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是什么(第二篇)?

 濮水新声 2016-04-12

医学的着力点不只是在救生命

黄胜坚

【如今,“救死”对我破门的医学来说已经不是梦想了。在我的手中,高科技能够让出现脑死亡病患的心脏正常跳动200天。但这个案例发生的那天,我半夜失眠,心想:“糟糕了,如果医疗的进步仅仅代表的是可以延长心脏跳动的时间,那我们到底是在积德还是在作孽”?从那时起,我慢慢开始有了不同的思维模式。

     医疗最重要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我想,是能够带给社会、带给人们快乐和安康。而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我用了10年、在经历聊、了几百上千个病人的故事之后才想明白。】

 

1.让末期病人有尊严的离开

     【怎么才能让生命“自然死亡”?首先,病人不希望他的生命被过分的干预,家属也予以支持,医疗团队愿意走出“白色巨塔”】

    我50岁的时候,才第一次有机会到乡下行医。那是台湾金山当地的医院刚去做院长时,我带着医护走到病人家里

去跟他们接触,忽然感觉,怎么好多东西跟以前的不一样呢?之前在城市的时候,我们主动上门,一般人都会把我们当

成诈骗集团:“医生会自己跑到医院以外给病人看病?”但是在这里,我们坚持出诊了一年以后,慢慢得到了民众的

信任。也是在这个地方,我们打造了第一个“亚洲安全社区”。金山的民众如果家里有长辈出现了身体状况,尤其是老人快要过世时,他们不会打“120”,而是直接给医生打电话。其实照理说,这种紧急状况应该是“120”系统负责的范围。而且台湾的急救系统建制也非常好,你一个电话过去,到医院的过程不会超过十几分钟。

   但到了医院之后,病人要面临的就是一系列的所谓“标准急救动作”。其实这些动作对很多老百姓尤其是好多老

人家来说都是不想要的。他们希望的是,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被自己的亲人围绕着安详地离开。所以一来二去,在

当地就发展了一套“学说”:每个人的最后一程,也许是两三个礼拜,甚至是一个月,都不要在医院度过。但这样一来,难道这期间病人就没有人管了?没关系,我们医生到家里去照顾你。

     对此,我要个大家讲一个被“白色巨塔”放弃的病人的故事。这位病人叫阿明,他的肚子里长了一个巨大的

肉瘤,穿过腹壁长到外面。经过几家有名的医院和专家治疗过后,大家都束手无措,让他回家。后来阿明的黑色肉瘤

有结痂的现象,非常痛苦,他自己也知道,病情已无法挽回,时间不多了。他清楚地告诉我们,不想下一次失去意识醒来时,又被插满管子安置在冰冷的加护病房。可是他的父母不肯放弃啊,即便我们与他们再三沟通,还是没有成功。

我只好亲自到病人家里去,和阿明的父母开家庭会议。记得我当时一开门就直接对他们说:阿明他活不过三个礼拜。

所有在场的人,包括我的同事们都吓到了。我对他们说,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能给阿明一个承诺,让他安心,能

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样有尊严的离开,而不要因为“误会”而受到不必要的折磨。

过了几天,阿明的血压开始往下掉。从这天开始,我们的密集照护模式也正式启动,每天我们都会上门陪伴,同时给

予正确的招呼观念。第一天,阿明的食欲开始变得很差。我们的团队告诉阿明的妈妈,不要强迫他进食,一切顺其自然就好。同时告诉阿明,要会对妈妈感恩,要会说谢谢。那时,他的态度还很不好,很强硬。第二天,阿明因为病症非常痛苦。这时,我们开始对阿明应用吗啡。这就涉及医学上吗啡究竟该如何使用这个问题。第三天,放我们专门找来

心理师一同访视,告诉阿明,走之前一定对身边的人“道爱、道谢、道歉、道别”。然后是第四天,大家都傻眼了,

血压这么低,怎么阿明还在跟妈妈吵架!要知道,这些是在医院看不到的事情啊。第五天,因为团队每天的出现,

基本抚平了阿明妈妈的不安情绪,阿明的症状也被控制住了。其实,越是在病人快要离开的时候,,症状能被处理好,

病人的家属才能越安心。第六天,阿明的血压量不到了。团队帮妈妈们反复练习,当阿明往生时可能要经历的历程。

第七天,阿明走之前的30分钟,他突然伸出手抱住了妈妈说:“谢谢。”在家人和团队的陪伴下,阿明带着淡淡的微

笑安然往生。

病人走的第二天,我们的副院长去病人家里,发现家里伤心好悲伤。这时候本应该有心理医师介入,可是现在的情况

是病人已经走了,医保就停了。但是这件事对家人的伤害在继续啊,谁来照顾他们呢?我跟团队讲,这是我们的责任。

病人的家属,他们最信任的是我们。所以接下来,我们要主动帮助他们。我们举办活动,希望让这些遗属能够“放下”

,能够脱离悲伤,然后回到这个社会中来。

所以我们从这样的病人身上,才能看到什么叫作“自然死”。我自己接触过5700多个病例,但居然前面的5300多例

都是在医院进行的所谓“死亡加工”。怎么才能让生命“自然死亡”?  首先病人不希望他的生命被过分的干预,家属也予以支持,医疗团队也愿意走出“白色巨塔”。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我相信,在台湾,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见证这个过程。因为我们建立起来的这个“白色巨塔”能够提供最先进的医疗。可是让我们看一看我们所定制的照顾病人的流程

,虽然嘴巴里讲着的是以病人和家属为中心,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以可是为中心,这实际上是一种专业的傲慢。而且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在很多年以后仍然沉浸在这些规范的流程中,没有意识和反省。这就是我这些年所以只惶恐的,我们医学界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

2.“高端医疗”不是每个人的“必要”

【医患关系的信任,不是建立在看病的过程中,而是建立在生活当中,如果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做不好,医患关系肯定会更加恶化】

    再来看我们口中说的“高端医疗”,它到底提供的是什么。高度那医疗是过去30年中大家在不断追求的东西,

他有没有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呢?没有。我们的医学院校本来想要训练出来的是“医者”,结果培养出来的是一堆

“医匠”。我们花了很多心思在培养专科医师上,结果训练出一堆“器官专家”和“疾病专家”。我常常开玩笑,如果问一问咱们的医学生,“你们医院谁会看肝、谁会看心、谁会看脑”,他们都会非常清楚。但如果我问,“谁会看人”

?医学生竟然没有人能回答出来。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我们在看病,没有在照顾人。

高端医疗确实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他也可以制造很多问题。台湾现在有一种病房叫“呼吸照顾病房”,就是那些依靠呼吸机的病人经过一个月的重症处理之后,医院在他们身上花费的成本太高了,于是不得已只能把他们安放到成

本比较低的地方。“呼吸照顾病房”里,有八成是植物人,还要依赖着呼吸机。过去几年,每一年台湾可能都会制造

30000张这样的病床。

那为什么以前没有这样的事情出现呢?因为当时没有高端医疗,很多病人该走的时候都会自然离开。可是现在的情况是

,所有人已经理所当然地把这些东西视为医疗的一个“必要”部分,无论什么状况都不会放手。甚至到现在有的医生几乎不知道如何放手。你让他半夜出来开刀救命都没有问题,但如果有个家属说,“我父亲这么辛苦,是不是请你放手,让我父亲走吧”,对此医生却可能没有办法这么做。因为医生认为,它的使命就是救人,就是治病。

所以,有没有机会回归到“全人照顾”,把我们的医疗本质,把我们爱的力量全部发挥出来呢?接下来,两岸马上要

碰到的问题就是人口的老龄化,预计在7年后,台湾的医疗体制将会受到很大的挑战,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医疗依赖性更强,还因为这些病人都是弱势人群。我想提醒很多年轻的学子,21世纪的重点,将是老人医学、个性化医学、良好的

沟通、社区医疗以及如何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和信息,进行很好的末期照护、整合照护团队、身份教育等等。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特别没有把高端医疗放进去,因为高端医疗的需求没有那么高。从去年开始,国际医学界就再三强调:医学中心要瘦身,大医院不要那么多。医患关系的信任,不是建立在看病的过程中,二是建立在人的生活当中,如果简单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做不好,医患关系肯定会更加恶化。现在很对技术非常可怕。所谓的替代疗法,除了不能洗脑以外,什么都要洗,有的甚至洗到四肢都发黑了,心脏都还没停,亲属看到了难道能不崩溃吗?可是就有医生会说:你看吧,我没放弃。但我现在告诉你,只要病人是被折磨的,只要病人是没有尊严的,你花了再多钱、用了再多技术,你就是在放弃生命。

3.医学除了“救命”还要“善终”

    【在死亡,这个大家都不愿谈到的议题里面,我们能不能早一点介入,让病人在最后那段时间里能活的快乐一点,生活品质好一点】

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只有救人计划,没有善终计划,病人怎莫会有“善终”的机会呢?记得还是我在当外科主任的时候,有次从救护车上推下来一个病人,肝衰竭的很厉害。急诊科的医生一看:快来准备急救!大家马上准备插管。可这时突然跑来一个小妹妹:“叔叔,不要给我爸爸插管,我爸爸是末期病患。”医生拿着内管站在那里:“奇怪,你不急救,来医院干嘛?”这时候,大姐姐从后面出来说:“我父亲5天前住在你们医院,父亲交待,要死的话,就死在家里,所以我们把父亲带回家。没想到,5天过去了还没有死,不知道怎么办。”小妹妹说:“我们都能接受爸爸快走了。可是拜托,不要让我爸爸痛死,不要让我爸爸喘死!”这个医师还不错,给这个父亲用了一支低剂量的吗啡,病人的呼吸也变得很顺畅。

可是急救室人满为患,只能把他放到走廊上,而且只有厕所旁边有位置,实在没办法,急救室同志向我求助,说内科加护病房都不收,,我就答应把他收治在自己的科室。同事们看到就抱怨,“现在写住院病历,一会就要写出院病历啊”。

他讲的真准,两个半小时不到,病人就过世了。病人的女儿们帮父亲准备完东西准备离开,经过护理站的时候,他们突然跪下对着我们“叩叩叩”地磕头:“谢谢叔叔阿姨,没让我爸爸死在厕所旁边。”刹那间,在场的人没有一个能讲得出话来。

第二天开晨会的时候,我们的护理师发言:“我五十几岁了,当护士这么久,到现在才知道来天让我穿这样一件衣服是要让我做些什么事。”她说,内科为什么不收他?因为病人“没有病可以治”。为什么加护病房也不收?因为这病人“没有命可以救,“可是谢谢主任你收治了他。你说病人不光有病,也有命,也有家属。原来我的职责是要好好照顾

病人和家属。试想如果这个病人没有人收治,他的女儿们会怎样看待这个社会?”所以,病人真的是在用生命给你上课。

我想传达的一个信息是,不是只是治病、救命,才会有“着力点”,生、老、病、死都是缺一不可的。在死亡----

这个大家都不愿谈到的议题里面,我们能不能早一点介入,让病人在最后那段时间里能活的快乐一点,生活品质好一点。在真正要离开的那几天,让活下来的人活得更好。

     我们说,监护室是救命的地方。但曾几何时,他却变成痛苦的生产线。把很多没有希望的病人,塞进监护室,反而弄得一些有希望的病人得不到及时施救,久而久之就是一种“牌股效应”。台湾的加护病房数量在全世界是第一位的。是美国的1.5倍,法国的3倍。那些本应该到上面当“当神仙”的人被“卡”在这里。人家说“久病无孝子”,问题是台湾医保“吃到饱”,不用付钱。那么问题就来了:那些真正有病可以治、有命可以救的,尤其是年轻人,因为没有床位可以用,在医院之间来回辗转,最终不治。我怕有个朋友跟我做过一个假设:“一个病人本来今天就要走掉,你们费尽心思把他的生命延长了3个月。可是在这90天里,这张床和这些设备可以就多少人的命你知道吗?你延长一个人的死亡过程,可能也同时害死了10个人。”所以,这就是我的人生下半段一直在推进安宁疗养的原因。

4.医学不能成为“社会之痛”的创造者

【病人没办法善终,有很大因素是医生没法接受死亡。因为长期逃避,医生们对末期照护不熟悉,所以沟通不足,因而又会产生更多的医患矛盾】

     现在我们有好多仪器,很多还是我自己发明的。但我总是在跟我们医疗团队说,不要让机器照顾病人好不好,要用心来照顾。医疗是有极限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医生要首先承认。有句话说:“Death is an eIephantin the room”

 

(死亡是房间里的大象。)对于死亡这么明显的议题,有多医生都视而不见,这可能是当前东西方都存在的问题。

病人没办法善终,有很大一个因素是医生没办法接受死亡。因为长期逃避,医生们对末期照顾都不会熟悉,所以沟通不足,因而又会产生更多的医患矛盾。

过去对于临终关怀,我们的经验主要集中在癌症病人身上。全世界非癌症的死亡对癌症的死亡率是2:1,而癌症的

临终关怀率大概是97%,非癌症是3%,大家可以算一算,费癌症领域这一块,我们的另种关怀做得多么糟糕。

有病人对医生说,我要死在家里。医生说哦对不起,我们没办法服务。社会也认为,这样的事情理应由医疗团队来完成,但其实,很多专业对此都是有帮助的。我们说:预防胜于治疗,这个“预防”应该包括“受苦人群”。不管是生、是死,不要让病人受苦;不要用无效治疗来延长病人的死亡过程。

那么大家可能就要问了:身体的痛,医学教了;心里的痛,也听说过了;那什么叫社会的痛?有一次我碰到一位66岁的张姓夫人,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得内容我看到后心里很紧张,,赶紧按照后面的电话打过去。信中写道:她先生遭遇了很严重的车祸,医生说就不好了,为了不让他受苦,要签一个不用电击、强心剂等等地放弃抢救的同意书。他觉得有道理。就签了。可没想到,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所有家人都来埋怨她,连她女儿再也不跟她联系了。遇到这样的事,这位太太不知道过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意思。

 这就是我说的“社会的痛”。而在这件事中,这样的痛从哪里来?是我们的医疗团队方式不当造成的。有一次,一个医师也是让病人家属签完了同样的一份文件,他看上去很高兴。我问为什么开心,他说,“老师,我不用半夜起来作急就了”。听了这话,我把他臭骂了一顿:“你有没有以病人家属为中心?你有没有考虑到签字的人万一被人家指指点点,流言蜚语呢?”这个就是有没有去替病人想,为病人家属想。

5.“安宁疗护”也是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

【作为病人生命末期的医生,你要很有勇气,因为你要面临着病人随时会离开的危机,你愿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愿不愿意面对家属可能失控的情绪】

   在台湾,依照法律是可以对病人撤出维生医疗(安乐死)的。我认为这也是让医生接受死亡、让死亡能顺其自然的一个很好的进程。

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个奶奶,她已经处于生命的末期,插着呼吸机。她有三个女儿,都非常爱自己的妈妈。在和我们进行过很完整的沟通后,最终决定撤出维生医疗,准备并签署了一系列该有的文件和资料。实施当天,家人把奶奶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她的先生、女儿、女婿们围在身边,轻轻地跟她说:你要去当神仙啦……一切都进行的安宁和祥和。

            而要撤去呼吸机,可能会面临着很多状况。把管子拔掉,当场奶奶就走掉,这是最好好的情况;拔掉之

后,如果几十分钟、两个小时、两天都还没有走,怎么办?听对所状况的预案都要准备的非常周全。在我们之前,台北所有得医院都没有人敢做这样的事情。因为没有经验,因为害怕。很多人不懂的,防守有时是好事。

     那天,一个伯伯拄着两只拐杖,来到我的诊室。我一看,病人是tripIe cancer(三重癌症),就问他:您怎么会想到来我的门诊呢?他反问:“你不认得我吗?你们医院因为我不知道写过多少论文啦。”我继续问他需要我帮他什么。他回答,有医生跟他说,他走路不好,不是因为肿瘤转移,而是脊柱神经的问题,就把他转给了神经科,神经科做了检查之后,又把他转给了我,让我决策要不要做手术。我说,这不开刀是不会好的。然后停了一下问他,知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他说,应该不超过半年。我立刻提醒他:“难道你剩下的时间都要陪我吗?为了脊柱开刀,决策的时间,手术的时间,恢复的时间,你剩下的半年,不需要陪家人吗?”

   其实,这决策非常好做,根本不需要转到我这里来。可是,每一科的医生都只顾自己的专业,难道他们不知道他的生命只剩下6个月,而脊椎的手术对此完全没有帮助吗?这个是我们的医疗体制的问题。生命末期,病人最不需要的是医生和医院,而是他的家人。

  在医疗照护理,有几个很重要的东西是我要强调的 。首先是沟通。我们能不能花很多的时间,去做一个好的决策 ;愿不愿意坐下来,倾听病人家属的声音;在他们情绪失控的时候陪伴着他们 。有的人说:人的生命末期,所谓的临终关怀就是“等死”嘛。实施当然不是这样,生命末期的应对是一门学问。此时,用药的学问就很关键。对于气息奄奄的人,你怎么用药他不会痛、又不会出现危险,这个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你要很有勇气,因为这期间你要面面临着病人会随时离开的危机,你愿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愿不愿意面对家属可能失控的情绪。

     我还想提醒大家一点的是:照护者需要被照护,你的同侪需要被照护。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其实不只是在谈死亡的事情。前面说过,它也是在预防“受苦人群”。刚刚我们讲的那个例子,帮奶奶撤出呼吸机的过程,我们和家属足足开了6次会议。和家属完成了沟通,我又问同事你们:你们对这件事情开过几次会议?每个人都心中有数,并且达成了共识吗?再这样的事件中,我们的目标不是弄死病人,而是让他回归舒适和尊严。事实上,我们的很多年轻医师和护理师是潜在的悲伤者。如果“安宁”的最主要意义是让活下来的人活得更好,那就不能让悲伤的榴弹在这个过程中伤及无辜。

最后我想说,我们应该思考,什么样的态度,可以让这个世界更好。只有直面死亡的过程,才能让大家聪敏的决策。用预防的概念,让更多的人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心愿,并懂得什么叫作珍惜;也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这个行业辛劳付出的价值。这也将是我们作为“人”而成长的经历和过程。

(本文由委婉笛根据黄胜坚不久前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讲演整理编辑)

全文摘自《健康报》2015年11月27日6版 人文讲坛《医学的“着力点”不只在救命》作者黄胜坚

     我按:黄教授的对医学的理解和新的诠释富有哲理。医学是什么?医治病人、医治健康人。我国古代和现代的大医讲的是下工治病,中工治人,上医治国。医学是人学,是社会学,是人们从古代到现代思维、心理、观念、意识形态等等的综合;医学是精甚的技术,良好的语言,和蔼的态度精神,细微体贴对病人的和他的家属的关心的交响乐。

对于临终关怀,对于末期人生,实际上我们的医学也是也总是在为着活着的人服务。我在乡村医生的水平上为着我周围的乡亲父老服务。有时,家里老人病危接我去观看或者治疗,我是一定要去的。原因就是象黄教授所讲的那样,病人生着的希望已经渺茫,我还是要精心为其检查,关心,表示出积极治疗,力求让每一个人长留人间的心愿,但是也要告诉家属和他(她)的儿女,转到医院或者留在家里,都是两瓢面一瓢水----活的稀。但从心理学、社会学、孝心学方面讲,作为儿子和女儿,作为夫妻从名义上、伦理上、舆论上问心无愧,花钱多少不计较。还有不能明讲的就是不应该再花过多的金钱,一是资源浪费,二是对于活着的人还要兼顾.但是现在人们在老人患病后,都要把老人送到医院尽量治疗,不惜花掉重金,以表示对老人的孝心、尊重和养育之恩,这些都是不可非议的,而且还要大力提倡。但是,想黄胜坚教授大家的超前思维,我们还是要认真借鉴和学习的:对于末期人生,最需要的不是医生,而是家人的陪护、安慰、体贴、我觉得在实际生活中还要认真实践。

          

                                                      

 

医学是什么?

 

医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寻找能够药到病除的特效药。……,中医虽然找到了一些,但还远远不够。屠呦呦等发现青蒿素抗疟疾的新药,的前面,肯定还有更加特效的药物等待大家去勇敢的探索。

对于目前还没有特效方的证怎么办?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进行辨证论治了。……。

  …怎样才能找到“特异性方证”?我认为在背诵《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还要将其研究透彻,还需要临床医生自己去摸索。……。吉林省的一位慢性肾衰患者,感染后发烧,西医治疗半个月不能退烧,听说我对这方面比较有经验,其子专程从北京来找我,我予小柴胡汤原方,患者服一剂热退,。慢性肾衰合并发烧和小柴胡汤之间具有特异性的关联,临床发现小柴胡汤对慢性肾衰合并发烧有特效,这就是特异性方证。。慢性肾衰是慢性病、大病、久病,患者肯定存在正气虚弱,如果发烧是因正气虚弱而引起,,那么就是小柴胡汤的适应症。慢性肾衰由于酸碱平衡紊乱、酸中毒、尿毒症毒素刺激胃黏膜,绝大多数病人都会出现呕吐,有的甚至贯穿于疾病的始终,如果发烧,就是呕而发热了,这也是小柴胡汤的适应症。因此,就有了“慢性肾衰合并发烧者,小柴胡汤主之”,慢性尿路感染发烧者,小柴胡汤和导赤散主之的结论。 笔者认为,若一个方能升华为特异性方证,一个医生有能力将一个方升华成特异性方证,在应用的时候辩证的过程基本上就可以省略了。很多名医看病又快又好,…就是他们掌握了特异性方证。而能不能掌握张仲景已经确立的特异性方证,有没有能力将经方、名方升华成特异性方证,这应该是衡量一个医生水平的重要标准。

我按:这就是厚积薄发,读万卷书,实万例践,才能办到。毛泽东时代称之为又红又专。

 

医学是什么?——

 

由“科学济人道”所想到的

作者:袁钟

北京协和医学院最初的校训是“科学济人道”。科学,是指以实验或数学方法为主认识的系统知识。人道,即关爱

生命、维护自尊、尊重人性的道德观念。济,即帮助、救助。“科学济人道”传达的核心意思是将科学作为手段,以

人道为目的,强调科学的价值导向。医学作为一门以认为研究对象且直接服务于人的科学,比其他任何科学都更强调

人文关怀,也因而要求医学工作者更具有人文精神。

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在精英化的医学教育中,一直秉承这样的校训精神,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学生从预科阶段就开始接受人文培养,将人文的情怀贯穿到专业的学习和8年

的课程中。曾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的曾益新院士在该校2015接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嘱托毕业生们要坚信医学的

价值并牢记协和创办初期的校训:“科学济人道”。曾益新院士说“科技以人为本”,“为人服务”是科学技术发展

的终极目的。“医者”应该成为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典范,需具备“科学脑,人文心”。

然而,让人担忧的是,如今,我们很多人把科学作为目的,甚至认为科学至上。这其实是忽视了科学背后的价值观

,把手段当做目的。在医学领域,这种科学至上、技术崇拜的风气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现在仍处在

生物医学模式为主的阶段。

生物医学模式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解剖学、显微镜、血液学、泛生物机制的诞生而出现的。在上世纪七八十

年代,随着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精神心理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越来越多的出现,人们发现,并非所有疾病

都能用生物医学模式来解释,转而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探寻致病的因素。这就有了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81年国内引进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概念,推动我国向这一新模式的转变。但目前我国从医疗体系的设计到医学教育,很多时候仍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上,仍存在于“技术之上”的科学主义崇拜,对医学人文的关注非常缺乏。

  人文精神的缺失,与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不无关系。从上学开始,我们就被灌输这样的理念:只要成绩好就是人才。

 在后来的求学、工作过程中,大家关注的是谁学习好、技术好、本领强、做事好……而不管他是否做人好、品德好。

记得少年时,我想崇拜学武功,师傅说不能随便就教我,要先了解我品德如何,因为将来要是我学成了满身功夫,

既可以见义勇为,也可以拦路抢劫。师傅说:“我教功夫,要引导你将来多做好事,给我争光。”其实“功夫”和“科学”一样,都是手段,要用来做好事,,需要有从良向善的追求,有慈悲为怀的修养。北京协和医院张之南教授曾讲

过,“当医生就要当好人”,这种鲜明的价值取向,就源于“科学济人道”协和校训。

就我国而言,科学是外来文化,曾经的科学落后严重挫伤我们的民族自信 ,于是,以科学救国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

但我们始终不要忘记,科学知识手段,是人类滋养善良和辅助人道的手段。当下,我们的学校培养出了不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聪明、成绩好,确自私、不善良。这正是我们的教育违背“科学济人道”的精神,没有给孩子们指出向着光明、向着高尚的人生方向!(全文摘自《健康报》2016年1月29日5版·人文视线·人文论道·由“科学济人道“所想到的")

 

医学是什么?——

 

医闹违法当惩处

(北京协和医院教授——陈德昌)

 

    每年总有几起医闹事件发生,闹得沸沸扬扬,闹得大家对社会产生不安全感,干扰了正在进行中的医疗改革。医闹这个问题已经使有些尚未走出校门的医学生、在职的临床医生感到困惑,甚至恐慌。医闹是违法的,有些家属在医院里任意打砸,侵犯临床医生的人身安全,殴打或者刀捅医生、护士,应该依法处理。对医闹,发生一起,要惩处一起。

  医学是一门需要艰苦探索的生命科学,而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从我国医学院和教学医院目前拥有的教师资源来看,培养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至少需要15年,而且培养数量与社会需求有差距。临床医生责任大,风险也大,超负荷工作,工资低,三级医院尤其如此。我们常听到有些病人抱怨:“到医院看病,路上花1个小时,门诊排队挂号花1个小时,大夫看病只有5分钟。”这样的抱怨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也常听到有些医生说,一个上午的门诊,一个人就要接待60多位病人。给每一位病人能留出多少时间,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大家对这种基本情况要心中有数。要通过深化医改来解决问题,绝不能让医闹再添乱。

  临床医生要做到尽可能不误诊、不漏诊,需要不懈地进行科学实践和积累,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而且,我们面对的疾病谱与50年前相比要复杂得多。把病人医治好,是医生和家属共同的愿望。临床医生犯错误有好几种情况,需要分析和核实,不同情况要不同处理。不能一出差错就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粗暴“打棍子”了事。

  最近我的朋友圈里都在转发一段视频:2015年“五一”劳动节这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位急诊科医生值夜班。他的老父亲从济南来京办事,到医院看儿子。儿子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只好挂了个号,规规矩矩地排着队。

  两个多小时后,他和儿子见了一面。父亲把一杯水放在诊桌上说:“儿子,我没有不舒服,就是想让你歇一会儿,喝口水。”大家想一想,谁家的儿子没有父亲,谁家的父亲不心疼自己的儿子。他们的时间都给了谁?这就是医生的奉献。他们的奉献应该获得尊重,而“红包”能弥补得了吗?

  发生医疗纠纷,家属不是仲裁者,他可以上告法院,依靠法律解决问题。家属没有权利凭一时冲动,在医院打砸、大闹,要求巨额赔偿。这些人把法律和法院放在什么位置了?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了?

  犯法必严惩。如果公安部门想息事宁人,执法不力,就是不作为,不敢担当。作为医生,我们要对医闹必受到法律的制裁有充分的信心;同时,丢掉恐慌和疑惑,鼓起勇气走在医疗改革的大路上。把病人服务好,把医学科学推向前进,永远是我们的天职。

 

 

医学是什么?——

 

王辰院士感悟:医生应是怎样的职业(2016年1月16日《健康报》医生频道)

来源:健康报 发布时间:2016-01-17 15:14:06

本文是王辰院士2008年9月6日在健康报上发表的从医感悟。文中说,真正的医学大家,绝不仅仅在于他诊断率的高低和技术上的高下,而是要真正能够给患者全方位的关爱。我们常说“医者父母心”,医生对患者付出关爱、责任与精湛的专业服务,一定会得到患者的尊重与信任。在今天看来,这种精神仍是当下医生需要认真思考并努力践行的。

 

医务工作是世上绝美的职业,更是高于职业之上的使命。医生是高尚的职业、吃苦的职业、读书的职业。

放开眼界看专业

我们总是很狭窄地理解自己的专业,将自己固定在某一领域,偏重于技术思维,而常常忽略人文和哲学思维,忽略对于医学模式的探究。医学模式也即医学观,指人们用什么观念与方法看待、研究和处理健康和疾病问题,是对健康、疾病、死亡等重要医学问题的总体观。过去几百年间,在生物医学模式下,细菌学理论、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医学学科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细胞学说、进化论等。

但巨大的成就随之使人骄傲并钟情、沉浸于技术,导致科学与技术主义抬头,对科技的有害性认识不足,并有意遮掩。这种模式的缺陷就是忽视了疾病由单因单果、单因多果向多因单果和多因多果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医学各个学科脱离了彼此的联系而各自发展,忽视了作为医学对象的人的完整性,忽略了人的心理感受和社会联系。而在医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注重患者的精神感受

医学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治疗疾病时,往往容易忽略人的心理感受和社会联系,忽略人和自然的联系。从系统和整体观上,从医生的身心观和社会观上,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生物学之外的社会、心理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于是在行医中,绝对不能只考虑细菌引起的感染,基因引起的易感性等技术层面的问题,同时更要注重患者的精神感受。在诊断和治疗时要注意整个过程中情绪的把控,特别要注意家属心态、单位心态、社会心态等。要知道,人是有社会联系的个体,作为医生必须要兼顾预防医学和健康维护的双重责任。 

给患者全方位关爱

20世纪70年代,美国内科医生恩格尔首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个模式诞生后即被认为是现代医学模式。那么,现代医学模式应该思考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指导临床实践呢?

真正的医学大家,绝不仅仅在于他诊断率的高低和技术上的高下,而是要真正能够给患者全方位的关爱。健康会受到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另外生活方式也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真正深刻影响一个人生物学状态、疾病状态的,首先是遗传。另外后天因素也非常重要,比如心性、心理特征,还有心态问题。我们关爱病人,绝不能从有限的医药上做文章,而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更周全地着眼。

或许我们这些人今生今世能够做一些贡献的,便是探索更好更高层次的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它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要看到这一点。面对中国医学界目前的状况,我们要检视自身,这样才能大气。我们早就知道了医学模式这个名词,但是直到现在医学教育体系也没有系统的相关设计。而在医学生阶段即注重人文、心理、社会有关问题的认识和培养却至关重要。 

我们要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要兼顾技术性和人文性。患者生病的时候是送去一碗粥重要还是给予关爱重要?表面上好像粥重要,但其实最有效的还是语言的关爱。医疗服务一定要“软硬兼施”。不少大夫在技术方面非常有能力,但在人文方面非常弱。必须要有人文精神,必须注重病人的主观体验,必须真正了解什么是病人的幸福感,我们才能给病人带来幸福感。   

体现医生的大爱

医患之间的信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证。事实上,大多数医护人员是称职的,是具备应有的专业水准和职业道德的。他们平日工作辛苦、繁忙,还要不断学习深造,没有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很难做一个好医生的。但是,也确有少数医生的不当行为败坏了白衣天使的形象,致使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其实医患关系就是基于共御疾病的利益而结成的一种共同体。我们的医生要在看病时把这一信息传递给病人:虽然治疗您的病有一定的风险,但我们愿意冒着这个风险尽力挽救您的生命,希望患者及家属和我们共同避开风险。

一个好医生的出色在于当科学技术能够解决病人问题时,把病人的病情解决了。如果科学技术解决不了,则能够让患者有精神寄托,依然抱有希望。只有当病人相信你、信任你的时候,他的生命、他的痛楚都拜托你来维护和解决的时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医患关系。如今技术发展迅速,医生面对患者时必须要给予充分的精神慰藉,同时要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这才是医生大爱的体现。

语言>药物+刀械

很多医生都只会作动着刀子、拿着药片的医生,却很难取得与患者心灵上的沟通。事实上,在语言、药物、刀械这三大法宝中,占70%以上的应该是语言上的人文关怀。每个医生都要学会运用语言。经常有医生对病人说,什么是阑尾炎,就是烂肠子;并发症发生率2%,但赶上你就是100%。这样说有没有考虑过病人的感受?

能不能试着转化语言方式呢?口腔科医生在给患者拔牙时,如果能自内向外将每一个步骤讲清楚,让患者明白,患者就不会感觉紧张。医生要学会说话:面对患者得会说话,与家属、同事要会交流。

比如在监护室,我们经常教大夫这样说:“这个病人看起来不太好,但是我们会继续努力,哪怕有一线希望,只要家人有这样的愿望,我们会尽我们所能。但如果病人万一不行的话,我们也会尽我们所能,在病人生命的最后阶段给他一个人道的照看,让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得到很好的照顾。”

但是,现在家属很少听得到这样的话。能不能试着这样跟病人及家属交流?这样的话,病人会虽死尤谢。这就是具体实践医学模式转型的方式方法。

 

精彩感悟

▲什么是医生?与其说这是一种职业,不如说是一个神圣的使命。医生是承担责任最重的人,也是观察、思维、决策、执行能力最强者,这是一群最优秀的人。爱心和责任心是医护人员必备的素质。我们常说“医者父母心”,医生对患者付出关爱、责任与精湛的专业服务,一定会得到患者的尊重与信任。

▲医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善良,做善良智慧的人。责任,做有责任并且堪舆责任的人。能力,做通

医务工作是世上绝美的职业,更是高于职业之上的使命。医生是高尚的职业、吃苦的职业、读书的职业。

放开眼界看专业

我们总是很狭窄地理解自己的专业,将自己固定在某一领域,偏重于技术思维,而常常忽略人文和哲学思维,忽略对于医学模式的探究。医学模式也即医学观,指人们用什么观念与方法看待、研究和处理健康和疾病问题,是对健康、疾病、死亡等重要医学问题的总体观。过去几百年间,在生物医学模式下,细菌学理论、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医学学科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细胞学说、进化论等。

但巨大的成就随之使人骄傲并钟情、沉浸于技术,导致科学与技术主义抬头,对科技的有害性认识不足,并有意遮掩。这种模式的缺陷就是忽视了疾病由单因单果、单因多果向多因单果和多因多果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医学各个学科脱离了彼此的联系而各自发展,忽视了作为医学对象的人的完整性,忽略了人的心理感受和社会联系。而在医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注重患者的精神感受

医学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治疗疾病时,往往容易忽略人的心理感受和社会联系,忽略人和自然的联系。从系统和整体观上,从医生的身心观和社会观上,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生物学之外的社会、心理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于是在行医中,绝对不能只考虑细菌引起的感染,基因引起的易感性等技术层面的问题,同时更要注重患者的精神感受。在诊断和治疗时要注意整个过程中情绪的把控,特别要注意家属心态、单位心态、社会心态等。要知道,人是有社会联系的个体,作为医生必须要兼顾预防医学和健康维护的双重责任。 

给患者全方位关爱

20世纪70年代,美国内科医生恩格尔首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个模式诞生后即被认为是现代医学模式。那么,现代医学模式应该思考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指导临床实践呢?

真正的医学大家,绝不仅仅在于他诊断率的高低和技术上的高下,而是要真正能够给患者全方位的关爱。健康会受到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另外生活方式也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真正深刻影响一个人生物学状态、疾病状态的,首先是遗传。另外后天因素也非常重要,比如心性、心理特征,还有心态问题。我们关爱病人,绝不能从有限的医药上做文章,而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更周全地着眼。

或许我们这些人今生今世能够做一些贡献的,便是探索更好更高层次的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它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要看到这一点。面对中国医学界目前的状况,我们要检视自身,这样才能大气。我们早就知道了医学模式这个名词,但是直到现在医学教育体系也没有系统的相关设计。而在医学生阶段即注重人文、心理、社会有关问题的认识和培养却至关重要。 

我们要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要兼顾技术性和人文性。患者生病的时候是送去一碗粥重要还是给予关爱重要?表面上好像粥重要,但其实最有效的还是语言的关爱。医疗服务一定要“软硬兼施”。不少大夫在技术方面非常有能力,但在人文方面非常弱。必须要有人文精神,必须注重病人的主观体验,必须真正了解什么是病人的幸福感,我们才能给病人带来幸福感。   

体现医生的大爱

医患之间的信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证。事实上,大多数医护人员是称职的,是具备应有的专业水准和职业道德的。他们平日工作辛苦、繁忙,还要不断学习深造,没有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很难做一个好医生的。但是,也确有少数医生的不当行为败坏了白衣天使的形象,致使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其实医患关系就是基于共御疾病的利益而结成的一种共同体。我们的医生要在看病时把这一信息传递给病人:虽然治疗您的病有一定的风险,但我们愿意冒着这个风险尽力挽救您的生命,希望患者及家属和我们共同避开风险。

一个好医生的出色在于当科学技术能够解决病人问题时,把病人的病情解决了。如果科学技术解决不了,则能够让患者有精神寄托,依然抱有希望。只有当病人相信你、信任你的时候,他的生命、他的痛楚都拜托你来维护和解决的时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医患关系。如今技术发展迅速,医生面对患者时必须要给予充分的精神慰藉,同时要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这才是医生大爱的体现。

语言>药物+刀械

很多医生都只会作动着刀子、拿着药片的医生,却很难取得与患者心灵上的沟通。事实上,在语言、药物、刀械这三大法宝中,占70%以上的应该是语言上的人文关怀。每个医生都要学会运用语言。经常有医生对病人说,什么是阑尾炎,就是烂肠子;并发症发生率2%,但赶上你就是100%。这样说有没有考虑过病人的感受?

能不能试着转化语言方式呢?口腔科医生在给患者拔牙时,如果能自内向外将每一个步骤讲清楚,让患者明白,患者就不会感觉紧张。医生要学会说话:面对患者得会说话,与家属、同事要会交流。

比如在监护室,我们经常教大夫这样说:“这个病人看起来不太好,但是我们会继续努力,哪怕有一线希望,只要家人有这样的愿望,我们会尽我们所能。但如果病人万一不行的话,我们也会尽我们所能,在病人生命的最后阶段给他一个人道的照看,让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得到很好的照顾。”

但是,现在家属很少听得到这样的话。能不能试着这样跟病人及家属交流?这样的话,病人会虽死尤谢。这就是具体实践医学模式转型的方式方法。

 

精彩感悟

▲什么是医生?与其说这是一种职业,不如说是一个神圣的使命。医生是承担责任最重的人,也是观察、思维、决策、执行能力最强者,这是一群最优秀的人。爱心和责任心是医护人员必备的素质。我们常说“医者父母心”,医生对患者付出关爱、责任与精湛的专业服务,一定会得到患者的尊重与信任。

▲医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善良,做善良智慧的人。责任,做有责任并且堪舆责任的人。能力,做通

医务工作是世上绝美的职业,更是高于职业之上的使命。医生是高尚的职业、吃苦的职业、读书的职业。

放开眼界看专业

我们总是很狭窄地理解自己的专业,将自己固定在某一领域,偏重于技术思维,而常常忽略人文和哲学思维,忽略对于医学模式的探究。医学模式也即医学观,指人们用什么观念与方法看待、研究和处理健康和疾病问题,是对健康、疾病、死亡等重要医学问题的总体观。过去几百年间,在生物医学模式下,细菌学理论、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医学学科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细胞学说、进化论等。

但巨大的成就随之使人骄傲并钟情、沉浸于技术,导致科学与技术主义抬头,对科技的有害性认识不足,并有意遮掩。这种模式的缺陷就是忽视了疾病由单因单果、单因多果向多因单果和多因多果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医学各个学科脱离了彼此的联系而各自发展,忽视了作为医学对象的人的完整性,忽略了人的心理感受和社会联系。而在医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注重患者的精神感受

医学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治疗疾病时,往往容易忽略人的心理感受和社会联系,忽略人和自然的联系。从系统和整体观上,从医生的身心观和社会观上,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生物学之外的社会、心理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于是在行医中,绝对不能只考虑细菌引起的感染,基因引起的易感性等技术层面的问题,同时更要注重患者的精神感受。在诊断和治疗时要注意整个过程中情绪的把控,特别要注意家属心态、单位心态、社会心态等。要知道,人是有社会联系的个体,作为医生必须要兼顾预防医学和健康维护的双重责任。 

给患者全方位关爱

20世纪70年代,美国内科医生恩格尔首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个模式诞生后即被认为是现代医学模式。那么,现代医学模式应该思考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指导临床实践呢?

真正的医学大家,绝不仅仅在于他诊断率的高低和技术上的高下,而是要真正能够给患者全方位的关爱。健康会受到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另外生活方式也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真正深刻影响一个人生物学状态、疾病状态的,首先是遗传。另外后天因素也非常重要,比如心性、心理特征,还有心态问题。我们关爱病人,绝不能从有限的医药上做文章,而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更周全地着眼。

或许我们这些人今生今世能够做一些贡献的,便是探索更好更高层次的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它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要看到这一点。面对中国医学界目前的状况,我们要检视自身,这样才能大气。我们早就知道了医学模式这个名词,但是直到现在医学教育体系也没有系统的相关设计。而在医学生阶段即注重人文、心理、社会有关问题的认识和培养却至关重要。 

我们要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要兼顾技术性和人文性。患者生病的时候是送去一碗粥重要还是给予关爱重要?表面上好像粥重要,但其实最有效的还是语言的关爱。医疗服务一定要“软硬兼施”。不少大夫在技术方面非常有能力,但在人文方面非常弱。必须要有人文精神,必须注重病人的主观体验,必须真正了解什么是病人的幸福感,我们才能给病人带来幸福感。   

体现医生的大爱

医患之间的信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证。事实上,大多数医护人员是称职的,是具备应有的专业水准和职业道德的。他们平日工作辛苦、繁忙,还要不断学习深造,没有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很难做一个好医生的。但是,也确有少数医生的不当行为败坏了白衣天使的形象,致使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其实医患关系就是基于共御疾病的利益而结成的一种共同体。我们的医生要在看病时把这一信息传递给病人:虽然治疗您的病有一定的风险,但我们愿意冒着这个风险尽力挽救您的生命,希望患者及家属和我们共同避开风险。

一个好医生的出色在于当科学技术能够解决病人问题时,把病人的病情解决了。如果科学技术解决不了,则能够让患者有精神寄托,依然抱有希望。只有当病人相信你、信任你的时候,他的生命、他的痛楚都拜托你来维护和解决的时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医患关系。如今技术发展迅速,医生面对患者时必须要给予充分的精神慰藉,同时要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这才是医生大爱的体现。

语言>药物+刀械

很多医生都只会作动着刀子、拿着药片的医生,却很难取得与患者心灵上的沟通。事实上,在语言、药物、刀械这三大法宝中,占70%以上的应该是语言上的人文关怀。每个医生都要学会运用语言。经常有医生对病人说,什么是阑尾炎,就是烂肠子;并发症发生率2%,但赶上你就是100%。这样说有没有考虑过病人的感受?

能不能试着转化语言方式呢?口腔科医生在给患者拔牙时,如果能自内向外将每一个步骤讲清楚,让患者明白,患者就不会感觉紧张。医生要学会说话:面对患者得会说话,与家属、同事要会交流。

比如在监护室,我们经常教大夫这样说:“这个病人看起来不太好,但是我们会继续努力,哪怕有一线希望,只要家人有这样的愿望,我们会尽我们所能。但如果病人万一不行的话,我们也会尽我们所能,在病人生命的最后阶段给他一个人道的照看,让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得到很好的照顾。”

但是,现在家属很少听得到这样的话。能不能试着这样跟病人及家属交流?这样的话,病人会虽死尤谢。这就是具体实践医学模式转型的方式方法。

 

精彩感悟

▲什么是医生?与其说这是一种职业,不如说是一个神圣的使命。医生是承担责任最重的人,也是观察、思维、决策、执行能力最强者,这是一群最优秀的人。爱心和责任心是医护人员必备的素质。我们常说“医者父母心”,医生对患者付出关爱、责任与精湛的专业服务,一定会得到患者的尊重与信任。

▲医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善良,做善良智慧的人。责任,做有责任并且堪舆责任的人。能力,做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能力的人。关爱,做关爱他人的人,特别是关爱病人,终生以实践人道精神、履行人道职责为己任的人。

▲作为医生,你可以不知道莫扎特,但是你必须懂得欣赏音乐,体会那种随着音乐的起伏,无以名状的内心感受。这样你才能够理解和洞察人类的情感。


“在对那些不能宽容的错误问责和处罚的同时,我们应该宽容那些情有可原的错误。如果我们把犯错和犯罪等同起来,将置那些优秀的医生于一个危险的境地,最终导致医生和患者双输。”

三位医生犯错结局却不同

一名年轻医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明尼苏达大学,为一位7岁孩子做心脏手术,那时候心脏外科刚刚兴起。手术中,这名医生不小心误伤了心脏壁,大量鲜血顿时喷涌出来。这个医生立刻慌了手脚,采取了错误的处理措施,试图用止血钳钳夹止血,结果反而扩大了心脏的破口。上级医生急忙上台抢救,但患儿依然不幸死亡。

这位年轻医生害怕不已。他的上级问他:“你在这件事中学到什么?”他回答:“我应该用手指压迫止血,再做后续处理。”上级医生说:“很好,这就够了。明天的手术依然由你来主刀。”

这位年轻医生叫伯纳德,他后来成为赫赫有名的心脏外科大师,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并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第二位医生是医疗剧《豪斯医生》豪斯的得力助手Chase。有一天,Chase得知自己的父亲去世了,心中非常难过,魂不守舍。这时候,一位患者找他看病,他没有仔细询问就给患者开出处方,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豪斯医生想尽办法也未能挽回患者的生命。

事情被发觉后,一个委员会对此进行了调查,最后认为,Chase虽然犯有严重错误,但考虑到当时他刚得知父亲的死讯,难免出现情绪波动和判断错误,虽然给了他处分,但未剥夺他的行医资格。

第三位医生是迈克尔·杰克逊的私人医生穆里,他是一位心脏医生,不具备使用异丙酚的资质。由于迈克尔长期失眠且一般药物无效,他在一无资质二无抢救设备的情况下,违规给迈克尔使用了异丙酚,且使用后没有进行持续观察而是离开了房间。这直接导致迈克尔死亡。2011年11月,穆里被判过失杀人罪名成立,判坐牢四年。

这三位医生的差错都导致患者死亡,但是,受到的处理完全不同。医疗是一个特殊行业,每天和重症打交道的医生和科室,更是天天和生死打交道。对于很多专业来说,一刀成人一刀毁人不是夸张;而医生一只脚在医院一只脚在法院,也是很多医生的最大痛苦和无奈。

优秀医生的培养太难了

一名优秀医生的培养非常艰难。以我身处的环境为例,一名外科医生的成长过程是这样的:首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医科大学,完成5年~8年不等的繁重学业,掌握各科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专业知识及技能。毕业后进入医院,要先进行第一阶段培训,时间是三年,目的是打好扎实的外科基础。然后,进入第二阶段专科培训。这一阶段不需要到各科室轮转,而是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上进一步提高。

之后,虽然可以从事这个专业的临床工作了,但还只是一个新手。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需要再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宵衣旰食的艰苦锻炼和上级医生的悉心教导。

这些优秀的外科医生再经过几十年的锤炼成长,其中一小部分会成为优秀的外科专家。而大师级的人物则凤毛麟角,可遇不可求。

很多人抱怨:“为什么优秀的专家那么少?”就是因为:一名优秀医生的培养需要最少十几年的时间,需要个人十几年如一日地执着努力。

医生是最不能出错的行业,一台十几个小时的手术,可能因为一针没有缝好,一刀没有切好,一个结没有打好而前功尽弃。

但医生又是一个不可能不出错的行业。时至今日,这个行业依然极度依赖医生的天赋和经验。而医生毕竟不是机器,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他们也会有感情纠葛,也会恼怒烦躁,会像Chase一样悲伤难过,也会像伯纳德一样张皇失措。

没有人能一辈子永远保持最佳的状态,所有的医生都会出错。如果医生出一次错就要被剥夺资格,那么这世上就没有医生了。

医生是什么?医生是一群被赋予了神一般职责的凡夫俗子。无论他们多么优秀,专业、技术多么精湛,但不可能像神一样永远不出错。

宽容对待情有可原的错误

当这群承担着神一样职责的凡夫俗子出了错,我们该怎么办?在我看来,应该首先以人的标准来看看这个过错是否可以原谅。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上面这三位医生。

伯纳德作为一名年轻医生,碰到那种情况出现短暂的慌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这种危重情况下几秒钟的慌乱足以造成患者死亡。站在病人的角度可能难以接受,但是,一位医生在危急情况下的镇静自若是靠无数实践历练出来的。

Chase所犯的错误比伯纳德要严重。这样的案例若出现在国内,处理肯定要严厉得多。我认为,国内医疗事故处理不是太宽松,而是太严苛。唯其太过严苛,才使很多医院出现纠纷时会想方设法逃避责任。其实,很多时候医院在乎的不是钱而是医生。一名优秀医生的培养实在太难了,很多基层医院科室骨干本来就寥寥,再不保护业务都很难开展了。

而因为一次失误就断送一名优秀医生的前途,对患者、对社会真的好吗?

而穆里则是一个毫无医德和操守的医生,在金钱面前,他放弃了做医生的全部底线,他的违法行为被追究,不会有医生反对。相反,这会对医疗行业的自律起到积极作用。

不久前,一名北京医生和一名福建医生被控医疗事故罪。对于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具体情况我不清楚,也不想评判,我只想说两点:第一,医生应该尊重法律。走上法庭不等于有罪,在某种意义上,如果我们无罪,那法庭恰恰是我们证明自己清白的地方。第二,法律在面对医疗问题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医疗的特殊性。医生是一个面对生死的行业,但医生毕竟是人不是神,一定会犯错。我们在评判医生错误性质和程度的时候,应该以人的标准而不是以神的标准,不能放纵,但亦不可太苛刻。

在对那些不能宽容的错误问责和处罚的同时,我们应该宽容那些情有可原的错误。如果我们把犯错和犯罪等同起来,将置那些优秀的医生于一个危险的境地,最终导致医生和患者双输。
(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 宁方刚)
 
    我按:宁方刚教授的见解,已经阐明医学的实际情况。对于医学,我原来就认为是落后的科学,自然界总是超过
人类的认识给人们提出新的疾病的任务。比如几千年来的结核病,19世纪末自然界给人类出的题目是艾滋病等,未来不知道自然界又给我们出一道什么疾病的题目。自然界总是先出现疾病,然后才有医生研究疾病。可以说疾病时先进分子,人类是后进分子。也像侦查人员面对破案一样,做坏事的人在先,破案人员破案在后,破案人有时在研究案情时,也会出现思路、看法、分析上的不一致,也会出现误差,破案人员也总是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最终才能没有误差的逮住做坏事的人。又,  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发生,医生用相同的药物医治,其效果不一样,这不是医生的无能或过错,而是医生要研究的复杂性。又,对于疾病在人身上的发生,使人患病,对人生来说,是一个插曲。医生诊治疾病,也是对人身的横断面的插曲,认识疾病的时候,也会出现偏差,也是在不断的修改,不断地治疗,直到把病人的疾病去除,恢复健康。这条道路有时是非常弯曲的、坎坷的。又,像宁方刚教授所讲的,我们人类要认识疾病,研究疾病,总是因为社会的分工,而有医生来研究,总是需要时间,须要医生的精力,这精力有时是终生的精力,劳其筋骨,对得起天降大任于斯人,用一生的精力才能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精良的医生。又,即使是这样,也难免会有新的情况,继续等待研究,未知的领域天天就会出现。……
 
 
所以,医学是什么?——
 
医学总跟不上疾病的节奏
 
近日,北京市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迎来20周年院庆并举办了首届北京顺义妇幼发展论坛,著名妇产科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郎京和并聘为该院名誉院长,郎京和院士工作站也正式落户该院。论坛上,郎院士所做的《三思医学医学三思》报告诠释了他对医学的理解。
   什么是医学?郎京和指出,医学首先是科学,它有两大特性:局限性和风险性.医学的局限性在于:1.认识有局限性,如16世纪有了解剖学,我们才开始认识人体结构。2.方法有局限,如一百多年前没有输血、抗生素,也没有真正的麻醉。
即便是认识、方法不断向前发展也是相对的、片面的,甚至可能会出现错误。郎院士举例说,1949年,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授予莫尼茨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们认为莫尼茨用手术切除部分大脑白质的方法是对治疗精神病的特殊贡献。但随后临床发现,患者治疗后变的感情淡漠、行动迟缓,甚至有的成了植物人,于是开始反思该方法存在的弊端,并渐渐抛弃了该术式。对此,郎京和说:“疾病是不可能被人类完全征服的,它们一直在伺机反扑,或者‘提升水平’,儿医学却永远是‘落伍者’,总是在其他科学的前拉后推下‘爬行’。”
  局限性在一定成熟上也决定了医学的风险性,况且还是在鲜活的生命上施行诊治,每个个体情况都很复杂,不可避免的会出错。特别是门诊,有关研究显示,我国医院的总体误诊率约27.8%,恶性肿瘤、结核病等更是高达40%。我们不能太苛求医生,企图抵抗生、死、苦、痛的力量是徒劳的,患者也不能把医生当神。
郎京和认为,医患之间有着天然的不同,首先价值观不同,患者看病希望绝对治愈,但医生做不到。其次,感受不一样,病在患者身上,医生或许永远无法直接感受。那么如何才能得到患者信赖?患者永远是医生最重要的老师,医生必须把对患者的实践、关爱放在首位,去无限接近患者的感受,理解他们,做一个不离开“病床”的临床医生。
   医患之间可以有误解,但这并不是解不开的结,相反这只是一个“活结”,我们通过了解、理解、谅解可以解开这个“结”。(摘自《健康报》2016年2月1日8版医学论坛)
 
 
医学是什么?——盼患者文明就医成常态
 
这些年来,为创建和谐社会大环境,医方在医德建设和文明行医方面下了功夫。但至今,有关部门对患者文明就医还少有触动,缺少建设性举措,不文明现象比比皆是。
   频发的伤医辱医事件是极端不文明现象,已涉违法犯罪,为全社会高度关注。而更为普遍有不为人们重视的患者不文明行为,在医疗机构几乎天天可见。
   在门诊,不按秩序排队就医;乱敲甚至撞开诊室门;在诊室内高声喧哗,甚至破口骂人;诊断完毕迟迟不愿离开诊室,守住医生,不停地打岔,提出很多本病有关或无关的问题,根本不顾其他患者正在就诊;拿自己的医保卡,强迫医生为他人开方诊疗,男人开妇科药,大人配小儿专用药……
到医院就诊,待好转或痊愈后却分文不缴悄悄溜走;名字患者病情危重而不可逆,家属却找茬谈钱,要义无人员承担损失;患传染病或流行性性疾病后不接受隔离;把对社会的不满发泄到医院或医务人员身上;对医学、医院医生的期望超过医疗本身的能力,不共担风险……
这些不文明就医行为严重影响医疗秩序和患者的正常诊疗。
文明做人,文明做事,是对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在医疗实践中,就是文明行医和文明就医。无论男女老幼,职位高低,各行各业,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病痛染身,都有成为患者的可能,所以文明就医与我们每一个人都相关。
文明就医使患者及其家属应该具有的一种特殊社会公德,它要求在实现患者生命权、健康权的同时,不得妨碍、连累社会群体健康和生命的生态平衡,不得把自己对各种可逆或不可逆的健康缺失、生命损害的愤怒,无故蛮横地发泄到医院或医务人员身上。文明就医才能医患和谐,医患和谐才能医患双赢。
医生不是患者的仇人,更不是患者的敌人,医生是患者生命的守护神,医生和患者共同的敌人是疾病,,治病是第一需要。尊重医生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感恩应该是人们对待医生和医学的应有的一种态度。
 医患和谐是社会之幸,是患者之幸。医患关系的好坏需要医患双方共同维护,缺少任何一方努力都难以和谐。所以,我们在大力推进文明行医的同时,必须提倡文明就医。改变心态,改变行为,从我做起,从点滴开始,自觉维护好医疗环境和诊疗场所的秩序,遵守有关规定和行为守则,约束自己的行为。2016年(或在以后的岁月里(我加)),让我们共同呼吁和努力,做个文明就医者(和文明行医者(我加))。(摘自《健康报》2016年2月1日8版医学论坛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陈卫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