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风四娘要离开一阵子,以她一贯率性自我的性子,想必你们也不应该太过意外。在她暂离的这段时间,由我来跟大家聊聊。 我没有风四娘那样快意恩仇的爽直,我只是滔滔江湖一叶浮萍,滚滚红尘一方小卒,是人杰身后的背景板,是出尘佳人离开的尘世小民。 所以我不讲大道理,不离经叛道博人眼球,就聊聊我们在尘世的追求。 最近上映了一部电影,《叶问3》,想必大家不陌生。在故事的后半部分,讲述叶问妻子身患绝症,一步步走向生命终点的日子时,温暖动人,却又沉郁悲怆,尤其令人动容。 什么是死去?我最喜欢的一个作家这样描述:“是终点,是永诀,是不可挽回,是再也握不到的手、感觉不到的温度,再也说不出口的‘对不起’。” 对亡故者而言,死亡的意义我们不得而知,但其对生者产生的巨大感情空洞,则显而易见。 我见到过癌症患者慢慢衰弱,走向生命终点的旅程。那时候我还在上高中,外婆被确诊癌症晚期,在她与癌症斗争活得远超医生预期的那段时间里,我曾做过两个晚上的陪床,我就躺前她旁边的病床上,但是完全无法入睡,耳畔像是一刻不停的响着咔哒咔哒的钟表齿轮转动声,一臂之隔的病床上,像是产生了一个深渊,无声无息的被黑暗吞没。我低声的唤她,直到得到模糊的回应,才能得片刻安稳。
曾有一个朋友,在少年时爱过一个姑娘,但是还没来得及长大,姑娘就因为一场意外离开了世界,在之后我和他相处的三年,他心中的少年都没有再长大,好像停在了那场葬礼上没有离开,慢慢成长起来的只是另一个人。 也曾有一个姑娘在高中的时候外婆离世,她当时的男朋友正像大多数同龄少年一样,并不了解死亡的沉重,所以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真挚去开解她,她只能独自面对。她后来当然理解和原谅了他,但是直到两年后分手的时候,她才意识到这根刺始终扎在心上,其他所有理由都是结果,这根刺才是原因。 我们接受了多年的教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写精巧的故事,能解复杂的函数,能懂万物运动的规律,甚至看懂物质与物质之间神奇的粒子置换。 但我们的教育没有教会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正是因此死亡才会如此的具有破坏力,如此彻底而无可挽回的改变一个人。 所以有朝一日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会从小教会ta一个道理,我们,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朝一日都会离开你,所以我们共度的每一天都弥足珍贵。等到我们离开的时候,一定不要悲伤,因为我们已经度过了那么多幸福快乐的时间。 我们都应该早早意识到,死亡是一个终将到来的时刻,为了在那一刻到来的时候不至于那么仓促,最好还是多做准备,无论是多陪陪父母,还是多陪陪亲朋好友,又或是去完成一些一推再推的梦想,都是很好的选择。 无论生,老,病,死,我们都不希望爱的人因此而悲伤。 文字来源:夏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