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秋畲族文化园,你不知道的景点?

 qtcxm 2016-04-12

我们不做最大的,我们只做最好的!做不到最好,我们只能努力做到更好!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畲农家,公众账号开张了!!!

有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励哦!!!!

宁国市云梯畲族乡千秋村位于西天目山北麓,与浙江安吉县、临安市接壤,385户,1198人,其中畲族人口84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1%,是我省唯一的畲族村。先后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自2009年起,连续三年被国家民委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保护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项目。2012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12800元,位居全省少数民族村寨首位。2010年该村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1年被评为省级“美丽和谐乡村”、宁国市“平安乡村”,2012年被评为安徽省“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示范点”、安徽最具活力的美好乡村。

下面由我带你们走进畲族风情园!!!

第一个景点:千秋关

千秋关古名千秋岭,今在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城东南60公里。往南为浙江省临安市横路乡境内,16省道即桐千线(浙江)北端。

《浙江通志.关梁》:“千秋关,即天目山西麓也”。形势险要,历来为兵争之地。五代后梁与吴越曾在此大战;南宋置关,戌以重兵,自始名“千秋关”,原有指挥洞、点将台、炮台等设置,今已废。四周有畲族人居住,凿石造田,田大者可卧,小者可坐,层层梯田,螺旋而上。岭高数百仞,云烟笼罩,唐代诗人罗隐有“回望千秋岭上云”之名。

千秋关地势 千秋关崇山高耸,隧道幽深,地势险要,系皖浙通道,杭州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五代时后梁与吴越曾大战于此,南宋置 戍,以卫南宋都城杭州,始名千秋关。当时附近尚有铜岭、孔夫、豪堑、白沙等关。千秋关上原有指探洞、点将台、炮台、战壕、跑马槽等军事设施。关之四周聚居少数民族——畲族千余人,他们凿石造田,勤劳耕作。岭高百仞,烟笼雾绕,鸟鸣涧间,林茂路曲。驰车达岭巅,回望行程,蜿蜒如龙舞,如绸飘,唐代诗人罗隐有“回望千秋岭上云”之诗句,形容山行之艰难,也说明了关之险要。

第二个景点:铜陵关

南宋抗敌江南八大关口之一,水阳江上游三源(东津河、中津河、西津河)之一东津河的发源地。 宋时期,元兵大举进攻都城临安(今杭州),因久攻不下千秋关,便取道铜岭关。居住在铜岭关下的汤员外,为抗击元兵的侵略,保卫铜岭关,命其女汤百花、汤赛花率领壮丁数百人去守关。但最终因寡不敌众,武艺高超的汤赛花战死沙场,最后全军覆没。

第三个景点:

畲族古民居

老屋占地面积都较大,多带有庭院和四水归堂的天井。个别大户的祖屋,门前有着精美的砖雕和石雕,室内雕梁画栋,陈设明清家具,非常豪华。大的宅院,几进天井,房间很多,厅堂很大,院内有花园。原云梯公社的办公地,几十年来就是利用这样的一座老宅院。
老街周边有许多连片村舍,都是古老的砖瓦房,古时住户和人口比今天多很多。据说,有很多老屋是清末移民来这里时“白捡”的,是无主房,残垣断壁、破旧凋敝。移民们对旧房稍作修缮改造便定居下来。

第四个景点:

汤公山(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

汤公山海拔1130米, 位于云梯杨山与浙江临安横路交界处。

汤公山是人间仙境。有首诗(《商山》,商山,即汤公山)赞美汤公山:“献奇耸秀捧天高,显尔成汤德最昭。濯濯厥灵为土主,禳裱降福满天朝。随时赴咸施晴雨,吐云腾雾起凤蛟。四皓也曾来此始,至今人世颂商郊。” 

汤公山天然生长的大片高山映山红,每年从四月起,百余亩映山红将持续开放一个多月,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巨大的花环戴在汤公山上。根据当地老人相传,由于汤公山山高风大气温低一般植物难以生长,生命力极强的映山红顽强地生长在石缝中,虽然生长十分缓慢,其花却异样的盛放,此山的映山红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如今有的树高达3米,树冠4米,是极少有的奇观。

小编建议:每年的四五月份是观看映山红最佳的时间。。。

参观了这些,下面介绍下畲族的民俗风情!!

畲族歌舞

篝火晚会

祭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