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中的莫扎特丨让子弹飞丨走出非洲丨莫扎特完成的天鹅之歌

 阿里山图书馆 2016-04-13
 
单簧管,又称黑管或克拉管,在台湾又称为竖笛(英语称Clarinet,意大利语为Clarinetto,西班牙语为Clarinete,法语为Clarinette,德语为Klarinette),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乐曲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

单簧管是木管乐器的一种,通常用非洲黑木制造,由木料、硬橡胶或金属制成,有一个鸟嘴形的吹口和圆形的空心,管身由五节可装拆的管体组成,管体成圆筒形,下端为开放的喇叭口。在吹口处固定一个簧片,吹奏者通过簧片和吹口的空间吹气时,并配合下唇适当的压力,薄薄的簧片尖产生振动,使乐器管内的空气柱开始振动,因而发出柔美的音色。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号角和风笛,一般认为是从一种类似竖笛的单簧片乐器芦笛(chalumeau)演变而来

单簧管在国内被人们习惯地成为“黑管”,而在香港、台湾等地区则称其为“竖笛”,英语Clarinet译音为“克拉林奈”,意大利语Clarinetto,法语为Clarinette,德语为Klarinette国际上统称为“克拉尔奈特”。这种乐器使用一枚簧片使乐器发音,为西洋木管乐器之一,产生在十七世纪末叶,起源于古希腊,于十九世纪末叶传入中国。

阿夫洛斯管是簧管乐器,将簧片插入木制或骨质的管中作吹口,管底不封口,管侧身有指孔,两根管排成V字型。源于小亚细亚,是象征酒神的乐器。一种芦管制成的单管或双管的竖笛。在崇拜酒神的仪式中,及后来的酒神合唱和雅典悲剧合唱中,阿夫洛斯都是重要乐器。在西方现代文化观念中,里拉琴和崇拜阿波罗的音乐与阿夫洛斯和崇拜酒神的音乐,已成为相互对立性格的两大类音乐的象征。前者平静而节制,后者狂喜、放纵。
最初的单簧管是欧洲古代的一种叫做芦笛的乐器,呈圆柱形,没有按键,也没有喇叭口,只有七个音孔。后来,芦笛渐渐演变成了单簧管唯一的直系祖先——沙吕莫管(又翻译成夏吕莫管)。随着音乐的发展,这种乐器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据有关资料证实,第一个改革这种乐器的人是德国的一位乐器制造师,名叫约翰·戴内(Johann Denner 1655-1707)。约在1700年左右,他在乐器管上安装上了两个键子(一个是由左手食指控制的a1音键,一个是由左手拇指控制的十二度泛音键,后者和今天作用不同、泛音键与a1键同时按下后得到b1音)和一个喇叭口,这就是最早由戴内改革发明的两个键子的单簧管。从此,便打开了单簧管发展的道路,后经巴托尔特将乐器管身延长,并增加第三个键子(低音e、打开十二度泛音键后得到b1音,此时泛音键开孔位置也更靠下,与前方a1键同时按下后得到降b1音);德国乐派创始人约瑟夫·比尔(Joseph Beer 1744-1811)在乐器上安装了第四个和第五个键子,增加了四个音(低音升f,降a,十二度泛音为升c2,降e2);到1791年由法国单簧管演奏家,巴黎音乐学院第一批器乐教授,格扎维埃·勒费福尔(Jean Xavier Lefèvre 1766-1829)给这一乐器增添到第六个键子(升c1,这是欧洲大陆的情况,但在英国为一个由右手食指控制的侧键,起到a1和b1之间的颤音作用)。至此,对单簧管这一乐器的改革历经一个世纪,从戴内到勒费福尔等人历尽艰辛,使单簧管发展到六个键子。这个时期单簧管的演奏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就在这个时期,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年)创作了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并且首先将单簧管应用于乐队。与此几乎同时,还有德国曼海姆乐派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塔米茨父子(J.Stamitz 1717-1757和C.stamitz 1745-1801)大力发展了单簧管艺术,小施塔米茨更为单簧管创作了二十余首协奏曲。【协奏曲】卡尔·斯塔米茨和他的《D大调中提琴协奏曲》
1812年,经著名的单簧管演奏家缪勒(Iwan Mueller 1786-1854)的潜心研究,成功的研制出能够演奏各种调式的十三键单簧管,这种新结构的单簧管使演奏者在技巧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深受人们的赞誉。后来又经Oskar Oehler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使之更加精巧,并形成了欧勒体系(Oehler system)。当今,德国、奥地利单簧管演奏家大多采用欧勒体系的乐器。
1839年,著名的单簧管演奏家、巴黎音乐学院教授、法国乐派重要人物克洛泽(Hyacinthe Eléonore Klosé 1808-1880)和法国著名的乐器制造商路易·奥古斯特·布费(Louis-August Buffet 1816-1884)两人一起做了大量改进十三键单簧管的工作。他们在引进勃姆(Theobald Boehm 1794-1881)为长笛创造发明的活动圆键体系之后,使单簧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并与1843年在历史上第一次推出了勃姆式单簧管,后来又结合安迪尔(Andir 1840-1876)精湛的制作理念与工艺,最终形成勃姆体系(Boehm system),
尤其单簧管的基本构造很大程度上源于Andir单簧管。当今世界绝大多数演奏家使用的单簧管都为勃姆体系。虽然这一乐器在近代还有新的改进,但从1843年至今历经一个半多世纪,克洛泽发明的这种勃姆体系单簧管的基本构造一直保持到现在。
19世纪初,贝尔曼先生(Carl Baermann 1810-1885)出版了自己的《单簧管演奏法》(Vollst?ndige Clarinett-Schule),这是全世界最杰出的单簧管教程之一。19世纪末,罗扎诺夫(Sergei Lozanov 1871-1937)和罗赛(Chrysogone Cyrille Rose 1830-1902)等人又分别出版了自己的单簧管教程,尤其是罗扎诺夫,开创了音乐学院的单簧管专业教学,为单簧管学生们开辟了正规的学习之路。而罗赛继承并发扬广大了他的老师 - 巴黎音乐学院克洛泽的单簧管教学方法,并为推广及规范勃姆体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延伸阅读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

          
             正文
探讨电影中莫扎特作品的应用

音乐与画面完美的结合是电影音乐最值得考虑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以《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为例对莫扎特音乐与电影的结合进行研究。【这个部分主要整合胡杨树论文,特此致谢,欢迎作者联系我们】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
在欧洲音乐史的漫漫长河中,有无数自幼便显示出音乐天分的孩童,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并没有在人类艺术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而莫扎特却名副其实地成为世人公认的天才音乐神童。在他短短35年的音乐生涯中创作了各类音乐作品600多部。在莫扎特身上,处处都体现出典型的艺术家天性。他是极少数可以在优美的乐曲中表现悲伤和痛苦的作曲家。他的生活和艺术泾渭分明,你在他辉煌的音乐成就里丝毫找不到贫困生活的影子,即使在生活困苦的时候,他的音乐创作也是以清新、抒情、活泼、流畅为主,音乐语言典雅而崇高,形式结构严谨而平和,同时他的双重性格促使他除了创作旋律流畅的作品外也创作了许多英雄史诗一般的宏伟巨作,迸发出了在巨大社会压力下乐观、开朗的情绪特征。莫扎特运用各种体裁和形式,富有创新精神地把欧洲的民族音乐和巴洛克音乐风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走出了自己独特而充满魅力的音乐之路。

    

单簧管,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各个音区的音色从沉郁到淳厚圆润、华丽嘹亮,可谓丰富,能够刻画各种音乐形象,不管是独奏还是室内乐演奏包括乐队合奏都非常完美。演奏性能十分灵活,无论是在演奏快速音阶、流畅的琶音、还是连续的吐音、花舌等方面均相当出色。莫扎特只写过一首单簧管协奏曲,但它却成为所有单簧管演奏者必修的曲目。虽然他还创作了室内乐形式的单簧管与弦乐四重奏和钢琴五重奏等作品,但就《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作品本身来说,这是历史上第一部能够完全表现出单簧管音色与技巧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部作品,把单簧管这一表现力丰富的乐器以更加喜人的姿态呈现在了世人面前,才使得以后有大量作曲家去为单簧管创作作品。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MOZART 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是莫扎特的管弦乐作品,为单簧管家安东·史塔特勒而作,谱写于1791年。乐曲既是莫扎特最后完成的作品之一,也是其最后的纯乐器作品(他在乐曲完成后去世)。协奏曲因为他精心设计的独奏家和乐队间的对话以及没有过多的展示独奏家的段落(独奏部分没有任何华彩乐段)而出名。
第一乐章:快板,A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 622: I. Allegro Jon Manasse - Mozart & Spohr: Clarinet Concertos   Cla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 622: I. Allegro Thea King;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 Mozart: 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 Spohr: Clarinet Concerto No. 4   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 622: I. Allegro Vienna State Opera Orchestra - Mozart Clarinet Concerto Bassoon Concerto   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622: I. Allegro Karl Leister;Bl?ser d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Herbert Von Karajan - Mozart: Concertos for Clarinet, Oboe & Bassoon - Konzerte für Klarinette, Oboe & Fagott   Mozart :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622 : I Allegro Nikolaus Harnoncourt - Mozart : Clarinet Concerto, Oboe Concerto & Concerto For Flute And Harp 

乐队引子以弦乐组的一个温柔抚爱的主部主题开始。这首协奏曲的一大特点是,所有的单簧管独奏段都在一个最能表现这种乐器天鹅绒般的,给人美感的音色的力度和音高水平上开始。独奏单簧管接过主部主题时,效果甚至比乐章开始时更柔美。亲切的室内乐织体是由于先把伴奏只限于小提琴而获得的,后来才加上中提琴,最后允许低音弦乐器参加时,只是为了加几笔轻淡的和声支托。第二主题为E大调,单簧管与弦乐密切配合,独奏单簧管的涟漪般的音阶和琶音结束主部主题的陈述,弦乐器接着插入第一主题的旋律完整的结束了呈示部。紧接着,听到单簧管用忧郁的小调式吹出一个对比旋律,开始了发展部。这些惆怅的笔触,即使在活泼的第一和第三乐章中最阳光灿烂的时刻,也总是挥之不去。回转联动后,乐曲很快又回到再现部。本乐章乐队伴奏部分章曾被第83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作为电影结束曲。当然这部电影运用最好的配乐是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

第二乐章:柔板,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
慢乐章开始的旋律是世上少见的最优美的创作旋律,由独奏单簧管直接唱出,不用任何乐队引子.谁能相信,这一天使般的旋律竟是以十八世纪古典派的最流行的陈词滥调为依据的,这一短句已被莫扎特的同时代人用过几十遍,甚至几百遍,但从未用得如此出神入化,难以言传.独奏声部越是装饰、扩展,如在抽枝发芽,越觉得旋律天然地出自单簧管的音色。该乐章曾被用于奥斯卡最佳影片《走出非洲》,广为流传。当然还被姜文的《让子弹飞》使用过。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A大调,6/8拍子,回旋曲式
尽管节奏遒劲,迂回曲折,这个回旋曲乐章的基本主题和前两个乐章一样,开始由独奏乐器轻轻地、温柔地吹出。在回旋曲基本主题的各次回复之间,可以听到越来越欢腾的插段,装饰性的音阶和琶音一泻而下,直落到单簧管的最低音,又急转直上,比前一次升得更高。第二主题为E大调,作曲家利用单簧管的极高音区,使乐曲更为生动细腻。在小提琴还原F音的强奏下,单簧管被迫奏出A大调第一主题旋律。回旋曲的第三主题为#f小调,虽然惆怅,但始终压倒不了光明。紧接着单簧管又以A大调呈现第二主题。结尾没有独奏单簧管,仅由乐队奏出。虽然此乐章亮点不多,但莫扎特探索并利用单簧管音域的两极,是简朴写作、炉火纯青的选择。

    

电影音乐中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电影《走出非洲》使用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在电影的开头,晚年的主人公凯伦在丹麦做了一个梦: 梦见在非洲一个狩猎的男人的身影站在远远的昂山上。这个人就是喜欢在开阔的非洲土地上的过马赛族游牧生活的, 如同非洲一样有不可驯服的灵魂, 死于飞机失事并埋葬在昂山上, 凯伦在非洲的情人丹尼斯。丹尼斯是凯伦写她的小说《走出非洲》灵感。凯伦开始写到: I had a farm in Africa......电影的开头背景音乐取自于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二乐章。

《走出非洲》主题曲 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 第二乐章
第一乐章丨忧伤的表达
在1985年的电影《走出非洲》中,《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被作为配乐使用。《走出非洲》是一个传奇、浪漫的故事,具有跌宕起伏的感情,充满了无以伦比的原始美和远古的异国情调。主人公最后远离了令人伤感的非洲,因为那里埋藏了她的一段深情往事。电影根据作者凯伦布里森(KarenBlixen)以笔名伊莎丹尼森(IsakDinesen)写成的回忆录所改编。实际上,《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本来只是单簧管演奏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单一选择,正是这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向人们推荐了它,音乐通过画面流传,画面因为音乐而更加美丽动人!它有些忧伤却又充满对生命的依恋,当你用心听完这首伤悲的挽歌时,或许也会认为,原来生活是这么精彩迷人。《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Adagio柔板,被称为“人类音乐史上最美的旋律”。莫扎特在完成这部作品的两个月后便突然辞世,这也成为他人生的最后一部完整作品【编者注:从旋律的优美而言,可以算作莫扎特的天鹅之歌,最后一部作品是《安魂曲》(编号K626),也被称为“天鹅之作”,但可惜是一部未完成作品】。莫扎特笔下的单簧管独奏主题宁静、轻松、韵味深长,使影片一开始就笼罩在典雅高贵带有一丝忧郁的气质之下,观众此时随着摄影机的镜头进入到唯美凄凉的情绪中。影片中采用的第二乐章明显带有室内乐的感觉,以和声性的配器手法强调音色的统一与完美,旋律悄然的上行下行,平和的强弱对比,毫不夸张的小装饰音加以润色,整个旋律就这样慢慢地进入到了剧情之中。电影中女主人公听着留声机播放的音乐,默默地等候她的心上人,这时候出现的单簧管的独奏表达着她心中的寂寞和惆怅、思念与哀伤,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莫扎特的作品是电影中男主人公最喜爱的音乐,整部影片中不时出现莫扎特的音乐背景,以莫扎特音乐流畅旋律下隐藏的淡淡忧伤为配合,把女主人公无奈忧郁的情绪表露无疑。当然,当影片出现大量非洲大草原的画面时,音乐又以欢快、活泼的旋律出现在观众的耳畔,非洲大草原一望无际,苍茫茫的没有尽头。音乐波澜壮阔,丝丝入扣,描绘着他们隽永的爱情。她在这里得到了生命的最高潮,最后也失去了一切,带走的只有哀愁与怅然,还有半生回忆。来或走,都是孑然一身。来的时候满身抱负,走的时候心身俱疲。可是,承载着爱与甜蜜的回忆却永远也洗不掉、流不走

第二乐章丨美丽大自然的眺望
《蓝色奏鸣曲》是一部德国科幻电影。在19世纪30年代,世界闻名的钢琴演奏家兼作曲家爱丽丝·西宁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为了使自身的绝技能够传于后代,她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进行了无性繁殖的手术,生育了一个跟她一模一样的女儿——西莉。爱丽丝想控制住西莉,希望她能和自己完全一样,不管在外型装扮上还是思想活动上,结果却事与愿违,事情完全出乎她的意料,脱离了她的掌控。在影片中耳熟能详的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贯穿整部电影,作为主旋律,在电影画面里,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风光秀丽的加拿大湖区,优美旋律的流淌让整部电影显得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剧情也因此显得更加连贯,故事在音乐声中缓缓展开。所谓音乐,就是作曲家情绪的体现,同时又是演奏者情绪的再现,在不同演奏风格中所表达的情绪是完全不同的。乐曲在《走出非洲》中显得是那么的忧伤,而在《蓝色奏鸣曲》中画面背景的变换使整个音乐情绪变得明快而轻松。莫扎特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就是流畅、活泼、生动,非常适用于各种自然风景和明快轻松的主题画面。

          

一部德国科幻电影。在30年代,世界闻名的钢琴演奏家兼作曲家爱丽丝·西宁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为了将她的绝技传于后代,于是她接受了无性繁殖的手术,生育了一个跟她一模一样的女儿西莉。爱丽丝想控制西莉,希望她和自己完全一样,不管在外型上或思想上,结果事与愿违,事情完全出乎她的掌控……片中耳熟能详的莫扎特A大调奏鸣曲贯穿整部电影,作为主旋律,加上背景是风光明媚的加拿大湖区,让整部电影显得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

《让子弹飞》片段·莫扎特
第三乐章丨幽默诙谐的风格体现
国产贺岁档电影《让子弹飞》由姜文自导自演,里面的演员基本都是大家熟知的大牌和一、二线演员。影片开始后不久,就出现了让大多数单簧管爱好者熟知的音乐:莫扎特《A大调协奏曲》第二乐章。在匪气浓郁和爷们儿气息十足的影片氛围中,出现这种音乐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音乐无国界。作曲家改变乐曲的速度和节奏,就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情绪上的变化,而画面背景又能很好地补充音乐情绪的展示。随着音乐的展开,影片中姜文和张默还有一段比较诙谐的桥段:(场景是两人在一个楼梯口对着一个老式唱机)姜文说:“这是西方的音乐,是一个叫什么莫扎的人弄的,中国这边叫莫扎特。”张默问:“是怎么把声弄进去的?”姜文回答:“我把你送出国留学你就知道了。”张默问:“那我到哪去找这个叫什么莫扎特的人。”姜文回答:“去了就知道了。”张默问:“那你是怎么知道这是莫扎特的音乐?”姜文回答:“这得分时候,有时候也不知道。”张默接着问:“什么时候?”姜文回答:“唱片上写字的时候就知道,不写的时候就不知道。”这种冷幽默在莫扎特音乐背景下显得那么不和谐与突然,但是却很好地体现了导演企图引领观众感受矛盾和冲突的意图,通过声音与画面的不和谐,导演很轻易把观众引进了他所需要表现的情节中。

    
        姜文与《让子弹飞》配
久石让亲切交换意见中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单簧管协奏曲是莫扎特完成的最后第二部作品,而《安魂曲》未完,这位伟大的音乐天才就结束了的生命,也许上帝造出他就是给人类带来音乐的。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这样骄人的成就,很难想像是一位不到36岁的音乐家所创的。姜文在他的《让子弹飞》里就引用了这段音乐,意义深远,莫扎特35岁与世长辞,而姜文25岁主演了《红高粱》成为中国电影新一代男主角之一,是他演艺事业巅峰的开始。31岁拿起了导筒,开始了步履维艰的导演之旅。片中六子问莫扎特在哪?张麻子回答“他呀,离咱们很远。”暗指自己电影之路还很长。莫扎特的音乐曾被许多电影所引用,那部影迷最崇尚的《肖申克的救赎》里著名桥段段监狱留声机传出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至今被影迷津津乐道。许多影迷为表示自己多么高深,在谈及自己喜欢的经典总是把《肖申克的救赎》拿出来,在我看来影片只是一部优秀的影片,没有传言的那么伟大!也许姜文料到日后中国影迷也许会盲目推崇《让子弹飞》,在《让子弹飞》精彩处用一群鹅,影射了盲目跟从的各类粉丝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