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句顶一万句!不吼不叫让熊孩子改掉坏毛病

 朱健平的图书馆 2016-04-13

两岁半的雯雯又把卫生纸塞进马桶里了,为了制止她的这种行为,妈妈已经说过她很多次,并且打过她好几次屁股了。妈妈生气地大喊:“我得说多少次、打你多少次屁股,你才能记住不可以这样?”说完,妈妈又再次打了雯雯的屁股,可是那天晚上,爸爸发现马桶里又塞满了卫生纸。

很多父母可能都会遇到过雯雯妈的这种情况:自己的孩子总是在同一件事情上犯同样的错误,尽管家长百般提醒、催促,孩子依然不能改正。例如:

每次玩玩具的时候总是把玩具到处乱扔不知道收拾;

做作业的时候总是马马虎虎,提醒过的错字总是一遍遍地错,似乎永远都记不住……

“为什么孩子总是一点都不长记性呢?这件事我已经说过一万零一遍了。”父母与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似乎进入了一种死循环。

为什么孩子会反复的犯同一个错误?

为什么孩子总是犯同一个错误呢?为什么他们就是“不记打”呢?是因为记忆力不够好?还是因为教训得不够狠?爱从懂孩子开始,要想知道孩子为什么总是“不知悔改”,就必须要知道孩子背后的行为动机。1孩子乱写乱画,实际是到了敏感期

前一段时间,娘娘孙俪在微博上晒出了等等与妹妹小花在家里的墙上“乱涂乱画”的照片,虽然最后她接受了孩子的这种行为,但是在这期间也对孩子到处画画的行为进行过阻止,但是并没有任何作用。

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在家中到处“随意涂鸦”的情况抓狂,也有很多家长为孩子总是吸吮手指抓狂,也有很多家长为孩子频频往家中捡“垃圾”而烦恼,其实这些都是敏感期在作怪。

儿童敏感期是指儿童在连续相接短暂的时间里,会有某种强烈的自然行为。在这一段时间内,孩子会突然很喜欢阅读,绘画或跳舞,喜欢交朋友。有时,又会秒变熊孩子,突然发脾气,任性。有很多父母都误以为这些都是孩子的不良习惯,而责怪孩子,其实这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2孩子爱捣乱变成熊孩子,实际上想要得到家人的关注

六岁的博比坐在桌子前面用蜡笔涂色,妈妈在旁边写工作报告。这时,博比开始用脚踢桌子。“别踢了,博比。”妈妈生气的说,博比听到之后停了下来,但是没过多久又开始用脚踢桌子。“我说了,不要再制造噪音!”妈妈有些生气了,博比安静了下来,但是,没两分钟,他又开始踢桌子。妈妈一下子把笔摔倒桌子上,打了博比一巴掌,大声吼道:“我说不要再踢了!你为什么总是做让我生气的事情,不能安安静静的坐一会儿呢?”

博比之所以不会停止踢桌子,是因为在这一刻他得到了妈妈完全的关注。博比用脚表达出了他的心声:“和我说话,不要只顾埋头你的工作!”妈妈的吼叫和打他让博比感觉到了成功,因为妈妈能停下手中的工作为自己忙碌,他又怎么能够放弃呢?3孩子叛逆顶嘴,实际是想得到父母的尊重和接纳

茉莉的妹妹抢了她的布娃娃,当茉莉抢回来的时候,妹妹哭了,结果妈妈责备茉莉不知道让着妹妹,茉莉急着大声喊:“这是我的布娃娃,凭什么要给她。”结果妈妈惩罚茉莉在自己的房间紧闭半小时。

茉莉宁可受到惩罚也要维护自己的权利,而这在妈妈看来是不懂事的表现,希望她能够与妹妹和平相处,而实际上妈妈的这种惩罚只会让孩子发展出更强烈的反抗和挑战。孩子的内心渴望得到尊重,这就需要父母要成为一个好的引导者,当孩子知道父母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们做决定的权利的时候,就会接受父母的引导。

文章开始提到两岁半的雯雯正处于第一个叛逆期,其实她非常清楚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只是想通过行动证明给父母:“不论怎样,我要证明给你看,我可以!”她也同样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4到处乱扔玩具,实际上是对父母行为的模仿

九岁的强强没有洗手就要吃晚饭,妈妈责备说:“你总是这样子,手总是脏兮兮的,头发也乱乱的,再看看你衣服脏的像抹布一样。”正在这时,刚刚从外面进来的爸爸也没有洗手就坐在餐桌前拿起筷子准备吃晚饭。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当孩子有坏毛病的时候,往往根源在于家长没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其实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在教育孩子,也是家长自我教育。所以当父母责备孩子爱睡懒觉、不爱收拾房间的时候,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与其对孩子说“照我说的去做”,不如说“照我做的去做”。5作业写不好,其实内心压力过大

八岁的思思正在写作业,而她的妈妈却旁边教训她,边斥责边用手愤愤地拨拉思思的手,似乎对思思用橡皮擦的动作都嫌太慢。“唉!你是怎么搞的,这个字写错了重写,这个写得不好看重写!”思思委屈得眼泪直流,把笔一扔,大叫道“我写不好!我不写了。”

思思本来很用心写作业,而现在却痛恨写作业,妈妈对错字的关注让思思感觉到压力很大,她害怕出现错误,结果造成更多的错误。其实很多家长和思思妈妈一样,一看到孩子犯了错就立刻纠正,努力把孩子训练成一个毫无缺点的人,而实际上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有可能导致孩子怕因为犯错而不愿意做任何事情,渐渐他就会进行自我否定,很少有进步,甚至会因为会因为绝望而自暴自弃。

这样说,孩子句句听进耳朵里

许多家长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好好地说、讲道理不管用,批评也不管用,着急了打一顿也还是不管用,怎么做效果都不好!反正就是:说不听,骂没用!打一顿,管一阵!1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切忌东拉西扯,要明白地告诉孩子他犯了什么错误,帮助他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及所犯的错误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不能因为一两次的错误而否定了孩子的一切。2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孩子犯错有可能是故意的,也有可能是无心之过,所以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这样父母才会对事发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找到出问题的关键,这样就算批评孩子他也会很好的接受。3注意时间和场合

批评孩子不要在早上、吃饭时、睡觉前的时间,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心情、食欲以及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4批评孩子一天之内不能超过两次

第一次挨批评时,孩子一般不会感到厌烦,而是多少会愧疚、反省,其实这就达到了批评的效果。第二次开始就感到厌烦,不过程度较小,但如果再来第三次、第四次,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甚至演变成反抗心理。所以一天之内批评孩子不要超过两次,不管是针对同一件事还是不同的事。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三招惩罚技巧 让孩子记住错误不再犯1计时隔离,让孩子离开犯错现场

在美国的家庭或幼儿园中,经常实行名为'time-out'(暂停,计时隔离)的惩罚策略。time-out就是利用自然后果来处罚孩子的一个典型。孩子正狂热于手中的某一件事的时候,他最不愿意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让他停止,离开现场,让他行动受到限制。而计时隔离正是做到了这一点,甚至,当孩子看着别的孩子还可以继续玩,而他得到区别对待的时候,他的心里会受到震动,因为这与他平时所受的待遇反差极大,让他能反思自己的行为。2让孩子自己收拾残局,明白错误危害

假如孩子总是丢三落四,上学的时候总是忘记带书本,父母不妨让他自己去处理如何上课的问题,让他独自去面对老师的责问,要让他明白“自作自受”,自己做错的事情,需要自己去解决。从小就学会承担责任,约束自己。慢慢地,一个粗心的小孩不仅变得细心,而且,他还会富有责任感和约束力。3冷处理,让孩子体验犯错后果

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的犯错表现都过于激烈。其实,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更有益于教育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

父母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要尊重他,鼓励他,他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卷,如果把孩子当成当成宠物,剥夺他思维、动手的能力,将来上学时再请多少家教,交多少赞助费都无济于事。

今天我们请到两位专家,一位是著名教育学家詹文龄,一位是哈佛教育专家张开冰,共同来探讨【冰龄对话】如何避免把孩子当“宠物”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