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学用者感悟:放下恐惧,营建和谐的婚姻关系

 道德经学用 2016-04-12

很多夫妻其实心里彼此都很在乎对方,也不想离婚,但日子过得实在太累,如何改善,在一次学习游泳的时候,我感悟到了突破恐惧的重要性,于是有了这篇分享。关于如何营建和谐轻松的婚姻关系,我不从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应该怎样的角度去说,让我们试着从反面入手,换个角度,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从放下内在的恐惧,疗愈自己开始。就像病人要获得健康,首先必须要消除恐惧、对抗、埋怨,道理是一样的。这些都是负能量的低意识思维,连接着低层次的能量世界,消耗着自己生命中的能量。只有走出低意识的世界,生命的力量才会开始往上扬升。

 

一、消除对婚姻失败的恐惧。

婚姻失败不等于人生失败,就算一段时间纷纷芸芸,最终还是会尘埃落定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更况碎言碎语;“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是客观规律。

当然,离婚是比结婚更慎重的事情。如果在一段失败的婚姻里,没有觉知自己存在的问题,完成提升心性的功课,再婚后很有可能继续面临同样的困境,遇到亲密关系的瓶颈,直到你这门功课及格,也是你内在的创伤修复疗愈为止。从理论上讲,疗愈度高,圆融度高的人,可以不需要婚姻,或者也可以和任何人相处,都不会遇到无法经营的婚姻。所以就是分手,也要到达平和的境界,双方都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甘愿接受,内心深处完全放下,再没有恩恩怨怨。如果还在情绪中,甚至冲突中,说明二个人的缘分还真没有了,所有的程序迟早还必须要走完,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就像执行案件,执行终结是真的结案了。执行中止只是暂时告一段落,申请人随时可以再次启动恢复执行。因果法则也是自然法则,要突破命运的轨迹,一方不再讨债,另一方也不再逃债,除非自己修成善人,对方也修成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所以放下对婚姻失败的恐惧,但不轻言分手。要觉知自己的责任,修复疗愈自己的创伤,否则同样的功课会不断出现在生命的历程中。疗愈度高的人,圆融度也高,婚姻相对来说也更轻松。另外,双方分手的时候要能够做到放下祝福,如果还有恩恩怨怨,无疑又播下了一颗新的种子。如果不破,机缘成熟,还是要发芽的。

 

二、消除对单身的恐惧。

有人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来源于依赖,害怕孤单,希望有人陪伴,担心一个人无法过日子。其实真的一个人过日子,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习惯了就好。如果可以把一个人的日子,过的有滋有味,风生水起,才是内心充实的人。总想着照顾别人,不管别人是否需要;或总希望被人照顾,不管自己是否需要;就像餐桌上一刻不停帮人夹菜的人,或渴望有人帮自己夹菜的人,都是一样的源于内心没有存在感,渴求他人时刻关注。

也不要先找个备胎,再决定离婚。婚姻是自己的事情,与任何第三方无关。曾有朋友问我,我一直在等待,对方却总不说那句话:你离婚吧,他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我说,这个男人不愿承担责任。现在想想,这个男人也是负责任的。女人舍弃婚姻是因为婚姻本身而不是某个人,是宁愿余生一个人过下去的决断。如果因为某个人而放弃自己的婚姻,早晚会后悔的,因为花前月下的浪漫最终要变成柴米油盐的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是幸福还是无聊,取决于双方的感情基础和经营能力。如果因为某个人而舍弃自己的婚姻,就算走到一起,双方的信任度也会很低,加上亏欠太多,得不到亲人的祝福,很难善始善终。很庆幸,她后来也没有选择离婚。

决定婚姻幸福的,不是财富,不是才华,而是一颗无私的心,以对方的幸福感为自己的快乐存在!就像迎喜老师的母亲一样,她自己做到了,又在每个女儿出嫁的时候,反复叮嘱,只有你的先生幸福快乐,才有家庭的幸福快乐,才有你的幸福快乐!迎喜妈妈就是具备传统美德的女人,默默无闻的做,把功劳都归于先生,在孩子面前维护父亲的尊严,是厚德载物的有道之人。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三、消除不能找到更好的人的恐惧。

虽然日子过得很辛苦,但想想重新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既没有勇气也没有信心,就得过且过吧。这样的朋友往往对陌生人、陌生的环境,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不安全感。对婚姻也没有热情,在忍受和接受中徘徊。平时喜欢了解知悉对方的一举一动,知道了一切才会心安。所以常常看起来很强势,控制欲也很强,其实内心十分脆弱自卑,不能独立支撑自己的世界。甚至不相信自己有资格拥有幸福的生活。

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如何去信任别人,信任自己拥有的生活呢?所以自己和别人都不舒服,吸引来的也都是不愉快,久而久之,双方都疲惫不堪。如果二个不自信的人在一起生活,那么情况就会更糟。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的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说的就是吸引力法则,选择相信祝福,一切都会越来越好。恐惧,就是在投射强力的关注,最后往往成为现实。也就是平常说的怕什么,就来什么。所以保持正念喜悦的思维,是基础,也是根本。相信宇宙是爱我的,我努力维护好自己的婚姻,随顺结果,相信自己值得拥有美好的生活。就算被动的接受婚姻的失败,我依然相信并祝福自己,会有更适合我的生活,更适合我的人在等待着我。

 

在婚姻关系中真正做到了消除以上3个或更多的恐惧,婚姻不仅不会轻易破裂,反而更和谐了。执着在哪里,痛苦就在哪里,烦累就在哪里,不给自己压力就也不给对方压力,真相就是如此!

从此开始从自我捆绑的绳索中解脱,从患得患失中解脱,自己的精力就不会都放在双方的关系上,不再过度专注于对方的态度,转而开始经营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渐渐的,会看到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强大,强大的内心恰恰是简单、单纯、喜悦的。是淡淡的,也是傻傻的,对别人的要求会越来越低,包容接纳度在增长,由内而外的笑容就会越来越自在。

大音希声,静水深流。从此,不再喜欢好为人师,指点江山,哪怕心里冰雪透明,也微笑无语。因为每个人都在路上,没有人愿意被别人改造,除非对方真的需要,我们只需耐心的等待,默默的祝福。一个人对世界对别人的欲望和要求越来越少,真正轻松的其实是自己,而大家也能够感受到这份轻松舒适,通畅通达。

当不再问,我究竟爱不爱他(她),他(她)究竟爱不爱我的时候,他(她)已经走在成为爱的路上了,这样的爱一定是长情大爱。小情小爱,一切随缘吧。婚姻和谐的关键是修自己,修付出,找一个好人,做一个好人。让对方幸福了,自己也就幸福了。或者把自己手里用坏的品质,再一点点的修好修善。真正的疗愈是放下恐惧和执着,带着爱上路,爱自己,也爱更多的人。双方中有一个人找到自己的灵魂了,就可以用不言之教影响对方,也让他(她)也找到自己的灵魂,从此就踏上了牵手的同行之路。灵魂伴侣不是求来的,不是找来的,是实实在在修来的。

最后用老师的3月来信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我明白,每当我去爱惜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生命之花,尊重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上的平等、自由,在厚积其德上做功夫之时,所有的关系都会得到最圆满的理顺。我明白,当我能接纳我的缺点、我的不完美、我自己如是的样子时,就会开始爱上自己,并与自己的内在和解,继而也会与世界和解。我明白,爱不是占有,爱不是渴望被爱;爱是祝福!当我们了解什么不是爱的时候,当我们了解自己与爱是多么疏远时,我们才会明白让我们人生充满了痛苦的根本原因是:原来缺乏爱,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深深的祝福!

 

注:原文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学用者感悟集锦》

作者:柔荷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编辑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