以选择进行投资。另外,也要注意,行有余力,投资在自己下一步的人生规划中(不一定是转换跑道),这就是人力资本的投资。本文要谈得的是金钱方面的投资,以下就谈谈金钱投资的三个守则。 守则一:钱少的时候,投资要积极。钱多的时候,投资要保守。年轻的时候,投资要积极,年老的时候,投资要保守。 守则二:少用借钱方式投资,多用年终奖金投资。少投资流动性低的资产,多投资于节税性高的资产。 守则三:股票投资时,人退我进,人进我退。货币配置时,忽略短期,长期策略。 金钱投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一篇短文仅能略述三大守则,适用于一般人或是成长中的有钱人。如果能谨守上述三大守则,读者应该更积极地去从事金钱投资活动地。
总结 “有钱人积小胜为大胜”总结了“有钱人的想法和你不一样”。“积小胜为大胜”与“暴起暴落”反应了人生不同的哲学与态度。前者是要坚忍、有毅力地做有钱人,同时过着平衡的生活。后者是略带投机、高欲望地做暴发户,人生是欲求更多,而不轻易满足地。
|
|
来自: 依然afoyku2dj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