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处理会话式指令的计算机在今天已经非常普遍,但当苹果公司在 1984 发布 Macintosh 的时候,会话式指令的处理还是一项极具革新性意义的技术。Macintosh 的出现对计算机的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完全是一起里程碑事件。Macintosh 不仅可以向用户问好,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还具备自己的性格。这款设备非常内向,同时也非常聪明。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如果你是 Macbook 用户,那么你对于这个专利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当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会发出一种类似于脉冲的灯光,但你也许不会注意到这种指示灯的频率到底有多精确。指示灯所模仿的是人类处于睡眠状态下的呼吸频率,每分钟会点亮 12 至 20 次,以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感觉。 苹果公司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用户取得情感上的联系,但这条道路决非一帆风顺。Macintosh 在当时确实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但是在 30 年后的今天,我们或许已经忘记,乔布斯当年在演示中所使用的是加强版的 Macintosh。 到了 2000 年代中期,苹果公司在一场旨在鼓励用户购买 Mac 设备的营销活动中延续了人性化的一面。在这则广告中,年轻、和蔼的贾斯汀·隆(Justin Long)扮演的是 Mac 设备,而扮演 PC 设备的演员则被一系列的简单任务给难住了。Mac 的魅力不言而喻,他甚至无须吹嘘自己的功能,只需安静地等待 PC 自行毁灭并耸肩表示自己难以理解 PC 所遭遇的麻烦。 人机交互技术涉及计算机科学、行为科学和设计等多门学科,你最熟悉的或许还是「用户体验」这个广受欢迎的说法。在融会贯通了产品的交互设计、易用性、用户心理和技术以后,人机交互技术和用户体验的专家们开始为许多现代的品牌和产品注入人的个性。 以曾经为全球计算机霸主的 IBM 公司为例,保罗·兰德(Paul Rand)所设计的商标有多个版本,每一个版本都有各自的应用场合。最常见的是拥有 8 个条纹的默认版本,这个版本的应用范围最广,而拥有 13 个条纹的精炼版本则主要用在管理层办公室和公司名片上。 商标是企业和顾客的一次握手,但在握手过后企业需要继续和顾客保持紧密的联系,最有效的方式无疑是和他们进行对话。企业可以直接和顾客发起对话,也可以一种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它们可以研究顾客的行为并对产品进行调整,以便让自己的产品从个性上满足顾客的需求。产品的体验过程越是接近会话的感觉,顾客和公司的联系也就越紧密。 产品和用户之间无微不至的交互方式可以让后者对品牌产生极强的依赖性,这也是众多设计师的共同追求。如果产品能够以差异化的方式和用户发生联系,品牌的识别度和顾客忠诚度也会有所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