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关于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及惯性场、质量等问题的探讨_sijin2012

 龙凤园创 2016-04-14
关于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及惯性场、质量等问题的探讨
——与好友陈波、叶军、张子等的讨论记录
陈波2012-06-02 08:10:39 [举报]
司今先生,科学不能完全是拿来主义,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您以为将牛顿力学、相对论力学、量子力学等结合统一起来就是新的伟大发现了吗?
不知你是否看见其糟粕部分,也是否看见其精华部分?
有些科学名词本来就是不应当在现实当中出现的,因为其出现不仅是没有价值的,反倒是对科学活动有负面影响的,这一现象就体现在如今看似很有学识的人们口里满是一串串的高深理论词汇。然而,那只是体现了他们并没有识破其本质,用词汇装饰自己的外表罢了,感觉高深莫测。
叶军2012-06-02 09:44:46 [举报]
大力鼓励司今的实力与精神,有空多交流,你也在广东,我想问一下广东有没有联谊会的分站呢?这样可有相聚的共同机会.
sijin20122012-06-02 15:57:30 [举报]
谢谢陈波先生的关注和评论!
我非常赞同您的“科学不能完全是拿来主义,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观点,“您以为将牛顿力学、相对论力学、量子力学等结合统一起来就是新的伟大发现了吗?”的反诘是对的,因为牛顿力学是所有物理学的基础,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都是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之上的,是对牛顿力学缺失部分的补充和拓展,将它们纳入同一个物理系统内是人类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然,这一结果必须向您所说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牛顿力学的精华在于他不仅吸纳了伽利略的动量、动能守恒思想,还找出了物体运动变化最直观的原因,他把这个原因定义为“力”,“力”的思想取代伽利略的动量、动能思想是近代物理学的一大飞跃,因为,“力”
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出物体运动变化的原因,这要比伽利略用“动量、动能守恒与变化”来描述物体运动变化要简单明了,因此说,牛顿“力”思想的出现才使近代物理学真正进入“大众化的普及时代”。(待续)
sijin20122012-06-02 15:59:48 [举报]
(接续)
当然,牛顿力学的建立也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二个面:
1、不同惯性系下的物体运动,牛顿力学就不从涉足,这就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留下了空间。相对论虽然完善了牛顿力学,使它可以在不同惯性系下使用,但相对论也有疏忽,那就是它对运动物体都有“自旋性存在”的疏忽;自旋和平动一样,都是物质存在的固有属性,
2、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力学都是没有自旋或不重视研究自旋的力学。如牛顿力学只着重于描述物体运动中平动速度变化与惯性质量及力的关系,没有对物质自旋性作出详细描述;相对论也是如此,虽然狄拉克将自旋带入了“相对论量子力学”,但他对“自旋及自旋会产生什么效应”就没有再作深入研究。也正是牛顿和爱因斯坦对“物质自旋及自旋会产生什么效应”的疏忽,才为量子力学的出现和发展留下了巨大地发展空间。
量子力学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门关于描述“自旋、公旋及其旋转磁场之间变化”的物理学,是对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力学的补充和完善。但量子力学是从牛顿力学、经典电磁学中脱胎出来的,同时又融入了狭义相对论的一些思想,因此它不仅概念混乱和庞杂,且臆造性太多,‘除了经典电磁学和狭义相对论的一些思想,它本身就没有多少属于它自己内容了’(温伯格语)。因此说,量子力学是一门理论体系不够完备的科学,它充其量只能算是一门实用较强的技术工具学,这也是目前很多人只会运用它但不理解或不太理解它的根本原因。
从量子力学的成功运用可以看出:我们宇宙里间的物质变化和运动必然存在某些共性和共同遵守的物理规律,那就是”总动能守恒”,即平动速度、自旋量之间的转化和守恒。这正是我在《物质自旋与力的形成》一文所阐述的内容,也正是三门物理学统一的思想基础。
以上仅是我的一点心得,愿与您分享,如有不妥,还望您多多批评、指正!再次谢谢您的关注和评论,祝您更成功!
sijin20122012-06-02 16:08:17 [举报]
谢谢叶军好友的关注和支持!
即称“好友”,就有相聚的缘分,有时间和“共同点”一定与你多多交流!
诚望你的大作早日完成!
祝快乐!
陈波2012-06-02 19:24:13 [举报]
希望司今先生更严谨些,步伐更大些,怀疑的精神和勇气更强些,您一定会在物理学上大有作为!
因为如今的物理学大夏很是有问题!值得发展的方向很多!
sijin20122012-06-02 20:01:12 [举报]
谢谢陈波先生的鼓励!希望以后多多交流。祝周末愉快!
陈波2012-06-02 20:33:38 [举报]
不用谢!其实在科学理论方面坚持探索的人都是需要互相团结互相鼓励的,因为这种精神实在是难得的!
恕我直言,西方科学界其实已经迷失方向,而他们却因卷入漩涡而全然不知。因为他们太唯心,因为他们太自信,也因为他们地位太高太幸运了所以对自己没有半点怀疑!
而中国人唯物精神比较强,逻辑思维也很强,现在更是具有了足够的经济基础和信息沟通条件,突破思想束缚的欲望也是越来越强烈。
sijin20122012-06-02 21:32:10 [举报]
回陈波先生:
您所言:“西方科学界其实已经迷失方向,而他们却因卷入漩涡而全然不知。因为他们太唯心,因为他们太自信......而中国人唯物精神比较强,逻辑思维也很强......”,这种认识我很赞同,因为中国文化是建立在道、儒、佛三教之上的,道教教会我们“矛盾论”(体现在“太极”思想上),佛教教会我们系统论(体现在“大千宇宙”思想上),儒教教会我们“谦让与保守”(体现在孝道、忠君思想上)。
现在物理学的零碎枝叶已经丰满,目前迫切需要的就是“综合”。我们从祖先哪里传承的“系统论”和“矛盾论”思想正是创建这种“综合”所必要的思想。只要我们能够打破“谦让与保守”,我们东方人在这场“物理学综合大挑战”中就一定会取得先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人要挑战相对论”的思想根源,因为“相对论”就包含了“系统论”和“矛盾论”的思想。
仅此感悟,愿与您分享!望您笑纳!
一百零一步2012-06-03 00:40:02 [举报]
没看到什么内容和什么发现,就讨论的这么激烈了。
sijin20122012-06-03 14:21:57 [举报]
回陈波先生:
您所说“西方科学......太唯心,......而中国人唯物精神比较强”,我很赞同这种看法;中国文化的“根”是植在道教、儒教、佛教之上的,文化形式决定思维方式,道教教会我们“矛盾论”(体现在太极思想上),儒教教会我们“保守与谦让”(体现在忠君、孝道上),佛教教会我们“系统论”(体现在大千宇宙思想上)。
目前物理学的枝叶已经很茂盛和丰富,但缺少的就是对这些零碎认识的“综合”理论,要完成这种“综合”,就必须要具备“矛盾论”和“系统论”思想,这正是我们东方文化、东方人的思维强项,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人在挑战相对论?”的思想根源,因为“相对论”就包含了“系统论”和“矛盾论”的思想。
我相信,在这场物理学大“综合”的挑战中,东方人一定会占得先机,正如你所说“现在更是具有了足够的经济基础和信息沟通条件,突破思想束缚的欲望也是越来越强烈”,真是这个原因,我们的“联谊会”才会有今天飞速发展、壮大的局面!
希望我们“互相团结互相鼓励”,去迎接这场“综合”大挑战吧!
陈波2012-06-05 20:50:50 [举报]
人的一生既要吸收不同方面的积极思想,但又不能为复杂的思想所困,适可而止,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突破。就如同如今的书籍,书山书海,没有点选择头脑的人还真可能在其中迷失方向,不是从中得到好处而是反受其累。但如果能够抓住关键的知识吸收,大胆放弃那些次要的,一生中选择几本好书认真读,其余的则作为业余辅助,那可能活得更轻松,又不失方向感。
理论的东西也是一样,只有认真扎实的将基础建立在足够正确的理论之上,才不至于被复杂的理论学说所累,吸收其正确的有价值的部分,而抛弃其没价值的部分。就如同在提炼金属,通过不断的严格的提取过滤,去其杂质,然后得到的或许就是纯度较高的金属。与金属的价值一样,理论的价值也是纯度越高价值越高的,然而世界上是没有绝对纯的金属的,理论也是如此。
sijin20122012-06-05 21:13:35 [举报]
谢谢陈波先生的开导:关于读书问题,我曾和一位求助的网友交流过,现摘录下来,愿与你分享,不妥之处,望你见谅:
谢谢您的信任!
我不是什么教授,只是一个漂泊四海的打工者。无聊时多看了几本书,写了几句想法来与“同志们”分享。
您发来好多思想,可见您才是一个真正的探索者,您的思考精神值得我学习!
从您发来的文章看,您对现代物理学的想法和忧虑是值得赞扬的,与您讨论从“只求异、不求同”开始吧:
读书有两种境界:
一种是“精读细释”,就像中国的理学,王阳明、程颢等精读古书,但他们却跳不出古人思考的圈子,结果只能算是在“释经”,却创不出自己独立的哲学思考体系,这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另一只是“泛读深造”,这才是读书的最好境界,就像庄子读了老子的书,创造了“庄子逍遥哲学”那样,才有中国的“道德经”和“庄子文学”。
您对宇宙、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都有细读,了不起,但您还没有跳出他们的圈子,您的思考只能算是对他们的重新解读,没有什么太新的内容,因为目前物理学的概念和基础是不牢固的,有些定义和概念是模糊的和不自洽的,如质量问题,伽利略说是“物质质量”,牛顿说是“力质量”,爱因斯坦说是“动质量”,到底质量是什么含义?它为什么要和力或引力场有联系?它为什么又有“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之分?我们定义的动能为什么是mv2/2而不能是mv2/3或mv2/4呢?等等,在这些定义的含义都还没有弄明白,岂能真正看清当前物理学的困境所在?如果我们还是用他们的定义和结论来讨论他们的弊端岂不是“还在庐山中”?!
仅此乱语,望您海涵!
张子2012-06-06 07:33:35 [举报]
相对论虽然完善了牛顿力学,使它可以在不同惯性系下使用,但相对论也有疏忽,那就是它对运动物体都有“自旋性存在”的疏忽;自旋和平动一样,都是物质存在的固有属性
............
司今先生:您所说的不同惯性系是否是指不同惯性速度下的时间和质量的变化?若是,那么这些时间和质量的变化会否与力下的时间与质量守恒相冲突?可能您会说,“不同惯性速度下的时间和质量的变化是在光速时才会发生的,而牛顿的在惯性或非惯性下的守恒是在低速下进行的。”其实牛顿虽没分低速与高速,但他肯定认为不管何速,其质量都不会从无中产生。他认为,质量是体积。而我认为,基本质量是基元的体积,质量的大小取决于基元数量的多少。正因为牛顿对质量的解释有漏洞,所以才有爱因斯坦的“无中生有”之说!
陈波2012-06-06 07:42:23 [举报]
是的,分析的很好!
理论的探索创新不仅是读书学习的问题,但也是不通过读书不能实现的。问题是看人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否发现存在的疑问,能否找到其思维的脉络,并最终独自推理开来,最终形成自己的想法,就是要读懂自然的规律,而不是停留于别人所创造的形式。
但是,创造又不得不吸收前人的正确认识,尤其是避开其错误认识,只有能找到足够的证据明确区分前人的哪些想法是客观的,哪些是主观的不够到位的,才有可能在其基础之上实现创新性突破。
盲目地吸收别人任何观点的人虽然是博学的,但却是难以创新的,就如同大部分没创造力的教师一样。因为在他们眼里任何地方都已经是完善的,是不值得怀疑的,当然就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了。只有敢于在任何地方都打下疑问,特别是在关键问题上打下疑问,不是完全不信别人而是不能全信别人,在接受的同时也必须保留一定的继续求证的心理准备,在条件足够的情况下就有可能突破表象发现实质,甚至创建自己的学说。
总之,只懂得读书去实现认知就等于是只能借助于拐杖或者轮椅行事,总摆脱不了所受到的束缚;而自己能够独立深入思考推敲才算是自己站立行事,才能够轻松自如,如己所愿。
随意交流罢了,不必客气!
陈波2012-06-06 08:10:40 [举报]
我认为“质量是对物质的度量”这一经典定义是比较到位的,但是质量的具体测量却有不同的方法,也区分出了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两种概念,但那仅属于测量途径不同并存在偏差所导致。由于它们不能完全等同,比如惯性质量可能是更精确的,但却难以实现测量;而引力质量可能会受到不同地区引力强度的影响,受到离心力的影响,但却是比较简洁有效的测量手段,只要不过于计较其偏差都是可以使用的测量手段,比如在生活中人们几乎都是测量引力质量,使用天枰、杆秤,甚至弹簧秤。天枰与杆秤是测量结果与标准原器最为吻合的测量方式,因为它们只是利用地心引力为构建平衡等效的基础;而弹簧秤则是不够精准的,因为在不同地区引力会存在差别,离心力的大小也不同。但在地球上这点差别对于普通生活来讲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大的,所以才是可以使用弹簧秤的,力学原因主要是地球是比较圆的,而自转是不算太快的。如果在木星、土星等自转速度极快的行星上,不同纬度处的离心力将会相差甚远,导致重力也相差甚远,而弹簧秤称量的结果也将会大不相同。
陈波2012-06-06 08:22:58 [举报]
相对论并未完善牛顿力学,全然就是一个错误的推导,它将所有因素都跟光速相关联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其虚伪性,因为相对论的基础光速不变假设就是错误的,是错误的理论基础,所以导出了错误的理论结果。空间弯曲、质量转换为能量之说更是荒谬至极!
张子先生,牛顿经典的质量定义是“物质的量是对物质的度量”,而不是认为质量是体积。
经典理论确实有漏洞,有不健全之处,但并非相对论所表达的那样!
张子2012-06-06 08:25:23 [举报]
量子力学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门关于描述“自旋、公旋及其旋转磁场之间变化”的物理学,是对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力学的补充和完善。
..............
其实牛顿力学只偏重“物质说”,而相对论力学只偏重“粒子说”,再量子力学只偏重“波能说”。我认为,“物质说”并不能表述“能量”,只有把物质细分,深入到物质内部的粒子层面的运动才可有效表述什么是能量,能量是粒子的质量(重量计算)与运动速度的积。而“粒子说”并不能说明任何粒子为何有自旋及波行,“粒子说”缺的是粒子本身的辐射,由此“波能说”也就应用而生,但“波能说”不是对“粒子说”的补充,而是脱离了“粒子说”的“纯波能说”,这也就是爱因斯坦反对它的原因。其实基元是颗粒,而基元的动构成波,在其周围聚成壳组成夸克,夸克合成粒子,粒子辐射形成自旋和频率与波行,才是质粒波的统一。
张子2012-06-06 08:53:13 [举报]
量子力学认为,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可能是指波是一段一段的,即一个波长就是一份能量。量子力学否定了波是粒子的波行,势必把波与能量相混同,这从E=hv可看出,而相对论却否定了波的存在,是纯粒子能量,这从E=mc~2中可看出,这个m可代指宏观质量,也可代指粒子质量。其实这两个公式可以合并为E=mvf,m为粒子质量、v为粒子或波的速度、f为粒子的波行频率。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两公式代入(hv=mc~2)即统一。
sijin20122012-06-06 09:19:49 [举报]
回张子先生:谢谢张子先生的参与和评论!
我说的“惯性系不同”是指象地球和月球相比较一样,由于它们的质量和自旋速度不同,它们就会产生不同的引力场,这个“不同的引力场”就是我指的“不同惯性系”概念。
当一个物体受同样大小的外力作用时(这个外力与地球或月球引力场无关),它们在地球和月球表面上运动时,速度变化是不同的,即地球上的物体速度变化量要比月球上的小些。
可见:我所说的“惯性场”是一个与运动物体质量和时间无关的量,例如地球惯性场就是指它的引力场,它的大小与物体在其上或其赤道平面外公旋的运动状况无关。
以上理解只是我个人之见,不妥之处望给予指正!再次谢谢你的参与和评论!
新浪网友2012-06-06 09:25:18 [举报]
正确的
sijin20122012-06-06 09:35:33 [举报]
回陈波先生:
我所认为的质量有二个方面的含义:
1、物体所包含的最基本粒子数,即摩尔质量。
2、物体自旋角速度大小的度量,即所谓的惯性质量,这是一个和物体所在的惯性场大小有关的量。我在《物质自旋与力的形成》中揭示了惯性质量的起源来自于物体的自旋变化,当然,由于物体运动总是遵守“总动能守恒”原则的,故物体的惯性质量又与其平动速度变化量有关。
3、目前,物理学定义的质量是一种“无理头”的定义,这是没有看清物体受力运动与惯性场有关;它是一种“无作为”的定义,因此必须作以修正!
纯属个人乱谈,望你指正!
sijin20122012-06-06 10:00:59 [举报]
回陈波先生:
相对论的功绩有三点:
1、补充了不同惯性系中运动物体所包含的能量不同。
2、找出了物体运动变化会使惯性质量发生变化这一运动本质。但爱因斯坦的动质量概念是不对的,必须进行修正;目前,华棣先生则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我在《物质自旋与力的形成》中作了进一步地修正。
3、隐约地找出了物质运动的“总动能守恒原理”和闭合曲线运动是一个与目前动能定义不同的运动。
这就是我对相对论的一点肤浅看法,望你提出意见、共同提高!
陈波2012-06-07 07:03:19 [举报]
我认为认识能量的关键在于“场”,或者说在于一个统一的场的概念,可以称其为力场,或者说是各种力场。因为有了力场,所以才有物质变形的弹性现象,是因为力场的存在才使物质回归变形前的原位因而出现弹性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力场的存在,物质是不会存在弹性现象的:抛入上空的物体不会下落、压缩的钢丝弹簧不会回弹、拉开的橡皮筋也不会收缩等等!
动能是很明显的,是人们通常比较熟悉的能量形态,是物质运动的能量;而势能却是比较隐蔽的,是比较复杂的能量形态,势能与力场直接相关:势能可看作是力场储存的运动量,也是可以转换为动能的。但这里的动也是指广泛的,包括宏观与微观的。
所以说,由于力场的存在,所以才会存储势能。势能是能量的主要构成部分,比如引力势能、分子势能、原子势能等等——行星运行于恒星之外,其相对于恒星的势能是其能量的主要构成部分;燃料的分子势能是其能量的主要构成部分;核元素的原子间势能是其能量的主要构成部分。
总之,力场所储存的能量是物质能量的重要构成部分,不论是什么力的力场空间所储存的势能,都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是可以转换为动能的,是可以转移到物体宏观的运动上被人们直觉所感知的。
爱因斯坦当初所寻求的统一的场,不知是否就是寻求能量的统一规律?因为只有能量才是物理学中最通用的概念。
陈波2012-06-07 07:58:43 [举报]
司今先生:
质量是不会变化的,不论你以什么标准衡量物质的质量,它都是固定不变的,而存在变化的只是物体的受力。所以,测出变化的只是力的变化,而不是质量本身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自旋也不会影响物质本身的质量,而只会影响到你对质量多少的判断,产生不同的偏差,也产生不同的对于质量的度量概念。
能量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不同的参照系,其物体运动的量是不同的,速度是不同的,所以能量肯定也是不同的。
你所指的“惯性质量发生变化”其实是指测量结果发生变化,是受力的变化,而不是质量本身的变化。
物质的质量永远是不变的,不论在什么参照系,都是恒定的,只有受力才是可能发生变化的。
sijin20122012-06-07 14:06:50 [举报]
回陈波先生:
你所说的“质量是不会变化的”,应是指物质组成的摩尔质量吧?但任何运动质量在惯性场中都要受惯性场影响,这就是牛顿所指的引力质量或惯性质量。惯性质量是与物体受力运动相联系的量,当然,物质运动不会改变它的摩尔质量。如果我们不分清惯性质量与摩尔质量的区别,是很难发现牛顿力学存在局限性的。爱因斯坦正是通过“动质量”才让我们看清牛顿力学的局限性所在。
我以前也曾认为,物体运动时它的质量怎么会有变化呢?其实牛顿力学中的质量已不仅仅是代表物质组成的摩尔数量,同时还代表了物质自身所具有的自旋场,当它在惯性场下发生运动变化时,也不仅仅是受外力的问题,这里还牵扯到物质自旋场与惯性场相互影响的问题。牛顿的质量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理解了它的真正含义,你才有可能看清物体受力运动的的本质。
谢谢你的指评,愿多多交流!
叶军2012-06-07 14:49:47 [举报]
司今好友的上述观点极为超前,我现在才知道你一直所言的自旋场,其实与我的螺旋场本质相通(螺旋场可为球状及波动状),另外,动量就是偏球状的螺旋场能量,这个螺旋场的再波节性发展,就成了有波节性的波动状,这就是力,每个波节就是动量,
sijin20122012-06-07 19:25:35 [举报]
谢谢叶军友的提醒!
我们终于找到共同点了;但就你的螺旋场问题,我愿闻其详:比如,你的螺旋场大小和物体运动的什么参量有关?螺旋场是如何在其周围空间分布的?它如何影响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等等。
如果你有时间和兴趣的话,希望给予阐明和共同讨论!
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祝好友快乐!
叶军2012-06-07 19:53:34 [举报]
复司今好友,对于螺旋场与螺旋运动,我不是不想说,而是涉及太多,它要涉及电磁的成因的揭开,还要涉及电磁的转化性,等等,
不过你即然已进入到了量子与天体自旋系统了,其实每一个自旋体都要产生螺旋场,换言这电磁场均是螺旋的,我们的议器之所以检测到了线性波而不是螺旋波,就在于螺旋波是虚场与实场的转化,对于电磁波虚场就是磁,
从自旋角度也是可以解释上述问题的,只要自旋有规律性就会产生自旋带动的螺旋波,但是牛顿力学的力螺旋波又不同于电磁波,这里面又涉及因果律成因问题,我的意识是要表明,牛顿力就是'封闭的电磁螺旋',而每个螺旋包就是动量,
张子2012-06-07 21:10:53 [举报]
当中子星自旋到一定程度时,它的引力场是可近似于圆螺旋,从而使中子星周围呈近似于圆的黑洞。由于这种螺旋引力场的密度远大于微曲引力场的密度,所以黑洞的引力特别大而场作用力是短程的。在它的作用范围边缘,只要有星星在却不会被黑洞吸进去,是因为星星的外轨有其它星星对其有引力,也就是说,星星与星星间的引力使得它们连成串,所以成串星星的运动离心力完全可以平衡来自于黑洞的强大引力。
sijin20122012-06-07 21:45:04 [举报]
回张子先生;
你说:“当中子星自旋到一定程度时,它的引力场是可近似于圆螺旋,从而使中子星周围呈近似于圆的黑洞。由于这种螺旋引力场的密度远大于微曲引力场的密度,所以黑洞的引力特别大而场作用力是短程的。”
这句话很有见地,我理解支和持你的这种思想。我相信你对自旋场、力程等概念都有很独到的见解,我诚望在这方面与你交流,不知你是否愿意赐教?
谢谢你参与讨论和评论!愿我们共同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