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正确的带宝宝看病

 繟然 2016-04-12


如何正确的带宝宝看病


本文的受众是儿科医生和具有钻研精神的父母。终极系列的目标是看完本文,对该问题有较深的理解。


导读:本文是针对家长的文章,儿科医师不用看啦。

本文目的:明白怎么带孩子看病最安全、有效。

前言

小宝宝免疫力弱,而外面的世界有太危险。忽冷忽热时,宝宝最易得病,冬夏季节各大医院儿科门诊日夜爆满可证实这一点。宝宝生病,最难受的是家人,在家里处理不了时,只能去医院看病,可是,你真的知道如何正确的带孩子看病吗?


强调一点,如果不相信某个医院,那就别去,不然病看不好!家长、医生都惹一肚子气,一定去信任的医院!!!!

强调一点,如果不相信某个医院,那就别去,不然病看不好家长、医生都惹一肚子气,一定去信任的医院!!!!

强调一点,如果不相信某个医院,那就别去,不然病看不好家长、医生都惹一肚子气,一定去信任的医院!!!!


再强调一点,大部分医生都是好的,谁都不想坏自己名声;大部分的家长也都是好的,只是想让自己孩子好的更快点,少受点罪。那咋办才能让两个好人相处的更好呢?文明求医,文明行医。


下面开始正文啦:

所谓看病,

最先的是去医院前的处理;

核心是病,就是把病弄清,处理好;

重点是孩子安全,不能因为看病这个过程让孩子病情加重、染上其他病;

其他还要做到是孩子、家长舒服、快速的结束看病过程

哈哈,那咱们就从这几点谈起吧。

一、看病前对疾病的处理

1.发热的宝宝关于发热的处理,可以参阅相关文章:《发热系列-孩子发热的处理》,关注本微信号,回复发热就能看到,如果嫌麻烦,那就看简单总结:

●记录下体温变化情况。

●体温大于38.5摄氏度时/孩子不舒服时,给予退热药物治疗。(美林或者泰诺林),有热性惊厥病史的38.0摄氏度可以给。

●保持环境温度凉爽,孩子穿宽松的衣服。

●如果宝宝发热伴有抽搐,可以使用手机录下孩子抽搐的样子,以便医生更好的评估,关于抽搐时如何处理,回复抽搐,阅读《热性惊厥-终极版-医生、家长请查阅》

●去医院的时候也带着退热药物,告知医生孩子发热的情况以及相关病史(例如热性惊厥)。


2.腹泻的宝宝

●孩子如果有便,可先留取大便标本,使用干净器皿(塑料瓶或者保鲜膜),留取粘液、血丝的部分,2小时内送检。

●关于腹泻的孩子什么时候去看病,回复腹泻,查看《儿童急性腹泻应该吃什么?》了解。


3.声音嘶哑、喘不上气、狗叫样咳嗽的孩子

这种情况属于喉炎,家长可以打开窗口,让冷风吹下孩子,如果是夏天,可以打开浴室的莲蓬头,让孩子吸水蒸气,或者让孩子吸加湿器散发的水蒸气,缓解孩子的症状。


4.感冒、咳嗽的孩子

这种情况多是病毒感染所致,在家里不要自作主张,先把抗生素吃上啦,等医生决定是否吃抗生素。

关于对症的感冒药(止咳的,止鼻塞的),最好也等医生看过再吃,因为美国儿科学会目前不推荐在4岁以下孩子擅自吃这些药物。4岁以上谨慎使用。


5.烫伤的孩子

遵循冲、脱、泡、盖、送的原则处理。

●冲:干净凉水冲30分钟或者冲到不痛为止,自来水就行。千万不要涂蛋清、牙膏等,没有用,还阻止散热。那直接用冰块好吗?不行,因为太快的降温,会造成二次创面损伤,可以用毛巾包着冰块降温,最好还是凉水冲。

●脱:小心去除表面的衣物(如果能去掉的话),可以用剪刀剪开,不好剪的话,千万别硬来。

●泡:在冷水中浸泡10-30分钟,再次散热啊。如果孩子烫伤的地方非常多,超过30%啦,为避免因降温导致的体温、血压急剧下降而导致休克,不建议泡孩子啦。

●盖:用洁净的纱布等覆盖伤口,注意是覆盖,不是包的紧紧的。纱布最好,因为它不和伤口粘连,避免使用多毛的,和伤口容易粘连的布料,紧急情况下,湿毛巾是可以的。

●送:最好送到有烧伤科的医院,最起码要送到有急诊外科的医院就诊,送前打电话问好,别耽误了疾病。


上面图片来自丁香园。


二、弄清病、处理好

1.详细的现病史很重要!

医生如何诊断疾病,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现病史(就是这次发病的过程),通过现病史找出孩子哪个系统出了问题(例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然后在具体到某个疾病。所以,孩子的现病史非常重要,包括什么呢?包括因、症、伴、治疗、变、饮食、睡眠、大小便。如果能非常清楚的告诉医师这些情况,那对诊断帮助非常大!这都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一到来(哈,怎么看起来像讲怎么诊断疾病啦)。

因,就是这次疾病的原因,孩子的常见病无外乎发热、呕吐、腹泻、咳喘等,大部分都是各种感染啦,接触到过敏原等原因。所以,家长可以想下,孩子是否接触到感冒发烧拉肚子的人啦,是否接触到花粉、尘土啦,是否吃海鲜啦等等。

症,就是症状,孩子这次是哪里不舒服啊,是咳嗽、流鼻涕;还是呕吐、腹泻?孩子发热、身上有皮疹?这些就是症状,除了这个,还要想明白这种症状多长时间啦?每天这种症状有多少次(例如咳嗽);在什么时间发生的多?总而言之,就是弄明白在什么时间,在身体的那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个事情是什么?

伴,就是伴随症状。意思是除了主要症状外,是否还有别的问题,例如,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孩子,要知道是否伴有发热,这对诊断是感染性腹泻还是食饵性腹泻非常重要。

治疗,就是来医院前给的孩子的所有治疗,包括用药,剂量,频率。不要隐瞒,比如给孩子贴过膏药等,不要不好意思说,治疗的情况对于疾病的诊断很重要。

变,就是疾病的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的变化,包括什么呢?发热的热峰有没有下降?发热的间隔是否拉长啦?腹泻的次数有没有减少?就是这些情况。医生需要知道孩子的症状是加重还是减轻啦。

饮食/睡眠/大小便,这个可以说是孩子的一般情况,爸妈也需要告知医生;但是不要把孩子的饮食记录本、大便记录本直接给医生,因为大家也知道,在公立医院,看个病也就10分钟,如果让医生从你的记录本里总结孩子的情况,那是非常浪费时间的。所以,爸妈要先总结下,比如,孩子这几天吃饭比之前少了多少,有没有之前健康时候的一半?大便一天几次,有没有稀便?小便几个小时没有啦,一天有几次?


2.除了现病史之外的情况。

既往史:这里面最重要的是疫苗接种史和过敏史,因为这两个关系到诊断和治疗的选择。有些孩子的不舒服可能就是疫苗反应,例如接种完麻风疫苗后一周,宝宝出现发热伴有全身的皮疹,孩子泪汪汪的,看起来非常吓人,其实不用怕,这就是麻风疫苗中麻疹疫苗的反应。另外就是过敏史,这个一定要记住哦,关系到抗生素的使用问题,不是小问题!!!除了这两个,剩下就是手术和输血史,这个大多孩子都没有。然后还有和本次发病无关的疾病,如有慢性病的孩子需要提供孩子疾病名称、目前有无用药治疗等。

家族史:最起码要提供和本次疾病相关的家族史,就是家里面有没有其他人患有类似疾病。例如,孩子这次是因为喘息入院,那一定要告知父母有没有哮喘病史。孩子因为发热抽搐入院,要问清楚爸妈小时候,兄弟姐妹有没有癫痫、之前有没有热性惊厥病史。

3.查体、查体-要积极配合!

目前,在门诊的医生,通常针对孩子的目前症状进行相关部位的详细查体,其他部位简单查体,甚至不查。用心的爸妈也通常知道这次宝宝生病,医生可能需要检查的部位,进入诊室前就做好准备啦。哈哈,都需要做什么准备呢?下面一一到来。

首先,意识、精神状态最重要,宝宝们不会装病,有就是有,没有问题,那我就好好玩。意识、精神状态为什么重要,说起来很虚,主要有什么?意识是人对自己和周围情况的认识,哈,简单说就是这个患者是不是清醒的。精神状态是人脑对外界环境的刺激进行反应时表现出来的状态,这么理解呢,就按照精神病患者的样子记忆就行,如果精神出了问题,就可能表现为不知道自己在哪,表现出怪异语言、动作等。医生通过什么来评价患者的意识和精神呢?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孩子进行几句对话;对于沉睡的孩子还可能进行按压眼眶等检查。注意,有时候,孩子的状态变化较大,家长应该把孩子精神状态的情况向医生说下以便更准确的了解孩子病情。

呼吸系统的问题:声嘶、喉鸣、咳嗽、咳痰、喘吸、呼吸困难。有这些问题时,肺部是一定要听诊的,喉咙大多数时候是要看的,所以,进入诊室前,宝宝就别穿太紧的,不好向上拉的衣服,另外,不要在检查前给宝宝喝水、吃东西,否则一看喉咙,一刺激,全吐出来啦。

消化系统的问题:腹泻、腹痛、腹胀、呕吐、便秘、便血。有这些问题时,腹部是一定要检查的,视触叩听一样都少不了,所以,第一腹部要容易暴露,别穿难脱的衣服。第二还是别吃东西啦,否则一按肚子,还是吐。第三,帮助医生安抚、固定孩子,因为按肚子时孩子也害怕,腹部疼痛时孩子会动,这时父母的协助就非常重要。


4.必要的检验和检查

血液方面检查:

◆针对常见病,例如感冒、发热、腹痛这些情况,为了弄清楚是否是细菌感染以便正确、及时使用抗生素,通常孩子可能需要查血常规(通常会加C反应蛋白,就是CRP);另外如果孩子状态不好,有脱水、酸中毒等情况,还会查生化/血气/离子等。

◆如果孩子1-2天前看过病,当时查过这些项目,一定要带着结果,让医生决定这是是否还需要查,并且方便对比下。

如果是第一看病,第一要配合,对于医生开出的检验不要抱怨,不要想为什么宝宝就一个感冒,就要查血,让孩子那么受罪!既然来医院了,那就相信医生吧,别因为看个病惹一肚子气。第二,缓解孩子紧张情绪、帮助护士进行操作,抽血时,对3岁以上的孩子(因为大于3岁的孩子能听懂道理啦,如果您的宝宝2岁就听话,那更好,可以讲)可以讲问什么要抽血,鼓励孩子勇敢,抽血后对孩子进行奖励等方式减少孩子的恐惧、不适。对于更小的孩子,他们不会听你讲道理的,但是他们会被其他事物吸引,所以首先,可通过逗孩子的方式缓解扎针的痛苦(可以通过音乐、玩具等,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国外有个视频是医生给孩子注射疫苗的,非常好,大家可以看看,学学精髓:http://v.qq.com/page/o/6/s/o0163vmdi6s.html )。其次,最重要的,那就是帮忙固定好孩子,免得因为孩子动导致抽血失败。再次,不要给护士太大压力哦,谁紧张的时候手不抖啊?


●超声、影像学检查:

超声、影像学检查在某些疾病中是必需的,例如喘息的孩子,需要拍胸片看下肺部情况;便血/腹胀/孩子反应异常的孩子要查腹部超声或腹部平片评估是否有肠梗阻、肠套叠、阑尾炎等,呵呵,还是那句话,尽量配合,不要抱怨哦。

安抚孩子的方法、过程和扎针抽血是一样的;帮忙固定孩子也是必要的。

拍片子的时候,不要让衣服的金属部件遮住要看的部位影响检查结果,还要保护好孩子的生殖器部位,另外相比于胸片,胸部透视的放射量要高很多,不要给孩子使用胸透的检查方式。做CT和MRI的时候,时间较长,一定要陪着孩子,不能配合的孩子,该使用镇静药的,一定要使用,不要怕。

三、保护好在医院的孩子

1.医院里的保护最主要的就是预防交叉感染。医院不是无菌的,也不是干净的,候诊大厅里什么孩子都有,孩子生病期间抵抗力更差,所以,要保护好孩子,不能因为去看病反而让孩子又感染其他疾病。那怎么办呢?


●少在候诊大厅呆,减少接触传染源的机会。这就需要至少两个人带宝宝看病啦,爸爸可以在里面等着叫好,妈妈带孩子在车里或者医院里人较少的地方,例如院内花园等地方等,随时手机联系就行啦。
●不要乱走乱摸。有些好奇心重的小朋友,来到医院很新奇,这里摸摸,那里碰碰,有时在吸吸手指头,那细菌病毒全进嘴啦!家长看好孩子哦,不仅安全,还避免感染哦。
●洗手对疾病的防护至关重要,所以,看病结束,回家后,大人小孩至少要做到洗手哦。更换衣服、洗澡,个人认为更好哦(没有数据支持目前)。在医院的时候,孩子愿意的话,戴上口罩,防止感染,也防止你感染别人哦。


2.医疗安全问题
●持续监测孩子情况,发现不正常时立即叫医生/护士。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医护不会一直围着咱们孩子转,不少家长以为到了医院就放心啦,一切由医生护士看管,其实不是这样的,大部分医院都非常忙,进行完医疗处理后,医护人员不会老是围绕着一个孩子转,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要看护好孩子啦。其次,目前正常,不代表孩子一切ok,例如,使用青霉素之前,皮试没有问题,那是否孩子就一定没有过敏的问题呢?不是的,原因嘛,另起一篇文章讲。还有许多药物不需要皮试,例如大部分头孢类药物,那是否没有过敏的呢?也不是的,原因嘛,哈,还是另外讲。所以,看好孩子,尤其是输液的时候,是否有过敏的情况,是否针脱出来啦,一定要早发现,早处理!
●如果万一孩子在医院里碰到了医疗垃圾,被污染的针头刺破啦(这种情况基本没有啦),一定要立即告知医生,进行相关的处理。


四、舒服、快捷的看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