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菏泽牡丹

 乡村骑士706 2016-04-13

折叠 编辑本段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菏泽牡丹      

中文别名:曹州牡丹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      

亚纲: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  

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不承认五桠果目,将芍药科列在虎耳草目之下。      

亚目: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五桠果目列在五桠果亚纲中,包括2科五桠果科和芍药科。  

科:芍药科(Paeoniaceae),也有资料归毛茛科(Ranunculaceae)      

属:芍药属(Paeonia L.)  

种:菏泽牡丹      

分布:中国西北高原的陕甘宁盆地,巴郡山谷,秦岭一带,散生于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坡和林缘  

折叠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牡丹,雍容华贵, 美艳绝尘,是花中骄傲之王, 历来被奉为庭园贵品,并一直被财商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千百年来,她不但以其天姿国色为天下花圃争辉,还在无数艺术佳品中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卓越风采,她也是中国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将它看作为美满和理想的化身而热情歌颂,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篇。

菏泽牡丹菏泽牡丹

菏泽牡丹菏泽牡丹

牡丹别称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百两金,又有洛阳花、富贵花和花中之王之骄傲美称。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记载:“牡丹以色丹者为佳,虽结子而根生 苗故谓之牡丹。“牡丹不仅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有相当重要的药用价值,牡丹根和皮均是名贵的中药材。牡丹原为野生,经过一千余年的人工栽培,已发展成品种上千的大家族。

折叠 品种花色

菏泽牡丹属中原牡丹种群,花色丰富多彩,花型千变万化。现在菏泽牡丹已经发展为花色有粉色、红色(含紫红色)、紫色、蓝色、黄色、白色、黑色、绿色、复色总九大色系,各色系有深、淡、浓之分。根据花朵形态和雌雄进化程度,分为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托桂型、蔷薇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干台阁型、楼子阁型共十个花型。

菏泽牡丹有1100多个品种,各色系的菏泽牡丹都有名贵品种,如“掌花案”花开似火,红光灿,为红色之魁;“酒醉杨妃”红装素裹,低头掩面,暗送秋波;“梨花雪”开若梨花,雪白一片,称白中之冠;“昆山夜光”花开奇白,黑夜依然,古谓之“灯笼”;“姚黄”金楼千层,世称花王;“青龙卧墨池”如龙卧墨,黑中之奇;“冠世墨玉”黑紫如缎,洁而有光;“蓝绣球”开如绣球,蓝色之冠;“赵粉”粉面桃花迎人笑,郁郁芳香飘四野;“粉二乔”粉紫同株,双娇可爱;“魏紫”色紫浅淡多娇艳,古老品种称“花妃”;“娇容三变”初开时碧绿,盛开时红艳,将谢时素白,十日三变,堪称奇品……菏泽也是中国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观赏基地,牡丹的种植面积、科研培植、观赏出口当称世界之最

在中国牡丹的大家族里,菏泽牡丹现有近800个品种,经全国花协命名的600多个品种。传统上分三类、十型和九大色系。花大、型美、色艳,是菏泽牡丹的显著特点。古人曾用“花在盈尺”,形容其大;“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描述其形貌瑰丽。

菏泽牡丹的三类是单瓣、复瓣、千瓣。单瓣类,花大如盘;复瓣类,瓣在清晰;千瓣类,花瓣重叠繁密。

菏泽牡丹的十型是荷花型、菊花型、金蕊型、蔷薇型、金环型、托桂型、千层台阁型、楼子台阁型、皇冠型和绣球型。

菏泽牡丹的九大色系是、黄、、粉、紫、蓝、绿和复色。1、红色花系,是牡丹园的大家族,品种多达200余个,其中还有深浅之分。如“一品朱衣”,猩红欲流,芳冠百花;“春红娇艳”,朝霞藏日,光彩陆离;“红绣球”,深浅相间,胭脂染成。

2、黄色花系,如“姚黄”、“金玉交章”,端庄典雅,姿貌绝伦。

3、白色花系如“冰壶献玉”、“昆山夜光”、“玉板白”等素洁无暇,清爽袭人

4、蓝色花系虽不如红色品种多。但却也姐妹成群。“蓝宝石”、“蓝花魁”、“紫蓝葵”、“吊枝蓝”、“冷光蓝”、“蓝田玉”,都是牡丹之中的上品,这“蓝田玉”就是清代曹州花农赵玉田精心培育而成的。此花支形增开张,花蕾圆大,花开时呈浅粉蓝色,花朵直上,蓝光闪闪,非常惹人喜爱。当时,曹州知府马帮举对此花大加赞赏,曾亲笔题写“似兰如松”匾牌授予了赵玉田。

5、粉色花系也是牡丹园里一大分支。“粉彩球”、“粉容面”、“粉翠球”、“赛斗珠”、“翠娥娇”、“青龙卧粉池”,这些都是牡丹花中名品。再如“赵粉”,稍弯曲的枝杆,粗壮的花梗,黄绿色的叶面,圆尖型的花蕾,侧开、大型的花朵,细腻整齐的花瓣,发出阵出清香,分外诱人。

6、紫色花系在菏泽牡丹品种繁多,除魏紫外,还有“葛巾紫”、“紫金盘”、“紫霞点金”、“邦宁紫”等。“邦宁紫”,就是明代曹州花农赵邦宁多年心血的结晶。7、绿色、黑色和复色花系,如“兰绿”“冠世墨玉”“二乔”等,更是色奇出众,别有千秋。

各色都数十个或上百个品种,可谓千姿百态,各俱风韵。

折叠 编辑本段 生长环境

菏泽盛产牡丹,跟气候水土不无关系。菏泽古称曹州,地处北温带,为黄河冲积平原,土质肥沃,半淤半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在气候、雨量、土壤等方面,都很适合牡丹的生长,所以牡丹移植菏泽后,就如鱼得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牡丹耐旱,不能浇“明水”,而菏泽的春天恰好少雨;牡丹喜碱性沙土,菏泽的土正是这种土;菏泽的水咸涩,这样的水却偏宜浇灌牡丹;牡丹喜欢疏松的沙质土,而菏泽地处黄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土地肥沃……这一切都为牡丹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菏泽赵楼村南曾有两棵树龄二百多年的脂红牡丹,主干粗如碗口,被称为“牡丹王”。可惜袁世凯称帝后,曹州镇守使陆朗斋把牡丹王强行买去,栽在河南彰德府袁世凯的公馆里,不久“牡丹王”就枯死了。看来,只有菏泽的水土才能养活这世间罕见的“牡丹王”。

折叠 编辑本段 栽培技术

牡丹在我国已有1900多年的栽培历史。汉代以药用植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隋代,北方已大量种植;唐代,盛植于长安;北宋,洛阳牡丹为天下冠;南宋,牡丹种植中心开始南移,四川的天彭牡丹继起,有“小洛阳”之称。天彭牡丹之后的亳州牡丹也曾经盛极一时。再后来“亳州寂寥,而盛事悉归曹州”(《曹县志》)“至明,曹州牡丹甲于海内”(清朝苏毓眉的《曹南牡丹谱》)。“曹南”即指今菏泽一带。

菏泽牡丹栽培始于何时已难于查考。早在南宋就记载,至明朝的嘉靖年间,栽培已盛。到了清代更加兴盛,栽培面积已达千亩,曾建牡丹园数处,尤以“桑篱园”“凝香园”“绮园”最为著名,菏泽牡丹在中国牡丹发展史上独领风骚500余年,现在菏泽牡丹栽培面积已达12万余亩。《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清代即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说。

菏泽牡丹是在明清以来风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几处牡丹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清朝道光年间的赵氏园、桑篱园,创于明代的毛花园,以及当时的铁藜寨花园、大春家花园、军门花园等。当时的县志记载:“每至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同时,让牡丹冬季开放的技术也在清代道光年间问世,成了菏泽花农的一门绝技。花农通过严格控制温度、湿度、调节光和空气,使牡丹隆冬发育,春节怒放。

菏泽牡丹的种植面积十分广阔,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多时曾达五千亩,一九七六年调查还有三千多亩,单是城东的“曹州牡丹园”就占地一千亩,目前菏泽牡丹种植约十二万余亩。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花期时候,千顷牡丹,一望无际,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好似人间仙境一般。现在全国各地的牡丹,大部分都是由菏泽运去的。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菏泽牡丹不断发展。传统品种延绎不断,新育品种日益增多。如今,菏泽人民又研究成功了“大田催花”技术,人工控制牡丹的花期,可使其四季开花,并通过了国家级鉴定。目前,种植面积已达两万余亩,为全国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基地。一九八二年,在赵楼、李集、何楼牡丹集中产地修建了“曹州牡丹园”,王梨庄恢复了以编制松艺动物为特色的“古今园”,洪庙新辟了具有传统品种的“百花园”。

近年来,菏泽供应外地的牡丹每年都有几十万株,品种达200余个,除销往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洛阳、西安、等各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区外,还远销日本、朝鲜、苏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菏泽市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明代已负盛名。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里就有“曹州牡丹甲齐鲁”之说,并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后又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富有历史传统的曹州牡丹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我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12万多亩,品种多至1237个。历史上形成的包括药物学、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戏剧曲艺、民俗学等多科在内的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价值

牡丹在菏泽是一种经济作物。它除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菏泽县志》载:“牡丹、芍药多至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辄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年秋后土人捆载之,南浮闽粤,北走京师,至则厚值以归。”

从牡丹花中提取的牡丹花粉精是名贵的香料,用牡丹花酿制的牡丹酒,不但具有独特鲜明的牡丹花香味,而且有轻身健步,明目醒脑的作用,是一种高级滋补佳品。而牡丹的根经过加工称为“丹皮”,是一种重要的药材,性微寒,味辛苦,入心、肝、肾三经,有清热、活血、化淤等功能。菏泽丹皮称为“曹丹”,皮厚,粉足,质量好,在市场上十分紧俏,是全国四大丹皮产区之一。

折叠 编辑本段 相关介绍

折叠 获得荣誉

1978年春节,菏泽牡丹应邀赴澳门展出两千株,观众达四十万人次,被当地舆论界称为“牡丹盛会四百年之首见”。1979年春节菏泽牡丹销往香港,轰动了整个香港花市。1985年3月,在北京“曹州牡丹书画展览会”上展出提前一个月开放的菏泽牡丹盆花,首都人民和各界人士争相观赏。1987年4月,在全国首届花卉博览会上,菏泽牡丹获得新品种选育,大田催花技术研究,新品种三项科技进步奖和一项优质展品奖,居牡丹之首。1988年3月,在香港花卉展览会上,菏泽牡丹又荣获“锦袍红牡丹展出奖”冠军奖。菏泽牡丹切花在1991年香港地区第五届花鸟虫鱼展览会上荣获优胜奖。1992年在法国国际花卉博览会上获银质奖。在1997年上海花卉博览会上,菏泽牡丹又一次摘取了大奖的桂冠。

而在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更是成了这次世博会上的最大赢家。在这届展会上,菏泽牡丹一举夺得两个世界大奖和79个金、银、铜奖,获奖数量占评奖总数73.2%,在评出的111个牡丹单项奖中,菏泽牡丹囊括81项,其中三枚大奖,菏泽“曹州牡丹园”和“乔子红”牡丹各夺1枚;12枚金奖,菏泽牡丹“黑花魁”“曹州红”等摘取10枚;36枚银奖,菏泽牡丹“大胡红”“蓝田玉”等包揽26枚;60枚铜奖,菏泽牡丹“花二乔”“黄花魁”等赢得43枚。专家评委一致赞誉:“菏泽牡丹花大、色繁、开得饱满,不愧为国色天香”。后来还证实,菏泽牡丹在获奖大户中也名列第一。这届举世瞩目的博览会一举奠定了菏泽牡丹的世界霸主地位,“菏泽牡丹甲天下”也自成了不争事实。

2000年,菏泽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之乡”。2006年,菏泽被评为“中国牡丹城”。我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舒同曾为菏泽牡丹挥毫题下“曹州牡丹甲天下”。溥杰先生也曾经为菏泽牡丹留下过“天下第一香”的墨宝。菏泽牡丹还曾经被新闻界拍成电视、电影。新闻记录片《泰山南北》中盛赞:“菏泽牡丹甲天下,天下牡丹出菏泽。”

折叠 乡土文化

牡丹文化是菏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菏泽人民对牡丹有着特殊的感情。菏泽人对于种植牡丹,亦有一套成熟的技艺。尤其是解放后,他们通过嫁接、繁育,培植了无数的新品种。这里的人喜谈牡丹,喜画牡丹,喜写牡丹,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牡丹的趣闻、故事。总之,菏泽人民的生活与牡丹密切相关。所以,作为菏泽牡丹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即是有其浓郁的乡土色彩。从流传在民间的有关牡丹的传说、故事,到文人墨客关于菏泽牡丹的记述、提咏,从中都可以看出菏泽人民的生活习尚、性格特征等。那些远离故乡的游子,在怀念家乡的诗文里,亦常以牡丹作为家乡的象征而寄以无限的眷念之情。菏泽牡丹菏泽牡丹

菏泽牡丹有着浓厚的旅游氛围。明、清以来,菏泽牡丹甲于海内。清承德乾《过毛氏园》诗云:“微吟小醉踏春行,瞥见园林百媚生。也有天姿曾识面,几多国色不知名。芳菲莫怪美人妒,潋滟应关花史情。坐久景闲心亦静,绿杨深处传流莺。”由此诗可见,曹州亦是文人学士雅会品题之所。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即有两篇写及菏泽牡丹。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菏泽牡丹得到了长足得发展,与此相关的牡丹乡旅游业亦是盛况空前。尤其是一年一度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外商,洽谈生意,赏花旅游,领略菏泽的风俗民情。

菏泽牡丹不断发展和壮大进程中,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这些传说不仅赞扬了富丽多彩、雍容华贵的菏泽牡丹,而且歌颂了为培植牡丹付出辛勤汗水的菏泽人民。

花魁的传说。相传,菏泽有个青年花农,做梦都想着能把“花魁”的金匾挂在自己的门口。百花仙子告诉他,你如果真有志气,就要到黄河滩上取土,到东海汲水,花魁才能属于你。说完,从头发上拨下碧玉丢在地上,那玉绿光一闪,就不见了。青年花农跋山涉水,历经磨难,终于在玉入土的地方培育出一株绿牡丹,夺得了“花魁”金匾。这样,豆绿也就成了牡丹中的珍品。

壮元红”的传说。“壮元红”花大而艳,灿若晚霞。相传有个已被招为驸马的状元郎,千里寻亲,却意外见到了大自己十几岁的“妻子”,是她侍奉生父长达17年。就在生父逼他圆房时,一道圣旨传到宣他进京成亲。父命难违,君不可欺,他竟口吐鲜血倒地而亡。第二年,状元坟上生出了一枝牡丹,花大如盘,色如状元锦袍,人们称它为“状元红”。

青龙卧墨池的传说。在民间传说中“青龙卧墨池”是献身者的化身。在牡丹因天旱干枯的时候,小青龙舍身盗瑶池仙水拯救了牡丹。为报答小青龙之恩,牡丹仙女携小青龙跳到泰山墨池里,免遭了杀身之祸,但是自己却变成了与众姐妹不同的肤色。

黑牡丹的传说。关于黑牡丹的故事,花农还会告诉你,女皇武则天令百花盛开为之祝寿,唯牡丹敢违天命,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牡丹贬出长安,一些誓死不离故土的牡丹被武则天纵火焚之。第二年,这些牡丹,竟神奇的开出了黑里透红的花。菏泽牡丹菏泽牡丹

牡丹王的传说。据说,在民国初年,赵楼村有一棵一百五十多年的“牡丹王”,树高丈二,花开数百朵,远望红霞一片,香气袭人。曹州镇守史为讨好袁世凯,把“牡丹王”移栽到袁的公馆里,树不久枯死。消息传来,花乡人悲痛欲绝,赋诗一首:“灌注心血百余载,枯死异乡刀剜心。”

牡丹文化是菏泽文化的一个独特方面。它的内涵极为丰富。而且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它的内涵亦不断拓宽、发展。研究牡丹文化,与经济建设的推进,与精神文明的创建,都有密切的关系。菏泽牡丹文化还依然方兴未艾,研究它的人越来越多,可以断言,不久的将来,它不仅是菏泽人关注的一个方面,而且会成为国内研究家所瞩目的一个课题。

折叠 历史相关

牡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自秦汉时以药植物载人《神农本草经》始,散于历代各种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色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透过它,可以洞察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史书记载,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诏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自此,牡丹进入皇家园林,涉足园艺学。唐代,牡丹诗大量涌现,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化浓”,千古绝唱。宋代开始,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王象晋有《群芳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灏有《广群芳谱》、苏毓眉有《曹南牡丹谱》、余鹏的有《曹州牡丹谱》等。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斌,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屡见不鲜。

解放后,牡丹种植有长足地发展,牡丹文化被人逐渐重视,出现了大批牡丹研究工作者和专家。

牡丹文化兼容多门科学,其构成非常广泛,它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教育、风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领域。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符合宇宙间的“全息律”。

牡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类型的文化相比,牡丹文化有其:

(一)较浓重的生物学特点

(二)较浓重的药物学特点

(三)较浓重的园艺学特点

(四)较浓重的美学特点

(五)较浓重的文学特点

(六)较浓重的乡土气息

(七)浓重的富贵之感

(八)浓重的人生回味

(九)浓重的生活恿气

(十)浓重的旅游氛围等特点。

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结合产物,从古今中外牡丹发展的历史来看的确如此,牡丹发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文化也如此。

中国牡丹心逢盛世,沐浴春晖,盛况空前,在许多生产牡丹的地方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牡丹花会,弘扬牡丹文化。那时,花城中便万人空巷,看花人摩肩接踵,笑语欢歌,万紫千红的花光,如醉如痴的人流,汇成欢乐的海洋。"国运昌时昌",历史又一次证明了这一深刻的哲理。

(引自李保光著《国花大典》文章略有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