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多情是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文 /格 格
喜欢在闲静的下班后,手捧一本墨香,与书里的人物来一场心灵的对话,互诉着彼此的故事。 沐浴着四月的阳光,徜徉书海,惬意十足。看一些我喜欢的文字,写一些随心而来的感想,当我老的时候,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拿出来,与坐在对面的老伴侃谈着文字中的故事,自豪而又甜蜜地回忆道:“看,这就是我的当年……”这将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那时那刻,该会是我最幸福的时光吧。 眼瞅着马上到“世界读书日”了,我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设立它。 经查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世界读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可是,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会有几个人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看一会书、品一下人生呢? 四月是读书的好时节,读书却又不只在四月。 一直觉得自己很懒,有着不可治愈的拖延症,懒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桌子上摆的那堆书看完。这些书里有自己买的,有文友们送的,有参与集赞或是添加好友活动换来的……(有图为证) 读着作者的文字,仿佛遇到另一个自己。但,我自己从没作者那样坚持和强大! 又一个周末,突然降温,宅了一天,习惯性地打开一本书,翻了几页后,顺手拿起桌上的手机看时间,可能巧合,她更新的文字时间每次都是我空闲的时候,也可能是我对她文字的特别感觉,几乎篇篇不落地读完,所以遇到她的文字更新,我总能在第一时间去阅读、点赞,甚至评论,偶尔也小小打赏以示支持。一天,正巧读她刚更新的文章《心有猛虎请栓链》,没想到收到她私信发来的以下消息:“鸽子,你发个地址给我,我送你几本书。”看后不只是受宠若惊,更多的是感动和感激。 “不用,谢谢你。”我婉拒道。(以下是我们的对话截图,因为她惊人的阅读量,我刚开始设置聊天背景都是从她拿来她发过图的大量阅读的重要性) 第二天上午收到她的私信消息:“鸽子,记得注意查收哈。是从青岛出版社发出的,应该两三天就到了吧!” 总以为她是把自己看完的书送我的,最后才得知是她专门从网上为我挑选的。不知是用激动、感动还是开心才能表达我收到消息那时的心情。 于是,我开始回顾与她有关的记忆———原谅我记性一直不好。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她的公众号的,只知道看她的第一篇文章就爱上了字里行间的那种朴实和坚持,那种正能量带给我的感动和感激,看着考研辛苦的她,很是心疼。了解到,她是一名理科生,最初写作是为了倾诉自己本性中的孤独心。她从写作的经历中学会了更好的认识自我,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她。我是文科生,但又何尝不想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呢,于是,我开始反省自身。
我看到她曾有次竟然可以在一个月内阅读十四五本书时,钦佩不已,而她却还在谦虚地反省自己没有达到真正阅读的目的,只是消遣。对比自己,多么惭愧。她的文字总能让我不由地对自身进行反省,无形中触动自己的软肋,暗自告诉自己要向她学习。 前不久,我自己开通了公众号,更多的空闲时间都在思考如何把公众号做到最好,粉丝如何才能日益剧增。可是做了一个多月,发现并不尽人意:要做好一个公众号真的很难。于是,便想到她之前写的那篇《你的公众号缺了点啥?》。她提出了四点供我们学习,很是受用。尤其最后那条“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保持产出”。是呵,我们只有无时无刻保持着学习的态度,努力去坚持做,何愁做不好呢! 古人云:“书卷多情是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还有那句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我觉得还是“穷不离书,富不离猪”来的实在。 读书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让我们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前,认真读一本好书,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永远把高尔基的那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箴言吧。 躺在书海里时,不够用的永远是时间。 感谢文友让我有了写这篇文字的灵感。就这样,带着内心满满的感动和温暖,怀揣着那些网络中未曾谋面网友的鼓励与馈赠,不辜负亲朋好友的爱与给予,一路向前,开启我的下一段读书时光吧。 ——————写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