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春暖花开之时,很多人都会出现提不起精神、疲乏、嗜睡、频繁打呵欠等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这这类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在春季,平均气温逐渐升高,人体的阳气也随之开始生发,新陈代谢日趋旺盛,体表毛孔舒张,血管变软,末梢毛细血管的供血量增加,而流入大脑微血管的血液相对减少,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刺激减弱,甚至出现抑制状况。此时打几个哈欠,可以通过深呼吸加大人体的吸氧量,从而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所以春困不是病态,而是人体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相应调节的一种短暂的生理现象。
![]() 诚然,打呵欠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一些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液粘稠度高的老人,当出现频频呵欠时,可能是一种预兆——提示老人可能发生“中风”。临床观察表明:约70%以上的脑中风患者,在发病前的5~10天内均有频繁打呵欠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大脑严重缺氧而向我们发出的呼救信号。这是因为血管硬化后造成血管壁弹性减低,血管管腔变得相对狭窄,致使单位时间内血流减少,这样脑组织就会经常处于缺氧状态。机体为了调整这种状态,有两种自身调节途径:一是通过大脑的反馈机制,刺激呼吸中枢,调节呼吸速度和深度来纠正缺氧状态;二是通过打呵欠张口深吸气,使脑内压下降,静脉回心血量增加,从而使心输出量也相应增加,迫使血液迅速到达脑组织,以改善大脑缺氧状态。因此,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人,当出现呵欠不断时,要警惕发生脑中风,应尽早由家属陪同去医院检查。
专家提醒,春季温差变化大,是脑中风病的高发季节。当老年人及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等脑中风高发人群出现类似”春困“的现象,应立即去医院检查,切不可把这些脑中风的前兆当中”春困“而放松警惕,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