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必备出彩秘方,再不收藏就晚了!

 长沙7喜 2016-04-12

   很多学生在刷微博、QQ聊天时,往往灵感颇多,思如泉涌,特别会表达。但是,当老师要求完成作文任务时,写出的文章却很难出彩。问其故,一些同学说:“为了分数,为了作文而作文。”没有读者对象的写作成了一种负担。柳永词曰:“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叶圣陶、朱自清早就提出:“写作练习是为了运用,运用就必须有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但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这告诉我们,写作前先要预设或假想读者,增强读者意识,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那么,怎样在作文中做到这一点呢?下面以2015年各省市满分作文为例,加以说明。


一、书写整洁美观,让读者“一见钟情”

  如果一个人外表整洁、衣着得体,就会让人觉得很舒服;同样,一篇文章书写整洁美观,自然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很多老师往往先从整体上浏览卷面,看到清晰整洁、字迹端正的文章,就会精神愉悦,产生好感,往往情不自禁地打出高分;反之,如果缺乏“读者意识”,写得“龙飞凤舞”“面目可憎”,就得不到阅卷老师的赏识。

二、标题简洁靓丽,让读者“一叶知秋”

  “秧好一半禾,题好一半文。”靓丽的标题,往往会给读者一个惊喜,让他们带着良好的印象去阅读文章。具体而言,要想拟出好标题,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简”,即题目用语力求精练简洁,避免烦琐;

   二要“美”,遣词造句要富有美感,寓意深刻;

   三要“奇”,要标新立异,出人意料。

  例如吉林卷一满分作文题目为“坚持梦想亦是一种享受”,寥寥数字,便凸显了中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再如新疆卷一满分作文题目“触动心灵的花香”,把妈妈无言的关爱比作“花香”,形象生动,让读者心生感动;又如武汉卷一满分作文题目“起跑线≠终点线”,借用数学符号“≠”,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见解:“在个人成长的问题上,起跑线不算什么,只要自己坚定目标、把握节奏、不懈奋斗,就能如期到达成功的彼岸。”成为此文取胜的亮点之一。

三、开头新颖别致,让读者“一见惊目”

  清代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因此,我们要精心营造一个新颖别致的开头,吸引读者读下去。当然,开头要因文而异:可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揭示全文内容或交代写作动机,让读者迅速建立起基本印象;可以巧妙引用诗歌、名言警句等,使表达言简意丰,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为文章增色;可以开头提出问题,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迫不及待地阅读下文;可以使用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方法,给读者留下“文章很有文采”的印象……不过要注意,开头应短促有力,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使文章自然过渡到下文,力避出现病句错字。

  例如陕西卷一满分作文《我的老师》:“我有一个很特别的老师。应该说,她一点儿也不美丽,也谈不上温柔,她时常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动不动就会指责我的过错。但是,我很爱我的老师,如果她不当我的老师,我还真的会遗憾万分。”文章开篇巧设了“很特别的老师是谁、怎么样”的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得文章有了一种神奇的魅力。

四、猪肚丰盈充实,让读者“击节称赏”

  人们常把好文章的主体部分比作丰盈的“猪肚”。大意是说,文章主体部分应容量大、条理清,要像“猪肚”那样充实丰满,九曲回肠。这就需要学生加强“读者意识”,恰当地表达丰富的内容,让读者尽快把握文章的主题。具体而言,

   一是灵活地转换人称,安排不同的叙事角度,表达真挚的情感。

   二是面对文题,要明确作文是写给谁看的,有了特定的倾诉、交流对象,才会有表达的冲动、宣泄的痛快,从而妙语如珠,笔下生花。

   三是根据不同读者对象而变换表述的语气。

  如果面对的是亲友,我们的文笔可以更温情委婉、洒脱活泼;倘若面对的是论辩对手,我们的言辞可以更雄健有力、饱含激情;假如面对的是某些灵魂丑陋的人,我们的笔锋可以更加犀利、尖刻,更有批判的力度……

  例如杭州卷一满分作文《成功贵在坚持不懈——写给表弟的一封信》,作者采用书信的形式,给上小学六年级的表弟写信,劝其坚持阅读,充分论述了成功贵在坚持不懈的观点。行文采用对话的形式,富有亲切感,再加上“表弟,你……”这样的称呼,所讲的道理就易于让人接受。

五、结尾耐人寻味,让读者“如嚼甘果”

  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让读者如嚼甘果,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作文结尾时,除了注意与开头和正文相呼应外,还要注重完美与精练,或戛然而止,或卒章显志,或画龙点睛,或引人沉思,或余音绕梁……

  例如济南卷一满分作文《那声音常在我心田》:“‘嘿,坚强点儿!’那声音,常在我心田,给予我力量!”末尾单独成段,表现爷爷对“我”的鼓励,既照应题目、呼应开头(“嘿,坚强点儿!”),又深化主题,让读者由衷地敬佩“爷爷”。再如宁波卷一满分作文《种子发芽以后》的结尾:“只有拼命成长,才能真正丰盈自我。这,便是成长的定律。”总结全文,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选自《作文指导报·初二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