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江苏“导读” 根据《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江苏省将结合全省城镇空间发展态势,引导中心城市差别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城市,对部分具有一体化发展态势的城市组群进行整体功能引导。江苏对13个直辖市和8个县、县级市进行了发展定位,这就是省政府“13+8”中心城市(组群)规划。 江苏城市规模 21中心城市(群组)定位 根据《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江苏省将引导中心城市差别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城市,在已经做出发展定位的21座城市中,除了有13个省辖市,还有一些地级市、县级市。这就是省政府列入“13+8”中心城市(组群)规划。 1、南京:国家主要的科教基地、综合性产业基地、交通枢纽和历史文化名城,长江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地区重要科技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中心,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 2、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苏锡常都市圈核心城市,现代化湖滨花园城市。 3、徐州: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 4、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新创智型城市和文化旅游名城。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锡常都市圈核心城市。 5、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新型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苏锡常都市圈核心城市。 6、南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长三角北翼的经济中心和门户城市。 7、连云港:我国沿海中部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化城市和海滨旅游城市,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 8、淮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旅游城市、长三角北部地区交通枢纽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苏北重要中心城市。 9、盐城:东北亚特色物流转运基地、长三角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沿海湿地生态旅游城市。 10、扬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旅游休闲与生态宜居城市。 11、镇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山水花园城市,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 12、泰州:中国医药名城和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旅游城市。 13、宿迁:以轻型工业为主导、现代旅游休闲服务业为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 14、江阴:长江下游滨江新兴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15、宜兴:著名陶都、长三角生态旅游城市、苏浙皖三省交界地区重要的工贸城市。 16、常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水生态城市与文化旅游城市,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商贸中心。 17、昆山-太仓:国际知名的先进产业基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干线港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旅游休闲基地。 18、阜宁-滨海:沿海新兴工贸城市和港口城市、沿海城镇轴(连云港和盐城之间)的次级中心。 19、东台:沿海现代化工商业城市、沿海城市轴(盐城和南通之间)的次级中心。 20、丹阳:沪宁线上新兴的地区中心城市,重要的商品流通中心和新兴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21、新沂:东陇海城镇轴中间节点城市,苏北重要的交通枢纽,新兴的工业和商贸旅游城市。其中,江阴、宜兴、常熟、昆山-太仓、阜宁-滨海、东台、丹阳、新沂等8个属于县和县级市的范畴。 江苏城市空间布局 一带二轴,三圈一极 《规划》提出,江苏坚持“协调推进城镇化、区域发展差异化、建设模式集约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构建“一带二轴,三圈一极”(即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沿东陇海城镇轴与南京、徐州、苏锡常三个都市圈,淮安增长极)城镇化空间格局,远期形成“带轴集聚、腹地开敞”的区域空间格局,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良好、设施完善、城乡协调的城镇体系。 一带:沿长江城市带,建设成为以特大、大城市为主体,以产业提升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空间集约高效利用的都市连绵地区。 两轴: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建设成为以中心城市为主体,以推动新型工业化为重点,实现快速发展的新兴城镇化地区。 三圈: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是城市带(轴)内主要的城镇集聚空间。 一极: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引导和带动苏北苏中水乡点状发展地区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增长极。 江苏特大城市未来将仅剩南京和苏州 2012年时江苏提出城市等级规模体系目标:到2015年全省将形成11个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而根据《规划》,至2030年,全省共将形成2个特大城市、15个大城市、11个中等城市、27个小城市和540个镇的城市等级规模体系。 其中,特大城市将由11个减为2个,分别是南京和苏州;15个大城市是无锡、常州、徐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江阴、昆山、常熟和张家港。 南京:十三五瞄准国家中心城市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南京市领导表示,期盼南京能够列入国家中心城市,在全国发展格局中承担更大的使命。据悉,南京市规划局已把瞄准这一定位的总规修编,作为今年城市规划重点工作。 根据南京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南京将在坚持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城市定位基础上,瞄准建设“一带一路”节点城市、长江经济带门户城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奋斗目标,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南京。 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缪瑞林认为,作为江苏省省会、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南京在区位交通、产业科教等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已经具备了比较强的要素集聚、创新引领、产业辐射的功能,有条件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苏州:专家建议更好发挥文化生态优势 2016年4月7日,苏州召开专家咨询会,为苏州特大城市建设发展进行“把脉问计”。 与会专家指出,特大城市发展要摒弃“一味贪大”的思路,更追求质量和内涵。尤其是在功能定位上,应该把苏州最具有的特色优势彰显出来,利用好苏州的山水资源和文化优势,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形成吸引力和竞争力。 江苏战略与发展研究院院长范朝礼说:“凭借这个文化的优势,苏州极有可能,形成别地所不具有的比较优势。我觉得就能够把苏州的特大城市的形象给塑造出来。苏州特大城市的功能给打造好,凭借这个,我想就能立于世界城市竞争的不败之地。” 8个县级中心城市形成经济增长新节点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一节,作如下描述: 在沿海地区布局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依托沿东陇海线地区、沿运河地区以及沿宁杭交通通道培育区域次中心城市,增强区域发展支撑保障能力。 以下这8个县和县级市中心城市的所在,基本上已经涵盖了沿海地区、沿东陇海线地区、沿运河地区以及沿宁杭交通通道这个范畴。 江阴 根据《规划》,至2030年,江阴将成为江苏15个大城市之一。 江阴地处长江咽喉,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江河湖海联运换装的天然良港。江阴要做好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这篇大文章,努力成为长江经济带上具有强劲竞争力、独特影响力的重要节点城市。要依托港口优势,强化与上海洋山港的对接合作,推进现代化的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升港口物流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增强辐射集散功能。 宜兴 根据《规划》,至2030年,宜兴将成为江苏11个中等城市之一。 宜兴处于沪宁杭的几何中心,相比于周边地区,经济总量、城市规模、自然资源、文化底蕴具有比较优势,发展空间更广、发展基础更好、发展潜力更大。宜兴应立足更大范围、确立更高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打造成为苏浙皖交界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把辐射带动范围由“带”扩展到“面”。 常熟 根据《规划》,至2030年,常熟要形成大城市。 常熟市地处江南水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沿岸新兴的港口工商城市。常熟产业发展特色鲜明,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十三五”时期,常熟将守住土地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业高地、体制优势明显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进一步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和优势。 昆山-太仓 根据《规划》,至2030年,昆山将建成大城市,太仓成为中等城市。 昆山和太仓都属于苏州的副中心城市。根据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要求培育发展四个县级市,使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由“中国百强县”真正成为长三角区域的次中心城市。十三五期间,要利用昆山和太仓的各自优势,形成港口物流与经济腹地的深度融合和无缝对接。发挥邻近上海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主动接受相关产业的转移,力争成为上海自主创新创业的扩散基地。 阜宁-滨海 根据《规划》,2030年,阜宁将会是一个中等城市,滨海形成小城市。 阜宁、滨海均属盐城市所辖县,是在沿海地区布局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增强其对沿海开发的支撑保障能力,成为未来江苏沿海新的增长点。阜宁-滨海应以新型工业化道路引领经济发展,依托港口开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通过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带动沿海城镇轴中北部地区发展。 东台 根据《规划》,培育东台作为促进南通北部和盐城南部振兴的次中心城市。 至2030年时,东台将跃升为中等城市。东台是江苏省农业第一大县(市),在沿海发展轴南段,与周边县市经济水平相差不大,产业结构类似,相对而言,东台经济发展服务业GDP比重较高,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与周边城市形成竞争态势,在城乡建设、居民生活方面,处于领先水平。东台市高位审视重新定位,以提升服务能级为核心,加强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为路径,着力打造新兴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的生态宜居旅游城市,长三角北翼新型工商业城市。 丹阳 根据《规划》,至2030年,丹阳将升至江苏11个中等城市之一。 丹阳是沪宁线上独立的自成一体的区域中心城市。眼镜、五金工具、汽摩配部件、木业、印刷包装曾经是丹阳经济的“五虎上将”,现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医药、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已成为丹阳经济腾飞的新引擎。丹阳应注重提升专业化功能,建设以五金工具、视光学等产业集群为主导,以专业市场为特色的现代化工贸城市。同时着力补好“城乡建设品位不够高”这块短板,大力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层次和水平,以工匠精神建设苏南现代化工贸名城和宜居宜业的江南水乡。 新沂 根据《规划》,至2030年,新沂将成为江苏中等城市。 新沂地处东陇海线上,区位、交通优势十分明显。新沂应逐步形成以大物流、大运输为特征,以食品、建材、机械、医药、新材料、能源等为类型的新型工业基地,以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为方向的新型农业基地。 应该说,如果江苏在“十三五”期间新增地级市,那么在上述8个县级市(组群)里产生是没有悬念的了。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等 【最江苏】:第一时间发布、解读江苏最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民生动态,用原创荡涤纷杂,用思想解读资讯,用情怀传递观点。 ※欢迎关注“最江苏”微信公众号(微信号:zuijiangsu)←长按复制,看更多精彩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