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信诈骗的48种主要手段&已经被骗了该怎么办?(二)

 昊皓胡来 2016-04-13

 

阅读提示:《电信诈骗系列宣传之二》——本篇幅的20种诈骗手段中,数次提到“洗钱”、“洗钱犯罪”、“涉嫌洗钱”等字样,直扣我们公众号的主题!“反洗钱我们在行动,电信诈骗坚决要制止”~

 

11、电子邮件中奖诈骗。互联网发送中奖邮件,受害人一旦联系兑奖,即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达到诈骗目的。
12、冒充知名企业中奖诈骗。冒充三星、索尼、海尔、苹果等知名企业,印刷大量精美虚假中奖刮刮卡,通过邮寄或雇人投递发送后,以交手续费、保证金或所得税等借口,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13、娱乐节目中奖诈骗。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热播节目的名义向受害人群发短消息,称其被抽选为幸运观众,将获得巨额奖品,以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所得税等借口实施连环诈骗,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14、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冒充公检法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等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所谓的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15、冒充房东短信诈骗。冒充房东群发短信,称房东银行卡已换,要求将租金打入其他账户,租客信以为真将租金转出方知受骗。

16、虚构绑架诈骗。虚构事主亲友被绑架,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且不能报警否则撕票。当事人往往因情况紧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账户。

17、虚构手术诈骗。虚构受害人子女或老人突发急病需紧急手术,要求转账方可治疗。遇此情况受害人往往心急如焚,按照嫌疑人指示转款。

18、电话欠费诈骗。冒充通信运营企业工作人员,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以电话欠费为由,要求将欠费资金转到指定账户。

19、电视欠费诈骗。冒充广电人员群拨电话,称以受害人名义在外地开办的有线电视欠费,让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补齐欠费,否则将停用受害人本地的有线电视并罚款,部分人信以为真转款后发现被骗。

20、退款诈骗。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商品缺货需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21、购物退税诈骗。事先获取事主购买房产、汽车等信息,以税收政策调整可办理退税为由,诱骗事主到ATM机上实施转账,将卡内存款转入骗子账户。

22、网络购物诈骗。开设虚假的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订单出问题需重新激活。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的激活网址,受害人填写淘宝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金额即被划走。

23、低价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渠道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的物品等转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即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24、办理信用卡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报纸、邮件等刊登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的广告,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则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理由要求事主转款。

25、刷卡消费诈骗。群发短信以事主银行卡消费,可能泄露个人信息为由,冒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设套,要求将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安全账户”或套取银行账号、密码从而实施犯罪。

26、包裹藏毒诈骗。以事主包裹内查出毒品为由,称其涉嫌洗钱犯罪,要求将钱款转入所谓的“国家安全账户”以便公正调查实施诈骗。

27、快递签收诈骗。冒充快递拨打事主电话,称其有快递需签收但看不清地址、姓名,需提供详细信息送货上门。随后快递人员将送上物品(假烟或假酒),一旦事主签收再拨打电话称其已签收必须付款,否则讨债公司或黑社会将找麻烦。

28、医保、社保诈骗。冒充社保、医保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可能被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钱、制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29、补助、救助、助学金诈骗。冒充民政、残联等单位工作人员,向残疾人、困难群众、学生家长打电话、发短信,称可领取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等,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后以资金到帐查询为由,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进入英文界面操作(对象多半无法快速阅读英文内容),将钱转走。

30、引诱汇款诈骗。以群发短信的方式要求对方向某个帐户汇款,由于事主正准备汇款,因此收到此类汇款信息后,往往未经核实,就把钱款打入骗子账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