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眼袋的分型

 古月三羊 2016-04-13

   眼袋对容貌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使人显老,严重的还会由天眼眶隔膜的松弛出现下睑外翻,下睑缘内翻倒睫等并发症。下面,我们就看看眼袋的成因与类型吧!

       

1. 先天型:单纯眼轮匝肥厚,由于遗传因素,年纪轻轻就有下睑眼袋,属假性眼袋。其突出特点为靠近下睑缘,呈弧形连续分布。此种人皮肤并不松弛。多见于20-32岁年轻人。

       

2. 细纹型:皮肤单纯松弛,此种情况为下睑及外眦皮肤松弛,出现细小皱纹,但无局部突出。多见于33-45岁青壮年,松弛但无眶隔松弛,故无眶隔脂肪突出。


3.脂肪型:上睑轻中度彭隆,眶膈脂肪先天发育过度,及生活不规律所致,多见于23-36岁中青年。


4. 皮肤松驰型:由于皮肤松弛所致脂肪膨出。多见于45-68岁中老年患者,主要是皮肤,眼轮匝肌及眶隔松弛。


5. 衰老型:因年龄增长,皮肤、眼轮匝肌及眶膈松弛,造成眶隔脂肪由于重力作用下垂,严重者还有外眦韧带松弛、睑板外翻、睑 球分离。


   眼袋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以膨陲状外观为主,也有以皱纹外观为主,还有以颊睑沟加深为主等,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用相应的方法进行矫治。


    如眼袋表现是以膨陲状外观为主,皮肤组织的张力尚可,就可采用结膜面入路进行矫治。此种术式,是通过结膜面的小切口,将形成膨陲外的眶隔脂肪部分切除,以消除眼袋。这种方法创伤较小,外观没有任何痕迹,只是部分人术后有轻度肿胀淤血,但在一周内都能完全恢复。


   对于有两种以上综合表现的眼袋,则要通过下睑缘切口入路进行矫治。首先尽量还纳具有生理功能的眶隔脂肪,如果脂肪较多,可适当切除,缩紧眶隔膜,以消除“囊袋样”外观,处理眼轮匝肌,提高肌张力,以消除“弦月症”。最后切除皮肤以消除皱纹,最后再细缝合皮肤。此种术式的创伤较大,但效果确实可靠,是目前最常用的矫治方法。


   对于膨陲外观明显,再加以有较深的颊睑沟者,近年开始采用“眶隔释放法”进行矫治,此手术可采用结膜面入路,也可采用下睑缘切口入路,手术将眶隔膜完全打开,将眶隔脂肪释放,并将其固定缝合于颊睑沟处,这样就将膨陲样外观消除,同时也将颊睑填充起来,恢复年轻的自然过渡,并可有效的改善皱纹,恢复眼部周围的皮肤弹性,让眼睛的神采为之一亮,让人看了更觉得年轻有自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