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一所中学和谐教育的密码

 领巾工作室 2016-04-12

 

密码之一:和谐管理的感召力
学校邀请家长参加每个学期两次的表彰大会,让有进步的学生及其家长都受到鼓励。学生被表彰人数达到学生总数的60%。
学校向社会开放课堂,听课家长有500多人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谢校长说:“我们全天候开放办学,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到学校来参与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
一个好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为了能够带领老师们做正确的事,谢校长不断对比分析中外教育家的理论和实践,关注教改前沿。他认真阅读《中小学校长》《中小学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类期刊,每当读到好的文章,就收藏起来,之后编辑成册,让老师们学习。两年多来,他主编了6册《思考与行动》校本研修学习材料。全国各地的课改模式,谢校长都能如数家珍般地一一讲述出来。
“他是一个闲不住的校长,做事雷厉风行,每天早早到学校,写工作日记和计划,然后到班里听课,听完后马上就评。一个学期下来,他的听评课节数将近200次。”教师们提起谢校长总是忍不住要夸几句。
密码之二:变革带来课堂创新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新的教育理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学校结合学科教师、结合课堂实际,探索出了适合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法”教学模式。
当时,每个人都在问:这种方法适合我们的孩子吗?校长也反复思考这个问题。经过对比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学校的经验,并结合教育哲学等理论知识,学校组织部分资深教师进行讨论,之后大家形成共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不是适合我们的学生,不是主观推测、臆想的,需要大胆实践,严谨求证。只要大方向是对的,我们就有理由作出选择。带着这样的信念,老师们逐渐适应了“导学法”教学模式。
“导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直接向学生讲述知识,而是组织引导学生自学求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职能由传统教学中的“授”转变为“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活动由传统的“接受”变为“探究”。该模式按照五个环节操作:“预习(学生自学)—研讨(小组合作)—释疑(教师点拨)—练习(学生实践)—检测(到达标准)”。
“导学法”在课堂上是通过“导学稿”实施的。“导学稿”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和作业进行“三合一”处理,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设计好大致的递进程序。“导学稿”分为预习、研讨、检测、延伸四部分,各备课组老师轮流执笔,集体定稿,教研组长校审后印刷。
为配合“导学法”的顺利实施,各班在学习小组的培育上下了很大工夫。学校尝试建立起4到6人的同质或异质学习小组,实行“兵教兵”“兵督兵”“兵查兵”策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都受到应有的关注,分享彼此的信息。经过探讨,学校将学习任务进行“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密码之三:畅享和谐校园大餐
“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学校面对德育工作效果不佳、流于形式,难以“入耳、入脑、入心”的现状,不断刷新德育工作方式,融入心理健康理念和方法,以人本主义为核心,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体验活动,通过以家校互动为支持的德育网络系统,通过精神引领与行为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衣食住行、坐立行走、听说读写等基本活动中学会规范自己的言行,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技能,形成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品质,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形成儒雅的精神气质,帮助学生解决灵魂和方向、生命和成长的困惑。
学校制定了《校园礼仪规范》《家庭礼仪规范》《师生礼仪规范》《同学礼仪规范》等,利用校园网、宣传栏、标语、黑板报等立体式的宣传通道,让礼仪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能够人人知晓。学校为学生购置了《礼仪金说》《金正昆讲礼仪》《中学生礼仪》《旅游礼仪》等书籍,放置在开架阅读区,使学生可以在课间很方便地阅读。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100中学明确提出“礼仪教育进课堂”的要求,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其他课程中。语文课、历史课、心理健康课中,都有高密度的传统文化的素材,老师们能够及时将这些内容通过讲故事、朗诵、课本剧等形式植入到学生的意识中,并内化成学生自觉的行为。学校还注重挖掘体育课、音乐课的美育功能,打造学生健康的形体、优雅的气质。
学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升华。学校开展的“服饰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校园行演讲比赛”“中华礼仪之我见征文比赛”等,让学生在参与中有了提高;舞蹈社团和播音主持社团组成表演队,联袂展示礼仪规范等,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力;心理剧社团针对校园不文明行为,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哑剧等不断撞击学生的心灵,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学生的行为模式。
在100中学,书香校园建设作为文化立校的一项重点工程,受到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在教学楼设置了四个开架阅读区,师生既可以在课余时间自由阅读,也可以在两分钟之内办理好借阅手续,将喜欢读的书带回家阅读。
学校还在学校领导班子中开展了“同读一本书”活动。共同的活动、共同的话题,打破了彼此的思想壁垒,增进了彼此的理解,领导班子形成了共同的理念:“管理就是服务”“满怀激情地做好每一天的每一件小事”“抓好常规就是奇迹”“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学校对教师阅读采取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谢校长从大量的教育论丛中选出精华文章汇编成《思考与行动》,供教师精读和集中研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