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衢州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滁州162 2016-04-13

  通讯员 占苗淼 

  继新疆、北极村、海南之旅后,今年,75岁的罗道儒自驾游变得更加“狂热”,他和68岁的老伴姜梅雅,驾车来回1万多公里,去了世界“第三极”——西藏。老罗“传奇故事”的背后,是他的决心和勇气,还有对待老年生活的乐观与豁达。最近,完成自驾游壮举的他,并没有闲下来,又把心思放在了自己25万多字的新书《古稀汉驾着“吉利”游全国》的最后审定上。

  细心准备向“第三极”前进

  “这次出行特别累,可特别值。”近日,记者在老罗家中,见到了从西藏凯旋的老罗。虽然整个人瘦了一大圈,黝黑的皮肤还透着高原红,老罗看起来还是精神矍铄,加上语速飞快,举手投足之间都是强烈的满足感。

  开车去西藏,并非一时兴起。老罗最初的想法就是要走完剩下的青海和西藏,这样就完成环游中国的目标了。即使已经积累了5万多公里的自驾里程,无论是心理准备,还是在物质方面,他都思前顾后,不敢有一丝马虎。

  准备工作从说服家人开始。下定决心后,老罗把计划告诉了老伴和子女,结果无一例外地遭到反对。但是,因为心中有着梦想,他还是坚持出发。“到时身体实在不行,就把车停在西宁,然后坐火车进藏。”老罗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老伴姜梅雅看到他去意已决,最后决定一同前往。考虑到要走青藏公路,高原上空气稀薄,他们特意买了钢瓶,装上了10升氧气。担心路途遥远,可能会饿肚子,就准备了一大盒小酥饼。另外,他们还在车上放了一条大棉被,以备不时之需。

  自驾游西藏收获许多快乐

  一切准备就绪,9月5日,老罗夫妇驾车从江山出发,开始了西藏之旅。沿着高速公路,途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甘肃,三天后,两人到达西宁。当地海拔2261米,老罗按照原计划休息了4天,让身体逐步适应高海拔,为接下来走青藏公路积蓄能量。

  9月12日一大早,老罗夫妇驾车向格尔木进发,全程800多公里。两人见到了风景如画的青海湖和辽阔壮美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车窗外掠过藏野驴的矫健身影,让他们激动不已。

  休整3天后,继续前行。9月16日,两人迎来了真正的考验,这一天海拔将从2780米上升至最高处的5231米,他们要驾车经过昆仑山口、沱沱河,并翻越唐古拉山口。因为山口的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六成,老罗也格外担心出现高原反应,匆匆拍照留念后,就赶往那曲地区的安多县住下。第二天,两人开完最后的400多公里,终于到达了拉萨。

  当看到满头银发的老罗驾着吉利微型越野车,完成西藏之旅时,许多人都竖起了大拇指,并给他的白色小汽车取名为“小白龙马”。生性爽朗的老罗也愿意分享自驾游的经历,他绘声绘色地描述起路途中见到的风景如画的青海湖和辽阔壮美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车窗外掠过藏野驴的矫健身影。他说,世上还是好人多,每次遇到困难,都有人帮忙,给予鼓励,这些都让他觉得生活十分美好。

  关于旅行老罗还在继续

  老罗说,旅行也让他们夫妇俩更加融洽。“以前在家还会偶尔拌嘴,出门在外,两个人都相互扶持。”老罗非常感激老伴的陪伴和付出。而在老伴眼中,老罗是个能干的人,开车不急不躁,做事小心。

  在拉萨,由于高原反应,两人都出现了头痛、腹泻等症状,姜梅雅难过地掉下了眼泪。老罗带着她去看医生,陪着她挂瓶,直到老伴完全康复。在林芝地区,车子水温过高,还不小心刮到底盘,老罗非常担心,老伴同样焦急,但还是不停地安慰老罗。就是这样的小事,让两人更加关爱彼此。

  去西藏让老罗对旅行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说,旅行并不是一路上吃好住好玩好,而在于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和领悟。上青藏高原并不是去享乐,而是一种经历,“各种酸甜苦辣都要尝一尝,这才是人生。”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感觉离蓝天特别近,白云就像一团团棉花糖,伸手就可以摘到。”旅行让老罗变得更加乐观开朗。他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来形容此次的旅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言语中带着侠义豪情和酣畅淋漓。

  旅途虽然暂告一段落,但关于旅行,老罗还在继续。他还写出了25万多字的《古稀汉驾着“吉利”游全国》。短暂的休息后,老罗对书稿进行了最后的审定,该书预计今年年底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