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全国人大代表、烟草专卖局副局长段铁力表示,在烟盒上印警示图片不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目前也没有印制的打算,并且中国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的,并没有违约。且不论别的,是的,中国的烟盒的确是现在世界上最不碍眼的烟盒。 美国 加拿大 新加坡 澳大利亚 泰国 印度 可能你已经有点感到不适了。 世界卫组织第11条规定:每个缔约方应在《烟草控制框架条约》对缔约方生效后3年内,应采取和实行有效的包装和标签措施。截至2015年5月,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内的85个国家或地区采用了图形警示的卷烟包装,覆盖全球人口过半。 中国也是签署了《条约》的国家之一,然而这是目前中国的外包装。↓↓↓ 而段铁力说的两句话,都说错了 1.我们不是履行了《公约》,而是违约了: 2.“违反中国传统文化”,以此来搪塞和敷衍未免太过明显。调查也表明,一图胜千言。看到因吸烟而导致的恶性肿瘤和一些疾病的种种真实画面,多多少少会比“吸烟有害健康”要好吧。那我们为什么还不实施呢? 事实是:2015年烟草行业上缴财政总额10950亿元,同比增长20.2%。而同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同口径增长仅为5.8%。这意味着,2015年烟草行业对于财政贡献的增长,远超整个政府财政的增速,政府财政的烟草依赖、“烟瘾”事实上进一步加深了。 2014年中国卷烟年产量约为1304.9亿盒。著名控烟机构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龙军指出,如果将图形警示印上烟盒的正反面,就等于印发1304余亿份免费的烟草危害宣传单,其产生的效果将超过任何形式的宣传。 而原卫生部部长陈竺曾指出,“烟草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对税收所谓的贡献,在经济上是得不偿失的。更何况吸烟造成了患者、家庭、社会的巨大的伤害,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不知道这样为了经济发展而明目张胆忽略公众健康的事情还会有多少,还会持续多久? <并非原创 重在传播> 温馨提示:我们致力于为您的生活提供健康指导,但并不能替代医生之诊断治疗,如您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