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目 录

 解决人生问题 2016-04-14

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目 录

 

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1

第一篇(上)梁惠王上:爱民的行为方式的问题……………………9

1.只求利益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独自一人怎么会快乐的问题   3.为民分忧的问题   4.用刀剑杀人和用政治手段杀人的问题   5.报仇雪恨就是要动员民众为他打仗的问题   6.不杀人而能使人敬畏,是不能想象的问题   7.护牛杀羊不是真仁爱的问题

第一篇(下)梁惠王下:与民同乐的问题…………………………29

1.有人分享的快乐才叫快乐的问题   2.私有的快乐并不快乐的问题   3.交朋友是为了求得大家快乐的问题   4.以民众的快乐为快乐的问题   5.用自己好财好色的心去体恤人民好财好色的心的问题   6. 只有与民同乐,与民同忧才行的问题   7.快乐要以天下为准的问题   8. 独自享受着快乐而不快乐的问题   9.不要依着自己的好恶爱憎来治理的问题   10. 以爱民的政策来治理国家的问题   11.人人都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问题   12.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的问题   13.做大做强的根本基础还是在于“爱民”的问题   14. 牺牲人民的利益来做大做强是权宜之计的问题   15.一个领导人如果不爱民,人民又怎么会爱领导人的问题   16. 与民同乐,是行为方式问题也是世界观问题

第二篇(上)公孙丑上:恻隐之心的问题……………………………57

1.虽有智慧不如乘时势的问题   2.建立社会公理解释体系和社会行为规范的问题   3.依靠“说理”使人民服从的问题   4.见享乐而不动心,就是自求福的问题   5.让人民先享受到“爱”的实惠的问题   6.正因为有不忍伤害之心,才有不忍伤害的爱民政治的问题   7.内心里发出的仁爱的问题   8.跟随着别人共同行善的问题   9.只有不动心,才会有爱民的行为和政治的问题

第二篇(下)公孙丑下:天时、地宜不如人和的问题………………80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问题   2.爱民所必需具备的修养的问题   3.爱民所必需具备的修养就是“戒贪”的问题   4.爱民所必需具备的修养就是“守职”的问题   5.忠于职守就是爱民的问题   6.懂为人处事的原则,采取的是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7.小辈安葬长辈是否也有忠于职守的问题   8.以暴制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9.古代是“有过则改”,如今却是“文过饰非”的问题   10.言论垄断思想的危害性的问题   11.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的问题   12. 不是为了自己的名誉地位的问题   13.不埋怨天,不求全责备于人的问题   14.不要为了丰厚的报酬而出卖自己的良心和意志的问题

第三篇(上)滕文公上:仁爱是有差别等级的问题……………………100

1.性善论是指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的基本特征的问题   2.为父守孝说明人之性善的问题   3.“恒产论”是一种审时度势的进步思想的问题   4.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差异性的问题   5.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差别等级的的问题

第三篇(下)滕文公下: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问题……………………117

1. 屈曲自己的人生道路而去矫正别人的人生道路?   2.人生观、价值观的行为方式   3. 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吗?   4.人生的价值是用贡献来衡量的的问题   5.得到人民百姓的拥护,从而无敌于天下的问题   6.社会整体性的价值取向的问题   7.有价值,怎么样都可以见的问题   8.从每天偷一次改为每月偷一次对吗?   9.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10.执着于贫穷的生活方式是不对的问题

第四篇(上)离娄上:行为方式的规范问题……………………………135

1.人生的道路、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问题   2.历史的经验是人们可以凭藉及效法的准则的问题   3.爱民就是为人处事的标准的问题   4.应该回过头来考虑自己的问题   5.最根本的因素就在于提高个人的素质的问题   6.先要修养自身的问题   7.用爱所有人为价值衡量标准的问题   8.一个人一定是先侮辱自己,然后别人才侮辱他的问题   9. 如果不立志于仁爱,就会一辈子忧患受辱的问题   10.自暴自弃的人是没有价值的问题   11.最佳行为方式是首先从自己家庭里开始的问题   12.追求真心诚意,是人类的道路的问题   13.天下的父老都归向他,他们的子女还能往哪里去的问题   14.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问题   15.“察言观色”最重要的是落实在“安”心上的问题   16.为人谦恭和能够自我约束的问题   17.救人的道路的问题   18.古者易子而教是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19.侍奉双亲、守住自身也有各种各样的行为方式的问题   20.最佳行为方式不会是,也不可能是一种公式的问题   21.凡事要靠度量、衡量,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22.动不动就改变自己的言行,就是没有责任心的人的问题   23.人们的毛病,在于总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的问题   24.在别处住了几天才进家看望父母的问题   25.不是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26.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问题   27.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一个人才能获得快乐的问题   28.圣人的仁爱不会表现在对某人的出生和死亡上的问题

第四篇(下)离娄下:统治、管理和服务人民的问题…………………163

1.爱民才是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2.小恩小惠不是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3.采用了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的问题   4.“无罪而杀士”,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5.上梁不正,下梁跟着也会歪的问题   6.首先要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问题   7.选择了教育下一代,是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8.人要懂得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作为的问题   9.议论别人的不善之处,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10.过度的欲望的满足是导致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的问题   11.首先要以社会行为规范为前提,才能称之为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12.没有私心杂念也就是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13.不能因为地位不一样,就可以违背社会行为规范的问题   14.只有探寻到事物的本原,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15.以反问的方式得到本原,才是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16.建立起善良的社会行为规范才是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17.光喊口号“要善良!”“要善良!”是不行的问题   18.其善言符合善行,才能是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19.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只是一点点的问题   20.美酒虽美但却能伤害人的问题   21.在史书的写作上,孔子采取的是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22.继承孔子学说,亦是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23.可以穷尽,可以不穷尽,就要求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24.选徒不当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25.人们相貌的美丑并不是问题   26.人们很厌恶耍小聪明的问题   27.葬礼上不交谈亦是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28.君子有长期的忧虑,但却没有短时的后患的问题   29.最佳行为方式不是假装出来的问题   30.只顾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那就不叫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31.人处在不同的地位,就有不同的行为方式的问题   32.尧舜也与平常人相同的问题   33.不去向别人乞求,也就没有羞耻感了的问题

第五篇(上)万章上:“孝”这个行为方式的问题……………………187

1.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也就是背离了人生正确的道路的问题   2.并不是因为我被骗了,我就要去骗人的问题   3.心性残暴,但毕竟没有杀人事实的问题   4.一个人成为伟人后,还孝不孝敬父母的问题   5.有好的行为方式,人民就会认可的问题   6.只有继承先辈的道路和思想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的问题   7. 仅仅是自耕自食、自得自乐,这一生是否就有价值的问题   8.选择了普及教育的道路,就是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9.某一个行为方式不对,就有可能走上另一条道路的问题

第五篇(下)万章下:寄人篱下的问题…………………………………203

1.要使智慧和力量能够融合为一体   2.国家的行为方式应该得到人民的认同   3.互助合作,首先应该在平等的地位上   4.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有什么样的智慧   5.都要遵守职业的行为规范,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   6.“寄人篱下”不是最佳行为方式   7.“礼贤下士”是一种最佳行为方式   8.读书不能读死书,不能死读书   9.如果为了一己之私,是选择不到最佳行为方式的

第六篇(上)告子上:人性善恶的问题…………………………………219

1.性善性恶、性不善不恶的问题   2.只要其本性善,行为方式很难是邪恶的问题   3.人的本性也是善,但形势可以迫使人性之善变为恶的问题   4.人的行为方式源自于内心的善恶的问题   5.行为方式是由内在的心理活动所决定的问题   6.事实上人类是因为“爱”才创造了人类社会的问题   7.人们从小就被身边的各种风俗习惯所熏陶,故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问题   8.为什么很多山是光秃秃的问题   9.要让整个社会环境都宣扬善心善行的问题   10.一小筐饭践踏过再给人,连乞丐都不屑一顾的问题   11.只是寻回丢弃的良心而已的问题   12.要象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己善良的本性的问题   13.爱身不如爱心的问题   14.口腹的满足难道仅仅是为了一小块地方的问题   15.大人与小人的区别是看其心智的问题   16.踏踏实实做人的问题   17.每个人自己的可尊贵之处在哪里的问题   18.人类若是失去了人类的大有,私有也就不存在了的问题   19.修养人们善的本性,也要象种庄稼一样的问题   20.培养、修养人的善良的本性,要一定的办法的问题

第六篇(下)告子下: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的问题……………………243

1.正因为人类社会有社会行为规范,人类才能够得以发展的问题   2.担忧的是不去求取的问题   3.以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的问题   4.何必讲利害关系的问题   5.缺乏相交往的诚意的问题   6.不能因为有相同的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方式就必须一致的问题   7.统治者更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问题   8.不能靠侵略、掠夺和剥削来使自己富强的问题   9.打仗肯定能取胜,就是正确的治国之道的问题   10.高税制与低税制的问题   11.把水患强加到别人头上的问题   12.人们为什么会犯错误的问题   13.善不一定就要去爱的问题   14.不要只看眼前利益而当官的问题   15.人是生在忧患中,而死于安乐之中的的问题   16.不给予教诲,也是一种行为方式的问题

第七篇(上)尽心上:根据心理选择行为方式的问题…………………264

1.上天没有注定谁要短命的问题   2.人都有生老病死,这就是命运,也是规律的问题   3.得到得不到是有一定的规律的问题   4.不自欺亦不欺人的问题   5.爱的这个道路人人都在走的问题   6.不是这些人没有羞耻心的问题   7.羞耻之心于人是很重要的问题   8.权势仅仅是一种暂时力量的问题   9.再穷困也不要失去采用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10.人的本性的善性,并不是非要跟别人学的问题   11.一切的一切,还是要看实际行动的问题   12.即使牺牲自己也再所不惜的问题   13.能有几个人甘愿为这个霸者之道牺牲自己呢?   14.完善的政治不如完善的教育的问题   15.霸者之道的爱民,是要求有回报的爱的问题   16.见善就立刻身体力行的问题   17.不要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的问题   18.忧患使人类社会得以发达的问题   19.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在于度量和衡量事物的原理的问题   20.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问题   21.小人们其实没有快乐的问题   22.行政的行为方式就是善待百姓的问题   23.以不私有的行为方式以及社会行为规范来治理天下的问题   24.所谓尽心知命,就是要追溯到根本的问题   25.只是求利和求善的问题   26.不应该只坚持一个极端的问题   27.人的心理亦会受饥饿所害的问题   28.尽心知命的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29.最佳行为方式就应该是持之以恒的问题   30.只是这种行为方式不是发自内心的问题   31.不亲近不顺理的人的问题   32.不负于“不耕而食”的问题   33.读书人的任务就是学习的问题   34.不能尽心知命的问题  35.法律起源于维护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的问题   36.辨别事物的方法是相同的问题   37.养活别人而没有爱,就象养猪一样的问题   38.圣人做的事是光明磊落的问题   39.是否回报也就可想而知了的问题   40.“如时雨化之者”,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的问题   41.人的本性、本能、本质也是不会因人而异的问题   42.没听说过牺牲道路而屈从于人的问题   43.要“问”,就要有一种谦虚的态度的问题   44.如果前进得太快,后退得也会很快的问题   45.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问题   46.要分出先后、主次,才能叫尽心知命的问题

第七篇(下)尽心下:尽心知命与行为方式间关系的问题……………297

1.驱使自己所喜爱的子弟去献身的问题   2.“霸”天下,则是短命的问题   3.没有必要照本宣科的问题   4.君主喜好爱民,天下就没有敌人的问题   5.虽懂规矩,却不能使人变得巧妙的问题   6.做到尽心知命地去爱民的问题   7.杀害自己的亲人的问题   8.缺乏爱心,就是不能尽心知命的问题   9. 等地对待一切人的问题   10.心中清明透亮的问题   11.有爱心的人才会谦让,才会有同情心的问题   12.不搞好政事,财用就会贫乏的问题   13.不依靠爱民的政治,能逐一征服的问题   14.民为贵,社稷次之的问题   15.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是在于他们爱民的问题   16.所谓的仁爱,只有人才拥有的问题   17.只有对祖国、家乡有“爱”,才会如此的行为方式的问题   18.没有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才会受困的问题   19.知道了其人为何如此的问题   20.很多人却自以为心中很明亮的问题   21.人生要有理想,人生的道路才成其为道路的问题   22. 车辙不会有永远同样的深浅的问题   23.何必效冯妇博虎的问题   24.本性就是命运的问题   25.关键还要内心充实的问题   26.只有思想自由者,才能探寻到事物的根本的问题   27.要衡量人民的能力的问题   28.三样宝,土地、人民和政治权力的问题   29.招来杀身之祸的问题   30.不懂得尽心知命的问题   31.真正的心理修养的问题   32.修身是个心态、心理健康的问题   33.把一切都委诸于命运的安排的问题   34.致力于“中庸”的生活方式的问题   35.为人处世,首先要尽心知命的问题   36.只能继承父辈的姓氏,而不能继承父辈的名的问题   37.要学会辨别,才能做到尽心知命的问题   38.人人都在为自己的私有利益而努力奋斗而殚精竭虑的问题

 

29×44×330421000

二○○三年八月十八日完稿于贵州省贵阳市新添寨

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修改于贵州省贵阳市花香村

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第四次修改于贵州省贵阳市花香村

一六年三月二十一日第五次修改修改于贵州省贵阳市花香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