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刮痧“现瘀排瘀,调理气血”

 清河堂主人 2016-04-14

试论刮痧“现瘀排瘀,调理气血”

吴松,梁忠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 430061)

摘要:瘀为临床重要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通畅血脉排瘀显得非常重要,瘀和气血相互影响,排瘀的目的就是调理气血的运行,刮痧为中医排瘀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可以通过刮痧、刺络拔罐等手段显瘀排瘀。另外刮痧排瘀要和调理气血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关键词:刮痧;瘀;气血

中医理论认为, 血总统于心,生化于脾,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泻于肾,在经脉中周流不息,内注五脏六腑,外滋四肢百骸,以营养全身,维持机体的各种正常机能,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所谓“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血证论》说到:“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去瘀之故,凡治血者,必先以去瘀为要”。强调血病与瘀互为因果,而祛瘀是治病的重要手段。刮痧疗法通过特制的器具, 采用适宜的手法在体表进行相应的刮拭,以出现皮肤潮红,或红色粟粒状,或紫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斑、血泡等痧瘀现象,可以达到活血透痧、防治疾病等目的,据统计刮痧配合其他外治法治疗的病种达400种[1-2],在这个过程中,刮痧排瘀与调理气血是相辅相成的。

1.瘀的狭义概念

《说文解字》:“瘀,积血也”。瘀血学说起源于《黄帝内经》,其中以“血凝泣”、“恶血”及“脉不通”等多种名称论述瘀血证,后经张仲景、王清任、唐容川等历代医家不断发挥,逐渐完整、系统化。瘀血的证候表现为:痛点固定,久痛不愈,痛如针刺,反复发作,拒按,肌肤甲错,或疼痛,日轻夜甚;肿胀和包块;寒热和烦渴;呕吐、便血、皮下出血、小腹硬满、胸胁撑痛、舌有瘀斑、甚者善忘、如狂等,其脉象可表现为沉、迟、涩、微、结、伏、虚、细等,以上

课题来源: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挑战杯”模式下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研究(2014B095)

△吴松(1980-),男,汉族,籍贯:湖北随州,副教授,研究方向:针灸效应的基础研究,联系电话:18971681903,E-mail:119065124@qq.com

通讯作者:梁忠(1957-),男,汉族,籍贯:广东湛江,教授,研究方向:刺络拔罐及针灸器材,联系电话:13871336466;E-mail:1624719050@qq.com

均属于瘀血的证候表现。这是瘀的狭义概念。

2.瘀的广义概念

《医经溯徊集·五郁论》:“凡病之起也,多由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意。”其原因在于血瘀。元代朱丹溪首先提出了“六郁”理论,将郁分为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等六郁,其中以气郁、痰郁、血郁为主,诸郁可相互转化或兼有。瘀的广义的概念即六郁的含义,气郁和血郁相互影响,气郁可以导致血郁,血郁又可以引起气滞;火郁可以使气血运行不畅;痰湿食郁又容易阻滞气血运行,导致气机不畅,上述因素均可引起脏腑气血失调,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疾病由生。《丹溪心法·六郁》:“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并明确提出气血郁滞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故从广义大的概念上来说,瘀包含了中医的“瘀”和“郁”。

3.排瘀的必要性

人体必须气血以行,腠理以密,骨髓坚固,内外调和,才能保持健康而延年益寿,由于种种原因一旦造成气血运行失度,则会导致脉道不通的瘀血状态。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得不到正常濡养,引起多种疾病。如痛证、积证、痹证、血证、厥证、水肿、胀病、心悸、喘证、发热、消渴、神志异常等[3],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就会发生障碍, 从而加速人体衰老,正如《灵枢·天年》篇说:“血气虚,脉不通,正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终也。”《黄帝内经》十分重视排瘀[4-5]《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宛陈则除之,就是要除瘀血。《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祛其血脉,而后调之。”《素问·血气形态篇》:“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临床上应正确运用各种排瘀法,如化瘀、散瘀、逐瘀、行瘀、排瘀等,以使“脉道以通,气血乃行”。

4.排瘀和调气血

《素问·调经论》指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人之有身,全赖气血。《血证论》中说:“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血的正常运行与气有密切的关系,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气主温煦之,血主滋润之。气血的关系正如唐容川所说:“载气者血也,而运血者气也”。任何性质的瘀(郁)都会影响气血运行,而生百病。气血瘀滞原因有直接和间接之分,其中间接的原因就是各种因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我们排瘀的目的就是要调理气血的运行。清代名医王清任著有《医林改错》一书,对如何排瘀治疗疾病有突破性的发展,“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是王清任排瘀学术思想的核心所在[6]。王氏认为:“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能使周身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

5.刮痧排瘀调气血

刮痧是排瘀的重要手段。其治病的中医理论依据主要是中医的整体观和经络学说。皮肤与经络密切相连, 刮痧施术的主要部位是在十二皮部,因此刮拭刺激皮部就能通过经络调理气血,并影响相应的脏腑,对脏腑功能起到调整作用。刮痧治病的中医原理:一是通过刺激经络穴位,疏通经络调理经气,推动气血运行;二是刮痧直接将皮下浅表的瘀血散开;三是通过刮痧将皮下堆积的病理反应物质破坏,并使其形成能持续调理经络穴位的刺激因素,以不断促进气血的运行。

有别于中医其他体表刺激的治疗方法,刮痧术导致表皮部分宽泛的痧疹样充血和瘀血反应是其最具特色的地方,痧疹样表皮充血和瘀血状态,是皮肤出血的一种形式,可以有效改善微循环,缓解毛细血管内瘀滞状况,使营卫通畅,通而不痛[7-8]。有研究发现穴区刮痧可明显增加本经经脉线上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改善皮肤微循环,促进沿经组织新陈代谢,是刮痧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及畅通气血运行的机制之一[9]。还有研究发现,背部皮肤及软组织在受到刮痧板机械刮擦后 ,局部毛细血管紧张度与黏膜渗透性均发生改变,淋巴循环加速, 内皮系统开始释放多种炎症趋化刺激因子,加速白细胞及粒细胞的成熟分化, 使末梢白细胞计数增加,细胞吞噬作用增强, 自体免疫水平提高[10-11]

6.通过痧象现瘀排瘀

正常人行刮痧术后出痧较少,多呈现为均匀、红色痧象,不视为病理痧象。异常痧象即用刮痧工具在选定的部位刮拭后,在相应部位皮肤上会出现异常的充血性改变,如红色粟粒状、片状潮红,紫红色、暗红色、甚或黑色的血斑、血泡等现象。痧作为一个病理因素,有其从表入里,由轻到重的传变过程[12],出现异常痧象的意义就是可以通过痧象判断疾病的轻重、性质、部位、预后及制定对应的治疗措施。若出痧散在,颜色浅淡,说明病情较轻,若出痧较多,而且点大成块、紫色血包等,说明病情较重。通过出痧部位可以判断健康状况:凡穴位和经络线容易出现痧,提示相应经络所联系的内脏功能病变[13]。另即使刮痧后痧象不显,但只要在刮痧部位有异常疼痛、结节、条索等,均反映经络穴位对应的脏腑器官的疾病。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部位的痧象来现瘀,判断体内疾病所在脏腑器官及其性质、轻重程度。同时根据反应点即是治疗点的原则,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刮痧点、线、面、位结合是临床获效的关键,既要刮拭患部的点,又要刮拭经络、神经、肌肉、血管走形的线以及相关面[14]。《痧胀玉衡·卷上》: “痧在肌肤,当刮即刮;痧在血肉,当放即放; 痧有肠胃、经络与肝肾脾三阴,当药即药。”

对于刮痧手法则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采用经络补泻(顺经、逆经);轻重补泻;长短补泻;、点刮面刮等不同刮痧方法,关于刮痧板施术的角度的不同,其目的效果也不同的情况,我们又提出了拖板推板补泻法。另外配合不同药物配制的刮痧油也可以增加疗效。除了刮痧本身就具有活血祛瘀、调理气血的作用外,对刮痧后显现比较明显的瘀象还可以采取刺络拔罐的方法将瘀直接排出于体表外。临床上经常选用背部督脉、夹脊穴和膀胱经穴位来刮痧,脊椎双侧膀胱经上的背俞穴为内脏气血所输注,刺激背俞穴对五脏六腑气血有直接的调节作用。现代研究也发现:脊椎不但是人体的支柱,其内分布的脊髓神经还是人体大脑与四肢末端及内脏联系的桥梁,人体大多部位的神经支配几乎都是从脊椎双侧分布出来的[15];背区皮肤通过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背区体被组织厚而致密,布有丰富的穿动脉和皮神经,刮痧出痧时,穿动脉的分支扩张破裂,血液外溢,由于背区体被组织厚而致密,易产生一个延缓的良性刺激过程[16]。另外,还可以根据疾病所在的脏腑而选用四肢的相关经络特定穴位施治排瘀,疗效会更加理想。

用刮痧或拔痧的方法治疗疾病是千百年来我国民间采用的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为维护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相信这一方法还将继续被传承应用,并且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为维护人类的健康再立新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