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歌唱不只“声音”这块敲门砖

 阿里山图书馆 2016-04-11


演得了歌剧、唱得了巴洛克作品,习得太极打得功夫,说得了六国语言……德国抒情女高音歌唱家克杜拉·斯特普(Cordula Stepp)不仅精通“十八般武艺”,更把这些自己擅长并喜欢的内容都用在了她的声乐教学中。  

克杜拉·斯特普出身音乐世家,在德国完成学业后,作为抒情和艺术花腔女高音,她在欧洲各地都留下了音乐会的足迹。克杜拉·斯特普热爱中国文化,2008年至2011年间,她被聘为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在中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教学。她用自己的丰富阅历向声乐学习者们展现了一个事实:学声乐,艺多不压身;唱好歌,种种方法通嗓子,不只天生“好声音”。

     
                克杜拉·斯特普

音乐有“口音” 
曾经有人说,音乐是有“口音”的,即作为文化产品的音乐,会因为作曲家、歌唱家的文化背景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根据自己多年的演唱及教学经验,克杜拉·斯特普觉得本国文化对于歌唱者音色呈现的美感方面影响最多。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特点,会让歌唱者更倾向于表现嗓音中的某种音色,更满意于某一类高音与和声的混音比例,更习惯用某一种方法增强共鸣,或是觉得某种颤音的强弱比例最舒服等。同样,歌唱者的母语对于他们说其他语言时会有影响,对歌唱也会有所影响。  

14岁时,克杜拉·斯特普第一次在一位中德混血的朋友家中听到了中国民歌,从此便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并且喜欢上了中国艺术歌曲。在中国教学期间,京剧、粤剧、梆子戏等传统戏曲,蒙古族的“呼麦”、维吾尔族的民歌等各种民歌都让她觉得非常美,她认为中国民歌可以让人投入感情放声歌唱。通过这些曲目,她开始接触中国特有的声乐艺术,并把其中很多有用的东西活用在她自己的教学系统中。在中国教学期间,她尽量多给学生介绍欧洲的声乐作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文化根基,寻找到自己的声音。她说,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用准确有意义的方式演唱,无论本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唱出“原汁原味”。

太极和功夫也能“拿来主义”
业余时间学习、练习太极拳和中国功夫的克杜拉·斯特普巧妙地把这两项运动的益处用在了歌唱上。她认为,声乐演唱不是一种单纯的声音运动,它与歌唱者的身体机能、精神状态息息相关,因此,任何一种身体和精神方面的训练都能对歌唱有所帮助。她说,从中国功夫中她学到了精神方面的力量,太极里一些简单的练习,对她歌唱热身的身体练习有很多帮助。在教学中,克杜拉·斯特普会有意识地把中德两种文化在课上结合起来,对各种文化因素“拿来主义”,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声乐训练技巧。  

在她看来,声乐中的发声是完整复杂的肌肉运动过程,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因此一些肌肉反射性练习很有必要,可以用来发展和协调声带肌肉。她会根据需要使用一些不同练习,帮助学生增强声带的力量、灵活度以及协调程度。气息可以通过呼吸肌的简单练习来训练。克杜拉·斯特普说,每个歌者都有不同的共鸣腔,这是影响歌唱最主要的因素,中国歌者因为母语的缘故,对共鸣部位的使用和欧洲人有很大不同,不过咬字发音和共鸣腔使用的训练是相通的。她会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歌手的个性,通过音乐、表演、场景表演和全身动作灵活协调练习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  

广涉猎才能找到真自己 
在演唱中涉猎广泛的克杜拉·斯特普在教学中会要求学生至少准备三首不同种类的曲子,艺术歌曲、歌剧、宗教歌曲都可以,能够背谱演唱是最好的。无论是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还是英语,她都会侧重对学生吐字发音的训练。  

克杜拉·斯特普表示,对于音乐作品她没有“最喜爱”的风格,无论是古典、流行、民族音乐还是世界音乐,只要是好声音、好音乐她都喜欢。如何唱好不同的作品类型?她的方法是“浸润其中”。譬如法国香颂,法语本身甜美妩媚的音色深刻影响着它,甚至对香颂起到主导性作用,演唱香颂与用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古典歌剧不同,可以用街巷小调的方式去找到它的独特演绎方式,如何操纵好音域的变化也是香颂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她看来,最理想的方式是在巴黎住上一段时间,把自己向当地的文化和语境敞开,全身“泡”在里面,才能将它内化。  

克杜拉·斯特普说,任何一种唱法和声乐作品都能帮助她发展艺术人格。涉猎范围越广越能找到适合自己声音的曲目,也能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文 | 陈茴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