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肤炭疽

 yunni0101 2016-04-12

1 拼音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

pí fū tàn jū

2 英文参考

cutaneousanthrax

3 概述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

皮肤炭疽(cutaneousanthrax),亦称恶性脓疱(malignantpustules)。病原菌炭疽杆菌。主要发生于牧民及与皮毛、肉食、畜产等职业有关的职工。皮肤炭疽是炭疽感染中最轻的。皮肤炭疽不能从人传播到人,抗生素对皮肤炭疽的治疗效果较好,皮肤炭疽可治愈。真正致命的为吸入式炭疽,2001年10月22日,美国有10人被确认感染了吸入式炭疽,其中3人死亡。

皮肤炭疽

皮肤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而非病毒)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及食用 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偶可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症。这种细菌可以在牛、羊、骆驼和羚羊等多种反刍动物体内找到。

炭疽杆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的粗大需氧杆菌,有荚膜,在干燥环境下,如牧场、土壤或皮毛中可存活数十年。普通消毒剂不受影响,在100℃湿热的条件下10分钟或100℃干热的条件下3小时处理能杀死芽孢。

炭疽杆菌在体外培养时可见呈长链状如竹节,在机体内呈单个双球形或短链状。体外培养不能发现内毒素外毒素的存在,但在人体或动物体内生长繁殖时可产生毒性物质,具有抗吞噬作用。毒性物质在皮内时可引起水肿,接种于静脉内可致死。[1][1]

4 传染途径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

牛、羊、骆驼、骡等食草动物是其主要传染源。一般情况下,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病畜和染菌的皮、毛、肉等,会感染炭疽杆菌;只要不接触、宰杀、食用病死和不明原因死亡的牛、羊等牲畜,都不会被感染发病。另外,沸水煮30分钟也可杀死炭疽病菌,只要不生食畜产品,感染炭疽病的几率微乎其微。[2]

5 临床表现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

皮肤炭疽

病史中有接触皮毛或病畜的历史,患者多为从事肉类加工、皮毛制革等与畜产有关的职业者。常发生于暴露部位,特别是面颈部、手或前臂,多为单发。

患者发病后常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周身不适以及局部淋巴结和脾肿大等症状。少数患者局部无黑痂形成,但会呈大块状水肿(即恶性水肿),扩展迅速并可致大片坏死,多见于眼睑、颈、大腿及手等组织疏松处。

潜伏期2~3天,初发为红色小丘疹水疱,1~2天后变为紫红色血疱或脓疱,基底部呈暗红色坏疽,周围红肿明显,但不疼痛,仅有微痒。第3~4日疱疹破溃,中心区坏死、出血,其后病变周围出现较密集的小水疱,并出现水肿,水肿区直径可达10~20cm。第5~7天,坏死区自行破溃并形成浅溃疡,结成稍凹陷的炭末样黑色干痂,炭疽也因此而得名。1~2周后痂脱,愈后留有瘢痕。可伴有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发生在眼睑、颈部等皮肤松弛部位时可仅有弥漫性水肿而无水疱,可迅速形成坏死。伴有轻重不等的全身症状,重症者可有高热呕吐、全身不适及全身中毒症状。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和脑膜炎,于数天内死亡。

如有不明原因出现皮肤局部红斑水疱,继而呈溃疡和黑痂及周围组织的广泛无痛性非凹陷性水肿,这是皮肤炭疽的疑似病例,需做进一步检查

6 并发症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

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和脑膜炎。

7 诊断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

根据临床和组织病理:在水疱内容物检查(涂片及培养)及血培养可发现革兰阳性炭疽杆菌,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脑脊液检查也可发现炭疽杆菌。即可诊断。

中医病机辨证

1.病机  中医认为是感染疫毒,阻于肌肤,血凝毒滞而发病。

2.辨证分型

(1)初期:毒热内蕴,气滞血淤,症见小红斑丘疹,痒而不痛,状如蚊迹,蚤斑,可微热,舌脉如常。

(2)中期:毒热入营,气血壅聚,症见红斑上起水疱或血疱,迅即变成暗红或黑色腐肉,伴发热,燥急,口干不欲饮,舌红苔薄黄,脉数。

(3)后期:毒热内陷,厥逆亡阳,症见腐肉与正常皮肤分离,流液,若肿势渐消为顺证;若肿势继续蔓延,壮热神昏四肢逆冷,脉细微为逆证

8 预防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

图解皮肤炭疽感染途径

1、预防和消灭牲畜炭疽杆菌是控制炭疽的关键所在,对动物必须要定期检疫,对病畜要严加管理。

2、切勿食用病兽肉、乳,对被病兽污染水源及环境等要及时消毒

3、从事皮革加工、牲畜屠宰工作或在动物园工作者工作时一定要戴口罩、手套,工作中皮肤破损立即涂抹2%~5%碘酒。

4、对从事畜牧业及畜牧品加工工作人员、兽医、疫区人群每年进行疫苗接种。[1]

5、患病动物尸体焚毁,污染物品必须及时消毒。患者需隔离治疗。

9 治疗 click to expand contents

10 预后 click to expand contents

11 参考资料 click to expand content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