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中的连贯 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五 主讲教师:于钟华(浙江大学博士人文论坛主持人、济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古典书法研究中心主任) 教学概要 主要讲述连贯在草书中的重要作用,连贯的方式、原则,字组的构成等,并结合《自叙帖》做相应练习。 课堂实录 一、连贯和连贯的原则 大草的核心是连贯,连贯就是要上下连成一片,左右贯成一体。就如我们做人,要善于和周围的人融合起来,处理好各种关系,这样才能体现出人的社会性,才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大气的人。 语言的连贯,这个“连贯”是专有名词,视觉的连贯、艺术的连贯是打破专有名词的连贯。连贯以方便为原则,于右任先生曾形象地称之为“走近路”,连贯时要做到遒、紧、连、密。遒,体现运动;紧,体现速度;连,连绵不绝;密,多呈现为两线交接为一根线。密者,际也,如《自叙帖》中“其名大著”之“其名”(图1)的连接处。怀素草书非常讲究环转和连贯,空白较大,外拓多,内擫较少。 ![]() 图1 其名 二、连贯的分类 连贯分为行书的连贯、草书的连贯、空间的连贯。行书连贯主要表现为带笔连贯,是在行笔过程中带笔而过形成的连贯,在行书中以此种连贯为主,一般连贯的线条较细,如《自叙帖》中的“怀素”(图2)、“西游”(图3)、“未能”(图4)。草书的连贯,连线部分和字里的线是一体的,连贯的线条较实、较粗,如:《自叙帖》里的“颇好”(图5)、“然恨”(图6)、“长沙”(图7)、“奇迹”(图8)、“其事”(图9)、“绢素”(图10)、“司勋”(图11)等字的连贯。空间的连贯往往表现为字内空间的融合连贯,如“法资”(图12)“歌以”(图13)“伯张”(图14)等。 ![]() 图2 怀素 ![]() 图3 西游 ![]() 图4 未能 ![]() 图5 颇好 ![]() 图6 然恨 ![]() 图7 长沙 ![]() 图8 奇迹 ![]() 图9 其事 ![]() 图10 绢素 ![]() 图11 司勋 ![]() 图12 法资 ![]() 图13 歌以 ![]() 图14 伯张 三、上下字之间的主要连贯方式 上下字之间的连贯方式主要有九种: 一是两个独体字的上下连贯,如“而是”(图15); 二是上面一个独体字,下面一个左右结构字,上字与下字的左半部分相连贯,如“长沙”(图7); 三是上面一个独体字,下面一个上下结构字,上字和下字的上半部分相连贯,如“目愚”(图16); 四是上下皆为左右结构字,上字的右半部分与下字的左半部分相连贯,如“颇好”(图5); 五是上面一个左右结构字,下面一个上下结构字,上字的右半部分与下字的上半部分相连贯,如“群迅”(图17); 六是上面一个左右结构字,下面一个独体字,上字的右半部分与下字相连贯,如“怀素”(图2); 七是上下均为上下结构字,上字下半部分与下字上半部分相连贯,如“云寄”(图18); 八是上面一个上下结构字,下面一个左右结构字,上字下半部分与下字左半部分相连贯,如“李御”(图19); 九是上面一个上下结构字,下面一个独体字,上字下半部分与下字相连贯,如“忽见”(图20)。 ![]() 图15 而事 ![]() 图16 目愚 ![]() 图17 群迅 ![]() 图18 云寄 ![]() 图19 李御 ![]() 图20 忽见 四、二字以上字与字之间的连贯 在二字以上字与字之间的连贯中,中间字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称之为“二传手”,如《自叙帖》中“界醉里得真如”(图21)的“醉”字。二个字的二传手如:《自叙帖》中“外云初疑”(图22)中“云”、“初”二字。 ![]() 图21 界醉里得真如 ![]() 图22 外云初疑 写草书要敢于拆解,可以把一个字看成一个人,有头的,常把头与身体分开,有脚的一只脚常与身体分开,左右结构的常把左右结构拆分后与上下字进行连贯。 五、课堂练习 对照课堂所讲的各种连贯从《自叙帖》中找出来并做练习。 六、课后作业 从《自叙帖》“书家者流”开始至“韦公”进行精确临摹。把上次作业创作作品进行打磨,原帖上的字一定要用上,把经典连贯方式适当体现出来。 (课堂录音整理:马杏品) |
|
来自: 理智书香溢 > 《书法学习与艺术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