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花白千层档案_幽兰香榭_just

 田田大小姐 2016-04-11

学界花了数年功夫才最终确定了绿花白千层niaouli (Melaleuca quinquenervia var.cineole)的身份,因为史上有好几种很相似的植物一直被错认为是绿花白千层。多年来,这些植物有着各式各样的名字、俗称,无疑也使得辨认工作难上加难。
举例来说,绿花白千层在过去100年里用过的名字有:Metrosideros quinquenervia, Melaleucaviridiflora, Melaleuca leucadendron var. viridiflora, Melaleucasmithii, Melaleuca maidenii, Broad-leaved paperbark tree, Whitebottlebrush tree, Punk tree and the Five veined paperbarktree.
感谢上帝,1993年的时候植物学家们终于达成一致,根据化学变型决定给它现在的命名。在澳洲主要有三种化学类型的绿花白千层,分别是nerolidol橙花叔醇型,linalool沉香醇型,1,8cineole桉树脑型。
物理描述
做为茶树、尤加利、白千层的亲戚,绿花白千层是一种大小中等的常绿树木,通常在12米高,在某些环境下也有长到25米高的。树干包裹着一层薄纸般的灰白色或淡棕色的树皮,参差不齐,伴随着裂缝和剥落,看上去极度粗糙,特别是在一些老树上,更严重。
暗绿色的披针状树叶如皮革般坚硬,叶脉上有5个(有时候也有3或7个)并排凸起,会产生类似尤加利的气味。
树种起源
绿花白千层M. quinquenervia var. cineole起源于新喀里多尼亚(NewCaledonia,位于南太平洋),在戈曼省,人们第一次蒸馏出绿花白千层精油,因此以前也称这种油叫‘戈曼油’。
在昆士兰、新南威尔士和新几内亚南部都有绿花白千层的踪迹,在热带地区特别集中,比如干旱的热带洼地,诸如印度、马达加斯加、菲律宾、西印度群岛。精油主要产自新喀里多尼亚和马达加斯加。
土著万能药
自从库克船长于1770年第一次远航澳大利亚开始,自然学家Joseph Banks和Daniel CarlSolander就不断在收集白千层属的样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